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非参数波动测度——已实现波动和已实现极差波动研究了上海股票市场的异质性现象,发现上海股票市场收益波动率的长记忆性主要是由短期交易者和长期交易者决定,并且已实现极差波动测度对股票收益波动的预测效果要好于已实现波动测度.  相似文献   

2.
分形理论是现代非线性科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它的发展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具.本文依据分形理论,选择了股票市场每日收益数据,用MF-DFA(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法)研究了其分形特征.发现股票市场存在明显的多重分形特征,也发现了发达国家成熟的股票市场与发展中国家不太成熟的股票市场之间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从实证角度对我国股票市场的价格收益与交易量变动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沪深两市日价格收益序列存在着GARCH现象,价格收益和交易量变动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收益和交易量的变动之间存在双向Granger线性因果关系;两市波动存在不对称效应,并对基于加入交易量的TARCH模型和EGARCH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EGARCH模型的拟合结果好于TARCH模型.  相似文献   

4.
股票市场的卖空限制、市场信息透明度的缺乏等使得投资者无法进行多样化投资,特质波动风险成为投资者面临的主要风险.本文首先针对存在争议的特质波动风险度量指标进行有效性检验,并确定EGARCH模型度量指标才满足随机游走假设.以我国沪深两市2003-2014年股票为样本,进行特质波动风险与横截面收益的截面回归分析,得出特质波动风险与横截面收益呈显著正相关,显著的动量效应是主要原因.同时得出"特质波动之谜"的结论主要是由于特质波动风险度量方法不当造成的伪现象,也不能简单依据已实现的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相关性直接推导期望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的关系.最后采用二维投资组合分析方法对所得结论做了进一步验证,得出我国股票市场未出现"特质波动之谜".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石油价格的波动对股票市场乃至世界经济均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中上证指数和上证行业指数为研究对象,建立VAR模型,并用方差分解法研究石油期货价格对股票收益的动态关系.通过把石油期货价格对股票市场的冲击分为正冲击和负冲击,研究了其对股票市场冲击的非对称效应.  相似文献   

6.
由于不同的经济环境以及市场运行机制,不同区域股票市场的风险收益关系往往也不尽相同.文章选取4个具有代表性的股票市场,运用半参数GARCH-M模型对它们的风险收益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半参数GARCH-M数模型在4个股票市场的表现都优于相应的参数GARCH-M模型.估计的均值函数曲线表明,4个市场风险收益关系都呈非线性关系且有着各自的特点.其中,英国股票市场的股价指数波动率变化范围最小,而中国大陆市场上证指数的最大风险溢价在4个股价指数中是最低的.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信息在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的传导路径,选取沪深300指数和中证国债指数作为研究样本,运用VAR-GARCH-BEKK模型,研究中国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均值和波动溢出效应.研究表明,股票市场与国债市场均具有波动聚集性,两市场之间存在双向均值溢出效应,且只存在着股票市场对国债市场的单向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用二元GARCH模型的方法建立了中美股票市场的波动模型,考察了中美两个股票市场从2002-2007年间的股指波动的联动性问题。结果显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开放,中国的股票市场的波动和美国股票市场的波动存在递增的联动性,且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对美国股票市场的波动的单方面影响尤其显著。分析了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异质性现象,提出HAR-RV、HAR-RV-J以及HAR-RV-J-ARCH这3种模型进行研究;采用最小二乘法结合Newey West协方差形式进行参数估计再进行预测,并比较3种模型拟合效果和预测效果;实证结果得出股票市场收益波动率的异质性主要是由月波动(长期交易者)和跳跃波动决定,日波动(短期交易者)和周波动(中期交易者)影响效果较小,并且HAR-RV-J-ARCH模型拟合效果更好;结果表明HAR-RV-J-ARCH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股票的异质性现象。  相似文献   

