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冥卫综述     
发现始末为了进一步定准冥王星的公转轨道,美国海军天文台Flagstaff站(在亚利桑那州)的1.55米反射望远镜在1978年4月13日、4月20日和5月12日先后拍摄了大量冥王星的照片,同年6月22日,冥卫的发现者、美国海军天文台的James W.Christy在对冥王星的照片进行常规测量时发现星象有些异常。据他本人说:“我立即注意到冥王星的星象拉长了。通常这意味着观测条件或底片方面出了什么差错。但是  相似文献   

2.
在1978年1月至1999年2月期间,冥王星来到海王星轨道以内,这是地面观测者观测冥王星的最佳时机,行星科学家藉此良机纷纷把望远镜指向冥王星所在的星空.美国海军天文台的克里斯蒂和哈林顿也对冥王星的轨道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在处理观测资料时,克里斯蒂惊异地发现,在星空照片上,冥王星的星像明显地被拉长了,仿佛有一个黏糊糊的黑点附着在星像的旁边.是观测时有人碰了望远镜?还是冥王星上有几百乃至上千米高的高山?两位学者产生了疑问.  相似文献   

3.
自然信息     
冥王星是个双行星自从1978年美国海军天文台的克里斯蒂(James Christy),用长时间露光的照相方法,发现了“冥王星有一个卫星”以来,由于该“卫星”与冥王星异常靠近,加之大气抖动的影响,使这两个星的图象一直难以分辨,几乎合二而一,形同梨状。以至某些天文学家,对于它的存在仍持疑案,难以断论。  相似文献   

4.
近来,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传出的冥王星被降格、逐出行星行列的消息被炒得纷纷扬扬,不但引起天文学界人士的深切关注,对广大公众多年来的太阳系观念也是个巨大冲击。冥王星为什么会被降格呢?这还要从什么是行星,以及冥王星的发现过程谈起。多年来,我们对“九大行星”的提法早就习以为常。“九大行星”指太阳系中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这9颗围绕太阳运行的“大”行星。在人类文明刚刚萌芽时,古人就注意到天上有9颗星与其他的恒星不同,是在天空背景移动的,称之为“行星”,我们华夏的先人则分别给它们…  相似文献   

5.
2006年8月24日,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天文学家投票将冥王星开除出了太阳系行星家族。冥王星被列为矮行星,太阳系九大行星从此减为8颗。“行星”这个说法起源于希腊语,原意指太阳系中的“漫游者”。近千年来,人们一直认为太阳系中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是太阳系中的标准行星。19世纪后,天文学家陆续发现了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使太阳系的“行星”变成了9颗。此后,“九大行星”成为家喻户晓的说法。天海冥三星的发现没有人知道我们的祖先从何时开始仰望星空,也不会有人记得到底是谁首次发现了金、木、水、火、…  相似文献   

6.
据美国海军观测站克里斯蒂(Chriety)报告,发现冥王星有一个卫星。根据对冥王星的照片分析,证实了这个卫星的存在,它的周期为6.3867天,即与冥王星的自转完全同步,它几乎以圆形轨道绕着冥王星旋转。推测它离冥王星的距离约20,000公里。克里斯蒂的观测,也被托洛洛(Tololo)美洲国家之间观测站的格雷厄姆(Graham)证实。根据这样的观测结果,如果要推测冥王星本身的质量,则为1.56×10~(25)克(是地球的1/380),若假定平均密度为1.5克/厘米~3,则得出冥王星的大小约为直径2,700公里。把这个值与外观上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大自然探索》2006,(6):F0005-F0005
阅读本期文章《出征冥王星》,我们可以知道:亚当斯和勒威耶带着对天王星“越轨”行为的疑问发现了海王星,洛威尔和汤博带着对海王星的“不轨”行为的疑问发现了冥王星,而克里斯蒂和哈林顿由于对冥王星“被拉长”的星像产生了疑问从而发现了冥王星的卫星——卡戎。可见,科学发现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09,(7):6-6
2009年5月11日,美国宇航局公布了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最后一张“靓图”。这张由“哈勃”的宽视场行星照相机2号(美国宇航局称之为“超级相机”)在5月4日拍摄的照片,显示的是行星际星云“科胡特克4—55”中的一部分,具体而言是一颗红巨星的外层物质,它们是在恒星死亡悸动中喷射到星际空间的。  相似文献   

9.
2006年10月中旬,科学家发布了一幅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新照片。这张照片展示了一个蔚为壮观的“星系大冲撞”场面:在距离地球6800万光年的太空中,一个名为“触角”的星系——其实是两个星系——从5亿年前开始相撞、融合,撞击产生了大量的星团、气体和尘埃并形成了两条长长的  相似文献   

