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1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化水平也得到长足的进步,伴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工业厂房越来越多的使用钢结构,钢结构厂房也因为其便于施工、施工周期短、厂房自重轻等优势受到了极大的推崇,但是实践证明,钢结构厂房设计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结合工程实例,对单层工业厂房设计的基本技术要点和设计原理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周万军  马勇 《科技资讯》2008,(29):62-62
建筑钢结构是一种新生事物,由于钢结构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安全度高,预制加工、设计弹性大,适合不同气候条件和大气环境,加之钢结构的施工污染小,噪音低,无粉尘污染,可以称的上是绿色环保性建筑。所以在我国九十年代末,从国外引进大量的先进设计理论和思想,以及加工制造、安装等方面的技术,使得国内钢结构建筑的发展迅猛异常,特别是近几年发展很快。一些超高层建筑、工业厂房建筑、大桥建筑、高架立交、体育和文化场馆的网架结构、塔桅建筑等,采用钢结构的越来越多。但是,钢结构的广泛应用也暴露出一系列的缺点,而较为严重的则是钢结构的腐蚀。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工程的质量要求变得越来越高了。为了保证我国工程建筑的质量,在工程建筑的过程中,应该采用更加安全,强度更高的钢结构,因为这种结构不仅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还保证了建筑工程的安全。但是随着钢结构的广泛使用,钢结构在稳定性的设计上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对建筑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钢结构的稳定性设计上,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使钢结构的主体稳定性更强。  相似文献   

4.
郑亚礼 《科技信息》2009,(36):237-237
近年来钢结构建筑因其结构跨度大、自重轻、安装便捷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厂房、大型公共建筑。钢结构建筑在我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从一般钢结构发展到高层和超高层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钢结构工程质量的好坏,除建筑材料合格,构件制作精度高外,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之后工业的迅猛发展,使我国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也创新不断,建筑钢结构技术的出现使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我国新近兴起的许多大型建筑中都采用钢结构进行施工。钢结构以其机械化、组织好、弹塑性和韧性优异、承载力和抗震结构佳广受施工单位欢迎。但是,建筑钢结构技术中的缺点也是不容我们忽视的,对于钢结构的材料本身就存在着缺陷,钢材的耐腐蚀性很低,一旦受损质量便得不到保证。而且钢材的耐火性能和耐腐蚀性能都有待提高。从以往大量的建筑事故中我们不难看出,钢结构的引以为傲的高强度却正引起了钢结构由于截面过小而导致的建筑稳定性差的问题。我们在施工建设中仍然要不断创新、不断寻找新措施改善钢结构建设技术。本文就亲身实践经验论述一下钢结构建设的设计以及施工步骤。  相似文献   

6.
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介绍了当前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现状,钢结构建筑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轻钢结构、大跨钢结构、高层钢结构以及住宅钢结构等方面发展很快,说明我国目前已具备长期发展的基本条件,积极推广钢结构建筑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市场前景广阔。文章对目前国内在发展钢结构建筑过程中存在着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钢结构建筑产业的现状和必要性进行分析研究,并对目前的发展形势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讨论,就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推广程度、市场规范、企业管理、人才培训和技术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对今后钢结构建筑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吴俊峰 《奇闻怪事》2010,(10):37-38,30
针对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钢铁的产量和质量持续提高,根据当前钢结构建筑的应用情况,从锯结构用材、钢结构设计软件的研发,以及设计、加工制作、安装和钢结构建筑领域拓宽等方面,对其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陈德润 《广东科技》2014,(18):134-135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各行各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工程建设行业更是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传统的建筑中多是以钢筋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但是与钢筋混凝土相比,钢铁具有更高的强度和韧性,性能十分的优越,从而可以使得建筑的高度、安全性、可靠性都可以大幅度的提高,钢结构框架在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框架钢结构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朱润科 《科技资讯》2012,(28):33+35-33,35
