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7年是非煤矿山整顿关闭“治乱”和全力推进资源整合“治散”的攻坚阶段,也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落实”年,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按照安全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找准切入点,狠抓“攻坚”和“落实”,以实际行动把握新的机遇,接受新的挑战,努力实现“三个方面”的突破,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主要问题的解决,促进全省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的进一步稳定好转。[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高重阳 《科技资讯》2013,(7):168-168
我国地域辽阔且地形复杂,煤炭资源的赋存条件同样非常复杂,这使得我国煤矿事故频发,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在对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容,以期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陈健 《科技资讯》2007,(21):158-158
安全评估是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法》及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和措施。通过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和消除煤矿重大危险源,为重大安全隐患实施重点监控和整改提供科学的依据,对加强煤矿安全管理,提升煤矿安全生产整体水平,规范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行为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对煤矿安全评估工作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当前安全评估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煤矿安全评估工作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周醒 《科技资讯》2013,(28):56-56
“先抽后采”是我国煤矿瓦斯治理的重要方针之一.在进行煤矿瓦斯治理中,贯彻与执行“先抽后采”的治理方针,不仅有利于进行煤矿开采生产安全的保障实现,同时对于提高煤矿安全开采管理水平,促进煤矿开采生产的发展等,都有积极作用和意义.本文将对于“先抽后采”在我国煤矿瓦斯治理中的作用分析基础上,进行煤矿瓦斯治理中“先抽后采”实践与方法的分析,以提高煤矿安全开采与生产的水平,促进煤矿开采与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5.
2007年是非煤矿山整顿关闭“治乱”和全力推进资源整合“治散”的攻坚阶段,也是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落实”年,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必须按照安全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找准切入点,狠抓“攻坚”和“落实”,以实际行动把握新的机遇,接受新的挑战,努力实现“三个方面”的突  相似文献   

6.
在非煤矿山的生产过程中,安全是第一要务.如果不能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但会危害矿山企业的整体效益,也会给矿山企业职工带来难以磨灭的伤害.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必须对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有足够的认识,应结合非煤矿山生产实际,把握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要点,认真分析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保证非煤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取得积极效果,满足非煤矿山的实际生产需要,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取得预期效果,保证非煤矿山整体生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我国煤矿瓦斯事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法英 《科技资讯》2008,(32):112-112
瓦斯爆炸事故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危害,是威胁矿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的“第一杀手”,瓦斯防治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有利措施,有效防治煤矿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为此应对解决把煤矿瓦斯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推动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这方面的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煤矿企业是典型的职工劳动强度高、从业危险性高、事故发生卒高的“三高行业”,在煤矿企业里安全自然就成了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安全管理必须落实到每一位职工,通过精细化管理来务实企业根基,通过全面管理来提升煤矿凝聚力,通过准军事化管理来提升煤矿执行力,以此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和云兵 《科技资讯》2013,(13):156-156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安全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实施安全精细化管理对于促进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位于郴州市汝城县文明乡的曙光煤矿是汝城县唯一的一家煤矿企业,可正是这个“唯一”让该县的安全生产工作遭遇了“滑铁卢”——2010年5月29日,曙光煤矿发生一起重大炸药爆炸事故,造成17人死亡、1人受伤。在当年全省安全生产工作考核中,汝城县因此被“一票否决”。  相似文献   

11.
刘乾  赤有 《广东科技》2014,(24):112-112
煤矿安全问题关系到企业、职工、人民群众的安全,因此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特别重要,这也是对国家实行统筹社会全面发展的响应和支持。煤矿企业应该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从安全生产各个环节入手,注重日常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最大程度地提高吕沟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搞好煤矿生产安全工作,有利于保护煤矿财产安全,保证人民群众的安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王香苓 《科技资讯》2014,(1):100-101
煤矿班组长的素质低下,已成为制约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瓶颈”和亟待解决的焦点、难点与热点问题.以提升能力为核心,有针对性地进行班组长培训,是尽快提高煤矿班组长素质,使其更好地创造效益、彰显价值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煤矿企业是典型的职工劳动强度高、从业危险性高、事故发生率高的"三高危行业",在煤矿企业里安全自然就成了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实践表明,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落实到每一个职工,注重内部具体日常化的细节管理,真正做到安全生产,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段新胜 《科技信息》2013,(16):453-453
整合煤矿由于历史原因,安全生产、技改投入严重不足,机电设备管理存在安全隐患,为了保障煤矿的正常生产,安全运作,就必须加强对整合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定标本兼治的管理措施,以确保整合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陈广平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5):96-96,169
本文系统论述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概念及煤矿企业需要在安全管理方面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煤矿作为高危行业之一,安全生产始终是头等大事.要有效控制重特大事故,实现安全生产的稳定发展,煤矿企业需要在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上下真功夫、笨功夫和实功夫.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是指煤矿企业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在一个时期或更长时期内,没有发生死亡事故或重大非伤亡事故.为了提高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安全质量标准化长效机制,推动安全生产稳步发展,煤矿企业需要建立持续长久的新机制作保证.  相似文献   

16.
浅析煤矿供电系统保护与事故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文安 《科技信息》2011,(19):356-356,264
煤矿供电系统是煤矿生产中关键的一部分,与煤矿的安全生产密切相关,也是煤矿发展的基础,任何的机电设备都离不开供电,因此,要想做好煤矿的生产安全工作,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就必须做好煤矿供电系统的保护和事故防范工作,这对于煤矿井下安全事故发生的减少和避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长沙矿业集团西峰仑煤矿是一个开采历史悠久、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老井,涌水量大、顶板破碎、头多面广、运输线路长、小煤窑破坏严重,安全生产任务十分艰巨。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西峰仑人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扎实工作,继2000年至2002年连续实现安全生产后,至2006年6月底,矿井又实现安全生产。2000年至2005年,西峰仑煤矿生产一年一台阶,共生产原煤103.0878万吨,仅2003年6月发生一起死亡事故,百万吨死亡率为0.97%。2006年4月被湖南省煤炭工业局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1.创建安全理念,营造安全氛围煤矿要实现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8.
针对我国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严峻的现实,2005年国家确定了“三年基本解决小煤矿问题”的目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确定了煤矿整顿关闭三步走“时间表”,提出到2008年上半年力争把小煤矿数量控制在1万处左右,小煤矿事故总量大幅减少:第一阶段(2005年至2006年上半年):以整顿关闭为重点,依法取缔关闭非法开采、违法生产、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布局不合理的矿井。  相似文献   

19.
安全生产工作的状况和水平,从来都是生产力水平的反映,是企业的管理水平、经营者素质、科技水平、安全投入水平的综合反映。对近年来一些事故发生的原因分析表明,大部分是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有的生产经营单位只要经济效益和“票子”,忽视甚至不要安全生产。2005年兴宁福胜煤矿“7·14”透水事故的前4天就发现井下水情异常,但煤矿经营管理者仍决定继续掘进;2005年大兴煤矿“8·7”透水事故发生前,也发现了漏水、出水征兆,只是简单处理,仍然冒险作业,最终酿成特大透水事故,123名矿工遇难。如果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产煤大国,也是矿难大国。这项技术的推广很好地解决了煤矿在生产中的安全和高效两大难题。”在记者确定采访“煤矿巷道高效安全支护成套技术创新体系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