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沙丘定量形态学研究可有效填补古沙漠内部沉积架构和时空演化模型定量数据约束的欠缺,为探究古沙漠沉积机制及对比标准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同时可对定量重建古风场等古气候、古地理研究提供重要支撑。本研究以古沙漠沙丘为研究对象,通过综述现代沙丘形态学参数体系及相互关系,"将今论古",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古沙漠地层沉积特征,建立古沙丘形态参数体系。现代沙丘各形态参数函数换算关系存在一定的个例性和差异性,综合考虑区域沙丘砂粒性质、地表形态、风力性质和植被覆盖等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提出古沙丘形态参数野外实测、计算、重建及对比方法,为全球典型古沙漠沙丘形态学定量研究提供有效的方法学支撑。  相似文献   

2.
蒙陕交界地区风沙活动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描述库布齐沙漠和毛乌素沙地沙丘基底地形之后,分析了流动沙丘分布规律与基底地形的关系。在明确沙地形成时代概念的基础上,论证了该沙漠与沙地分布范围上的稳定性,库布齐沙漠为扩展型的,毛乌素沙地属稳定型的。库布齐沙漠的风沙危害包含了直接与间接危害2种类型;毛乌素沙地风沙危害主要是沙丘再流动,有3种危害途径,最后,根据毛乌素沙地沙丘分布规律,分析了引起沙丘再流动的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及其各自所占的比重。  相似文献   

3.
基于差分GPS测量数据的抛物线沙丘形态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伊犁塔克尔莫乎尔沙漠沙丘为研究对象,运用差分GPS接收机Trimble5700及随机软件的数据分析功能,结合区域风况、植被等自然条件对所选样方沙丘的形态进行了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沙丘的平面形态为U形、开口面向西侧来风方向,弧顶顺风向东凸出,沙丘长轴走向与当地合成风向一致;在纵剖面上,弧顶沙丘坡度呈现迎风坡较缓、背风坡较陡;风蚀洼地和迎风坡上部风蚀特征明显.沙丘形态特征显示,沙漠北部和中部抛物线沙丘发育时间较长,南部沙丘大多处于幼年期阶段.差分GPS测量及其后台数据处理技术是现代风沙地貌形态和动力过程研究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采用中子仪、负压计和测温器同步监测沙丘水分、势能和温度场的变化.利用“零通量面”方法(ZFP)首次研究沙丘水分运移特征,并同时引用温度场的热渗透传导、热扩散的不可逆耗散理论解释沙丘水分运移机理.对利用沙丘水分、改造沙漠、治理灾害环境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库布齐沙漠北部横向沙丘及其流经的3条孔兑为研究对象,在每个孔兑切割的沙丘区域划定样方,采用基于MATLAB平台的遥感影像沙脊线提取算法提取沙丘脊线,通过ArcGIS9.3量算每个样方的沙丘个数、脊线总长、脊线平均长度、沙丘间距、平均沙丘走向以及缺陷密度等参数,着重通过沙丘地貌格局参数的变化分析横向沙丘地貌格局的空间变异以及干旱区河流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1顺风向(由西至东)上沙丘脊线平均长度呈线性增长、缺陷密度降低,沙丘走向逐渐稳定在230°~50°方向,平均间距变大,沙丘地貌格局逐渐由分散向聚拢方式转变;垂直风向(由北至南)上沙丘地貌格局参数由中心向南北两侧略有降低,沙丘类型由复合横向沙丘向简单新月形沙丘过渡,复合横向沙丘占沙丘类型的80%;2流经沙漠的孔兑通过自身切割作用与风水交互作用使得横向沙丘分割为相互独立的区域,每个区域独立发育且互不影响,同时孔兑的存在改变了沿岸下风向3~5km区域的地貌格局,更新了下风向沙物质来源,但不会改变沙丘整体走向.  相似文献   

