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基于多孔介质模型的刷式密封泄漏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数值求解基于多孔介质模型的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方程技术,对刷式密封内泄漏流动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数值研究.根据刷式密封的泄漏量试验数据,确定了刷丝束多孔介质的渗透率系数.利用所确定的渗透率系数,数值计算和分析了7种压比和5种径向间隙条件下的某轴端刷式密封的泄漏量和泄漏流动形态,并且与迷宫式密封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压比下,刷式密封的泄漏量小于迷宫式密封;压比影响刷式密封的泄漏量,但对泄漏流动形态的影响可以忽略;径向间隙不仅影响刷式密封的泄漏量,而且影响泄漏流动形态;在相同的径向间隙下,压比越大则泄漏量越大;在相同的压比条件下,径向间隙越小则泄漏量越小.研究工作可对刷式密封在汽轮机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机械密封的装配与检修过程,分析了引起各种泄漏的原因,为解决机械密封泄漏问题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螺杆压缩机泄漏通道与泄漏机理的基础上,导出了泄漏量公式,解析了密封线作用和影响,讨论了求解齿面密封线方程与长度的算法,提出了对应点序列法与递推公式来求齿面密封线长度,以JB与SRM两种齿形为例,用对应点序列法及配套的通用程序,计算了密封线长度和泄漏量等特性曲线。  相似文献   

4.
该技术在分析进口密封泄漏原因的基础上,改变了美国进口密封的原设计,采用国产密封材料取代进口密封材料技术,解决了国产密封不能长期运转的难点问题。技术改造的原理是波纹管密封。该密封的波纹管是为利用微束等离子焊接而成的全密封结构,在结构上消除了普通弹簧密封带有的动静环与轴套(或轴)的动密封圈,使波纹管自身的弹率形成比压,避免了机械密封的泄漏,并扩大了适用的介质及温度。该密封的动环与静环密封点是用金属(非金属)垫片通过螺栓紧固方式进行密封和联接,大大减少了泄漏的机率。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盐化工设备中机械密封泄漏的原因,提出了在机械设计中防止机械密封泄漏的新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流体经过密封指尖梁接触界区域的孔隙处的泄漏作为侧隙泄漏,利用多孔介质结构构建了多孔介质模型,构建了对指尖密封侧隙泄漏进行分析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前挡板下游保护区中发生了流道宽度的迅速降低,引起运动速度的快速增大。随着指尖梁表面由横向纹理转变为纵向,形成稳定主流道泄漏,而侧隙泄漏持续增大,获得更小主流道泄漏比例,而侧隙泄漏明显提高。逐渐增大指尖密封上下游压差时,主流道、侧隙增大,主流道泄漏比降低,侧隙泄漏比增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压搅拌釜机械密封安装静压试验中密封泄漏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制定静环背部与静环座对研的新工艺,基本消除了由介质轴向力和静环背间隙共同作用引起的静环机械变形,进而解决了密封泄漏问题。  相似文献   

8.
两级刷式密封泄漏特性的实验与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刷式密封的泄漏量实验测试平台和Non-Dareian多孔介质方法的泄漏流动数值模型,详细研究了密封间隙、压比和转速对两级刷式密封泄漏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两级刷式密封的泄漏流动形态以及刷丝束表面的压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间隙和转速下,两级刷式密封的泄漏量随着压比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的转速和压比下,两级刷式密封的泄漏量随着间隙的增加而增大;在相同的压比和间隙下,两级刷式密封的泄漏量随着转速的增加而减小.转子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伸长效应使密封间隙减小,因此数值计算时考虑转子的离心伸长效应对密封间隙的影响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两级刷式密封的泄漏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圆盘密封螺旋泵泄漏通道的几何特性,基于螺旋泵的啮合特性及各运动部件之间的装配几何关系建立了各个泄漏通道的理论计算几何模型,得到了各个泄漏通道长度及面积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密封圆盘半径和偏心距等因素对各个泄漏通道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回流增压区域(-5°~5°)内,回流增压泄漏通道的面积远远大于其他泄漏通道;密封线间隙泄漏通道的面积随着密封圆盘半径的增大而增大,在啮合增压区,密封线间隙泄漏通道的面积会随着偏心距的增加而增大,在回程区,密封线间隙泄漏通道的面积会随着偏心距的增大而减小;偏心距越大,密封盘间隙泄漏通道的面积越小,且随螺杆的转动,面积变化趋势越陡峭,偏心距的变化不会改变密封盘间隙泄漏通道面积的最大值,最大值都是出现在螺杆转角?=0°,180°,360°的位置处。通过对圆盘密封螺旋泵泄漏通道的几何特性分析,可为泄漏特性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充压密封的密封作用原理,根据单体液压支柱的工作特性曲线,计算出了充压密封的泄漏流量值;通过对充压密封的密封摩擦阻力分析,为充压密封圈的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图4,参3。  相似文献   

