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近日,作为“第三届中国名校苏州创新合作论坛暨科技成果对接交流会”的活动之一,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会主办,西交利物浦大学承办的“全球化时代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科技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苏州召开。此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西班牙、加纳以及国内100多所高校的200多名专家学者的广泛参与,本刊应邀参会,大家围绕主题,以各自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作为案例,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别展开了深入研讨,取得了广泛而富有建设性的学术和应用成果。本文为中央财经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李爱民博士撰写的会议综述摘要。  相似文献   

2.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提出与苏南自主示范区实施,苏州借助众创空间,大力发展创新驱动型经济,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苏州不断地努力探索,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不断优化,诞生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众创空间。但苏州众创空间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盈利模式不成熟、融资渠道有限、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苏州众创空间发展现状,研究认为应从加强政策集成和机制创新,引导各种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众创空间"建设,创新运营模式、拓展融资渠、引进优质项目,着力培育一批适应大众创新创业需求、综合服务能力强、运行效率高的专业化、品牌化、特色化"众创空间"。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总结交流会在宁波召开4月13日,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总结交流会在浙江宁波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会议并发言。会议由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尚勇主持。李源潮指出,科技工作者是创新的主力,组织科技工作者为产业转型升级创新争先是科协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中央提出自主创新的三个方面,即: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对一个城市而言,三种创新同时并举会有困难。对苏州来说,走引进消化吸收这条路比较合适。原始创新投入比较大,可以将有限的资金对少数领域进行集中投入,若干年后总会有回报的。对苏州来说,更多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中文简称为“苏州纳米所”),是中国科学院、江苏省人民政府、苏州市人民政府在苏州共同筹建的科研机构。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内,占地约6.677平方米土地。该所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推进知识创新体系与技术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的紧密结合,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地方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设立的科研机构。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系统梳理了南京、苏州和扬州的科技创新政策,分析扬州与南京、苏州在政策方面的差距,从进一步健全细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强化成果转化与应用政策体系以及构建科技创新融资政策体系3个方面对完善扬州市科技创新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苏州工业园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合作的旗舰项目,成为全国首个开展开放创新的综合试验区,是中国开发区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园区的发展进程呈现了显著的特征:出口导向日益明显。该文研究苏州工业园出口贸易与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选取6项相关创新投入产出指标,运用超效率DEA方法分析2010—2017年间苏州工业园创新效率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年底,一场以青少年为主角的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在安徽省合肥市成功举办。本次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交流会,由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活动中心和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举办,共有100多名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参会。项目主题涉及工程学、动物学、植物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行  相似文献   

9.
6月13日,由苏州日报报业集团、江苏省苏州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主办,中国联通苏州分公司承办的"中国联通·中国民营企业家(苏州)高峰论坛"特别邀请到北京大经济学院副院长郑学益、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慧聪国际资讯集团CEO郭凡生、中国民营水泥大王张春来等学者、专家,为苏州民营企业家提供了一席交流心得、变革管理、创新思维的思想盛宴,本刊将陆续转载此次峰会专家及著名企业家的精彩讲演。  相似文献   

10.
<正>首届创新科技成果交流会在广州举办5月22日,由中国科协和广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一届创新科技成果交流会启动仪式在广州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雄,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温子兰,广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华共同推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推进创新型省份及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江苏省开展了创新型县(市、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把科技创新工作向基层推进。苏州各创新型县(市、区)的建设,对提高苏州经济实力,促进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分析了苏州创新型县(市、区)建设现状、取得的成效,深入剖析了苏州创新型县(市、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进苏州创新型县(市、区)建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苏州软件基地内企业发展状况、园区特色、平台建设、创新举措入手,描述了苏州软件基地发展概况,阐述了苏州地区软件基地建设的工作举措,并提出了完善产业规划、加强培育壮大优秀人才队伍的建议,为苏州软件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科协(苏州)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成立12月4日,中国科协(苏州)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在苏州工业园区挂牌成立。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尚勇,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周乃翔共同为该基地揭牌。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束为,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工委书记徐惠民出席仪式。  相似文献   

14.
6月13日,由苏州日报报业集团、江苏省苏州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主办,中国联通苏州分公司承办的"中国联通·中国民营企业家(苏州)高峰论坛"特别邀请到北京大经济学院副院长郑学益、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慧聪国际资讯集团CEO郭凡生、中国民营水泥大王张春来等学者、专家,为苏州民营企业家提供了一席交流心得、变革管理、创新思维的思想盛宴,本刊将陆续转载此次峰会专家及著名企业家的精彩讲演。  相似文献   

15.
6月13日,由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和江苏省苏州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主办2004中国民营企业家(苏州)高峰论坛特剐邀请到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郑学益、方太集团董事长茅理翔、慧聪国际资讯集团CEO郭凡生、中国民营水泥大王张春来等学者、专家,为苏州民营企业家提供了一席交流心得、变革管理、创新思维的思想盛宴,本刊将陆续转载此次峰会专家及著名企业家的精彩讲演。  相似文献   

16.
2005年是苏州市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的关键之年,做好这一年的科技工作意义重大。为此,必须坚持把科技事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动力,把推进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建设作为工作主线,把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工作重点,继续保持苏州科技进步和科技工作在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努力打造“苏州科技创新创业天堂”这一品牌,把苏州科技工作推上新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协前副主席、中科院院士、著名天文学家叶叔华曾在1997年海峡两天文岸推广教育研讨会开幕式上对苏州的天文科普活动作了很高的评价,她认为“苏州天文站是中国天文科普的排头兵,苏州则是中国青少年天文科普教育活动最富创新思想,最有生气、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18.
苏州市这两年为抓住国际资本、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加速发展。在日前召开的苏州市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苏州市市长杨卫泽向与会代表提出要让一切科教资源充分涌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怎么让苏州本地有限的科教资源充分涌出去?二是怎么让苏州以外无限的科教资源充分涌进来?为了实现“涌流”,杨市长提出需要做好3件事:一是优化环境,使苏州成为海纳百川、人才荟萃的创业热土。二是体制创新,让一切科教资源充分涌流,在体制、机制和制度上创新。三是载体建设,要提供一定的平台和舞台,让科教资源在这里涌流。要着力推进研发创新、创业投资…  相似文献   

19.
今年1月9日.金田科技大会的召开掀起了自主创新的浪潮。2月24日.苏州市在苏南地区率先召开金市性科技创新大会.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阎立先后作重要讲话.6位来自苏州政府.高校.企业的代表作了大会主题发育。会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苏州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总体要求与目标.并颁布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新型城市的决定》.吹响了苏州加强科技创新.实现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号角。  相似文献   

20.
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背景下,苏州科技服务业面临重要转折,市政府提出以科技服务业聚集区——苏州科技广场开放式、枢纽型、综合性服务平台形成创新要素统筹整合、政府部门一站式服务、承接高端服务机构集聚三位一体功能。本文在分析苏州科技服务业现状及需求基础上,探讨以科技广场为核心、健全和优化科技服务网络、形成区县推进服务实体建设、市级加强统筹引导的功能层次错位、两级联通互动的体系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