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CR(Computed Radiography)成像过程中分辨率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超分辨率增强方
法。该方法通过小波分析方法对低频尺度系数进行灰度值分割,对高频小波系数进行增益操作,
并给出了小波系数增强策略。对CR胸部透视图像进行算法验证的结果表明,该算法改
善了图像的视觉效果,从而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红外目标跟踪的新算法. 用该算法对采样粒子进行优化,改进了重采样环节,在不影响跟踪准确率的条件下,提高了算法的速度. 实验结果表明,将此算法运用到瞳孔跟踪中,跟踪比较准确有效. 同时,将Hough变换应用到了瞳孔边缘的定位领域中,此算法有效改进了红外图像中眼睛瞳孔的跟踪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出一种定位人脸图像中眼睛的方法。方法应用广义对称变换的原理,对传统的对称点对区域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改进,采用基于面积系数的圆环邻域模板,取代了传统方法的对称算子圆形邻域,该法引入了更多边缘像素的梯度信息,保持了边缘像素之间的连续性。结果通过对传统算法进行改进,有效地提高了眼睛定位的精度和鲁棒性。结论实验表明算法有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瞳孔实时精确检测,提出了一种主从摄像机随动跟踪人眼图像捕获系统用于捕获人眼图像.主摄像机用于定位人脸,从摄像机在云台控制下实时跟踪人眼区域并采集高分辨率人眼图像.为了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针对来自主摄像机分辨率1280×960的人脸图像,采用了一种AdaBoost人脸检测与MOSSE目标跟踪的融合算法,实现了60 fps的人脸快速定位.采用语义分割网络对来自从摄像机的人眼图像进行瞳孔粗定位得到瞳孔感兴趣区域,对瞳孔感兴趣区域采用椭圆拟合算法进行瞳孔精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检测系统及方法可以实现18 fps的瞳孔检测,瞳孔图像有效像素可达2 500以上,检测重复性可达±1.06%.   相似文献   

5.
对当前几种典型图像变换及编码算法在消除图像冗余的效果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对原始图像变换和拼贴,构造了重复、对称、旋转、插值4种形式的冗余图像,然后用几种典型的变换算法和压缩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实验结果显示当前几种图像变换及编码算法均无法同时消除本文提到的4种形式的冗余。本文的结果为进一步改进图像压缩算法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RC4算法的安全隐患, 提出一种在RC4算法中增加自我检错步骤从而有效抵御错误引入攻击的改进算法, 该算法增加了字节变换, 可有效抵御状态
猜测攻击. 对改进算法的安全性分析表明, 改进算法可有效抵御错误引入攻击和状态猜测攻击, 增加了RC4算法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SIFT(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在特征向量计算和特征点配对时计算量大的问题,基于SIFT算法进行了相应的改进.首先用相位相关法粗略定位图像的重叠区域,对重叠区域进行特征兴趣点的提取,对提取出的点构造泰森多边形;然后将图像切分为4行和4列,分别在每个小区域内根据构造的泰森多边形找到4对匹配点对,算出相应的图像变换矩阵,结合8个变换矩阵计算两幅图像的变换关系,最后采用渐入渐出算法对图像进行融合.在特定区域内寻找定量的点对使得须配对的点对数量变少,从而提升了图像拼接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文章提出了一种从手机拍摄的图像中定位快速响应码区域的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手机提供的软硬件平台,在频域内利用离散余弦变换特性对图像中快速响应码区域进行增强,从而区分条码/非条码区域,并利用数学形态学平滑条码区.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对于不同倾角的条码图像也可取得较好的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虹膜定位的准确率和速度,提出了一种基于二维小波变换及邻域均值滤波的虹膜定位算法.采用阈值法分割瞳孔,使用边缘检测算子检测瞳孔区域边缘,定位虹膜内边缘;然后对人眼图像进行二维小波处理降低虹膜图像的分辨率,以减少虹膜本身的纹理对判断外边缘点时所产生的影响;最后采用邻域均值滤波进行虹膜外边缘点提取,根据所得虹膜外边缘点确定虹膜外边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定位虹膜内外边界的平均时间为1.75s,准确率为99.7%,其中虹膜外边缘定位误差小于4.2%,在虹膜识别系统中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于视觉注意模型的检测算法只能检测到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无法准确地提供目标的轮廓和位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视觉注意模型和图像局部自相似性的目标自动检测算法。通过增加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特征改进了经典的Itti视觉注意模型。利用改进的视觉注意模型提取感兴趣区域,提高了视觉注意模型的检测能力。再利用图像在边缘处具有良好的局部自相似性,实现了基于图像局部自相似性的目标检测算法。实验表明,算法能快速检测到图像中的目标感兴趣区域,并对其进行精确分割和定位。  相似文献   

