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9月12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第二个宇宙火箭,准确地命中月球,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大家知道,苏联在1957年10月4日发射了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以后又连续发射了两个;今年1月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个宇宙火箭,通过月球附近成为第一个人造太阳行星;如今发射的第二个宇宙火箭又成功地到达月球。真是一个胜利接着一个胜利。这次发射的宇宙火箭和上次相比较,无论从速度、重量、准确度等方面,都可以看出,苏联在火箭技术上又取得了巨大的新成就。首先,上次飞行速度是每秒11.2公里多一点,这次又超过了上次的速度;重量方面,这次最后一级去掉燃料是1,511公斤,比上次的重39公斤,仪器重390.2公斤,比第一次又重28.9公斤。上次的火箭在月球附近通过,离月球还约有6,000  相似文献   

2.
一、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发展简史和研究内容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重80公斤;11月3日苏联在一个月内发射第二颗人造卫星,重500公斤。这表明当时苏联已具备发射洲际导弹的能力。同时,赫鲁晓夫还扬言,苏联已制成新型号的氢弹,由于威力太大而不能在本国领土内进行试验。美国迅速作出反应。1958年1月31日,美国发射了“探索者1号”人造卫星,但重量只有8公斤。在此前后,美国原子能委员会(AEC)、海军研究所(ONR)、国家科学院(NAS)、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PSAC)、国防部(DO…  相似文献   

3.
苏联的科学在科学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它发射了第一颗人类数千年来所幻想而不得的人造卫星。十一月三的又发射了第二颗更重的重过半吨的人造卫星。这两颗人造卫星,使全世界的人民欢欣鼓舞。全世界人民之所以欢欣鼓舞,是由于它不仅是一种科学发明的奇闻,主要矫在于它赶明了苏联科学的伟大成就。这种成就使美帝国主义大吃一惊,由于它体会到发射人造卫星的成功说明了苏联真正掌握了洲际弹道导弹,因而打破了它的「战争边缘」「实力政  相似文献   

4.
1月29日上午10时许,星城长沙终于出太阳了!从1月13日开始,整整17天,天天是风雪交加,冰封大地。太阳,半个多月来第一次露出了笑脸,尽管仍然显得那样苍白,那样无力,那样柔和,但这毕竟是太阳!  相似文献   

5.
科学搜搜     
太阳动力观测卫星 2010年2月11日,太阳动力观测卫星发射升空。它是用来研究太阳的最先进的飞船,将对太阳的磁场进行测量。现在,它已经开始为人们提供清晰的图片,比高清望远镜还要清晰10倍,它还将传回更全面的科学数据,帮助人类研究太阳。它的速度比以往任何一艘太阳观测飞船部快。看,这就是它传回的太阳图片。  相似文献   

6.
自从苏联在去年10月4日成功地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不过半年的时间,又接连发射了一个比一个更重和科学价值更大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卫星。这一事实足以说明,今天苏联的科学技术已经稳稳地走在世界的最前面。苏联今天取得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的道路,是从十月革命开始的,也是由伟大的列宁所制订的全俄电气化计划开始的。早在1920年12月的第八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列宁就提出了这个宏伟的建设共产主义的计划。而当时的苏联还处在革命胜利初期非常艰难的境况中,战争的破坏还未停止,整个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7.
新华社北京十六日电一九七一年三月三日,我国发射了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卫星重量二百二十一公斤。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二百六十六公里,最远点一千八百二十六公里,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  相似文献   

8.
大事日志     
1960年1月29日-2月14日1月29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照会美、英、法三国,坚决抗议西德当局在西柏林的挑衅活动,表示不能置之不理.1月31日苏联第二个强大的多级弹道火箭发射到太平洋水域的  相似文献   

9.
苏联在胜利地完成了发射太平洋强大火箭的试验工作后,5月15日又成功地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宇宙飞船,使人类攀登其他天体的时间更加接近了。这是苏联对人类实现征服宇宙的伟大理想所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这次苏联发射的宇宙飞船,从重量、准确度以及构造各方面来说,都有它许多重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太空怪客苏美的间谍战从地面打到太空,它们竞相发射间谍卫星。苏联夸耀它的卫星可清晰地拍下悬崖峭壁上灌木的枝叶。美国则宣传它的卫星可以看到红场上的汽车牌号和非洲丛林中士兵的胡子。当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战争或重大事件时,苏美都争相发射间谍卫星进行侦察。1973年10月6日中东战争爆发前三天,苏联发射了“宇宙596号”间谍卫星,对整个中东地区进行了大面积侦察。战争爆发后,苏联又发射了“宇宙597号”卫星,用长焦距透镜照像机对战争  相似文献   

