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斯德大学,工作人员将小皮埃尔领进一间试验室。试验室中间有一把椅子,椅子前面架设一台微型摄像机,一条长长的透明胶片与之相连。当然,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透明胶片,而是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工作人员让皮埃尔坐下,并将透明胶片的另一端放在他的舌头上,让他“看”镜头前的玩具小山羊。开始皮埃尔感到舌头有些别扭,经过几个小时的训练,小皮埃尔终于兴奋地叫起来“啊!我‘看’到了玩具小山羊!”这是小皮埃尔真正用舌头“看”到的!紧接着,他又第一次“看”到了整天为他操劳的妈妈!那份惊喜和激动无法用语言表达,小皮埃尔兴奋地扑…  相似文献   

2.
《少儿科技》2011,(12):43-43
“电子器官”设备家族加入了新伙伴——“磁舌头”。它会“品尝”食物酸、甜、苦等味觉指标,比人类用舌头判断的范围更宽广且更客观,将来有望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作为灵敏快速的检测工具。  相似文献   

3.
阿尔蒂米斯今年只有5岁,却已经能像成年人一样表达自己的思想。“他”的脑海里存着上万个词汇,这让“他”说出话来条理分明,而且颇有见地。但是这个5龄童,并非人类一族。“他”,其实是最先进的“对话机器人”。半个多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智能机器人的开发。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行动,不但是他们,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懂得潜台词的机器在位于英国拉尼翁市的实验室里,“对话机器人”阿尔蒂米斯每天都有进步,这让“他”的设计者———法国电信研究和开发机构的科学家们感到惊讶。“‘他’不过是我们按照人的思维结构搭建…  相似文献   

4.
舌头有什么另类功能?一位叫保罗·巴赫教授的美国神经学家,提出了具有革命性的理念:人类各种感觉是相互可换的,比如舌头也拥有眼睛的功能,人能用舌头去"看"世界。保罗及其助手的研究表明,舌头很可能是仅次于眼睛的、从外部世界接收视觉信息再传递到大脑的"第二把手"。  相似文献   

5.
动物的舌头     
王吴军 《青年科学》2010,(10):41-41
动物的舌头虽然是身体上的一个普通器官,但各有其独特的用途。长颈鹿的舌头很长,约60厘米,这样舌头伸出来便能把树上的嫩枝嫩叶卷住,非常方便。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舌头     
舌头长在我们口腔的底部,由好几块肌肉组成,运动灵活,翻卷自如,是身体的重要器官。语言功能形容舌头语言功能的词语有很多,如巧舌如簧、唇枪舌剑、三寸不烂之舌、舌战群儒等,这些词语反映了舌头在语言中的重要作用。有一出叫《伊索》的话剧,它讲述了古希腊一个聪明的奴隶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情节绝妙地  相似文献   

7.
安东 《少儿科技》2009,(6):27-27
一、擦干的舌头 为什么有时把饼干放在牛奶里浸湿了再吃,会觉得更甜呢?  相似文献   

8.
陈杜梨 《世界博览》2012,(15):68-69
许多人认为动物只有在实验室才能为人类的医疗作出贡献,但动物普同性医学认为,人类和动物患病以及治疗的机理都一样。电影《周渔的火车》里有一个片段,周渔在火车上晕倒了,同车的人让张强给她看病,张强大声说,“可我是兽医啊!”在美国,兽医圈子里流传一个笑话,他们把医生称为“人医”,所谓的人医就是只给一种动物看病的兽医。  相似文献   

9.
<正>好朋友让你开心让你笑。当你与别人发生冲突时,他会坚定地站在你的一边;当你成功时,他会为你高兴;在你悲伤失意时,他会鼓励你振作起来。好朋友还能给你带来健康上的巨大益处。有几个关系密切的朋友,意味着你的生活会少几分压力,多几分快乐。人在一生中不能没有朋友。而科学研究发现,拥有友情的不仅仅是人类,在动物之间也有友情,动物也会交朋友。而且和人类一样,动物也能从与伙伴的友谊中获得好处。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世界》2005,(6):94-95
读者读完本专辑,知道了为什么会出现种种不可思议的相对论效应。最后,作为对全专辑的总结,本刊编辑就“相对论如何发展,结果将会如何?”“科学给人类带来了什么?”两个问题请教了本专辑的主编、日本东京大学的佐藤胜彦教授。下面就是这次对话经过整理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库切是南非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是后殖民文学的代表作家,其作品《耻》表达了对后殖民时代人的处境与命运、心灵与情感的深切关注。本文分析了南非社会转型时期白人与黑人的生存现状,历史巨变给他们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使他们陷入到生存困惑和迷茫之中,走出这种困境必须依靠南非人民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电影外景地的旅游吸引力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多数人来说,电影除了提供物质与精神的享受之外,还吸引他们到电影的拍摄场地去旅游,美国主要电影公司对电影的旅游业价值早有利用.本文引用的数据表明,一部好的电影的放映后其外景拍摄地的旅游吸引力会有所上升,并且对当地的经济带来影响.利用这一特点可以改善当地旅游形象,发展旅游事业  相似文献   

