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要让学生的作文"情动辞发",在学生写作之前必须通过多种途径,给以情感的激发。因此,导入的形式要激情化、兴趣化;写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去挖掘素材,提供给自己一个广阔而又熟悉的写作空间,且写作的内容要广泛化、生活化。让学生由看到说,再到写,教师要有得力的启发和丰富多样的指导方式,才能让学生主动地拿起笔来直抒胸怀,所以指导的方式要多样化、丰富化。如果作文教学过程中把说和写结合起来,那么学生表达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升。这就要求口头作文要经常化、系统化,学习的成果得到认可,兴趣就会愈加浓厚,成果就会更加显著,对此,鼓励的方式要多元化、个性化。  相似文献   

2.
亲近学生,让学生尽量放松,多写学生感兴趣的作文素材,让学生乐于自由表达;多写学生熟悉的材料,让学生轻松自由表达;多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作文的素材,让学生要迅速地自由表达。  相似文献   

3.
郑虹 《遵义科技》2005,33(2):62-63
作文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的一种活动。作文是思想语言和书面表达形式的统一,是道德、智力、技能诸方面的综合锻炼和综合反映,是富于是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其能力是评议素养的综合体现,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鉴于这一特点,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我认为应是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亲近学生,让学生尽量放松,多写学生感兴趣的作文素材,让学生乐于自由表达;多写学生熟悉的材料,让学生轻松自由表达;多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作文的素材,让学生要迅速地自由表达.  相似文献   

5.
鲍龙江 《科技信息》2010,(22):I0264-I0264
作文是客观世界在学生头脑中的产物。因此,指导学生观察客观世界,是跨越写作的"铁门限"。 观察什么?观察社会,包括人、事;观察自然,包括景、物。 就观察的方法而论,有如下相互关联的四点:一是:随意观察,称之为兴趣观察。指导学生观察,应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随意观察开始,让学生因好奇而产生兴趣,因有趣而乐于观察。这种随意观察,应当成为学生作文的积累过程。"辟之富人积财,  相似文献   

6.
作文课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近几年来一直是教师们讨论的热门话题。在此,笔者想谈几点自己的体会和做法。 1、作文命题要尽可能切合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实际,要把题目出在学生心坎上,使之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教师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写“我”熟悉的人或事物,反映“我”所经历过的生活;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情感。描绘“我”喜欢的景致,抒发“我”乐于抒发的情感;要尽最大可能让学生说“我”感兴趣的话,谈论自己喜欢谈论而又能谈论出“道理”来的话题。  相似文献   

7.
张娟 《科技信息》2010,(3):I0311-I0311
小学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起始年级,作文是习作,既不是成人的写作,更不是文学创作,而是一种书面表达的练习。小学生要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兴趣是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决不会提高的。因此,让学生觉得有事可说,乐于表达,兴趣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丁宝阳 《科技信息》2012,(21):314-314
在作文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增强学生们的阅历,以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鼓励和指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让学生逐步学会修改作文,提高写作能力和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9.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习作教学关键是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而儿童的语言表达往往充满童趣,是最真实、最朴实的情感流露;儿童的生活也是多姿多彩的。为了让学生我手写我心,诉说自己的真心话,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而且乐于表达。这必然要语文老师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从而真实地写作,尽情尽意地表达。  相似文献   

10.
作文与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样的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章。”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如参观、访问、实践活动等,他们感受最深刻,情感最丰富,兴趣最浓烈,最容易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表露出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留意生活,让生活走进作文,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生活内容,增强习作自信”,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物,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用多角度对话,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独特感受。学生的生活越丰富,写作的内容才能越充实。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就要从丰富学生生活,积累大量习作素材入手,让他们易于动手,乐于表达,写出感实情真的优秀习作。  相似文献   

12.
小学生大多数一提到作文就头疼,写一篇作文要憋上半天才能完成,写作的兴趣更无从谈起,我们老师也经常叹息现在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干巴巴的,没有灵气。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文与生活脱节,文章是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硬“挤”出来的,而不是为了表达和交流的需要从心里自然“流”出来的缘故。怎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乐于动笔呢?下面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3.
作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喜欢作文.广泛阅读、用心观察、以说导写、经常练笔、教师指导、课外活动等都是提高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作为教师要设法改变一些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赋予作文教学新的活力,让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作文着,在作文中快乐着,命题力求形式多样,激发创造热情;真正做到让学生自主、自由、自觉地写作,强化创新意识,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个性化的生活经历、认识、感悟、审美情感等;让学生体验习作的成功,感受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15.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重要步骤。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选择自己愿意写作的题目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运用写前老师下水朗读范文,学生集体谈论写作内容方法,范本仿写等手段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激发写作兴趣,最后通过欣赏性评讲,激励性评讲的方式让学生享受到写作成功的喜悦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来,这是每位教师应面对的问题。课堂导入生动有趣、讨论活动重点突出,学生乐于发言、观点鲜明、举例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代表性,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情境。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这样课堂教学质量自然提高。  相似文献   

17.
修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作,教师改",教师为改好一篇作文可谓是花尽心思,而学生却收益甚少。可见,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如何让学生有所收获呢?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自改作文。让学生通过自我修改、自我反馈,发现并解决其中的问题,这样既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同时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修改不如学生自己修改,自己修改不限于课内作文,要养成习惯,无论写什么都要修改,把修改作文看作一种思维过程,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益的"。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理念影响着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影响着我们的作文教学。尽管“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等观念已走进作文指导课,但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的思维方式的影响,致使我们在作文评析时,仍用一种程式化、标准化的模式衡量学生的作文,学生的作文内容受其影响,形成一种定势,单调而枯燥乏味;学生对作文兴趣不高,畏难情绪大。  相似文献   

19.
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小学生的作文状况不容乐观,兴趣不浓,假大空现象严重.因此,对小学生的写作方法指导是提高作文效率的关键,要根据学生特点从培养"玩"入手,掌握观察的方法,课内外结合,真正让作文成为学生的乐园.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要培养学生作文兴趣,就要注意挖掘现行语文教材对作文指导的优势;重视作文命题的方式和掌握农村学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