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采用溶剂浮选法分离红景天苷.考察了浮选溶剂、氮气流速、试液pH、浮选时间及电解质等因素对浮选效率的影响,优选出最佳浮选条件;对最佳条件下的浮选效果进行了评价,并与溶剂萃取法进行了对照,前者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浮选药剂对单矿物浮选的影响、磁铁矿对赤铁矿浮选的影响。单矿物浮选研究表明,pH〉10时,NaOH的用量的对石英矿的浮选影响大于磁铁矿、赤铁矿的浮选。随着淀粉用量的增加磁铁矿和赤铁矿的回收率逐渐增加,当淀粉用量为10mg/L时,赤铁矿的浮选几乎受到完全的抑制。CaO对磁铁矿、赤铁矿的浮选几乎没有影响,然而对石英的浮选确有很大的影响,石英的回收率随着CaO用量的增加逐渐降低。磁铁矿、赤铁矿以及石英的回收率随着捕收剂用量的增加逐渐降低。人工混合矿浮选研究表明,赤铁矿浮选品位随着磁铁矿含量的增加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浮选柱的内部流场分布,建立了浮选柱的单相湍流流动模型.在此基础上,针对浮选柱具有多出入口的结构特点,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别对Microcel浮选柱和实验室双射流浮选柱的流体流动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实验室双射流浮选柱还是Microcel浮选柱,其入料位置和尾矿口的位置对浮选柱的内部流场分布都有较大影响,入料或尾矿口的不对称布置将引起流场分布不均,导致流体流动发生偏流现象,必然对分选产生不利影响.该成果对浮选柱设计和结构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批浮选试验方法研究了粒度对方铅矿浮选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粒度的增加,浮选回收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浮选速度常数则逐渐降低.方差分析表明,粒度仅对浮选速度常数具有显著影响.应用MATLAB软件设计了一个以颗粒粒度和浮选时间为输入变量,浮选累计回收率为输出变量的模糊逻辑推理系统.仿真研究表明,平均粒度分别为34,46,64,87和112.5μm的方铅矿浮选回收率的仿真值与试验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0.981,0.981,0.993和0.988,证明模糊逻辑理论用于浮选动力学研究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电浮选方法在净化含Cd~(2+)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钛基涂层的难溶阳极,通过电浮选方法对含Cd2+废水的净化进行了研究.实验中考察了溶液的初始pH值、电流密度、浮选时间、表面活性剂SDS等主要因素对电浮选效率的影响,通过分析各因素与浮选效率变化趋势的关系,优化出了电浮选含Cd2+废水的最佳参数条件,并对Cd2+的深度净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测定和溶液化学计算研究了油酸钠浮选体系下菱铁矿和白云石对石英浮选的影响.浮选试验和吸附量测定结果表明:菱铁矿对石英浮选的影响与其溶解组分有关,当淀粉存在时,菱铁矿可显著影响石英浮选;白云石的溶解组分对石英浮选的影响较小,增大油酸钠用量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白云石的影响.溶液化学计算表明,菱铁矿的溶解组分可将活化的石英表面转化为易被淀粉抑制的CaCO_3沉淀,而白云石的溶解会受到浮选体系中钙离子的抑制,这也是菱铁矿和白云石溶解对石英浮选的影响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高硫铝土矿浮选除硫药剂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察了十二烷基磺酸钠、乙黄药、乙硫氮、丁黄药和异丁黄药5种浮选剂对高硫铝土矿浮选除硫性能的影响,着重考察了浮选剂用量、浮选时间、浮选矿浆液固质量比、pH值及矿石粒度对浮选除硫率和氧化铝回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十二烷基磺酸钠不具备浮选除硫的能力;乙黄药和乙硫氮具有一定的浮选除硫能力;丁黄药和异丁黄药浮选除硫的能力很强,较适合用于铝土矿浮选除硫的工业化生产.丁黄药和异丁黄药一步精选开路实验表明,异丁黄药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丁黄药具有较强的捕收能力.  相似文献   

8.
利用微量热仪、表面张力仪、接触角测量仪等仪器,研究了KJ复合药剂对煤泥的作用效果,进行了煤泥浮选实验,考察了添加不同用量的KJ表面活性剂对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比较了KJ复合药剂与煤油、仲辛醇的浮选效果。结果表明,KJ复合药剂的浮选效果优于煤油、仲辛醇,当KJ表面活性剂添加量为2%时,KJ复合药剂的浮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种测定藏雪莲总黄酮的新方法,即采用溶剂浮选法分离富集总黄酮,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考察了浮选溶剂、试液pH、氮气流速、浮选时间及电解质等因素对浮选效果的影响,优选出最佳浮选条件.采用所述方法对样品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样品含量5.902mg/g-17.276mg/g,RSD为1.95%-4.72%.  相似文献   