11.
从N S方程出发,推导了气体端面密封泄漏量的计算公式,计算了两种不同槽形气体端面密封在不同的操作压力和轴转速下的泄漏量,建设了气体端面密封的专用试验平台,并在试验台上对试验密封的泄漏量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2.
迷宫密封泄漏对小流量离心叶轮气动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密封泄漏损失的情况下,对小流量二氧化碳离心叶轮进行了三维黏性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对比了考虑密封泄漏前后的计算结果.在设计工况下,叶轮等熵效率下降了8.1%,表明对小流量离心压缩机性能及主流流动结构进行准确的数值预测,必须考虑密封泄漏.为了揭示密封泄漏对离心叶轮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迷宫密封的间隙得到了不同的密封结构,并在设计工况、小流量工况和大流量工况下分别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流量工况下,随着密封间隙的增大,密封泄漏损失系数近似线性增大,离心叶轮等熵效率随之近似线性地下降.  相似文献   

13.
钻孔密封段密封介质渗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矿井瓦斯压力测定.煤层瓦斯抽放以及煤层注水中,如何减少泄漏.提高钻孔的密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流体力学.密封材料学.渗流力学.探讨了钻孔密封段密封介质的渗漏机理.得出了钻孔密封介质泄漏量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钻孔密封段密封介质泄漏量大小的影响因素.设计加工了钻孔密封装置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对迷宫式压缩机的迷宫泄漏流动进行了模拟和计算,探讨了迷宫间隙,迷宫槽数、活塞偏心量及迷宫密封压力等主要参数对泄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迷宫机构主要参数的设计值选取范围,为压缩机迷宫密封机构的合理设计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透平级叶顶泄漏损失大的问题,提出了将叶顶迷宫密封设计成迷宫刷式密封结构的设计方案,旨在减少叶顶泄漏量和提高气动效率。采用基于非线性多孔介质模型的RANS方程数值方法,研究了实验测量的迷宫刷式密封的泄漏量,数值预测泄漏量与实验测量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基于1.5级透平级动叶叶顶迷宫密封结构,将第1个、最后1个迷宫长齿设计成刷丝束的前置、后置迷宫刷式密封结构,对比分析了迷宫刷式密封刷丝束间隙为0~0.4 mm时,1.5级透平级的叶顶间隙泄漏量和气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前置、后置叶顶迷宫刷式密封在减少泄漏量和提高透平级气动效率方面相似;与叶顶迷宫密封相比,叶顶迷宫刷式密封在刷丝束间隙为0.4 mm时泄漏量减少了18%,透平级效率提高了0.6%;叶顶密封间隙损失主要包括腔室耗散和出口腔室黏性损失;相比于叶顶迷宫密封,叶顶迷宫刷式密封减小了气流相对偏转角,导致密封出口泄漏流与动叶出口主流掺混损失减少;叶顶迷宫刷式密封通过减少出口腔室黏性损失从而提高透平级气动效率。  相似文献   

16.
本发明阻塞节流交替式无接触转动密封可作为多种回转式气体机械的轴端密封.针对迷宫式密封仅靠节流作用而泄漏多特别是在高压不理想、排齿数少以及对审轴的耐受性差的不足,融汇了两种密封原理,添加了边界层阻流作用,将传统的齿顶节流齿侧迷宫改为长齿侧阻塞节流和齿顶迷宫.可多排齿控、增大曲折度、延长轴向间距,故消除了迷宫密封的几个缺点,显著降低了泄漏量.  相似文献   

17.
迷宫密封泄漏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迷宫密封泄漏特性,设计并搭建了旋转密封试验台,测量了典型迷宫密封在8种压比、5种转速、固定密封间隙下的泄漏量和密封腔室压力.通过数值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找出了压比、转速对迷宫密封泄漏特性和腔室压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搭建的旋转密封试验台在迷宫密封泄漏量和密封腔室压力的测量精度上是可靠的;相比于试验结果,数值计算获得的泄漏量和腔室压力的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3.25%、3.6%,表明试验与数值结果吻合良好,数值方法可以较准确地预测迷宫密封的泄漏量和腔室压力;相同转速下的流量系数随着压比的提高而增大,小压比下的流量系数增加迅速;相同压比下的转速对流量系数的影响很小,可以忽略;迷宫密封腔室压力系数沿流动方向逐渐减小,密封腔室结构对压力系数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针对IS型离心泵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轴端密封泄漏问题,对该泵密封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密封结构形式进行选型及安装调试,长期泄漏问题得到解决,达到了设备长周期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于密封的大多数研究都基于密封端面形貌和摩擦条件不变的假设,且大多忽略了密封端面形貌对泄漏的影响,也并未从微观角度考虑端面形貌的影响.基于分形理论,将动、静环端面的接触简化为粗糙表面与理想刚性平面的接触,建立了机械密封的泄漏模型,并对各分形参数、端面比载荷和材料参数对泄漏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机械密封分形维数D和端面比载荷pg与其泄漏量Q成反比;而特征长度尺度参数G和综合弹性模量E与其泄漏量Q成正比.计算泄漏率与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决卧式水轮发电机组主轴旋转密封处泄漏量较大的工程实际问题,本文从缝隙流动基本理论出发,由简单的平行平面间隙流动逐步演化到锥面环形旋转密封间隙中实际流动,在水力上对该种间隙密封进行了较详尽的推导,建立了泄漏量与密封结构几何参数及机组运行工作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指明了减小该种型式密封泄漏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