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 评价术中封闭式结肠灌洗术在低位大肠癌性梗阻Ⅰ期根治性切除的运用效果.方法 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计17例低位癌性肠梗阻的患者,进行Ⅰ期根治手术时术中封闭式全结肠灌洗,观察术后有无并发肠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果 达到了清洁肠道、减少污染、改善肠壁血运效果,保证了17例手术全部Ⅰ期愈合.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无并发肠瘘,切口感染3例(17.6%).结论 术中结肠灌洗术对降低低位肠梗阻根治性切除术的并发症有效;只要术中结肠灌洗彻底,低位大肠癌性肠梗阻Ⅰ期根治性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术中封闭式结肠灌洗术在低位大肠癌性梗阻Ⅰ期根治性切除的运用效果。方法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计17例低位癌性肠梗阻的患者,进行Ⅰ期根治手术时术中封闭式全结肠灌洗,观察术后有无并发肠瘘、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果达到了清洁肠道、减少污染、改善肠壁血运效果,保证了17例手术全部Ⅰ期愈合。本组病例无手术死亡,无并发肠瘘,切口感染3例(17.6%)。结论术中结肠灌洗术对降低低位肠梗阻根治性切除术的并发症有效;只要术中结肠灌洗彻底,低位大肠癌性肠梗阻Ⅰ期根治性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急诊治疗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10年湖南耒阳市中医院收治的36例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病例资料。结果行一期肠切除吻合27例,行姑息性结肠造口4例,另5例经肛门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减压去污后行一期手术。术后切口感染2例,无吻合口漏发生,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左半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中,对于选择性病人,一期肠切除吻合术是安全可行的;经肛门插入型肠梗阻导管结肠减压、灌洗去污是对一期肠切除吻合术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4.
结肠癌引起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1989年至1997年间我科共收治结肠癌致急性肠梗阻患者21例。对左半结肠癌急性肠梗阻时的术式选择,意见仍有分歧;病情危重及病变复杂的病例,手术更难决策。本文综合文献资料对本病拟就临床特征、手术方法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肠癌并急性梗阻的手术方式及预防吻合口漏的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0年1月至1999年12月手术治疗大肠癌并急性肠梗阻63例。结果:一期切除吻合率87.7%(50/63),其中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2%(1/50),切口感染率6%(3/50)。单纯造瘘9例,其中3例术中发现尚可切除,但其他情况较差而行暂行造瘘,术后1-1.5个月再次手术时发现2例已扩散而不能切除,术后切口裂开1例。一期切除二期吻合3例;捷径手术1例,无近期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式选择,术中肠腔减压和结肠灌洗、术后抗感染以及胃肠外营养等是手术治疗大肠癌并肠梗阻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克隆病致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例克隆病致肠梗阻的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1例,腹泻2例,无1例发生肠外瘘.1例复发再次梗阻行二次手术.结论:当克隆病合并肠梗阻时通过外科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左半大肠癌并发急性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左半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笔者对83例左半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了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治疗观察.结果表明:83例病人中除2例属癌肿晚期无法施行一期切除吻合而行单纯结肠造口,1例行急诊Miles手术,5例行Hartmann手术外,其余75例均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手术后1例死于呼吸衰竭(占1.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2%,均予以治愈,手术效果满意.因此,对左半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病人施行一期肿瘤切除吻合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在42例结肠癌合并梗阻进行急依手术的基础上,探讨手术治疗方法和经验,认为右半结肠癌作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是切实可行的,而左半结肠癌应根据病人诸多因素,尽量争取作一期切除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预防吻合口瘘,必须切实做到术中排空肠管,保证吻合口血供良好,缝合严密无张力并采取多种措施预防感染,使病人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9.
