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些年来,随着电脑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变得越来越猖獗,带来的破坏和危害也越来越大.虽然人们已经采取了许多安全保护措施.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计算机病毒在互联网上四处横行,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最近许多资料显示,计算机病毒的魔爪又伸向了手机和其他移动上网设备.……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随着电脑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变得越来越猖獗,带来的破坏和危害也越来越大。虽然人们已经采取了许多安全保护措施。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计算机病毒在互联网上四处横行,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最近许多资料显示,计算机病毒的魔爪又伸向了手机和其他移动上网设备。  相似文献   

3.
目前,计算机病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通过“大麻”病毒实例,论述了计算机病毒产生原理、传播途径、免疫方法以及它的危害,并重点强调了病毒产生原理。  相似文献   

4.
手机病毒的分析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手机已成为了人们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已不再局限于通话,更多的功能被植入到手机中来,与此同时,手机病毒也就应运而生。为了更有效地对手机病毒进行防范,加强对手机病毒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手机病毒的概念、工作原理,系统地分析了手机病毒的特点及其攻击方式,提供了手机病毒相应的防范措施,旨在提高广大手机用户对手机病毒的危害及预防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计算机病毒与手机病毒的传染方式、计算机病毒与手机病毒的防范方法两个方面用述了两者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6.
对传统型计算机病毒与新型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传播途径等进行了总结和比较,重点介绍了3种最新的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及其危害性,它们分别是“苏珊”病毒、“笑脸”病毒和“9·11”计算机病毒。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伴随而来的计算机病毒传播问题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其表现形式及传播途径日趋多样化,对其社会公共危害性越来越大。本文主要是结合工作实践经历来探讨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危害及日常防范。  相似文献   

8.
张晶 《科技信息》2013,(7):103-103,11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信息网络的不断普及,军队官兵对计算机及信息网络的需求不断加大,同时也给网络安全运行带来更多的挑战,特别是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危害日益增大,因此,研究计算机病毒与防治就显得很有现实意义。本文将从计算机病毒的特性、传播途径、检测与清除、病毒防治四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前,病毒已成为困扰计算机系统安全和网络发展的重要问题。掌握了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知识,一旦遇到计算机病毒就不会束手无策。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传播途径、感染后的症状等的介绍,使人们对其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范措施,以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计算机病毒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首例手机病毒“卡比尔”反映出的问题.特别是其未来传播能力与危害能力的发展演变值得工业界高度重视.未来可能出现网络病毒的手机版本.造成巨大危害。 6月中旬“显身”的世界首例手机病毒虽然只是个“实验原型”.也着实让人不敢小视。据报道.美国硅谷华人无线通信协会理事余晨表示.首例手机病毒“卡比尔”反映出的问题.特别是其未来传播能力与危害能力的发展演变值得工业界高度重视.未来可能出现网络病毒的手机版本.造成巨大危害。据专家介绍.以前的手机病毒必须通过数据线或者电信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病毒已经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是因为它给我们带来的危害程度越来越大。因此分析计算机病毒的最新发展趋势,以求有效地防治计算机病毒就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2.
生物病毒传播与计算机病毒防范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生物病毒之于社会公共安全一样,计算机病毒在信息安全领域也是举足轻重的一个专题。在本文旨在讨论生物病毒与计算机病毒的特点,着重分析传播的形式与类型,有益地探讨计算机病毒传播的新形式与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普及以及计算机网络飞速的发展,伴随而来的计算机病毒传播问题也越来越引起我们的关注.动态连接库病毒是时下主流的计算机病毒辣之一,据笔者了解目前很多病毒程序都和DLL有关联,其中很多病毒就是一个单独的DLL文件,比如特洛伊木马木马程序,后门程序,恶性病毒等.本文通过分析DLL病毒原理,希望大家了解什么DLL病毒.以及如何防治.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火炬病毒”的分析与诊治回文博(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石家庄050031)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的日益广泛,计算机病毒也同时给许多用户带来了损失,产生了相当的社会危害。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而且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公害。...  相似文献   

15.
网络型病毒与计算机网络安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传统的计算机病毒分类法常以寄生对象为标准将病毒分为文件型、引导型和混合型,但根据当前病毒发展的趋势,应增加一类网络型病毒。网络型病毒的寄生对象广泛、传播速度快、危害广,它利用Internet的开放性和软件系统的缺陷,破坏网络中的各种资源以及网络通讯,某些种类的网络病毒还是黑客工具。因此结合多个具体实例,分析了网络型病毒对网络安全的危害,提出网络型病毒的防治应首先从管理措施上着手,并综合防火墙技术、病毒防治软件、软件更新、数据备份等多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计算机病毒是有害的,它严重破坏计算机的程序,同时病毒还能够很快地从一部机器传到另一部机器.而人们却无法抑制它的蔓延。但是在计算机方面就象在医学领域一样,病毒和它们所带来的危害是可以利用的.甚至可以用来做许多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凌达峰  张鑫 《科技信息》2009,(33):T0077-T0077
本文主要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基本特性、分类、危害和防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了解计算机病毒,以便进行防范和控制病毒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计算机防御系统识别病毒所需时长对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中传播的影响,文章建立了一类具有年龄结构的SIRS计算机病毒模型,得到了模型的基本再生数,也给出了模型无病毒平衡态和病毒平衡态存在与稳定的条件,讨论了模型发生Hopf分支的可能性.数值模拟揭示,年龄结构的计算机病毒模型能有效提高防御系统,有效识别病毒,也能更好地抑制病毒传播.  相似文献   

19.
宋艳梅 《科技信息》2012,(13):90-90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计算机病毒也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领域,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威胁,为了保证信息交换能够安全与顺畅,我们需要更多的了解病毒以及深入研究计算机病毒的防御措施。本文介绍了计算机病毒的分类和危害,提出了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对计算机病毒传播特性的研究可以为控制计算机病毒的传播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根据计算机病毒具有潜伏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类带有直接免疫的SEIR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利用微分方程理论分析了传播阈值R0的取值是影响网络中病毒能否被控制的关键;说明了提高直接免疫率可以有效控制R0,从而进一步控制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中的传播;分析了计算机病毒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的稳定性:1)当R0≤1时,无病平衡点P0局部渐近稳定,且全局渐近稳定,在当R0>1时,无病平衡点P0不稳定;2)当R0>1时,地方病平衡点P*全局稳定;最后通过模型仿真验证了1)和2)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