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4 毫秒
1.
从软件质量保证方向出发 ,概要阐述了个体软件过程 ( PSP,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了 PSP过程的进化框架 ,讨论了 PSP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给出了 PSP在软件企业的具体应用 .  相似文献   

2.
介绍和分析了PSP的基本概念、作用和进化框架等内容 ,给出了PSP和CMM之间的联系 .CMM被软件业界公认为是当前最好的软件过程 ,PSP是CMM在软件工程师等级上的应用 ,是针对个体软件过程的改进 .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两个程序开发人员协同设计、算法、编码、测试优于两人独立完成。对基于结对编程技术与个体软件过程(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PSP)相结合的协作软件过程(Collabo-rative Software Process,CSP)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其框架结构与组成,并将CSP与PSP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软件过程的持续改进能力是软件开发技术的核心问题,是软件公司或者软件使用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作者对CMM、PSP和TSP在软件过程持续改进方面的意义和方法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软件过程的持续改进能力是软件开发技术的核心问题,是软件公司或者软件使用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文章对CMM、PSP和TSP在软件过程持续改进方面的意义和方法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软件过程的持续改进能力是软件开发技术的核心问题,是软件公司或者软件使用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文章对CMM、PSP和TSP在软件过程持续改进方面的意义和方法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软件过程的度量是影响软件项目管理和过程管理的关键因素,是对软件项目和软件过程进行目标管理的基础.软件过程的度量也是一个过程,需要建立过程模型指导度量过程的实施.提出了1个软件过程度量过程的SPM-IDEAL模型,定义了模型各阶段的主要活动,讨论了度量数据的分类和度量元的选取,并讨论了过程数据库在软件过程度量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分析了统一软件过程的各个主要阶段,介绍了统一软件过程与UML的关系,并对统一软件过程的重要特点——迭代增量式开发方法进行了分析介绍,并对统一软件过程和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作了简要比较。  相似文献   

9.
将六西格玛及其方法工具与软件过程结合起来,建立了软件过程度量过程模型,将相关的方法工具引入到具体的度量方法中,使得企业在实际中,既可以设计出具有持续改进能力的软件过程度量流程,又有可以具体操作的度量方法工具.以软件需求为例将六西格玛设计引入软件过程中,从新设计软件需求过程,有效地提高了软件需求质量.研究不但给软件企业软件过程管理的具体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并提供了一套很好的工具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软件过程建模的基本概念。回顾了软件过程建模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然后,对软件过程建模的现状进行了一些分析。最后展望软件过程建模技术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针对软件工程课程教学实践性强的性质,提出一套基于miniProject的实践教学方法,将软件工程中的软件生命周期管理、关键软件过程融入项目的实践中,用一套虚拟团队的组织规范引导学生开发项目,使得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和理解软件工程的相关概念,并自觉执行一套标准的软件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软件开发中 ,以进程为中心的环境已经成为新一代的软件开发环境 ,它的目标是对整个软件开发周期提供自动化的支持。实际的软件开发任务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进程 ,它需要以进程为中心的环境来支持进程演化。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增量方式为处理模式、以流行数据库为进程仓库的进程演化机制 ,它对软件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分析设计过程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入软件体系结构技术,将软件分析设计过程细分为需求分析、体系结构设计、系统设计3个阶段,并提出了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分析设计过程(SADPBA)模型,该模型是一种采用迭代增量方法将功能设计空间映射到结构设计空间,再由结构设计空间映射到系统设计空间的过程.应用函数理论对模型进行了严格的数学定义和形式化描述,确保设计结果满足完备性、一致性和正确可追踪要求.在扩展设计空间建立了需求规范与体系结构、系统设计间的可追踪机制,并建立了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环境模型.与传统软件分析设计过程相比,SADPBA模型有严格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原则,解决了软件系统从需求到实现的平缓过渡问题,提高了软件分析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重点讨论了当今主要的软件过程评估与改进模型,如ISO/IEC 15504、CMM、CMMI和我国的软件行业标准SJ/T 11234、SJ/T 11235的基础上,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异同和各自的优缺点.旨在为软件企业了解国际标准,选择适合自身的模型,改进自身的软件过程,提升企业的软件能力,高质量、高效率、低投入地生产软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代理机制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它的一些内在特点,代理机制在以过程为中心的软加工成环境中的应用已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兴趣.提出了一种合成式的多代理软件过程建模及实现的方法——分散式多代理软件过程系统(DASP),并对其体系结构及工作机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软件过程与CM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有关对CMM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很多仅仅从CMM的定义或认证要求出发,做各种不同的理解。本文试图从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出发,从软件过程的角度,从根本上对CMM做彻底的阐述,并以软件质量保证为例,列出详细的提问清单,澄清CMM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统计过程控制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科学进行过程控制的方法,它利用统计工具对过程进行分析和控制,来保证过程稳定性并且改进过程质量和能力.统计过程控制在工业和商业等领域应用广泛,但在软件行业的应用才刚刚起步.主要讨论统计过程控制在软件过程度量中的应用,及统计过程控制在过程量化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最后给出了1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