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尺.以甘肃省69个县(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综合测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并对其地域空间特征以及发展类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落后,河西地区和陇东地区发展水平最高,部分中部地区次之,甘南临夏地区和部分陇南地区最低;同一发展水平等级的县域具有明显的空间关联性,不同等级空间分布相对聚散有序.由此,可以将其划分为高值区域、较高值区域、较低值区域和低值区域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利用甘肃中部靖远站1950—2015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回归分析、非参数MannKendall突变检验、Z指数等方法对该地66a的气候变化和旱涝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近66a研究区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66a气温上升了1.175℃。线性增温速率0.178℃/10a,略高于全球平均0.13℃/10a的水平,略低于西北干旱区0.22℃/10a的水平。就季节而言,冬季增温最明显,线性增温速率最大,为0.344℃/10a,春、秋季增温次之,夏季增温不明显。各月气温以2月增温最明显,线性增温速率最大,为0.470℃/10a。(2)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年平均降水量呈不显著递减,线性倾向率-0.462 9mm/a,春、冬季呈不显著递增,夏、秋季呈不显著递减。(3)以1996年气温突变点为界,突变点前旱涝等级是"正常~涝"为主的格局,突变点后旱涝等级转变成了"旱~正常"为主的格局,地区暖干化趋势明显,重旱和大旱所占比例增加,重、大干旱成灾趋势严重。  相似文献   

3.
根据郑州市1951—2013年的年降水资料,基于降水距平百分率R指数、Z指数和标准差d指数方法划分郑州市的旱涝等级,对郑州市的旱涝情况作出评估。三种干旱指数对同一旱涝情况的响应快慢不同,判定正常的年份是一致的,只是判定的旱涝等级存在差别。Z指数判定旱涝趋势的可信度最高,d指数次之,R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4.
白银市霜冻气候变化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71~2005年甘肃省白银市辖区4个台站逐日地面最低温度资料,统计分析了早、晚霜冻发生的气候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白银市晚霜冻平均结束日期在5月上旬,南晚北早,山区晚于川区,年际变化南北小中部大.早霜冻平均开始日期在10月上旬,南早北晚,山区早于川区,年际变化从北向南增大.晚霜冻结束日期具有13 a和5 a左右的周期,受气候变暖影响近35 a来晚霜冻提前了17 d左右,早霜冻变化不大.并分析了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出了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5.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2005年7月17日发生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近20年夏季最强的一次区域性强沙尘暴天气过程,从气候成因、天气形势和动力诊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并与历史同期个例和春季沙尘暴天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夏季强沙尘暴天气是在河西走廊地区长时间极端干旱的气候背景下,新疆冷空气分裂东移南下,配合当地极有利的热力不稳定层结条件引发的大风沙尘暴天气.最后给出了夏季沙尘暴天气的短期预报指标,为夏季沙尘暴预测、预警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自治旗为研究对象,对近35年的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草原月降水量主成分回归模型,得到新的一种评价降水量的综合指标体系,供草原生态气候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变暖的进一步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强度越来越大,引起众多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对人类社会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等人类生存环境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每年全球都因为极端气候灾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文章基于云南省1961-2010年0.25°×0.25°的逐日气象格点数据,包括日平均温度、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以及日降水量,通过STARDEX Diagnostic Extremes Indices Software计算出57个极端气候指数,并选取与干旱有关的6个主要极端指数,运用Mann-Kendall秩次检验方法和Arcgis10.1进行空间制图,分析云南省近50年来极端干旱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趋势变化.结果表明:云南省近50年来极端干期长度平均值及标准差、最长连续干日数和干日持续的概率的分布均为自滇西北东部向南、自中部向东部和西北西部两端递减;各极端干旱指数与同期日降水量强度和平均气温均呈显著负相关;极端干期长度趋势分析表明,近50年来云南省干期长度平均值大部分地区呈不明显的缩短下降趋势,尤其是滇西北东部地区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自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以来,区域植被覆盖发生了很大变化.为有效监测其变化程度,基于像元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该地区2001~2014年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数据对1982~2006年GIMMS NDVI数据进行扩展.扩展数据通过了一致性检验,获得1982~2014年长时间序列植被NDVI数据集,分析该地区近33年植被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显示:33年间黄土高原植被NDVI年际整体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区域植被覆盖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其中南部和西部大部分地区植被覆盖轻微退化,中部地区植被覆盖基本不变,内蒙古边界、甘肃兰州以及陕西榆林等地区的植被覆盖均呈改善趋势.研究区各坡度等级植被覆盖良好,各坡度植被覆盖变化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28°、20°~28°、14°~20°、9°~14°、4°~9°.其中黄土高原中部的坡地植被改善效果最为明显,甘肃与青海的交界处以及陕西南部、山西部分地区坡地植被覆盖呈轻微改善趋势.  相似文献   

9.
河西地区系指甘肃省黄河以西的内陆干旱地区,绿洲仅占内陆河径流散失区总面积的6%左右,地多水少,农业是非灌不殖。如果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其对环境的影响无疑要先反映在环境生态方面。本文通过有关调查和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引致的环境生态变化的典型事例剖析,探讨了如何依据河西地区环境生态构成的整体性特点,将更好地开发疏勒河、黑河流域水资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对策建议,从而使我们向大自然索取财富时免遭或少受大自然的报复。  相似文献   