10.
对沪深股市的长期水平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在长期水平下我国股市的长期预期收益不能认为是常数,并且建立了两个股票市场中的预期收益、股价和股利三者之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别给出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国沪深股市相似的结构和监管环境使得两市的收益率和波动性之间具有相互作用和影响.所以可以运用ARCH模型和GARCH模型,通过研究股票指数的波动,发现我国股票市场上下波动的不一致性,即利空消息比利多消息更加具有影响力;股票市场都存在明显的GARCH-M效应;且发现上海股票市场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高于深圳市场投资者;深圳市场的股票波动会影响上海市场的的波动.据此提出了要健全股票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加强证券市场化和对投资者进行理性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我国股票市场个股动量收益的主要来源问题,笔者对Jegadeesh and Titman(1993)和Moskowitz and Grinblatt(1999)提出的股票收益生成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我国股票市场个股动量收益分解方法.实证发现,个股动量收益主要来自于行业动量收益.  相似文献   

13.
深市波动率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价与成交量是股市中的两个重要变量,研究股票市场的波动率,掌握股票市场的主要波动性特征,进而有效管理市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技术,采集深市交易数据,分析了深市日收益率序列和波动率序列的每周不同天效应和记忆性.分析认为,深市日收益率序列不存在每周不同天效应,但存在1~2星期的记忆性;波动率序列则存在每周不同天效应和持续性;同时,交易量对波动率具有很好的解释作用,而波动率则不对交易量具有解释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关于投资基金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EG两步法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和波动聚集的ARCH模型族,从经济计量的角度对沪市的投资基金和股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投资基金和股票之间存在确定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相似的波动聚集效应,另外股票市场价格指数与基金市场价格指数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股票市场中的风险与机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社会模仿原理,通过引进函数S=f(B,F),对股票市场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得出股票市场中存在4种不同的状态.同时对每一状态中的风险与机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市场处于随机游走、混沌、连贯牛市和连贯熊市时,其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分别为高风险高收益、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高收益及高风险低收益.  相似文献   

16.
在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数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线性和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对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研究不同市态下两者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样本下,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间存在单向的线性因果关系和显著的双向非线性因果关系,表明使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间的关系;在牛市和熊市状态下,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间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并不一致,这与中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说明中国股票市场中存在大量的非理性情绪.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投资者情绪指数的基础上,分别采用线性和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对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研究不同市态下两者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样本下,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间存在单向的线性因果关系和显著的双向非线性因果关系,表明使用非线性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间的关系;在牛市和熊市状态下,投资者情绪与股票收益间的非线性因果关系并不一致,这与中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说明中国股票市场中存在大量的非理性情绪.  相似文献   

18.
中国股市的波动特征是学者们和投资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与国外成熟的证券市场相比,中国股票市场作为新兴市场,具有其特有的性质,如更高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股票价格更大的波动幅度和频率.研究中国股市的波动特征就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投资者在选股过程中需要理解中国股市随时间变化的波动情形,而ARCH模型族正是研究股市波动随时间变化的工具.以上证综合指数为对象,采用GARCH类模型对中国股市波动情况进行实证研究,为股市收益的尖峰厚尾特点、波动的集簇性、时变性提供了实证证据,并对实证结果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投资者是股票市场的重要参与者,我国市场中非机构投资者占比高达90%,投资者情绪对股票市场起到重要影响.投资者情绪影响投资者决策,进而影响股市收益,股市又对投资者情绪产生刺激.文章基于日度数据构造投资者情绪指标,运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我国投资者情绪与大中小盘不同规模股市收益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与不同规模股市收益之间交互影响.股市收益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存在时滞效应,但当投资者情绪受到影响,则反过来在当期显著地影响股市收益.同时,投资者情绪对不同规模股市收益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中小盘股指收益受到投资者情绪的影响程度大于大盘.  相似文献   

20.
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是一种非理性的行为,对于投资者的效用和整个市场的稳定都产生消极的影响.研究证明,人类的从众本能,人群间的沟通,对报酬和声誉的需要以及信息的不确定性,都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羊群行为.采用横截面收益的绝对差(CSAD)的方法,对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羊群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我国的股票市场中确实存在着羊群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