10.
赵君亮 《科学》2006,58(5):9-9
在太阳系的大行星中,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早就为人们所知,对于这5颗行星,就谈不上谁是哪一颗行星的最早发现者。1781年3月13日,英国人赫歇尔观测发现了天王星。1845—1846年.英国的亚当斯和法国的勒威耶经过计算发现海王星。1930年美国人汤博发现了冥王星。自此便有9大行星之说,并一直沿用至今。实际上,它们的正式天文学名是“行星”,只是在1801年及以后发现了谷神星等一批小天体.并冠以学名“小行星”之后.才对上述9个天体有了“大行星”的说法。  相似文献   

11.
曾子刚 《科学之友》2006,(11):18-19
2006年8月24日,在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上,天文学家投票“驱逐”了冥王星。冥王星被列为矮行星,太阳系九大行星减为八大行星。  相似文献   

12.
行星古今谈--太阳系有多少颗行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傅承启 《自然杂志》2005,27(6):346-351
本文从行星名称的传统含义,全面评述和回顾了历史上对X行星的搜索、小行星的发现和地位的变迁、海外天体的发现,以及对冥王星的行星资格的质疑,表明行星的名称是人类文明的遗产,第十行星的命名是一个综合历史和文化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一直存在争议,加之近年来在太阳系中发现了几颗与冥王星大小不相上下的小行星,如果再不将冥王星逐出九大行星之列,则有必要把太阳系行星数量扩大到12颗.为此,2006年第26届国际天文联合大会对冥王星的"去留"做出了决定.  相似文献   

14.
从行星与彗星的轨道跟计算值有偏差这一点看,科学家们20年前就预言过:“冥王星的外侧有10颗跟木星具有同样质量的行星。”可是,最近苏联高尔基教育大学的弗拉基米尔·拉迪夫斯基教授提出了:“有二颗未知的行星”这一新的假说。  相似文献   

15.
彗星近照     
《大自然探索》2011,(4):7-7
不久前,美国“星尘号”探测器经过“坦普尔一号”彗星,并为这颗彗星的冰质表面拍摄了多张照片,下图为其中的一张。“星尘号”这次经过“坦普尔一号”的目的是,探测这颗彗星在环绕太阳运行过程中其表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六年前,美国“深度撞击号”探测器代表人类首次造访“坦普尔一号”并拍摄了许多照片。  相似文献   

16.
《大自然探索》2007,(2):7-7
2006年11月,美国宇航局公布了由卡西尼号飞船最新拍摄的土星超级风暴照片。这场风暴发生在土星南极,这也是首次在地球之外的另一颗行星上发现超级风暴。  相似文献   

17.
一、为什么在九大行星中间,在原本"应该"有一颗行星的地方,却有成千上万颗小行星?二、为什么八大行星自西向东自转,唯独金星是反方向?三、为什么木星和土星的好几个卫星的公转方向,与其他卫星相比都是"背道而驰"呢?四、为什么天王星"躺"在轨道上绕太阳转?五、为什么从木星到海王星的4颗大行星都比较大,唯独那最远的冥王星却又"突然"那么小呢?六、冥王星不仅是大行星中最小的一个,与类木行星的大卫星相比,连前五名都排不上,至多只能排"老六",这又是为什么呢?七、"提丢斯—波得"定则到底正误如何?八"2.8"处到底有没有发生行星大爆炸?九、玛雅人为什么知道天王星和海王星,而不知道冥王星?十、火星上为什么洪水泛滥却又突然洪水消失?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10,(6):5-5
2010年年初,一位经验丰富的极光观测及摄影师拍到了发生在挪威北部上空的一次极光大爆发。奇怪的是,在他于同一地点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只有一张上面出现了一个无法辨别的降落伞状“物体”(如图)。他把这张照片发到互联网上之后,专家们对这一神秘物体给出了两种看来最合理的解释。首先是铱星闪光,即被形状规则的铱卫星反射过来的阳光。事实上,天文学家对人造卫星的闪光很熟悉,当人造卫星经过头顶的天空时,  相似文献   

19.
美国空间探测器先驱者10号和先驱者11号发出的信号表明,在太阳系中有第10颗行星。这颗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大约是冥王星到太阳的距离的两倍,其运行轨道一定是非常扁长的椭园状,并与其它行星绕太阳旋转的轨道有一夹角。 1972年发射的先驱者10号,是拍摄木星特写照片的第一个探测器。次年发射的先驱者11号,它掠过木星,并且首次飞近土星进行了探测。它们都不再访问其它的行星。然而NASA继续与它们保持联系,因为这两个探测器仍在继续测量太空中的气体和磁场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探索》2010,(5):4-4
在下面这张最近才发布、由美国“卡西尼号”飞船拍摄的照片中,在土卫二恩克拉多斯那光滑、照亮的边缘,可看见其南极的多个间歇唢泉。2009年11月,“卡西尼号”在又一次飞越土星系统期间拍下了多张照片,这是其中的一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