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你问我答     
问:熊胆能被其他药材取代吗? 答:从传统医学的角度来看,熊胆曾经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动物性药材。因为"物以稀为贵",它被一些谋利者强附出许多"神奇"的效果,并声称它的作用是无可取代的。事实上,熊胆只是一味普通的中药,主要有效成分是熊去氧胆酸,该成分可以通过合成获得。与天然品相比,合成品纯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生物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动物世界中最顽强的可能是缓步类动物,这种仅半毫米长、俗称熊虫的动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生命力最为顽强的动物。缓步类动物体长一般在0.3-0.5毫米之间,最大的也仅1.2毫米,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体呈桶形或柱形,分为头部和躯干部,具4 ̄8个爪,像小玩具熊一样,样子很可爱,故又叫熊虫。熊虫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大洋底部、高山之巅,暖和的温泉、寒冷的北极、干旱的沙漠和潮湿的雨林等都有它的行踪。熊虫最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淡水、湿土、树干、岩山以及水分充足的青苔和地衣,都是它们栖身的所在,它们从苔藓中吸取汁液而…  相似文献   

3.
正入冬,在加拿大育空地区的熊洞山,灰熊正在期待一顿鲑鱼大餐……当加拿大育空地区的气温骤降时,灰熊们就会到当地熊洞山的一条有名的捕鱼支流去抓鲑鱼。这个偏远的荒野地区,位于加拿大育空地区北部与阿拉斯加接壤的尼克领土公园内,这里也被称为"鱼产卵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丧家之熊     
世界自然基金会与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生活在欧洲西部、美洲中南部、亚洲南部以及北极地区的熊的数量呈减少趋势。专家说,熊的生存空间由于战争、环境破坏和人类的大量捕杀而日益狭小,熊的家园正在丧失。由于污染导致北极气温不断升高,北极生物的生存环模有了极大的改北极熊的捕食变得越越来困难,许多北极熊甚至不得不开始捕食一些外。往很少问津的猎物。例如,有科学家曾观测到一只北极熊在冰原上捕猎一只成年的雄性海象,而这在以前是很少发生的,因为成年雄海象的体积与重量都是北极熊的两倍,北极熊捕食它确…  相似文献   

5.
北极熊生活在有大片浮冰的北极南部边缘地带。这里紧靠着海洋,有一块块断裂开来的浮冰和来这里繁衍的海豹。北极熊主要以捕食海豹为生,尤其是捕食环斑海豹。它们常趴在浮冰上的冰窟窿旁等待,当海豹来通气或爬上冰面休息时,就蹑手蹑脚地扑过去…… 为了觅食,北极熊不惜长途跋涉,路程长达70千米。当冬天海水结冰,浮冰面积扩大时,它们会向南迁徙,直到夏天再回到北边。初冬时节,雌熊便不再四处游荡,它会在雪地上挖一个洞,在洞里产下2-3只熊仔。 熊妈妈乳汁中脂肪含量很高,靠着丰 富的营养,熊仔会迅速长大。在三四月 份,它们…  相似文献   

6.
<正>没想到,熊粪里竟然有这么多内容。智者能从一朵花中洞悉整个世界,科学家则能从动物粪便中分析出许多信息。科学家经常能从野生牛类的粪便中发现未消化完全的植物种子或果实,而熊这种杂食动物粪便里的内容就复杂多了——有浆果、种子、动物的毛发和骨骼,等等。通过对野外熊粪的调查和分析,科学家能从中了解留下粪便的熊目前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7.
加州猎熊     
一个喜欢打猎的朋友杨先生给我们送来一条熊后腿,这是他带队上山打回来的。他是一家中文报社的主编,很喜欢在工作之余给自己找点刺激,放松放松神经;业余当打猎领队已有好多年,打猎经验可谓丰富,且早已上瘾。朋友告诉我们,这只熊不算大,体重有300多磅,是一个12岁的小男孩射中的。我们这位朋友几乎每年都上山打熊,家里的熊  相似文献   

8.
上文从杀鬼见血的巫婆讲到气功发痧的江湖骗子。实际在江湖上的假医行骗的手法多得很,比如在街头上各种卖药的,他们卖的虎骨、熊胆、鹿茸……,都是假货。这里只举一个作假海马的例子:假海马的制法是用钢片作一个海马形的凿子,在海滩上拾一些海星,用凿子把海星凿成海马形的片片,再进行一些小加工,作出眼睛和修剪一下边缘,阴干后就制成了假海马,可以当真海马去卖来骗钱。  相似文献   

9.
在生活在北极的因纽特人的传说中,有一个关于独角鲸的故事。有一天,一头北极熊来到了一间房子附近,里面住着一个女人和她的亲生女儿,以及一个有视力残疾的继子。女人让半瞎的男孩去射杀那头北极熊。在妹妹的帮助下,男孩弯弓搭箭,射穿了北极熊的心脏。可坏心肠的后母却骗男孩说他没射中那头熊。到了晚上,她和女儿吃着新鲜的熊肉,可怜的男孩只能以狗食充饥。  相似文献   