6.
准中沙漠区沙丘起伏剧烈,厚度变化大,二维勘探时主要采用小折射法进行近地表调查,近地表结构测量不
准确使激发井深设计不合理,造成沙漠区资料品质较差,圈闭可靠程度低。近期开展的新一轮勘探,主要利用深井微
测井近地表调查结果,对沙漠区顶、底板结构、厚度、速度、深度–时间关系、吸收衰减等地球物理参数进行了研究。研
究发现,准中沙漠区属于固定或半固定沙丘,具有平缓稳定变化的沙丘底界面,深度–时间对应关系一致性好,不同
位置相同的深度具有近似的速度与品质因子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等特点。针对不同厚度沙丘分别采用逐点设计井深单
深井激发、多井浅井组合激发,研发了综合沙丘量板拟合静校正、近地表吸收补偿等针对性技术,获得了高品质地震
资料。  相似文献   

7.
腾格里沙漠北缘沙丘粒度特征及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腾格里沙漠北缘沙丘为研究对象,选取不同形态的沙丘类型,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貌调查,沙丘形态测量和沙丘沉积物粒度分析,研究了腾格里沙漠北缘沙丘的粒度特征以及空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沙丘沉积物主要由细沙和中沙组成,细沙含量为63.92%,中沙含量为32.82%.平均粒径为2.20Φ,分选系数为0.40~0.68,属于分选好和分选较好的范围.沙丘断面粒度曲线显示,沿主导风向背风坡和迎风坡沉积物粒度呈现微弱变细的规律,且沙丘高度与平均粒径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说明腾格里沙漠北缘沙物质的粒度特征在空间上表现为从物源区向沉积区沉积物颗粒变细、分选性变好的规律.将腾格里沙漠北缘、孟根布拉格和乌力吉苏木3个沙区样品对比,从南向北沿纬度方向沙丘粒度组成中沙、粗沙和极粗沙含量呈现增加的趋势,细沙和极细沙含量呈现减小的特点.以新月形沙丘和沙垄为例,从南向北沿纬度方向新月形沙丘和沙垄同样具有粗沙含量增加,细沙含量减少,平均粒径变粗的趋势.以上变化表明,植被、风况、沙丘高度是控制沙丘形态及粒度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探讨了新疆塔里木石油公路沿线全新世风沙地貌类型、发育条件、动力特征和演化历史。研究表明,公路沿线发育多种典型风沙地貌类型。在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风速和输沙率向上坡增加,背风坡存在涡旋,促使迎风坡风蚀背风坡加积,以至整个沙丘向前的动量得以维持。在线性沙丘表面,沙粒沿着合成输沙方向呈曲折摆动式纵向输移,而在背风坡以显的侧旁气流和沙物质的侧向输移为特征。全新世以来,由于近地面东北风系中偏N风力减弱,偏E风力加强,因此沙漠腹地叠置沙丘落沙坡方位向西偏转。沙漠边缘河流作用与风力作用的相互消长对风沙地貌的形成演化影响巨大,而沙漠腹地风信条件和自然环境表现出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正撒哈拉沙漠以其壮观的沙漠风光、浩瀚的沙海、精致的沙丘以及迷人的沙漠风情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可以通过点篝火、骑骆驼以及四驱车探险来体验撒哈拉大沙漠之旅。这个地球上最不适合生存的地方之一,却有着最多的情怀和故事。  相似文献   

10.
<正> 新疆是我国沙漠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受沙漠危害最严重的省区。全国有2/3的沙漠都分布在这里,全区的沙丘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25.4%,戈壁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7.6%,区内沙丘,多为固定半固定状态,气候干旱,冰雹、沙尘暴,大风等多种自然灾害年均以1-5米的速度向绿洲移动。这里植被稀少,郁闭度0.3以下的荒漠面积较大,发生越来越频繁,范围越来越广,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危害越来越严重。治理沙漠,控制沙丘流动,提高森林覆盖率,已成为当务之急。 梭梭有着极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它耐干旱,耐热,抗寒,耐盐碱,无需灌溉。其根系发达,根深可达5米,水平根分布在40-60厘米的沙层深处,向四周伸展可达10余米,能吸收沙层上部的大气降水和  相似文献   

11.
周冬 《奇闻怪事》2011,(11):22-23
在非洲北部,从大西洋海岸到红海之滨,方圆约9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了偶尔的一个点状绿洲外,便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这就是著名的撒哈拉大沙漠——世界第一大沙漠,与地球上其他地方相比,这里的气候格外炎热干燥,炎炎烈日下,沙丘上的温度竟能超过70℃。  相似文献   