11.
光斑的检测和定位是视线跟踪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定位精度直接影响视线跟踪系统的精度.目前常用的基于灰度二值化的光斑检测方法,容易受到光斑亮度变化和镜面反光等因素的影响.径向对称变换(RST)是一种有效的圆形目标检测技术,对上述干扰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但计算代价偏高.为此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径向对称变换(IRST),有效降低了算法的计算代价.在引入IRST实现光斑检测之后,再结合自适应二值化和重心法实现光斑的精确定位.实验结果表明,IRST算法的光斑检测鲁棒性明显高于基于灰度二值化的方法,而计算代价明显低于基于经典RST的光斑检测算法,最终的定位精度也优于其他同类算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数理形态学的近红外光图像实时人脸检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该新型算法首先使用基于Harr特征和Adaboost算法的人脸检测方法寻找人脸候选区域,并对候选区域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利用人眼瞳孔在近红外光图像中会生成白色光斑的特点,使用基于数理形态学的Quoit滤波器精确定位眼睛.为了减小不同瞳孔大小带来的影响,使用了多尺度的Quoit滤波器以提高准确性.实验表明,这种方法不仅准确性高而且速度快,达到了实时人脸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虹膜定位的速度和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SDM的快速、稳定的虹膜定位算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径向对称变换粗定位瞳孔,然后采用微积分算子精定位瞳孔;选取SIFT特征描述虹膜外边缘及眼睑的边界特征,采用SDM算法求解定位结果,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法确定虹膜外圆及上、下眼睑边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大大提高了虹膜定位的效率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为在驾驶员佩戴眼镜的情况下也能准确有效地检测疲劳状态, 提出一种判断是否佩戴眼镜的方法, 并建 立了基于眼睛与嘴部状态的疲劳驾驶检测系统。 对该系统中有关目标检测、 特征提取与图像识别等算法进行 研究。 首先, 采用 Adaboost 算法通过人脸分类器从视频帧中检测人脸区域, 并根据面部器官几何分布规则粗检 眼睛与嘴部区域; 其次, 基于大律法自适应二值化, 采用垂直积分投影法判断是否配戴眼镜, 根据灰度直方图 统计特征值法判断戴眼镜的眼部区域状态, 另外, 利用似圆度判断嘴部打哈欠情况; 最后, 利用 PERCLOS (Percentage of Eyelid Closure over the Pupil)值识别眼睛疲劳状态, 利用打哈欠频率识别嘴部疲劳状态。 当检测 到驾驶员处于疲劳状态, 则及时给出疲劳警告。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有效解决眼镜对检测的干扰, 并适用 于不同光照与环境。 同时, 在戴眼镜情况下对于眼睛与嘴部疲劳状态的判断优于其他方法。 基本满足疲劳检 测系统对良好的实时性、 稳定性与鲁棒性等要求。  相似文献   

15.
边界定位是非理想虹膜识别的关键问题之一。非理想虹膜由于经常存在纹理过强、睫毛和眼睑遮挡、虹膜巩膜对比度较差、瞳孔位置偏移等问题,这使其边界尤其是外边界定位容易出现偏差。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图像增强的非理想虹膜边界定位方法。在内边界定位中,该方法首先使用混合高斯模型得到瞳孔粗略位置,然后使用弦长均衡策略搜索虹膜内边界及其中心;在外边界定位中,首先对虹膜图像进行非线性灰度变换,再利用边缘检测和改进的 Hough 变换定位虹膜外边界。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与经典方法相比可大大提高非理想虹膜分割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周立宇  常侃 《广西科学》2017,24(3):242-246
【目的】针对肤色检测易受光照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检测和灰度投影的人眼定位方法。【方法】首先结合肤色检测和Sobel边缘检测来提取人脸主要特征,得到人脸特征的二值化图像;其次根据人眼在人脸的几何位置关系得到人眼的粗定位;然后通过对数变换处理定位后的图片;最后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灰度投影,经过曲线拟合寻找极值进行人眼瞳孔的精确定位。同时,将本算法与其他类似算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算法对于不同光照和干扰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对于不同姿势的人脸也能准确定位,相对于传统的肤色检测在精准度上有所提升,但在人脸图像受到环境或者噪声干扰严重时,本算法的定位成功率明显降低。【结论】该方法简单实用,对光照和复杂的干扰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并且在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虹膜定位是虹膜识别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虹膜识别系统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虹膜定位的精确性和快速性.针对已有的虹膜定位算法存在的定位精度和执行效率低并且鲁棒性差的缺点,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感兴趣区域的快速虹膜定位算法,本算法主要有两个基本步骤:虹膜边缘点检测和用霍夫变换拟合虹膜边界.在进行这两个步骤之前,我们定义了一个感兴趣区域IF(Interesting Filed),这个感兴趣区域为一个包含虹膜的外接矩形.通过寻找感兴趣区域,我们缩小了对目标的搜索范围,使得霍夫变换能较快的对虹膜进行定位.经试验表明本算法能较为精确且快速的定位虹膜边界.  相似文献   

18.
针对嵌入式系统中所采用的Hough和随机Hough变换方法来确定人眼位置的方法存在的运算量较大问题,结合综合电脑验光仪所采集图像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对硬件系统要求较低,且识别速度较快,同时可以保证精度的识别定位人眼瞳孔定位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图像中对象的轮廓,寻找连通区域与边界,然后根据圆度与设定阈值的比值的大小来识别人眼瞳孔并定位其中心位置实现自动跟踪。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确定人眼位置实现自动跟踪,且运算复杂度较低,运算速度相比于传统Hough变换算法有较大提升,可降低硬件成本。  相似文献   

19.
为获取眼部特征进行视线跟踪,提出了一种具有较高实时性和正确率的瞳孔检测方法.使用模板匹配定位眼睛在图像中位置,裁剪边缘冗余图像,降低瞳孔检测计算量,从而提高实时性;利用瞳孔的形状、颜色等特征以及眼球运动规律,得到瞳孔在图像中分布规律,对错误的瞳孔信息进行排除,从而提高瞳孔检测正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在NVIDIA Jetson TX2嵌入式计算机上,该瞳孔检测方法检测正确率达到95.06%,检测速率为95 fps,耗时平均减少55.33%,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活体虹膜图像识别技术中的预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鉴于虹膜图像的预处理在虹膜识别技术中的重要地位,本文提出一种活体虹膜图像识别的预处理方法。运用数学形态学的知识,首先采用最小二乘法定位虹膜内边缘和检测上下眼睑,接着利用改进的随机Hough变换方法定位外边缘,然后采用双阈值法检测睫毛,最后对分割处理的虹膜区域归一化及进行去噪与增强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预处理方法,能从几个方面提高速度和精度,节省了整个虹膜识别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