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在南极洲工作的科学家们监听到神秘的"歌声",这种被称之为"南极BW29"的声音可能出自一种此前未知的新种鲸鱼之口。科学家们对其进行了分析,发现这种叫声并非来自于已知的突吻鲸种群。这一分析结果让科学家意识到神秘的"歌声"可能由一种新种突吻鲸所唱。尽管利用"歌声"导航的突吻鲸是第二大鲸类家族,但科学家对它们却知之甚少,主要原因在  相似文献   

2.
一项研究称,气象学家成功破解了南极海冰面积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仍呈增加之势的谜团,不过这一趋势可能很快会被逆转,南极海冰的融化速度不久将加快。海冰增多缘于自然进程据领导实施这项研究的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科学家刘纪平(音译)介绍,卫星数据显示,在过去30年里北极海冰面积不断减少,而南极海冰面积却神秘地增加了。尽管客源人员已经看到了这种矛盾,但却不知道原因,然而近期的新研究揭开了这一谜底。  相似文献   

3.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猿猴中心的研究者试图揭开,猕猴骑在雌性梅花鹿身上尝试与其交配这种奇特关系背后的秘密。此前科学界就报道过跨物种的性关系行为:一只南极毛皮海狮(南极海狗)性侵了许多国王企鹅,但此次观察到的日本猕猴与梅花鹿亲密行为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该记录将成为了解某些人为什么会尝试与非人类动物进行性交这一问题上的"关键因素"。参与这项研究的灵长类动物学家称,  相似文献   

4.
<正>一般来讲,病毒有特定的宿主,植物病毒很少能在动物细胞中存活,细菌病毒也无法生活在动物和植物,但最近发现一种常见绿藻病毒竟然可以感染人和动物,并能导致人类大脑功能下降情况。研究发现,绿藻病毒导致人类认知功能降低,可能与称为海马区的大脑区域的基因表达的改变有关。绿藻病毒(ATCV-1)属成员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淡水中,感染特定的单细胞、真核、无  相似文献   

5.
科学家让海象携带探测器到达人类以前从没触及的地方,正在揭开冰冷的南极水域最深处的秘密. 科学家利用海象出色的潜水能力,从南极海岸线和远海下方收集数据.这种动物可下潜入约1981米,因此可以揭开这一海域的最大的秘密.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 (foot and mouthdisease ,FMD)是一种主要侵犯偶蹄动物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有这种病的动物 ,首先出现发热 ,继之在口和蹄部发生囊泡与糜烂。这种病比其他动物性疾病更具传染性 ,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 ,传染很快。这种病主要侵犯家畜 ,包括牛、羊、猪等。野生和家养的偶蹄动物和鹿、象、豪猪和大鼠也是易感动物。目前发现引起口蹄疫的病毒有 7种类型 ,产生相似症状 ,仅仅在实验室能够将其区分。口蹄疫具有高度传染性 ,可以通过与感染动物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 ,或通过被感染动物污染的饲料传播。病毒大量存在于囊…  相似文献   

7.
神秘动物学是一种专门研究目前人们尚未证实或了解、但在传说中存在的神秘动物的学科。目前,美国《生活科学网》就为动物爱好者们和一些热衷于神秘事物的读者列出了一份“神秘动物”排行榜。排行榜中包括大猩猩、巨乌贼和霍加等一些已经被科学证明,而不再具有神秘色彩的“神秘动物”;当然,还  相似文献   

8.
近10多年来,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的边远乡村和农场常处在一片惊恐之中:一种被认为是科学所未知的怪兽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农家的羊只和别的家畜,动物学家也搞不清这种神秘猛兽到底是什么动物。应该说,最早一只这种怪兽还是1995年现身波多黎各,以后很快便在其他西班牙语国家和地区也开始有所发现,  相似文献   

9.
印度尼西亚人给它取了"鹿豚"这个名字,是因为它的一个最不寻常的特征:一副奇异弯曲的獠牙。很多动物都长着惹人注目的尖角、分又的角,或是獠牙,而且大都有明确的用途。但说到头上的装饰,最为怪异的还是一种胆怯、神秘的动物——鹿豚。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的丛林深处,鹿豚在为生存而奋战。对于这种传说中的生  相似文献   

10.
爱尔兰大鹿又称为巨鹿、大角鹿,是曾经生活在地球上的最大的鹿。然而这种巨大的动物却在1万6百年前神秘地灭绝了。 灭绝之谜 在19世纪初期,人们第一次发现了爱尔兰大鹿的残骸。自此人们开始争辩此前是否已有哺乳动物物种灭绝,化石记录中能否发现新生命形式。  相似文献   

11.
以前有科学家准备制造一种禽流感病毒的变体以便对这种病毒深入研究,但在被警告"如果不小心让它跑掉,数百万人生命将受威胁"后,这些科学家主动终止了这项研究,但2013年年初,科学家再度启动了这个研究项目。一年前,有关H5N1传播的研究在制造潜在危险病毒可能被生物恐怖主义利用的恐怖呼声中停下来。当时两个科研组分别发现,这种病毒发生突变后可通过空气在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一种主要侵犯偶蹄动物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有这种病的动物,首先出现发热,继之在口和蹄部发生囊泡与糜烂.这种病比其他动物性疾病更具传染性,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传染很快.这种病主要侵犯家畜,包括牛、羊、猪等.野生和家养的偶蹄动物和鹿、象、豪猪和大鼠也是易感动物.目前发现引起口蹄疫的病毒有7种类型,产生相似症状,仅仅在实验室能够将其区分.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基础科学》2006,8(4):51-51
现代宇宙学研究认为,宇宙中存在着一种神秘的暗能量。如果这种暗能量随宇宙的膨胀而演化,并与电磁场发生Chern-Simons(陈省身-西蒙斯)相互作用,就有可能破坏电荷-宇称-时间反演(CPT)对称性成立的条件,这会使光子的偏振方向在传播中发生改变。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冯波等与中科院高能所及德国理论物理研究所合作,设计出了一种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偏振检验CPT对称性的新方法。并利用这种方法分析了美国WMAP卫星和Boomerang南极气球实验发表的最新数据,发现了存在CPT对称性破缺的迹象。如果这一发现得到进一步证实,将大大加深人类对自然界对称性的认识,并有助于人们了解宇宙暗能量的本质和正反物质不对称性的起源。  相似文献   