12.
通过滴灌条件下试验在沙丘上种植榆树、胡杨间作花生、红薯等,探索沙漠绿化的有效 途径,为生态环境改善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3.
羽毛状沙丘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库姆塔格沙漠研究的深入,中国学者对羽毛状沙丘的争论愈来愈多。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沙丘分类学中关于羽毛状沙丘的论述,确认羽毛状沙丘是复合线形沙垄的变型,其中沙垄主脊构成"羽柄",而叠加其上的次级沙丘脊歧出主沙丘脊,构成"羽毛"。对比分析世界其他沙漠与中国库姆塔格沙漠所谓羽毛状沙丘的形态学特征发现,库姆塔格沙漠所谓的羽毛状沙丘实际上是典型的赛夫沙丘,不应视为羽毛状沙丘。以往根据遥感影像确定的羽毛状沙丘的"羽毛"部分是由地表沉积物反照率对比形成的羽毛状图案,与垄间地的沙埂没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羽毛状沙丘是在比较复杂的风况和沙源供应不够充分的条件下形成的。因此本文认为以往关于库姆塔格沙漠羽毛状沙丘的不确切认识概念应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14.
中国沙漠公路自然区划分区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确定分区的指标体系是沙漠公路区划的核心问题.在进行中国沙漠公路自然区划研究的过程中,选取地貌、气候和生态等自然条件作为反映沙漠地区公路工程的环境影响因素,根据公度理论建立各要素对公路工程综合影响的定量参数--沙漠综合状态指数.最终建立了以沙漠综合状态指数为主导指标,以沙丘高度、风沙强度、植被覆盖度和气温年较差为辅助指标的中国沙漠公路自然区划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为中国沙漠公路建设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世界上最有名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沙漠及第三大荒漠(仅次于南、北极),大到可以塞进两百六十一个台湾,可这里却养活不了太多人,只能喂养一个台北市的人口,因为这里气候条件极其恶劣。干湿撒哈拉"撒哈拉"一词的原意是沙漠,虽然名叫"沙"漠,实际上撒哈拉沙漠绝大部分是岩石覆盖的荒漠,只有较小部分由沙丘覆盖。最近一次的冰河期间,撒哈拉沙漠的范围比现在更加广大,向南超过了今天的沙漠边界。冰河期的低温,使接近赤道的  相似文献   

16.
沙漠博物馆     
美国沙洛那博物馆是一座沙漠博物馆,展出沙漠中的动物、植物,供研究人员研究、学生实习.这个博物馆中,天然构造物和人  相似文献   

17.
一提起沙漠,人们自然联想起漫无边际的沙丘,遮天蔽日的滚滚黄沙,常年干旱无雨和极大的昼夜温差环境下难觅生命的踪迹。沙漠若是能变为绿洲,适宜休养生息该是多么理想!人类多年来的这一美好愿望,如今随着一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的沙漠似乎是一个不可能找到水鸟的地方,但实际上鄂尔多斯地区许多的浅湖为湿地鸟类提供了繁殖场地。超过全世界总数一半以上的遗鸥(Larus relic-tus)在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这颗宛若镶嵌在鄂尔多斯沙漠特有的荒芜沙丘和岩石中的明珠——的湖中沙洲上栖居筑巢。1997年6月,我有幸受中国科学院何芬奇先生的邀请,代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前往鄂尔多斯地区参观考察。沙漠向来以干旱少雨著称,可是  相似文献   

19.
沙丘探奇     
"那是个黄黄的世界,那是个使我忘食废寝的世界……沿途如同女人酮体的绵延沙丘,落日余辉,干燥的风……"三毛描绘沙漠情境的文字我们耳熟能详。沙漠的独特景观对我们来说的确充满了神秘色彩和诗情画意,沙漠也是我们向往的地方。地球上陆地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创新科技》2005,(1):57-57
风积沙一直被视为沙漠筑路的难题,现在这个技术难题终于被攻克了。在新疆沙漠与绿洲分界的地方,由于狂风沙石的长期吹打,绿洲周围堆起了各种形状的沙丘,这些沙丘被称为风积沙。以往在风积沙中筑路,采用的都是砂石料,成本很高,即使修好了路。也因为沙土中含盐量高,三五年后就变成又硬又颠的“搓板路”。往来于沙漠公路上的司机们经常是“车在路上跳,人在车里跳”。浑身被颠得像散了架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