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6 毫秒
1.
"西藏问题"与中印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但由于地缘、政治、历史等因素,西藏问题成了影响中印关系的重要问题.边界冲突是中印关系的直接表现形式,印度对西藏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则成为中印关系的症结所在.文章从国际法的视角分析了"西藏问题"历史渊源和现实情况,以期对中印关系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今年的中印关系似乎已进入一个"多事之秋"。年初,印度媒体集中批评中国政府在反恐问题上的"双重立场"。6月下旬,印度在加入核供应国集团问题上受挫,对中国心生怨气。7月底,印度媒体传出印政府以涉及国家安全的理由不同意延长三名新华社驻印记者的签证并要求他们限期离开,分析者们很自然地认为这是印度政府在采取"报复"措施。由于这些消极事件的刺激,导致一些人对中印关系的评判再次陷入非黑即白的二维视角。  相似文献   

3.
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但由于地缘、政治、历史等因素,西藏问题成了影响中印关系的重要问题。边界冲突是中印关系的直接表现形式,印度对西藏问题的立场和态度则成为中印关系的症结所在。文章从国际法的视角分析了“西藏问题”历。史渊源和现实情况,以期对中印关系的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正>旧年年末、新年伊始,我同访华的一些印度学者和官员进行了交流。对话中总是能遇到他们的提问:"中国到底追求一个什么样的中印关系?"与此同时,国内印度方向的研究者们也在提出类似的问题。这一问题被两国学界反复提出,背景是中印关系在2016年有所下滑。特别是,印度意图申请加入核供应国集团(NSG)受挫,中方多次"技术性搁置"印度将武装组织"穆罕默德军"头目马苏德列入联合国安理会制裁名单的申请,在印方引起不小的反应。印度不少学者和官员认为,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印度之间交往历史悠久,但近代以来两国关系发展却进展缓慢,中印关系的发展中存在着许多障碍。归结起来,西藏问题是根本障碍,其它问题都发端或围绕于它。中印关系的友好发展根本在于印度政府对西藏历史问题的客观正确认识。在现今,中印之间存在着许多利益共同点,中印关系的未来应是光明的。  相似文献   

6.
外交小灵通     
《世界知识》2020,(8):7-7
【习近平同印度总统互致贺电】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统科温德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70周年。习近平指出,中印关系站在新起点,迎来新机遇。我高度重视中印关系发展,愿同科温德总统一道努力,推动中印关系迈上新台阶,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为亚洲乃至世界贡献更多正能量。  相似文献   

7.
外交小灵通     
正(摘自外交部网站)【习近平同印度总统互致贺电】4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总统科温德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70周年。习近平指出,中印关系站在新起点,迎来新机遇。我高度重视中印关系发展,愿同科温德总统一道努力,推动中印关系迈上新台阶,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相似文献   

8.
印度国大党于今年5月赢得大选胜利,曼莫汉·辛格出任印度总理,并组织了新政府。中印双方都希望印度新政府能加快中印关系的改善。今年6月4日,我们对中印关系未来三个月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见第12期)。现在我们对此次预测的准确性进行简单的评估。一、2004年6-8月中印关系的基本事件及走势6月,中印关系保持不变,该月较重要的正面事件是:6月21日,外交部长李肇星在青岛分别会见了前来参加亚洲合作对话第三次外长会议的印度外长辛格及其他国家外长。7月,中印关系保持不变,该月较重要的正面事件是:7月2日,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在雅加达出席了…  相似文献   

