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牙技术综述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luetooth直译为“蓝牙”,它是一种低功率短距离的无线连接技术标准的代称。“蓝牙”一词取自一位在公元10世纪统一了丹麦的国王──哈拉德二世(Harald)的绰号,即“蓝牙”(Bluetooth,以下不用引号)。他将当时的瑞典、芬兰与丹麦统一了起来。用他的绰号来命名这种新的技术标准,也许含有将四分五裂的局面统一起来的意思吧。 1994年,爱立信(Ericsson)移动通信部进行了一项可行性研究,这次研究的结果是制定了一套代替蜂窝电话和便携式计算机之间的线缆的技术规范。1998年5月,爱立信邀…  相似文献   

2.
“蓝牙(Bluetooth)”一词,取自古丹麦一个开国君王Harald Bluetooth的名字。该国王生于公元908年,在他权力高峰期曾统一过丹麦和挪威,建立过Danes王朝,势力远达美洲、北非和俄国。而且蓝牙国王不仅统一了国土,还统一了宗教,是一个类似于我国秦始皇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3.
《创新科技》2001,(2):6-9
“蓝牙”一词取自一位在公元10世纪统一了丹麦的国王——哈拉德二世(Harald)的绰号即“蓝牙”。这位丹麦国王原是一个海盗。他喜欢吃一种蓝色浆果,为此甚至将自己的牙齿染蓝,因此人们用“蓝牙”代替他的姓氏。开研究蓝牙技术先河的是北欧的两个著名公司——爱立信和诺基亚,为了突出他们是北欧公司,他们不仅将这个技术起了蓝牙这个名字,而且他们还将使用这个技术的产品商标定为H.B,这两个字母刚好是那个海盗王的名字和蓝牙的首位字母。  相似文献   

4.
《甘肃科技纵横》2001,30(6):4-5
"蓝牙"是什么? "蓝牙"(Bluetooth)取自丹麦一个伟大的开国君王Hard Bluetooth的名字,是目前国际上最新公开的一种无线通讯技术规范,用来描述各种电子产品相互之间是如何用短距离无线电系统进行连接的.  相似文献   

5.
蓝牙技术被美国《网络计算》杂志评为“十年来十大热门新技术”之一。业界人士预计,继互联网热、第三代移动通信热之后,蓝牙技术热将席卷全球。这种新技术的“能量”何在呢?简单地说,就是它能让各种电器之间密密麻麻的连线消失。蓝牙设备好似一个万能遥控器,它发出的信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穿岩走壁,将传统电子设备的一对一的连接变为一点对多点的连接。 蓝牙意味着变革 “蓝牙”取自10世纪丹麦国王哈拉尔德的别名。与野蛮的武力相比,他更多地依靠沟通能力,才使丹麦归于统一。开发商使用这个名字,意在形成统一的标准。蓝牙技术是一…  相似文献   

6.
微软阉割“蓝牙” “蓝牙”取自10世纪丹麦国王哈拉尔德的别名。与野蛮的武力相比,他更多地依靠沟通能力,才使丹麦归于统一的同一宗教之下。 所谓的蓝牙技术即为:能够连接移动电话、掌上电脑和其它个人区域网络范围内所有装置的一种无线技术。但是迄今为止蓝牙还只是停留在“只叫不咬”的状态。 最近,作为发展监牙标准小组重要成员的微软作出决定不再支持蓝牙进入其新型视窗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蓝牙(Bluetooth)及其特点和主要技术技能,论述了蓝牙的应用及其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金钊  陈维 《广东科技》2004,(7):46-47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有线电缆固有的缺陷日益明显,于是,爱立信、诺基亚、东芝、英特尔和IBM公司,在1998年5月联合推出了一项低成本、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蓝牙”(Bluetooth)技术,发起并成立了蓝牙技术的标准化组织“Bluetooth SIG(Special Interest Group)”,以负责该项技术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张慧 《科技信息》2009,(36):315-316
随着生活的现代化,蓝牙(Bluetooth)技术应用越来越广范。蓝牙为机器间通信带来了不少方便。J2ME(Java 2 PlatformMicro Edition)是为移动设备和嵌入式系统设计的,包括JVM规范和API规范,J2ME可以使用户、服务提供商和设备制造商通过物理(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按照需要随时使用丰富的应用程序。又由于J2ME继承了JAVA的一系列的优秀特性,因此用J2ME实现蓝牙通信,将更加优化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0.
——释名 当笔者最早接触到Bluetooth的时候,首先是它的中文名字,而且是一个并不十分确切的译名—“蓝芽”,而不是今天经常见到的“蓝牙”我并不知道当初的译者采用这个名字是由于笔误还是另有深意。以笔者个人的看法,译名“蓝牙”更具有高科技色彩,对于一种全新的技术标准来说是再恰当不过了;而作为一种新技术,最终都要把它推向市场成为一种消费品,从这个层面来说,“蓝芽”这个词就更加贴切了。 而本文说讨论的,正是蓝芽技术在中国的应用和产业化问题,笔者使用“蓝芽”这个词也是因为我们讨论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它为中国的微电子产业、通讯产业,家用电器产业带来什么样的市场机会。而且在采访的过程中,笔者也深深感受到中国蓝芽的发展相对于国外而言,正处在“萌芽”的阶段。蓝芽在中国所面对的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