在42例结肠癌合并梗阻进行急诊手术的基础上,探讨手术治疗方法和经验.认为右半结肠癌作一期肿瘤切除肠吻合术是切实可行的,而左半结肠癌应根据病人诸多因素,尽量争取作一期切除术.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预防吻合口瘘,必须切实做到术中排空肠管,保证吻合口血供良好,缝合严密无张力并采取多种措施预防感染,使病人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急性结肠癌梗阻临床常见,但其早期确诊率不高,手术方式也不一致。本文通过对32例老年结肠癌梗阻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以下看法:对于老年人无腹部手术史,除外粘连性肠梗阻者,一旦出现腹部胀痛,大便习惯改变,即应高度怀疑本病,应进一步检查以便确诊,在无法检查情况下,只要有手术指征就应积极剖腹探查,而不应盲目等待,观察,丧失手术时机。 对于右半结肠癌所致的急性梗阻,手术方式已趋于一致,即行一期右半结肠切除,回横结肠吻合术。对于左半结肠癌所致的急性梗阻以往主张:先行一期造瘘或切除肿瘤后造瘘解除梗阻,二期手术吻合。我们对11例左半结肠癌所致梗阻病人于急诊下行一期肿瘤切除一期结肠吻合术,术后仅1例因梗阻时间较长,合并贫血,低蛋白症而出现吻合口瘘,其余10例均恢复良好,无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Ⅰ期修复左半结肠损伤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了42例应用塑料螺纹管Ⅰ期修复左半结肠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42例中有1例出现并发症,但无吻合口瘘及手术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治愈率42/42。结论 塑料螺纹管明显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生活质量高,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叶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2例肝脏疾病患者进行肝叶切除治疗,其中肝左外叶切除17例,左半肝切除10例,右半肝切除5例,左三叶切除2例,右三叶切除3例,右前叶切除3例,右后叶切除2例,肝部分切除26例,左外叶切除术附加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4例。结果7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16.7%),1例肝肾功能衰竭死亡,3例并发胸腔积液,4例并发腹水,3例切口感染,1例并发胆漏,其余病例均顺利恢复。结论熟悉肝脏解剖、选择恰当的肝切除术式和手术技巧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阑尾残端盲肠造瘘术应用于急诊结肠手术病人的疗效。方法对14例结肠手术病人附加阑尾残端盲肠回肠造瘘术实施一期手术。结果14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3例切口感染,其余一期愈合。结论附加阑尾残端盲肠造瘘术应用于急诊结肠手术可避免术后吻合口漏等严重并发症,提高一期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并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月至2006年2月46例结直肠癌并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2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91.3%).术后并发症8例(17.39%),其中吻合口瘘1例(2.17%),腹部切口感染4例(8.69%),不全性肠梗阻1例(2.17%),肺部感染2例(4.35%),其余均治愈.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彻底结肠灌洗,仔细精确地吻合,完善的术后处理,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并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月至2006年2月46例结直肠癌并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4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2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91.3%)。术后并发症8例(17.39%),其中吻合口瘘1例(2.17%),腹部切口感染4例(8.69%),不全性肠梗阻1例(2.17%),肺部感染2例(4.35%),其余均治愈。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彻底结肠灌洗,仔细精确地吻合,完善的术后处理,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并肠梗阻一期切除吻合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月至2006年2月46例结直肠癌并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42例行一期切除吻合术(91.3%).术后并发症8例(17.39%),其中吻合口瘘1例(2.17%),腹部切口感染4例(8.69%),不全性肠梗阻1例(2.17%),肺部感染2例(4.35%),其余均治愈.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彻底结肠灌洗,仔细精确地吻合,完善的术后处理,一期切除吻合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侯宝英 《甘肃科技》2000,16(5):55-56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5 例女性3 例发病年龄最小46 岁最大82 岁平均58.8 岁右半结肠癌6 例6/18 33%左半结肠癌10 例10/18 56%横结肠癌2 例2/18 11%1.2 治疗时机全部病例皆经急诊手术治疗我们认为结肠癌一旦诊断即积极术前准备力争早期手术治疗必要的术前补液胃肠减压与抗炎1.3 手术方式1.3.1 梗阻性结肠癌一期除吻合手术治疗12 例其中癌瘤位于右半结肠者6 例皆行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回肠与横结吻端或端侧吻合癌瘤位于左半结肠4 例横结肠2例术中结肠道减压灌洗2 后一期切除肿瘤并一期吻合1.3.2 肿瘤一期切除吻合近端造瘘4 例全部是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比原位可控回结肠代膀胱术及原位可控结肠代膀胱术优缺点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原位可控回结肠代膀胱术及原位可控结肠代膀胱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出防治原位可控回结肠及结肠代膀胱术并发症的有效可行防治方法.结果:原位回结肠代膀胱术13例中发生早晚期并发症2例,占15.3%,其中早期并发症1例(尿漏),晚期并发症1例(输尿管新膀胱吻合口狭窄),结肠代膀胱术12例中发生早晚期并发症5例,占41.6%,其中早期并发症3例(尿漏2例,粘液分泌过多1例),晚期并发症2例(输尿管新膀胱吻合口狭窄1例,新膀胱输尿管反流1例).结论:回结肠原位代膀胱术后尿液可控率高,原位自主排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术后近期及远期随访效果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大量临床及尿流动力学研究表明,回结肠代膀胱是各种肠代膀胱中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研究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到2015年12月入住该院接受治疗的右半结肠癌患者70例,根据其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通过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35例研究组患者通过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术后观察指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肺部感染、肠梗塞以及肠漏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失血量、伤口切口长度以及排气时间等树种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时间、VAS评分、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存活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5.71%的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右半结肠癌患者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患者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切口感染率更低以及术后3年存活率更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切口感染是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的切口长期不愈合,给病人带来痛苦,并增加经济负担。我院自1995年11月至1997年5月采取以切口腹膜外翻保护切口为主要手段来预防切口感染,共行104例,效果良好,现就报告分析如下: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9例,女45例,年龄7-75岁。所有临床病例均有典型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伴有局限性腹膜炎40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24例,阑尾周围脓肿2例。1.2术后病理报告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8例,化脓性阑尾炎4O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46例。1.3方法切开腹膜时先切开一小口,用吸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