14.
正爬行动物是强大力量的象征,又饱含着种种神秘的色彩,也许正因为这矛盾的统一,才让我们的祖先塑造出了"龙"的传统形象。·图书简介:DK爬行动物探秘·作者:英国DK出版公司·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定价:45.00元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象征祥瑞和皇权。传说中的龙能走、能飞、能游泳,它到底是一种什么动物呢?世界上迄今为止没有发现真实存在的"龙",这种大气磅礴的动物只  相似文献   

15.
南极是地球最原始的海洋环境之朱利安·古特是南极科考队的首席科学家。南极科考是国际极地年研究计划的一部分。这位科学家表示,在南极发现的生物至少有30种似乎是科学上的首次发现。研究人员在南极海床的一块水域记录了大约1000种生物,这个地方比较温暖,科学家  相似文献   

16.
朊病毒(prion或PrP)是医学生物学领域中至今尚未彻底弄清,与病毒和类病毒都很不同的一种蛋白质传染病原。最早提出“prion”一词的是1982年美国加州大学Prusiner等人,当时他们将该病原描述成蛋白性传染颗粒(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s),有时也描写为蛋白酶抗性蛋白(proteinase resistant protein)。在此之前曾经有过许多不同的名字,如:非寻常病毒、慢病毒、瘙痒病伴随纤维(scrapie associated fibrils,SAF)等。多年来大量的实验说明,这是一组至今不能查到任何核酸、对各种理化作用具有很强抵抗力、传染性甚强、分子质量在27000~30000道尔顿的蛋白质颗粒,它们能在人和动物中引起可传递的海绵脑病的特殊病因。我们实验室**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期多以慢病毒(slow viruses)、亚病毒(subviral agents)、非寻常因子(unconventional agents)、非寻常病毒(unconventional viruses)等不统一的名词来描绘这种特殊病因。80年代后期我们改用朊病毒。在多年来的实践中,我们已习惯于称它们为朊病毒,而并无不恰当之感觉,这是因为:1.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prion本身不含任何核酸成分,由分子量为27000~30000道尔顿膜蛋白组成。2.它们与感染性成分一致。3.在正常细胞里,既有朊病毒的前驱蛋白质,细胞朊蛋白(PrPc),或朊病毒的异构体(isoform),又有编码正常细胞朊蛋白的基因。我国已克隆了人和动物的这种基因,并在体外表达出相应的细胞朊蛋白,经动物免疫获得抗朊蛋白的抗体。4.Prusiner等人用纯化和转基因动物等方法已证明由细胞朊蛋白(PrPc)转化为朊病毒(PrPSc)发生在蛋白质产生之后即翻译后变化(post translational change),因此,就出现了构型变化和构型疾病(transformational diseases)的提法。* 洪涛院士是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病毒名词审定组组长。**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形态研究实验室。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15,(6):57-58
<正>从6世纪到现在,神秘的尼斯湖水怪一直吸引着很多人的目光。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声称看到这种水怪。然而,苏格兰古生物学家研究发现,尼斯湖水怪并不是苏格兰水域的第一种水怪。苏格兰在1.7亿年前就曾出现水怪,但现在早已灭绝。研究发现这种水怪生活在斯凯岛周边海域的温暖浅水区,是一种新发现的鱼龙种群。它们是一种类似海豚的海洋爬行动物,从口鼻部到尾部的身长可达到4.25米。  相似文献   

18.
科技的2022     
《科学大观园》2023,(1):12-13
<正>新的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打开它的金色红外眼,瞥见了宇宙以及它深不可测的过去;一种比许多细菌细胞大近5000倍的巨大微生物被发现;多年生水稻品种的开发;对黑死病如何改变欧洲人基因有了新见解;由格陵兰永久冻土中保存的200万年前的环境DNA重建古老生态系统;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有重大进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成功实施DART卫星任务。这是科技的2022,这是突破的2022。  相似文献   

19.
尽管2012已过近半,但人们并没有完全忘记那个神秘的玛雅历法预言——2012世界末日的谣言。因而美国考古学家还在孜孜不倦的寻找并研究有关玛雅文化,近日他们在危地马拉境内发现了一个神秘的玛雅房问。令考古学家更为惊讶的是,房问中竟然发现了极为罕见的玛雅壁画,这种壁画此前从未发现过。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正在面临一场自然和人类自身关系的危机,而传染病,是其中的一个侧影。新冠病毒的肆虐,大概是2020年冬春之交的最惨痛记忆,或许也是近10年对我们健康的最大挑战。让我们焦虑的,或许不是病毒有多致命,而是这种神秘的、行迹诡异的病毒,让毫无经验的人们防不胜防。它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人类曾经用了两个多世纪,似乎是"战胜"了大量致命的传染病,将人类的平均寿命大大提高。但是否又会有新的疾病出现,对人类社会发起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