13.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一个没有鞋穿的人意外得到一双鞋,让他给这双鞋来评分,不管它是否赶得上潮流、是否合适,他立刻会给这双雪中送炭的鞋子高分。接下来惊喜不断,他有机会不断地得到鞋子,但是他继续给后来的鞋子评分时,分数却越给越低。  相似文献   

14.
《今日科技》2020,(5):44-46
正科幻小说和电影里,经常会出现有感情、有思想的机器人,当机器人有了痛觉、嗅觉、味觉这些感觉,甚至能"读心"的时候,是不是离拥有情感也不远了?随着人工智能研究的推进,机器人将会越来越像人类,让我们走进机器人的世界,了解一下他们的"喜怒哀乐"吧!  相似文献   

15.
前几年国外的一家媒体就电影和电视的区别展开了一次大讨论,他们发出了几十万份调查问卷,其中有一份最被专家看好,这份问卷回答者是来自一位-年仅十岁的孩子。他的观点是:电视是主持人和观众之间的交流,观众能感受到真实;而电影则是屏幕上的人与自己之间的对话,观众不会把剧情中的人和事与现实相结合,往往看过就会遗忘了。这位孩子用最质...  相似文献   

16.
计英  万远 《华东科技》1996,(5):17-18
许多人认为,预测技术的进展虽然是困难的,但并不像看起来那么难。但是,要预测技术是如何来影响或改变人类生活的,那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中,这样的事并不鲜见。 在本世纪初,有许多科学家和学者曾经预言过:在本世纪结束之前,人类将能飞往月球。事实也正如所预言的那样,1969年7月21日,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这块土地。然而,这些科学家中却没有一位能预见到当时会出现一件更加令人称奇的事,人们是坐在家里通过电视来观看宇航员第一次登月的。因为他们没有预见到本世纪出现的电视技术会是影响并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的技术之一。 在世纪相交之时,一批最具想象力的技术专家被聚集在一起,向他们  相似文献   

17.
《蝇王》是一部内容及其深刻,视野广阔,可以从不同角度精心解读的作品。但是戈尔丁的目的不仅仅是发掘人类内心深处的黑暗,他是让人们认识到人性的本质,并展示人类内心的欲望,揭示人与世界的关系。人性之中自有善恶,但自由意志的发挥会引领人们作出积极的选择,从而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希望和光明。  相似文献   

18.
张茂森 《奇闻怪事》2011,(12):24-25
前不久发生的海地大地震和世界各地不断发生的地震,让看过电影《2012》的人不禁联想,难道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真的会来临吗?玛雅人的后裔今何在?他们是否相信祖先的预言?墨西哥坎昆被许多人称为"玛雅文明故乡",在那里寻访神秘的玛雅文明的踪迹,也许能给现代人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9.
康宁 《科技信息》2007,(7):25-25
中国与俄罗斯喜剧都是深受两国人民喜爱的电影类型。他们虽然各具特色,但是都给观众带来审美愉悦。本文以俄罗斯著名喜剧电影导演粱赞诺夫和中国著名喜剧导演冯小刚为例,对他们各自呈现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表现手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比较,相信将有助于喜剧这样一种电影类型的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刚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着实被里面的“天宫”的场面给迷住了,心里想我要是能住在那种地方该多好啊!《无尽的爱》在电影里出现的时候是韩红与孙楠唱的那个版本,我觉得听着不太舒服,后来才发现还有另一个版本。这首歌曲有两个版本,一个是韩红孙楠唱的,另一个是成龙金喜善唱的,我还是比较喜欢成龙与金喜善唱的那个版本,因为电影是他们演的,他们唱起来让人感觉更加贴切点,更容易打动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