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994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经历了如下几个历程:汇率并轨实行单一汇率、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和参考一篮子货币。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获得了巨大的收益,突出表现为保持了经济稳定和增长、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公信力,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如游资冲击、货币错配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受损等成本。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问题正受到广泛关注,从我国先行汇率制度特征来看,人民币汇率应由固定盯住制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退出,并对转换的方向、时机、策略和配套措施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汇率问题正受到广泛关注,从我国先行汇率制度特征来看,人民币汇率应由固定盯住制向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退出,并对转换的方向、时机、策略和配套措施进行相应的改革。  相似文献   

4.
日本企业怎样应对日元升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7月21日,我国政府宣布放弃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宣布人民币升值2%。这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决策,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结束了前一时期关于人民币要不要升值的各种争论,标志着人民币汇率制度进入一  相似文献   

5.
汇率制度是一国经济政策中基础的经济政策之一。在一国的经济发展中,尤其是对外经济交往中,汇率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行了理论分析,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成效以及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始终是全球关注的一大财经焦点,中国的外汇储备持续增长,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升值压力。这既反映了中国经济已深深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对后者影响日益增强,也说明人民币汇率改革进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头。本文专门分析了现行人民币汇率存在的问题及影响汇率制度的因素,提出了针对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7.
《世界博览》2010,(9):13-14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近期在FT中文网撰文指出,美国不能指望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姚洋说,如果美财政部真的重视中国干预汇率的行为,早就采取实际行动了。它可以通过停止向中国出售美国国债,迫使中国放弃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事实表明美国更在乎的是为预算赤字以及联邦政府的各项支出计划筹措资金。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我国汇率制度的最终选择必然是自由浮动汇率制度,我国汇率制度必将面临一个从钉住美元向自由浮动转变的问题。提出了我国汇率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指出在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还必须注意相关的经济改革予以配合,最终实现我国汇率的自由浮动。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汇率政策的重心在于人民币率的确定,现行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事实上是一种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该汇率制度设计无论是现在还是在我国入世后金融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都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给我国入世后的经济运行埋下若干隐患。  相似文献   

10.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各国都致力于建立国际货币体系新格局。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进程入手,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现状。同时,基于对人民币国际化所面临的阻碍进行阐述,提出了推行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路径。可以从正确认识"特里芬难题"入手,根据世界经济运行情况,及时调整货币政策;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护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实行金融体系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的自由兑换。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升值的外部性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世界上现行汇率制度有其特点、优点与缺陷。中国汇率制度选择的改革目标是浮动汇率制及其改革目标渐进实施的改革方式,有利于最大限度减轻和避免在改革实施过程中因失误而招致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2.
我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汇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会使人民币汇率的数据生成过程发生结构突变。在发展中国家均衡实际汇率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结构突变的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模型,通过考察国际收支差额与汇率失调的关系,检验了测算结果的准确性。实证结果显示,在考虑结构突变的情况下,多数基本经济要素变量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人民币汇率在2002年以后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现实汇率的失调对国际收支平衡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3.
自2003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一直是国际收支顺差和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局面,货币政策操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诸多因素如操作工具缺乏,人民币升值预期,加息预期等的制约,只有加快汇率弹性浮动,外汇管理制度和外汇储备债券发行等建设才能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表明,2012年人民币汇率在“汇改”后累计升值幅度超过30%的基础上,已经达到经济基本面决定的均衡汇率水平。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增加,人民币汇率将围绕这一均衡水平宽幅震荡。在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因素中,我国经济增速、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欧债危机是决定汇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我国央行应继续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同时推进利率市场化等金融体系的改革,强化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基础、  相似文献   

15.
论证了日、美等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主要理论依据“中国输出通货紧缩论”是片面的,分析了当前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的成因,阐明了人民币升值既不利于中国经济,实际上也不利于世界经济。当前中国的政幕选择应当是制定和采取措施来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但从长远而言,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本途径在于进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6.
固定汇率政策长期内的非持续性是亚洲金融危机的重要教训之一,而我国货币当局也正是通过资本管制来维持固定汇率安排,这种方法的经济与社会成本随着对外开放程度提高而加速增加,在国际资金流动管制放宽的条件下,实行固定汇率管制政策的经济成本会超过其收益.笔者认为:采取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安排,放宽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加快实现人民币利率市场化改革;改变由央行承担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供求差额的做法,用外汇平准基金这一国际惯例来稳定汇率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CPI也持续出现了上涨现象。根据2009—2011年我国外汇储备、CPI的月度数据,利用Eviews3.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外汇储备与CPI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CPI的变动同我国外汇储备变动是一致的,外汇储备剧增对CPI上涨起着间接作用。因此,我国应改革现行的外汇管理制度及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实现"藏汇中央"和"藏汇于民",并且逐步实现我国外汇储备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汇改前后我国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之间的关系.通过协整分析得出结论,汇改前,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外汇储备规模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只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而汇改后,二者既不存在协整关系,也不具有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Q检验,经典R/S分析法以及ARFIMA模型对人民币和欧元汇率收益率序列的记忆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收益率虽然不存在显著的短记忆性,但长记忆特征比较显著,而欧元汇率收益率虽然存在短记忆特征,但不存在显著地长记忆性,说明了欧元外汇市场的成熟和人民币外汇市场的低效,因此,对两种汇率收益率序列的拟合预测需建立不同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20.
在可预见的大环境下,简单地选择钉住单个货币的严格固定的汇率或者选择完全浮动的汇率,都不利于中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符合我国战略过渡期的利益。在转轨期内,汇率制度改革可以在不预先设置时间表的前提下,着重把握以下五个方面内容:确立一中心汇率;根据贸易、投资等对外经济状况、对方国货币政策的声誉及要素流动的顺畅程度,确定一篮子货币的内容;根据经济与市场发育状况,在实行中心汇率制度过程中,逐步扩大汇率的市场浮动区间,让市场发挥更大的价格功能;配合人民币区域化过程中的资本项下开放进程,适时加快汇率的浮动进程;始终保持微弱的升值趋势,起码是最基本的币值稳定态势。汇率制度转轨,不仅涉及制度形式转变,还将涉及汇率水平调整,更重要的是,汇率制度顺利转轨还需要经济结构和调控方式变革的配合。为此,汇率制度转轨,应与宏观调控政策、经济金融改革以及资本账户管制等相协调、相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