9.
印度在独立后妄图继承英印时期安全政策,维护印度国家安全。在表面承认中国对西藏拥有主权的同时,暗中支持西藏分裂势力,维护印度既得利益。印度对西藏分裂势力的支持以及不断侵占中国领土行径随中印关系的恶化而不断加深,严重损害了中印关系的发展。随着西藏地方民主改革成效明显、中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印度对藏独势力的支持有所收敛,但由于地缘政治等的原因西藏问题依旧影响着中印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外交动态     
正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举行非正式会晤,达成广泛共识4月27日和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武汉东湖宾馆同印度总理莫迪举行非正式会晤。习近平指出,过去3年多,我同总理先生实现互访,并在多边场合多次会面,形成很多重要共识,共同引领中印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双方建立了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双边关系正在更高水平上向前发展。习近平强调,一个良好的中印关系是维护世界稳定的重要积极因素,对促进全人类的发展进步意义重大。中印关系要稳定、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以"海量"形容酒量大,以"海深"形容友情厚。我以"海宽"来形容具有竞争关系的国家完全可以共容共生。这是笔者根据最近几年中国领导人经常使用的一种"海宽体"而创造的一个国际关系新名词。比如,我们听到领导人在讲中印关系时说,印度洋足够宽,容得下中国和印度。在讲中美关系时说,太平洋足够宽,容得下中国和美国。太平洋或宽或窄无关地理,有关心理。心大了,心宽了,太平洋就变宽,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中印关系未来发展前景之持点是“稳定性”、“全面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和印度作为亚洲地区相邻的两个最大的发展中13t家,两国关系的发展关系到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但是中印关系50年来的发展曲曲折折,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主要从边界问题、西藏问题、核试验问题、巴基斯坦问题、印度的大国战略,以及其他国际性因素来解析影响中印关系发展的不利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面向未来的中印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举 《科技信息》2010,(13):105-105
在中印建交60周年之际,本文通过中印关系中不利因素与有利因素的对比分析,阐明了中印两国关系发展中的互补性问题,论述了未来中印两国关系更加务实的走向。  相似文献   

15.
中印关系中西藏问题存在的根源是印度对中国在西藏的主权是形式上而不是实质性的承认。西藏问题的存在影响了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以及中国同其他国家的关系,成为某些国家向中国施加影响和压力的筹码。解决西藏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坚持“西藏是中国领土和主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原则立场,同时应加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建设和发展包括中印关系在内的良好的周边关系,从而为解决西藏问题奠定基础并提供国际环境保障。  相似文献   

16.
正当代中印关系的历史与未来作者:陈宗海定价:56.00元ISBN978-7-5012-6205-2本书研究的主要意义在于,发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缘起,并弘扬其现实意义;促进中国划定与所有邻国的陆地疆界,营造安邻睦邻的周边环境;以点带面地把握中国外交总体布局,突出周边外交的首要地位;促进当代中印关系健康发展,中印同时复兴迎接亚洲世纪。  相似文献   

17.
两国建交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性突破;“年中开花,年尾结果”,它成为中印关系持续改善的最新亮点。  相似文献   

18.
葛军 《世界知识》2008,(10):22-23
江泽民主席说,很高兴我是第一位访问印度的中国国家元首。1996年11月28日-30日,江泽民主席访问印度。江主席在同夏尔马总统交谈中,为中印关系提出重要的定位,就是中国和印度互不构成威胁,两国的共同点大于分歧。江主席访印期间,双方签署了《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这一协定被印度政府和舆论称为“不战宣言”。这是《为了世界更美好江泽民出访纪实》一书中第十五节《“是伙伴,不是对手”——中印关系新定位》中的描述。  相似文献   

19.
正2月22日,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与印度外交秘书苏杰生在北京举行了莫迪就任印度总理以来的首次中印战略对话。这是继2016年10月第四次中印战略经济对话后,又一重要沟通机制的"复活"。虽然没有看到两国在分歧问题上取得显著突破,但是战略对话机制的重启本身就意味着两国都希望中印关系能够稳定下来,恢复良性发展,而不是继续下滑。媒体报道,当被问及印度是否参加5月在北京召开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的周边环境更加复杂了。最大的变化之一可能是随着特朗普的上台,美国呈现放弃部分国际事务领导权的态势,世界开始热议中国的"世界领导作用"。一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使中国崛起的态势更加明显,特朗普的出现则使国际社会对中国扮演"领导型"角色的期待更高,这在周边地区有突出的反映。从大国关系上看,中美关系保持了总体稳定,中俄关系持续提升,中欧关系有所发展,中日关系却无所改善,中印关系整体下滑。而中国能够发挥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