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给采空区煤自然发火的实际探测及数值分析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氧体积分数(φi)、粒度(D)和温度(T)复合作用条件下的松散煤低温氧化的耗氧速率(v0)模型。设计松散煤在氧体积分数相同、粒度不同和粒度相同、氧体积分数不同2种方式下煤的程序升温实验,应用气相色谱仪分析特定温度下的出口气体氧体积分数并对松散煤的耗氧速率进行计算,比较不同氧体积分数、粒度条件下煤样在不同温度点的耗氧速率,得出单一变量条件下的v0-φi,v0-D和v0-T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耗氧速率与煤样温度基本呈指数关系,与氧体积分数呈对数关系,与松散煤样粒径呈负指数关系;在低温条件下,温度、粒径和氧体积分数3个因素对松散煤耗氧速率的作用相对独立。最后,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以耗氧速率为因变量,温度、氧体积分数、粒度为自变量的松散煤低温耗氧速率复合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2.
该文通过对闽江尤溪口养殖区底泥耗氧量研究得出结论:底泥耗氧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底泥耗氧速率最大,达1.17 mg/(m2·d),第三阶段的底泥耗氧速率最小,达0.07 mg/(m2·d),整个耗氧过程约在100分钟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3.
基于测试耗氧速率和氧化动力学参数研究煤样粒径对煤低温氧化的影响。利用煤低温氧化测试系统,测算在供应气体流量、氧含量等给定条件下四类不同粒径范围煤样升温氧化耗氧速率,同时依据基于耗氧量建立的数学模型来测算煤低温氧化时不同粒径煤样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煤样低温氧化耗氧速率变化分为缓慢耗氧、浅度耗氧和深度耗氧等三个阶段,在实验条件下煤样粒径小于0.198mm的煤样更适合煤低温氧化。  相似文献   

4.
煤的耗氧速率是反映煤低温氧化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预测煤最短自然发火期的重要参数之一。基于辅助热源恒热流加热方式搭建煤快速氧化实验台,快速模拟煤低温氧化升温过程,研究煤在快速氧化条件下的耗氧速率关联模型。根据所测定的煤快速氧化过程氧浓度变化,拟合出由单一活化能确定的耗氧速率计算模型;然后根据氧化速率的差异,使用双活化能分段确定出耗氧速率计算模型;最后基于煤氧复合机理,建立以恒热流方式加热的煤快速氧化升温数学模型。通过与所测煤温与氧浓度值的对比可知,基于单一活化能与双活化能分段描述的耗氧速率所获得的计算结果均表现出与煤快速氧化实验结果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养鱼池“水呼吸”耗氧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同一水样在不同水温下、不同水样在相同水温下及不同水样在不同水温下的“水呼吸”耗氧速率.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研究了主养链鱼和鳙鱼的池塘的“水呼吸”耗氧速率与水温、化学耗氧量和透明度三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水呼吸”耗氧速率与水温呈指数关系,与化学耗氧量呈直线关系,与透明度的关系受水色的影响.同时建立了多元非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6.
采用前向多层神经网络预测煤的自然发火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煤自燃是煤氧复合的结果,在不同温度下煤氧复合的耗氧速率及CO、CO2产生率与煤的实验自然发火期之间存在复杂的对应关系,采用S型函数的前向多层人工神经网络来描述这种对应关系,用煤自然发火实验测定的数十个煤样的自然发火期及不同温度下耗氧速率及CO、CO2产生率作为训练样本,用BP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得到了神经元间的联结强度.通过少量煤样程序升温氧化实验得到不同温度下煤样的耗氧速率及CO、CO2产生率,将其代入此人工神经网络程序就可以确定煤的实验自然发火期.该方法实验时间短、用煤量少得多,结果与实际吻合.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煤自燃及由火灾引发的瓦斯爆炸数值模拟所需的基础参数,利用热重实验研究了4种不同变质程度煤样放热量、质量变化规律,确定了4种煤样低温氧化阶段温度范围.根据热重实验确定的低温氧化阶段,利用管式炉程序升温和色谱仪进行生成气体成分分析实验,得到不同温度下管式炉出口O2、CO、CO2气体体积分数,计算得出了耗氧速率、CO与CO2生成速率、放热强度随温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变质程度越高的煤,着火温度越高,低温氧化阶段温度范围越大;相同温度下,变质程度越低的煤,耗氧速率、CO与CO2生成速率、放热强度越大,越易自燃;CO生成速率大于CO2生成速率;耗氧速率、CO与CO2生成速率、放热强度随温度增加呈指数关系增加;随着耗氧速率增加放热强度呈线性关系增加.该研究可为煤自燃过程模拟计算与火区瓦斯爆炸危险性预测提供关键性基础参数.  相似文献   

8.
该文对北方冬季污水处理厂来水水温为7~15℃时,曝气池中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粒度、比耗氧速率(SOUR)和脱氢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升高,MLVSS/MLSS和SVI增大;温度越低,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比耗氧摄取速率随温度降低而变小;脱氢酶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聚甲醛丙烯酸甲脂和松木两种材料,采用基于耗氧原理的燃烧热释放速率测量方法,在不同的外加热流密度作用下利用锥型量热计系统对固体可燃物的热释放速率进行测量;分析了外加热流密度对固体可燃物热释放速率、燃烧产物中CO2的浓度和烟气的温度的影响;发现固体可燃物的燃烧放热过程与它们本身的结构特性密切相关,外加热流密度对固体可燃物的热释放速率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不同氧气浓度煤样耗氧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不同氧气浓度下煤的耗氧速度不同,从而使煤的自燃性产生差异.通过在不同氧气浓度条件下对煤样进行程序升温氧化实验,测定分析煤样在不同温度时的耗氧速度,研究氧气浓度对煤氧化自燃性的影响关系,提出了低氧气浓度条件下,煤样在不同温度时的耗氧可分为扩散耗氧和化学动力耗氧两个阶段.并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煤的耗氧速度与氧气浓度的1.149次方成正比.图4,表2,参7.  相似文献   