建筑电气消防设计,是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的重要环节,如果建筑电气消防设计不合理,将会严重影响到建筑的使用效果,造成重大安全隐患。因此,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电气消防设计工作,保证电气消防系统的运行效果。本文就建筑电气消防设计展开分析和论述,指出了电气消防设计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策略,希望对于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国际工业设计服务业发展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探讨工业设计与工业设计服务业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上,从工业设计服务业的起源、发展及相关政策三个角度对英国、美国、芬兰、韩国及我国的工业设计服务业进行梳理与述评。并结合当前我国工业设计仍存在认识不足、整体创新水平低,设计管理人才与设计师匮乏等问题,提出我国发展工业设计服务业的五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付春松 《广东科技》2014,(8):130-131
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建筑业的发展,在建筑中钢结构的应用有越来越多。钢结构具有很多优点,这些优点使得钢结构在建筑业备受欢迎。随着建筑造型和功能的多样化,对钢结构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钢结构却在建筑建构设计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何改进钢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一直是业内人士重点研究的课题。简要介绍了钢结构和钢结构设计的前期工作,并指出了钢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钢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的改进措施,旨在为钢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因钢结构材料具有高强度、质量轻、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等优点,近几年来钢结构在建筑材料方面得以广泛应用.钢结构的缺点就是耐火性能差和耐腐蚀性能差,特别是在环境比较潮湿的沿海地区更易锈蚀,因此,在沿海城市设计和应用钢结构时,注意如何防腐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研究和解决钢结构的防腐问题,对沿海城市建筑的生态发展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钢结构被誉为绿色环保建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钢材这一材质的本身的特性,给钢结构带来一些不足.本文就从对钢结构的耐火性、防排烟措施、钢结构加固、支撑及屋面设计、温度伸缩缝的设计、防锈处理加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5.
由于国家政策、钢材生产、构件制作、设计研发、标准规范修订等方面的有利因素,近几年我国的建筑钢结构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新材料、新部品、新结构体系不断出现,钢结构设计研发、制作安装能力日益强大,建筑钢结构向多样性、适用性、经济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周飞  黑希林 《科技信息》2011,(5):296-296,337
随着我国钢产量的不断增长,我国钢结构建筑的产业政策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1997年国家建设部发布《中国建筑技术政策》(1996~2010年),明确提出发展建筑钢材、建筑钢结构和建筑钢结构施工工艺的具体要求,使我国的钢结构产业政策出现了重大转变,由长期以来实行的“节约钢材”转变为“合理用钢”、“鼓励用钢”的积极的政策,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产品结构的调整,使我国多年来由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一统天下的局面,发生了向多种材料、多种结构合理使用的变化,开创了钢结构在工业中应用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7.
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内隔墙体系占墙体围护结构的绝大部分,其优劣对建筑整体质量有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内隔墙体系相关技术,推进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发展,需要对现有内隔墙体系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梳理.针对该问题,首先介绍了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内隔墙体系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然后总结了近年来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几种内隔墙体系材料和结构,从物理性能、造价和节能环保方面列出不同类型内隔墙的优点及缺点,并给出不同类型内隔墙体系选材的建议;最后,探讨了我国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中内隔墙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年的观察,目前对我国建筑钢结构设计的理念、设计深度及人员素质等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刘艳臻  石红 《科技信息》2011,(23):I0339-I0339,I0369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钢结构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工业和民用建筑中,从大跨度的体育场馆,工业厂房到超高层的摩天大楼再到异形的三维曲面造型,钢结构以其出色的力学性能与方便快捷的加工装配特点广泛受到设计师的青睐。特别是1985年,我国兴建了第1幢高层钢结构建筑深圳发展中心大厦以来,开辟了我国建筑钢结构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0.
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进步,新型建筑材料是以传统建筑材料为基础而形成的创新型建筑材料,具备很多优良的特点,比如:强度高、保温、节能、轻质等等,包含的种类也很多,比如新型保温隔热材料、新型装修材料、新型墙体材料、新型防水密封材料等等,这些新型材料的出现是符合我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的,有利地推动了现代建筑的发展。因此,研究新型建筑材料的特点,可以有效地促进建筑材料工业向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