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于过敏原或其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支气管反应性过高的疾病,是常见的呼吸病之一。支气管哮喘临床特征为阵发性呼气吸气困难.并伴有哮鸣音,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以青少年和老年患者最为多见,好发于冬春季,且反复发作,给患者的身心作健康和生活工作带来诸多影响。做好支气管哮喘的预防工作是控制其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巴州科技》2005,(3):40-40,36
在基层工作中,支气管哮喘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尤其是近些年来,空气污染环境的变化,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此病常在夜间和清晨发作,多数患者经治疗后可缓解,但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此,结合数年临床工作的经验,浅谈一些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3.
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多见于50~70岁的人群,男性多于女性。症状根据缺血的部位和范围不同而异,最常见的有:突然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一过性眼蒙、说话不清或失语、眩晕等。也有的人因四肢无力而突然跌倒,或出现一侧或肢体动作失灵。症状可持续几分钟、十几分钟,数十分钟后自然缓解,一般最长不超过24小时。常常反复发作,一天数次或数天发作一次不等。  相似文献   

4.
哮喘是一种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疫病 ,以部分支气管发生可逆性阻塞为特点 ,临床典型表现为发作性呼吸困难 ,伴广泛的哮鸣音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发作持续时间不一 ,轻者数分钟 ,重者数日才缓解 ,长期反复发作 ,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心病、气胸 ,重者危及生命。本文就其家庭护理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患儿戚××,男,8岁,暨大附小二年级学生,为作者之子,住暨大甫区34宿舍一楼。患儿自84年9月初起,每晚9时左右上床,两小时左右(1·2)即熟睡,但常发生突然、激烈刺激性咳嗽,伴有哮喘、流清鼻涕、咳出少量泡沫状痰,咳嗽频数,持续约半小时至一小时。呼气困难,以后咳嗽慢慢减轻,再经一小时左右才又入睡,从发作到再次入睡约两小时。第二天清晨,患儿打喷嚏十多次,并有清鼻涕流出,但不甚激烈。于84年9月10日在广州华侨医院门诊部第一次就诊,给予朴尔敏、氨茶矸、及磺胺药。当天晚上服朴尔敏、氨茶矸后症状减轻,但仍在上床后两小时左右有咳嗽哮喘,未能彻  相似文献   

6.
哮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气促,严重者可因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引起哮喘的原因很多,有感染、花粉、异体蛋白等.近年来通过医学专家的多项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ERD)是引起哮喘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观察告诉人们,当病人有哮喘症状而用一两种抗哮喘药物治疗无效时,就应疑有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某些病人在接受抗酸反流治疗后,可减轻或消除哮喘症状,同时可减少抗哮喘药物的应用.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和哮喘共存,有80%左右的哮喘患者有食管下段括约肌松驰、收缩乏力等异常.判断胃食管反流引起哮喘的线索有:哮喘发生于成年人;在餐后、躺下或运动时哮喘发作和加重;夜间或平卧时哮喘发作和加重.胃食管反流引起哮喘的作用机制,第一是微量或大量吸入胃内容物,引起化学性肺炎.因为仰卧睡眠易发生酸性物质吸入呼吸道,所以与胃食管反流相关的哮喘最常见于夜间发作.第二是食管粘膜受体兴奋引起迷走神经介导的支气管痉挛,反流清除时间延长常导致食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对近5年来接诊的23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或急性发作的患者,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治疗.结果:23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或急性发作的患者,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治疗,能迅速终止支气管哮喘的慢性持续期或急生发作,而经常发作的患者发作频率减小而症状也减轻,甚至不发作.结论:支气管哮喘的慢性持续期或急生发作的患者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一氧化氮与支气管哮喘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氧化氮(NO)是近10a所发现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重要信息分子,参与多种生理病理及过程,其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研究发现哮喘患者及动物模型呼出气中含有高浓度的NO,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使NO降至正常,一定浓度的NO可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哮喘症状;但当NO过度增高时可诱发气道黏膜水肿和阻塞;NO还是多种免疫细胞的调节分子,主要介绍了NO在哮喘发病中可能的机制及有关药物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治疗,提高诊断率。方法:对3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及实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咳嗽发作年龄1~10岁,咳嗽在夜间及早晨重,多为干咳,20%有家族史和31.7%有个人过敏史。结论:对长期咳嗽用一般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不能缓解者,在排除了其他器质性疾病时应考虑本病。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的综合治疗林书萍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气道高反应性增高性疾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已引起国内外的关注,我们基层医院遇到哮喘病人发作时,在治疗上不易规范化,影响治疗效果。笔者根据临床摸索的经验,简介对慢性反复发作性哮喘进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美尼尔氏综合症又称膜迷路积水,是由于内淋巴水肿所致的一种内耳疾患。以发作性眩晕、被动性听力下降和耳鸣为主要症状。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以内伤为主,与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关系尤为密切,并有风火、痰浊等不同因素的兼杂。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旋转性眩晕,病人常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移动头部更甚,患者静卧,不敢动弹。神志清楚。发作高潮时伴有眼震、恶心、呕吐、数小时或数天后眩晕减轻逐渐消失。可数周、数月或数年发作1次。多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治疗,提高诊断率.方法:对3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及实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咳嗽发作年龄1~10岁,咳嗽在夜间及早晨重,多为干咳,20%有家族史和31.7%有个人过敏史.结论:对长期咳嗽用一般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不能缓解者,在排除了其他器质性疾病时应考虑本病.  相似文献   