11.
摇瓶发酵过程中OUR,CER和RQ的在线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一种特制摇瓶可在线检测摇瓶发酵过程中N2,O2,CO2的浓度变化,继而能进一步得出过程中摄氧率,二氧化碳释放率和呼吸商随发酵时间的变化,并以酵母菌为对象菌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证明该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基于PIC单片机的脉搏血氧测量仪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氧是维护生命的基础,血氧饱和度是人体极为重要的生理参数.血氧饱和度的测量在临床和日常保健中有重大意义.系统是以PIC18C2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的测量仪.在硬件上实现了使用光传感器采集红光和红外光透过动脉血管后产生的信号电路以及相关的测量电路,实现了与PC机的通信;在软件上实现了以PIC18C252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程序.实现了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和计算人体脉率和血氧饱和度(SaO2)的复杂算法,有效地克服了测量信号的漂移和噪声干扰,从而满足临床生理监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测井仪器数据采集系统的采样频率、A/D转换位数的选取以及为保证测量精度所涉及的有关电路参数的确定决定了仪器获取地层资料的质量。本文推导了这些参数的有关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4.
准确而可靠地监测气体中的氧浓度,对于科学实验和工业生产是十分重要的。在使用二氧化锆基固体电解质氧传感器测定气体中氧含量时,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的温度差是测量误差的重要来源。本工作根据实验测定得到了两电极温度差(T_2-T_1)和气体流量 Q 的关系,其结果可以用下式表示T_2-T_1=aQ~b这里 a 和 b 是常数。用本实验结果,能够得到由二氧化锆基固体电解质氧传感器测得的准确而可靠的数据。本文还讨论了混合电动势和气流沿程阻力对氧测量误差的影响。为了改进氧传感器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氧指数测定仪是用来鉴定聚合物材料难燃性的仪器。现有氧指数仪存在对样品形状有限制和测试数据少等缺陷。改进型氧指数测定仪由氮气测量与控制装置、氧气测量与控制装置、氮气与氧气混合装置、丙烷点火器、燃烧系统、样品温度与时间测量装置构成。改进型氧指数测定仪特别适用于没有固定形状的样品,测试结果包括氧指数值和燃烧温度-时间曲线,氧指数大小基于燃烧温度而确定。对于氧指数大于80的样品,改进后的氧指数测定仪可以通过样品燃烧温度的高低来判断阻燃性能的相对优劣。改进型氧指数仪适应的样品范围更广、提供测试数据更多和更科学,也更能适应实验室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韩莹  姜弢 《应用科技》2012,(4):16-19
基于测量速度的灵活性、稳定性、低误差率等性能指标要求,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ZigBee2006协议栈模型架构的无线测速系统.在分析和对比现有几种测速方法优劣的基础上,以CC2431芯片为核心搭建定位结构,裁剪移植ZigBee 2006协议栈.阐述了系统各个功能模块的芯片选取、软件设计思路、定位测速原理及方法和误差分析,完成测速系统以及系统内部通信.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合理,能够满足现实测量速度灵活性、稳定性、低误差率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利用化学浸泡及电化学方法研究了4种钢制散热器材质在不同含氧量和氯离子浓度下的腐蚀速度及耐蚀性,并用X射线衍射对锈蚀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钢材腐蚀速度主要取决于供热水系统中的溶氧量。在脱氧条件下则形成Fe3O4保护膜,此时氯离子将加速材料的腐蚀。腐蚀极化电阻则随残余应力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8.
对巴西彩龟进行强迫潜水呼吸试验,用常规水化学定量分析法测定水呼吸交换量.结果表明:巴西彩龟水呼吸时排出二氧化碳比摄氧更重要,二氧化碳排出量显著多于摄氧量.潜水过程中的摄氧量大小随体重的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9.
根据CaO-ZrO_2陶瓷渗氧实验结果,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渗氧诱导期固体电解质吸氧(或放氧)的行为,发现用非守常的化学扩散系数计算的渗氧速率曲线与实验结果符合,吸氧流量及达到稳定态渗氧的时间随杂质氧化铁含量增加而增加,不含氧化铁的样品可减小极化并缩短电池电动势的响应时间。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古龙酸混菌发酵过程中普通生酮古龙酸菌(Ketogulonicigenium vulgare)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的交互作用机制.分析了K. vulgare以L 山梨糖为碳源时的代谢途径,建立了K. vulgare的宏观动力学模型,引入了一阶闭环调节器模型来描述糖酵解等酶系的建立过程.该模型描述了K. vulgare中物质流和能量流的平衡关系,据此可解得比碳源消耗速率、比生长速率、比乙酰辅酶A生成速率、比氧消耗速率等关键反应速率.结合生物反应器模型可获得操纵变量与状态变量之间的关系.实验验证了上述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