10.
请看一组影视镜头: 一头狂怒的大象踩扁了她的驯兽师; 一只熊抓伤了赤手空拳的远足者; 一条鲨鱼咬掉了潜水员腿上的一大块肉…… 这些吓人的场面只是现实生活中动物袭击人类的可怕事件的一部分而已。这样的报道经常在电视节目中出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人大有谈虎色变之感。把动物描绘成嗜血成性的  相似文献   

11.
北极熊为什么能笑傲风雪?目前,美军科学家用高倍电子显微镜,揭开了北极熊不怕寒冷的奥秘:它的毛与虎、狮、熊、绵羊的毛不同,中间是空的管状结构,每一根毛都相当于一根微小的"光导管"。  相似文献   

12.
哥斯达黎加拥有世界上最著名的多样化热带雨林,山区云雾林,南太平洋、加勒比海沿海热带雨林,北太平洋沿海热带常绿林,中太平洋沿海过渡区森林带……如此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在世界上也属罕见。热带雨林中变化的小气候条件产生了有着微妙不同的各种小生境,成为猴子、懒熊、无花果树、切叶蚁、长鼻浣熊、犀鸟、绿咬鹃等数千种动植物的栖息之地,哥斯达黎加也因此被誉为“地球生物学意义上最为密集的地区”。  相似文献   

13.
熊猫在外观上与熊很相似,但熊是肉食动物,熊猫是草食动物,在许多方面,熊猫与熊具有不同特征。据专家们分析,从熊猫的牙齿、头骨、外生殖器及体态来看,它不应当属于熊科,而应当属于浣熊科。但从其化石来看,熊猫哪一科都不属,应把它分为独立的一科。而另一些专家则根据解剖学和血清学方面的数据,推断熊猫可能是熊的近亲。为了弄清这一问题,美国斯米索尼安博物馆的奥布莱茵博士等人对熊猫与别的动物之间五十种以  相似文献   

14.
拯救黑熊     
1993年,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的谢罗女士在中国南方参观了一个养熊场。当看到那些被囚禁的黑熊时,她简直愣住了。当她就要离开这个熊场时,突然感到后背被拍了一下。这是一只熊的“手”!谢罗女士转身握住了熊的“手”。熊轻柔地用“手”在谢罗女士手上缓缓地抠着。四目相视的那一刹那,谢罗女士感到熊仿佛在说:“救救我!”。谢罗女士流下了眼泪,她对自己也仿佛在对笼里的黑熊说:“我一定要救出你!”  相似文献   

15.
狮子老虎和熊也许占据了许多电视新闻黄金 时间,但是世界上一些最危险的动物却往往被电视 节目忽略了。 地球上最能置人于死地的动物是什么? 你能猜到是蚊子吗?众所周知,它是疟疾和其 他一些致命疾病的传播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每年世界上有5亿人染上疟疾,其中超过200万人 死于非命(大多数是非洲儿童)。  相似文献   

16.
正熊杰,1984年生,湖北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热能工程本科毕业,华中科技大学热能工程博士毕业,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相约采访熊杰至少有一个因素,他是来自上海闵行昔日有国企重型装备制造四大金刚之称的上海锅炉厂。上世纪50年代上海锅炉厂和上海电机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重型机器厂等都是承载着  相似文献   

17.
第三状态     
……任何一个医生都不应问心无愧地说出“健康”、“有病”这样的话——有谁知道健康在哪儿结束,疾病从哪里开始?  相似文献   

18.
晨风扑面,大地摇动,人在翻飞……军营内,战车边,一名士兵在单杠上旋转不止,连破纪录。这是个土得掉渣的农村兵。他的笨拙,使他得了"木木"、"三呆子"、"熊兵"等绰号,他的认真,让全连为之感动,他的成就让全团为之骄傲,他的天真、质朴、善良,更让周围的人看清了自己的世故、圆滑与自私。他在种种磨难中百炼成钢成为"兵王",他就是《士兵突击》的主角许三多。  相似文献   

19.
正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北极地区的气候变暖将怎样影响生活在那里的动物呢?科学家将目光对准了生活在北极的典型动物——北极熊。那么,北极熊的未来会怎样呢?①冰上的北极熊它们注定灭绝还是存续下去?少有动物能够像北极熊那样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和意见分歧。②努力求生的北极熊气候变暖,海冰融化,海豹减少,北极熊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很少有人见过貘,因为它不仅是一种古老的动物,而且为数极少。貘有亚州貘和美洲貘之分,亚州貘主要分布在泰国、缅甸、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的深山丛林中,其中以马来西亚貘最具代表性,所以通称为马来貘。马来貘约在1700年前的三国时代传入中国。古籍《尔雅·释兽》中说:"貘是白豹",郭璞注:"貘,似熊,以竹为食"。有的古书对貘还有以下"五不象"的描述:"貘,鼻似象,非象;目似犀,非犀;尾似牛,非牛;足似虎,非虎;躯似熊,非熊"。由此看来,马来貘是种奇形怪状的动物,我们的古人不但不感到可怕,而且还把它看成是一种吉祥的奇兽,把它雕刻在屏风上,或刺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