13.
邓××,男,59岁,湖北藉,已婚,工人。因呼吸困难突然加剧4小时于1978年2月24日急诊入院。患者有“哮喘”间歇性发作20余年,近10余年来有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时轻时重,入院前4小时因“提水”用力过猛,突然感到左胸痛、胸闷、呼吸困难加重而来我院急诊,胸部 X 线透视示左侧气胸,肺压缩40%左右。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细胞和多细胞组分参与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反复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为典型症状,还常伴有气道高反应,且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的治疗方案对多数支气管哮喘疗效明显,但该方案对于相当一部分中、重度的哮喘患者的疗效不甚理想。随着对哮喘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进展,多元化、标准化、系统化的综合性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检测了哮喘患者呼出气体中一氧化氮(NO)的浓度,并将非吸烟和吸烟的健康人作对照,在单口呼出气中,两个对照组和哮喘患者都可测出气道NO高峰,哮喘患者的NO浓度高峰高于非吸烟者,而吸烟者的NO峰值低于非吸烟者(P<0.05)。结果表明:哮喘患者具有机体防御反应;因此,检测NO可鉴别肺部疾病的不同类型。  相似文献   

16.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控制水平的评估价值。选择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急性期患者65例为研究组,另选咳嗽变异性哮喘缓解期患者65例为参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的呼出气一氧化氮、EOS%、FEV1与FVC、FEV1/FVC和参照组的差异,分析研究组患者的呼出气一氧化氮与EOS%、FEV1与FVC、FEV1/FVC各指标存在的相关性,对比治疗前后2组8-iso-PG水平。研究组治疗前的呼出气一氧化氮高于参照组,EOS%、FEV1与FVC、FEV1/FVC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呼出气一氧化氮、EOS%、FEV1与FVC、FEV1/FVC与参照组比较,P>0.05。呼出气一氧化氮和EOS%比较,r=0.617、P=0.026<0.05,相关性表现为正相关。研究组治疗前后的8-iso-PG水平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和EOS%具有正相关的特点,经个性化治疗后患者的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显著降低,肺功能指标明显改善,而患者中8-iso-PG水平也可反映其气道氧化应...  相似文献   

17.
研究TRPM8通道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薄荷醇(Menthol)对哮喘小鼠气道反应性及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观察Menthol对TRPM8野生型(+/+)和敲除型(-/-)小鼠气道反应性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Menthol可缓解肺组织病理进程,而Menthol对TRPM8-/-型哮喘小鼠无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天灸对哮喘模型大鼠气道重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天灸防治支气管哮喘中对气道重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卵蛋白等致敏建立大鼠哮喘模型,肺组织行HE染色,镜下观察支气管平滑肌、胶原的病理改变,气道腔直径和面积.结果:天灸组胶原含量、气道平滑肌厚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气道内腔直径、面积明显大于模型组.结论:天灸可防止气道增厚,具有抑制气道重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雾化溶液喷射雾化吸入缓解气道痉挛的疗效。方法 :对 33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每天给予沙丁胺醇喷射雾化吸入 ,并在第一次雾化前及雾化完成后 5min、2 0min分别测定最大呼气流速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应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后 5min即有最大呼气流速增加 ,临床有效率为 10 0 % ,且副作用小。结论 :沙丁胺醇雾化溶液雾化吸入起效快 ,副作用小 ,是用于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气道痉挛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于红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26(3):99-100,54
为了提高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认识,争取早期诊断,正规治疗,减少误诊,笔者回顾性分析了67例CVA患者临床特点,发现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症状体征不典型,误诊率高,患者依从性较差,医务人员应提高认识,争取早期诊断并实施正规治疗,同时加强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教育和管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