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双自旋-轨道耦合模型研究了Cr3+在AgX(X=Cl,Br)四角晶位中的零场分裂D和g因子.研究表明,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Cl,Br)对络合物EPR参量的贡献都应考虑.  相似文献   

2.
用分子轨道和双自旋-轨道耦合模型,研究了Ni^2+在AgCl和AgBr四角晶位中的EPR零场分裂和g因子,结果表明,不应忽略配体Br对AgBr:Ni^2+EPR参数(D,g)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四面体Cs3CoX5中络离子CoX4^2—(X=Cl,Br)零场分裂D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双自旋-轨道耦合参数模型研究了四面体四角晶位中络离子CoX4^2-(X=Cl,Br)的零场分裂D。研究表明,配体Br对Co^2+离子零场分裂D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Cr^3+和V^2+离子分别掺进晶体MgO时,将引起局域结构产生四角畸变,本文研究了掺杂晶体MgO;V^2+和MgO;Cr^3+的EPR零场分裂D,理论计算和实验观察基本一致;并指出,MgO:V^2+局域结构的四角畸变程度应小于MgO:Cr^3+。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双自旋-轨道耦合模型研究了晶体CsCdBr3中掺杂Cr^3+离子的EPRg因子和零场分裂D。结果表明,配体Br大的SO耦合作用和较强的共价性对络合物EPR参量的影响不应忽略。  相似文献   

6.
应用三角晶场中d^3(d^7)电子组态的强场能量矩阵元,采用精确计算零场分裂D值和g因子的方法,计算了具有D3d对称的CsMgC3:Co^2+和CdCl2:Co^2+的EPR谱,其结果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7.
用双自旋轨道耦合参数模型研究了四面体四角晶位中络离子CoX^2-4(X=Cl,Br)的g因子,研究表明,配体Br对Co^2+离子g因子的影响不能忽略。  相似文献   

8.
采用完全对角化方法,首先计算了LiNbO3:Cr3+,Mg2+晶体中Cr3+(Ⅰ)离子的光谱精细结构,并重点分析了Cr3+(Ⅰ)离子的零场分裂和R线(2E→4A2跃迁)分裂.然后,根据LiNbO3:Cr3+,Mg2+晶体的EPR谱和吸收光谱,进一步研究了Cr3+(Ⅰ)和Cr3+(Ⅱ)离子的占位情况.计算结果表明:Cr3+(Ⅱ)离子应占Nb5+位,同时沿着C3轴向八面体中心移动0.013±0.001nm,对于该占位,Cr3+(Ⅱ)离子的零场分裂以及2E、4T2态的能量均与实验值符合;对于Cr3+(Ⅰ)离子,存在着两种可能占位,即占Nb5+位和Li+位,并且都沿着C3轴向八面体中心移动约0.049nm,它们的零场分裂值和2E态分裂都能与实验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9.
三角晶场下六配位Co^2+离子的EPR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三角晶场中d^3(d^7)电子组态的强场能量矩阵元,采用完全对角化方法精确计算出零场分裂D值和g因子。讨论了D3d对称下的Co^2+:CsCdCl3和C3v对称下的Co^2+:LiNbO3的EPR,其结果与实验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完全对角化方法研究了3d3组态在MgTiO3:Cr3+晶体中的零场分裂参量D.结果表明:Cr3+(1)占位可以解释为Cr3+Mg-Ti4+Ti,同时Cr3+沿着C3轴远离向八面体中心移动0.05±0.01;Cr3+(2)占位为Cr3+Mg-Mg2+Ti,Cr3+向八面体中心移动0.09±0.01,这与前人用微扰公式得到的结果一致.本文同时还指出Cr3+(1)占位的另一种解释,即Mg2+Mg-Cr3+Ti,向八面体中心移动0.075±0.01  相似文献   

11.
考虑到3d^n离子de轨道和t2轨道的径向部分在晶体中以不同的方式畸变,及由于中心离子d电子与配体p电子相互混合而引起的配体旋轨耦合作用,对EPR参量D因子和g位移Δg∥(=g∥=gs),Δg⊥(=g⊥-ts)的贡献,用一种基于离子簇方法的模型,计算了ZnO:V^3+及CdS:V^3+晶体的零场分裂D因子和g位移Δg∥,Δg⊥,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用双自旋-轨道耦合模型研究了Cs_2NaYX_6(X=Cl,Br):Cr ̄3+的EPRg因子。计算表明,配体Br4p轨道对络离子(CrBr_6) ̄3-PRg因子的贡献不应忽略。解释了Cs_2NaYBr_6:Cr ̄3+的g因子移动为正值的疑惑。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Fe^3+和Mn^2+离子的SCF-d轨道理论,通过分析杂质离子引起晶体中局域结构的变化,研究了晶体CaO和YAG中掺杂Fe^3+和Mn^2+离子的零场分鲜明立方分量α和三角分量,合理地解决了在同一种晶体中掺杂Fe^3+离子的零场分裂比Mn^2+离子的大,有时甚至大1个数量级的疑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引入自旋-自旋相互作用,计算了红宝石等3种三角晶体中Cr^3+离子的零场分裂,理论计算与实验值一致,研究表明,自旋-自旋相互作用对三角晶场中d^3离子零场分裂的不应忽略。  相似文献   

15.
本文借助于完全能量矩阵和Newman的叠加模型建立了d(3,7)(C)离子的全组态EPR理论,并应用它研究了KZnF3:Cr(3+)晶体.通过各向异性g—因子及EPR零场分裂参量D的研究,预言了K+空位最邻近的F(-1)离子分别偏离C3轴2.661°和—1.149°.  相似文献   

16.
计算了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和晶场对顺磁性物质PrF3中Fr^3+离子4f和5d能级的影响,考虑了间接交换作用有效场Hγ和外磁场He导致的晶场基态能级的进一步分裂,最后应用三能级模型计算了磁化率X,比法拉第旋转θF和费尔德常数V以及它们与温度T的依赖关系,计算表明Pr^3+离子之间的间接交换作用对PrF3的磁光效应有重要影响,在110K〈T≤300K范围内X^-1,V^-1与T成线性关系,在低温与T无  相似文献   

17.
用分子轨道和双自旋-轨道(双SO)耦合模型研究了MgO、AgCl和AgBr中掺杂Ni^2+(d^8)离子的EPRg因子。研究表明,由于配体Br(4p电子)有大的SO耦合系数和较强的共价性,其对AgBr:Ni^2+的g因子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计算了掺入三价Fe^3+离子和Li^+杂质后,晶体RbCdF3和CsCdF3中的Fe^3+-Liu^+缺陷中心的零场分裂参量,微扰计算进行到第六阶。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计算α-LiIO3:Ni^2+晶体零场分裂D和g因子,研究了掺杂Ni^2+的α-LiIO3晶体中Ni^2+_Vu三角中心的局域结构,估算出Ni2+离子应向Li^+空位位移,以及Vu附近的氧离子应位移△x≈0.149A。  相似文献   

20.
Mn^2+离子在LiNbO3晶体中的占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晶场叠加模型和应用高阶微扰公式计算了^6S态离子在三角晶场中的零场分裂参量D、a-F。研究表明,LiNbO3:Mn^2+晶体中Mn^2+离子占Li^+位,并且在Congruent LiNbO3晶体中Mn^2+沿C3轴向八面体中心移动约0.1A。本文结论与ENDOR研究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