10.
浮选精煤脱水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淮南望峰岗选煤厂浮选精煤的特性分析和对国内采用的脱水设备的技术和经济分析,论述了采用加压过滤机对浮选精煤进行脱水,可保证浮选精煤产品的水分(小于22%),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为安徽两淮矿区选煤厂浮选精煤脱水设备的选择提供了更为切实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AO捕收剂浮选稀缺难浮煤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稀缺难浮煤浮选回收率偏低的情况,研制一种AO浮选捕收剂。通过浮选实验和润湿热实验,比较AO捕收剂、煤油、柴油对稀缺难浮煤的浮选效果、浮选速度及三种药剂与难浮煤泥作用的润湿热。结果显示:AO捕收剂浮选稀缺难浮煤的最佳操作指标为,捕收剂与起泡剂质量配比3∶1、捕收剂与起泡剂总用量1.28 kg/t、矿浆浓度75 g/L;在精煤灰分大致相同的情况下,AO捕收剂的浮选精煤产率比煤油、柴油分别提高了11.33%和14.94%,浮选完善指标分别提高了6.18%和8.09%;AO捕收剂的浮选速度最快,与煤样作用的润湿热最大。验证性浮选实验结果进一步证明AO捕收剂是一种理想的难浮煤用浮选药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畅  邓会勇 《科技咨询导报》2013,(16):249-250,252
根据浮选泡沫颜色、大小等特征可估计浮选精矿品位,调节浮选工艺流程,使其达到最佳状态.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浮透图像中的泡沫边缘进行准确的分割,进而实现对泡沫的面积、直径、倾角等形态学参数进行分析,提取其特征参数,进而建立选矿指标的数学模型,可实现选矿指标的快速预报.该文重点对浮选图像的边缘提取算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泡沫边缘提取“草帽”算法.在此基础上基于科技应用软件MATLAB实现了对浮选泡沫边缘的准确分割以及形态学参数的提取.  相似文献   

13.
用静态浮选塔分选齐大山选矿厂浮选作业给矿。在浮选药剂种类、浮选矿浆的温度、浓度和PH值等工艺因素与现场常规浮选机基本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了风量和液面高度等因素对浮选塔分选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浮选剂分子设计与浮选过程预测设计理论是王淀佐教授创立的一种新的矿物加工浮选理论体系,它经历了近二十年不断的探索研究和广泛的实践验证,目前已成为国际选矿领域颇具影响的独特的学派.该理论体系的建立,使浮选剂的研制及矿物浮选分离工艺设计从经验型发展到定量的理论指导,对矿物加工浮选理论及工艺实践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王淀佐教授综合运用量子化学、表面化学、电化学、溶液化学、紊流力学等多门学科的基础知识与新成就,研究浮选剂与浮选过程机制,吸取百家之长,把握学科的前沿,通过自己长期潜心的研究,创立了浮选剂分子设计与浮选过程预测设计理论,其核心在下述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矿浆最佳分散与增大欲浮矿物微粒浮选粒径的条件及其对浮选效果的影响。同时,根据实验结果对控制分散浮选的实质、过程的调节和控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郭建新 《科技资讯》2012,(25):58-59
介绍了煤粉(泥)实验室可浮性试验方法及其标准,对新疆一煤样进行了浮选试验,根据试验资料进行可浮性评定和浮选效果预测,为选煤厂设计提供了指导性资料,选择了合理浮选工艺流程和设备,试验资料对生产管理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pH≈7.5和有Mn~(2 )离子存在的情况下,通过浮选试验、ζ-电位测定、吸附试验,初步研究了变性水玻璃对细粒氧化锑矿物和脉石矿物硅化灰岩浮选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变性水玻璃对细粒氧化锑矿物与主要脉石矿物硅化灰岩的浮选分离具有明显的效果,有利于它们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18.
针对粉煤灰中未燃炭含量过高不利于大规模综合利用的问题,采用全浮选流程对粉煤灰中未燃炭进行了浮选回收试验,探讨了影响粉煤灰中未燃炭浮选效果的主要因素,确定适宜的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全浮选流程可以很好地提高粉煤灰中未燃炭的回厂,有效地降低粉煤灰中的碳含量.  相似文献   

19.
油酸钠浮选体系中菱镁矿与白云石和石英的交互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油酸钠浮选体系中菱镁矿、白云石和石英的浮游特性以及调整剂对3种矿物浮游性的影响,考察了白云石和石英对菱镁矿可浮性的影响,白云石对石英可浮性的影响以及白云石对菱镁矿和石英混合矿浮选的影响并研究了其机理.结果表明:在油酸钠浮选体系中,菱镁矿和白云石浮游性相近,六偏磷酸钠和水玻璃对菱镁矿和白云石的可浮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种矿物会产生交互影响,白云石和石英会降低菱镁矿浮选回收率,而白云石会提高石英浮选回收率,其原因主要是由矿物罩盖和矿物溶解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难处理金矿的加工方法,在对矿样的的化学成分、粒度分布、赋存状态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的浮选条件实验,确定了矿样的最佳浮选工艺流程和参数,并进行了浮选开路实验。结果表明:浮选精矿中的金的回收率为50.97%,金品位为8.75 g/t,精矿中金的回收率和品位都较低,说明该矿样不宜用浮选方法获取精矿,可以考虑用其他方法提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