11.
"嫦娥五号"将去月球啦!它将是我国首个实施月面取样返回的航天器,要去采集一些月壤带回地球,让科学家研究。月球表面,有一层比较厚的"土壤",叫月壤。从月球取月壤返回,是对航天器研制、运载、发射、测控、地面各系统能力的综合考验,美国和苏联已完成。1969年7月16日,美国发射"阿波罗11号",第一次实施载人登月。当月20日,"阿波罗11号"在静海着陆成功。当月24日,"阿波罗11号"带回了21.55千克月壤。  相似文献   

12.
被苏联丢在错车站上自苏联三颗人造卫星上天后,美国统治集团在又恼怒又伤心的情况下,作了很大的努力,经过几次试验失败后,总算把人造卫星放射出去了。但是,无论在大小、重量或内部装置的研究仪器等方面都远远不如苏联的人造卫星。因此,狡猾的美国统治集团,换了一个题目,妄想发射一个月球火箭,要在这方面赶过苏联,来保住它在世界上的威信。1958年12月18日“阿特拉斯”式卫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放射出去的。美国统治集团吹嘘,“这颗新卫星比俄国的第二颗和第三颗人造卫星都要重”,“它可能为发射一座有人操纵  相似文献   

13.
飞向冥王星     
小玲玲:听说不久前,美国发射了人类第一个造访冥王星的探测器,是吗?老博士:是的。美国探测器“新地平线”号已于北京时间元月20日凌晨3时发射成功。这个探测器约有钢琴大小,长2.1米,重454公斤,携带7种科研仪器。目前,它正以7.5万公里的时速向冥王星飞行。一年后,它飞经木星,再借助木星的巨大引力场作用,使自己以更快的速度飞行。小玲玲:冥王星是个什么星?它离太阳和地球有多远?老博士:冥王星是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是离太阳最远(平均距离59亿公里)的行星,也是最小的行星,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左右,是月球的2/3,其质量也只有月球的1/5。它处在…  相似文献   

14.
太空里程碑     
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人类史上第1颗人造卫星“卫星-1”号;11月3日,“卫星-2”号将一只名为“莱卡”的小狗载入太空,它在失重状态下生活了7天,证明动物可在太空生存。1958年 1月31日美第一颗人造卫星“发现者1”号升空。  相似文献   

15.
宇宙最大的爆炸?是行星撞地球吗?老土了不是,行星撞地球和它相比,就好像萤火虫和太阳比亮度!这种神秘大爆炸每天在宇宙里要发生上百次,随便一次爆发,在20秒内发射出的能量就比太阳从诞生到现在整整100亿年里发射的能量还要多几百倍! 哦,究竟是什么样的爆炸这么牛气冲天?这就是天文学家说的“伽马射线暴”。可它到底是何方神圣?它为什么能产生这么巨大的能量?  相似文献   

16.
王江 《天津科技》2003,30(2):50-50
1957年10月4日,苏联拉开了人类航天的序幕,人类从此开始了航天新纪元。 但是,几乎没有人会想到,当时的苏联政府其实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发射的那颗人造地球卫星是全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会让“苏联”二字誉满全球。它也没有料到,那一次发射竟然会成为人类步入太空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每天翻开报纸,经常看到我国工农业以及科学文化战线上大放“卫星”的消息:小麦总产量超过美国啦、钢铁生产翻一番啦、原子堆和加速器移交生产啦……一连串的成就都是前人所不敢梦想实现的,我国人民自豪地把它们称之为一颗颗的“卫星”。为什么要用“卫星”这名称呢?提起“卫星”,自然使人联想到一年前那件震动全世界开辟新纪元的大事:1957年10月4日,苏联破天荒地发射了第一颗卫星,说得确切一些,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紧接着又是第二颗、第三颗卫星上天。直到今天,第三颗卫星还绕地球旋转着。三颗上了天的卫星,使世界各国人民都亲眼看到了苏联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卫星”这个科学术语,就被用来称誉一切破纪录的光辉成就了。  相似文献   

18.
《科技潮》2000,(8)
2000年6月28日下午6点37分,"清华一号"微小卫星顺利升空。从俄北部普列谢茨克航天发射现场传回消息说,卫星已正确进入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目前,清华大学卫星地面站已经成功实现对"清华一号"的信号捕获和软件上载,卫星运行状态良好,姿态调整等工作将陆续进行。"清华一号"是清华大学、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与英国萨瑞大学联合研制的微小卫星,重50公斤,主要应用于通讯、遥感和科学实验等。  相似文献   

19.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23,(3):76-77
<正>中国“人造太阳”有新发现2023年1月7日新华社报道,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核聚变大科学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该团队利用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EAST),发现并证明了一种新的高能量约束模式,它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和未来聚变堆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华社北京十六日电一九七一年三月三日,我国发射了一颗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卫星重量二百二十一公斤。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二百六十六公里,最远点一千八百二十六公里,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六十九点九度,绕地球一周一百零六分钟。卫星在三月三日至十五日运行过程中,用二○·○○九兆周和一九·九九五兆周的频率,成功地向地面发回了各项科学实验数据,现仍在继续进行预定的科学实验工作。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中国人民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和以毛主席为首、林副主席为副的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