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山海经>不仅是汉民族唯一的一部神话总集,同时也是巴蜀文化圈的结晶与象征.本文通过对华夏渊源的深入研究,再佐以文献、考古资料,才考证了华胥氏在今四川省阆中市(古俞水)建立国家(部落),并在此生下了伏羲氏,然后迁往甘肃天水.大禹出生于今四川省北川县(古广柔县),治水事迹主要在蜀地,后来,因治水有功,继承了舜帝的地位,成为中原地区部落首领.华夏之名称,由华胥氏之"华"和夏禹氏之"夏"构成的,因此,巴蜀文化圈亦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2.
汉民族的前身是华夏族,华夏族发端是以炎帝、黄帝为首的姜姬部落联盟。炎黄二帝开辟了以中原为主的共同地域,创造了以粟作农业为主的共同经济生活,开启了以英雄祖先崇拜为特征的共同心理素质,数千年来被尊奉为“华夏始祖”。  相似文献   

3.
姓氏是人的符号标识,也是唯一超越时空标明血脉传承的人类印记。伏牛山文化圈姓氏是中华姓氏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印记华夏民族特有的基因信息符号。伏牛山文化圈作为中华人种的起源地、华夏文明的肇始地,也是中华姓氏的发祥地。炎黄子孙根在伏牛山文化圈,中华万姓大多发祥于此。研究表明,目前全国120个人口大姓中源于伏牛山文化圈域内的大姓近78个。加强伏牛山文化圈姓氏文化探析,是华夏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对增强华夏民族的凝聚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单位“部落化”现象必须改变──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种思考周家祥众所周知,单位不是部落,部落也不是单位。因为部落是“原始社会的一种社会组织,由若干个血缘相近的氏族结合而成”(见《辞海》);而单位则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与组成部份,具体是“指机关、团体或属于一个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文献与古遗迹角度论证了大禹出生于四川省北川县石纽刳儿坪,大禹的出生和娶妻皆与巴蜀人的大石崇拜有密切的关系,而伴随大禹治水把这种“石生人”的大石崇拜又带到了中原、楚越之地。禹在其父鲧被帝杀死之后,他便承担了父亲留下的治水重任,由岷江东别为沱,“卒布土以定九州”。巫山神女神话虽产生于战国时代,却与大禹治水直接相关,大禹治水足跡遍于大半个中国,《山海经·山经》中所记山水应是他的亲身经历。因此,大禹神话的表现形式就是英雄神话与大石崇的拜结合体,其与远古巴蜀历史文化表现为一种同构关系。  相似文献   

6.
周口师范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始建于1973年,位于河南省周口市。这里是太昊之墟,三皇故都、老子故里、陈楚旧地,素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之誉。学校目前占地1525亩,有16个教学(院)系,5个公共教学部,  相似文献   

7.
苗蛮部落联盟是华夏国家的缔造者之一;在华夏国家萌芽期,苗蛮创造了水平很高的文化.研究华夏国家形成的历史不能忽略苗蛮的贡献.苗蛮部落向南方迁移也是华夏文化浸润南方的过程,苗蛮是当代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祖先.  相似文献   

8.
常璩《华阳国志》相比,作为一地的方志,所传述的范围仅仅局限在古巴蜀故地,而《山海经》却是以巴蜀为基础辐射华夏乃至于亚洲,它们的共同点是其作者从蜀国从发,极力要为巴蜀古人立传,并企图向“江左文人”挑战,其结果却隐含着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及“大一统”和尊崇妇女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伏牛山文化圈地处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的交汇地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在这块土地上产生、发展、演变、长期积淀而形成的伏牛山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根源性特征是伏牛山文化最突出的特征之一,伏牛山文化是华夏人类、文字、都邑、青铜冶铸、陶瓷、姓氏等之源。  相似文献   

10.
约公元前1066年的西方周族,在经过先前周文王的苦心经营后,由一个蕞尔小邦发展成拥有数十万大军的强国,为灭殷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武王继位,在孟津观兵之后二年,这时期的周族已在政治上,军事上都取得了能与殷帝国抗衡的优势后,从而发动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战”(即“武王伐纣”之战)。当时跟随周方参战中的巴、蜀二国不仅参战人数众,而且还是周方作战的先头部队,在大决战的关键时刻,巴蜀之师以威武。勇猛之气势压到了对方。  相似文献   