10.
利用近50 a来(1958年~2000年)翔实的资料,系统地分析了河西走廊水资源演变特征,并采用均衡法对地下水资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出山地表水资源总量71.291亿m3/a,平原区地下水总的补给量为59.443亿m3/a,总的排泄量为75.850亿m3/a,为负均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出山地表水径流量的年际变化相对比较稳定,没有明显的减少和增加趋势,随着中游地区工农业用水量的增加和水利化程度的日臻完善,地下水补给量明显减少,已经引起了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泉水资源大幅度衰减等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2000年干旱气候特征和成因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针对甘肃省2000年春季至初夏旱和盛夏前伏旱的持续时间、范围、强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干旱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大、为近70年所少见.严重的干旱导致夏、秋粮减产、人畜饮水极度困难.干旱形成的原因是中高纬度大气环流“冬性”较强,副热带高压主体面积偏小、位置偏东且偏北,偏南暖湿气流难以到达甘肃上空.这些结果对防灾减灾措施制定和实施及作为短期气候预测的气候背景都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成  施孝 《甘肃科学学报》2003,15(Z1):23-29
甘肃省地处黄河、长江源头地区,因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境内地质灾害类型多、发育集中,为我国地质灾害危害较严重的省份之一.长江流域所处的陇南地区地势高峻,河流切割强烈,降水量丰富,滑坡、泥石流集中发育.中部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沟壑交织、水土流失严重.降水量相对丰富的洮河中游、渭河、泾河上游地区黄土滑坡集中、泥流发育.河西走廊自然环境较差,由于人为不合理的水土资源开发造成土地沙漠化和土壤盐渍化为主的地质灾害发育.为此在论述各种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形成原因,针对各地区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和危害程度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祛寒逐风合剂治 疗尢 王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祛寒逐风合剂是以1972年由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中“伤寒逐风方”为基础方配制而成的中药制剂,供临床使用。方中有制附片、川椒、细辛、白术、川芎、制鳖甲等,以温经散寒为主,佐以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补益肝肾,尊《黄帝内经》中“寒者热之”、“治寒以热”之大法,主要用于治疗wang痹(类风湿性关节炎)之辩证为风寒湿阻者。几年来临床观察120例,其中治愈23例,好转95例,临床验证取得了满意疗效,与宝光牌风湿液治病该病作对照,其疗效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且该药对中医辩证为风寒湿阻之各种痹证,包括西医诊断之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增生性关节炎、各种腰腿痛等都有很好的疗效,有望成为治疗风湿病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4.
甘肃大滩钛铁矿田是岩浆溶离型单一钛铁矿矿床,以其物质组分简单、规模巨大、品住低为其特点,经过四次选矿实验研究,证明该矿石为易选矿石,采用磁选-浮选工艺流程,回收率可达75.12%,品住(TiO2)48.22%;通过对矿石物质组分及矿物赋存状态研究,为该矿床的可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甘肃省卓尼县境内多架山在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忽略了地质灾害的存在.对其危险性认识不足.致使电站建成运行后发生数次山体崩塌,造成财产损失.通过卓尼县境内多架山崩塌成因的初步分析和探讨,结合其威胁和危害对象,说明了我省开展的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三次产业竞争力偏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洋 《甘肃科学学报》2003,15(1):112-116
“十五”期间,产业结构的调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内容,而结构调整的成败则要以产业竞争力是否提高为重要标准。通过分析近10年来甘肃与全国三次产业经济增长因素的贡献差异,揭示了甘肃各产业竞争力的偏离原因,提出了在今后产业结构调整中提高甘肃各产业竞争的途经。  相似文献   

17.
河咀村文昌阁滑坡的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兰州市西固区河咀村文昌阁滑坡是农业提水灌溉引起地下水富集诱发黄土台塬斜坡失稳变形的典型例证.文昌阁滑坡是一巨型黄土-基岩滑坡,具有低速、近程、孕育周期长等特征,滑坡发育历时3年半,经历了蠕动、微动、剧滑3个阶段.在滑坡形成的环境地质条件、变形特征、发育过程和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与邻近地区滑坡灾害的对比研究发现,由于提水灌溉引起地下水富集,诱发斜坡大范围变形破坏,在甘肃省中、东部黄土台塬及河流高阶地地区具有普遍性.从开始提水灌溉到斜坡失稳、灾害频发,大致经历20 a的孕育过程,目前,兰州市达家台台缘地区已进入灾害高发期.  相似文献   

18.
此文通过旬相对雨量图的绘制,揭示了我国三种不同属性的季风雨带及其分布、发展、演变的规律和夏季旱涝的关系,西北东部是我国三种不同季风雨带交替出没和四种夏旱类型的过渡地带。结合季风环流分析,证明了我国夏季旱涝及其演变是与西南季风及其雨带的变异和偏转运动密切相关;印度季风低槽东伸,可增强我国西南季风及其降水,但与西太平洋热带辐合带西伸北移,在中南半岛发展密切相关;东南季风与高原季风迭加,是我国大旱之年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胃癌根治术后达到A级根治程度,有的必须切除3/4以上的胃,以常规手术式重建消化道,由于胃容量过于减少,术后多产生近期和远期的合并症,为了避免术后这一后遗症,因此,建立设计扩大至正常容量而符合正常生理功能的胃成形术式。其中方法为:将近侧空肠褥经横结后提至结肠上区,做成双脓肠襻形成单筒移置于残留贲门部的胃与十二指肠之间,既保留贲门功能又使其形成之代胃并接近正常容量和生理功能,提高了病人的术后生存  相似文献   

20.
腾格里沙漠南缘风积砂土湿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腾格里沙漠南缘风积砂土地基的湿陷性,直接影响建设中的引入渠道地基的稳定性。据初步研究,沙漠区风洪积壤土类土(Q4^4eol-pl)、风积极细砂(Q4^3eol)具有湿陷性,其湿陷性与砂土的成因、分布、颗粒组成及干密度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