11.
“洪水之娲 ”曾给史前时代的先民带来过深重的灾难,但“治水英雄”与“治水神话”也被后世的子孙 们传扬了几千年。立足于考古发现与文献资料重新论证了“洪水神话”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2.
五年来,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一直以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与创新为使命,以挖掘与整理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为主线,在伏牛山文化圈基础理论研究、华夏早期文明研究、地域文化与文献研究及民族艺术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富成果。这些成果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乃至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四川省首届优秀期刊评选揭晓由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科委、省期刊协会举办的四川省首届优秀期刊评选活动,近期在成都结束。本次活动评选出“四川省十佳社科期刊”、“四川省十佳科技期刊”及“四)l省优秀期刊”(社科类30种,科技类66种)。获“四川省...  相似文献   

14.
“洪水神话”与考古发现的对应试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水之娲”曾给史前时代的先民带来过深重的灾难,但“治水英雄”与“治水神话”也被后世的子孙位传扬了几千年。立足于考古发现与文献资料重新论证了“洪水神话”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以物类比人事,得出了"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的结论。那么,何为远古金沙江文化?远古文化的核心就是语言文字。语言瞬间即逝,无法保存,但人类却有天生的记忆本能,任何本原的模型,它都会深深地埋在心灵之中,经过漫长的种族遗传而形成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的主要内容就是原型。先秦东部华文化原型与西部金沙江文化原型通过和亲与战争曾有过三次交流。在羌族走廊的东部西部民族迁徙中,这种迁徙交流的结果促成了金沙江沿岸的民族逐步接受了华夏文化,并最终融入了华夏民族,成为占中国总人口10%的蜀方言文化区的一员。虽然《山海经》中赤水(金沙江)南北被妖魔化的厌火国、讙头国消失了,就是在汉代还存在的笮都人也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然而,赤水以北的创世之神烛龙,凭借它的神威重新点燃了金沙江文化圈母系氏族王国的圣火,大禹通过治水传播了巴蜀文化。4000年来,金沙江文化圈内乡音不改,彰显出西部巴蜀文化圈这朵木棉花(攀枝花)的永久魅力。  相似文献   

16.
2006年8月15日,在四川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进会”上,攀钢被列为首批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企业(新材料领域骨干类)。同时,攀钢旗下的信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人选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企业(电子信息领域孵化类),攀钢钢铁研究院人选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示范科研单位(新材料领域),攀钢生产的钒氮合金被列为四川省高新技术创新产品(新材料领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吴其浚(1789-1847)是清代集状元,封疆大吏和科学家于一身的名人物。他在从政生涯中,为官廉洁开明,体恤民情,有“洁己奉公”之誉。他在科学活动中的贡献更是蜚声中外:他的作《植物名实图考》,把中国传统植物学发展到了高峰;《滇南矿石图略》,被誉为“中国古代采矿名”;《治淮上游论》一,提出了颇有创见的治水方略。他将作为一位博学多识的科学家而名垂史册。  相似文献   

18.
先秦及秦汉时期,中原华夏人群对西南和西南社会的认识了解,是伴随着华夏认同与华夷边界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形塑的,巴、蜀不同族源故事的讲述即其明例。从土著族源的"淡化"、"失忆"到"华夏共祖"及共祖祖先们在巴蜀地区遗迹、"记忆"的重新发现,巴蜀在血缘、空间、政治经济与文化的认同上被逐渐吸入华夏。华夏西南边缘从最初的巴、蜀进一步移到后来的"西南夷"地区,反映随着华夏政治力量扩张,"新边缘"不断地调适,最终在经济和文化上不同程度地加入了华夏群体。  相似文献   

19.
由攀枝花学院牵头申报“四川省钒钛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经过四川省科技厅的可行性评审、论证,已获准组建。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钒钛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由攀枝花学院、四川省龙蟒集团共同组建,组建期为12个月。  相似文献   

20.
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孕育了万河之源。“黄河之水天上来”由此源出,“不尽长江滚滚流”,由此奔出。喻之为孕育了华夏文明史的母亲河——黄河、长江,更肩负着演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