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DBSCAN算法的郑洛地区史前聚落遗址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判别聚落群过于依赖考古专家人工划分的问题,以郑洛地区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为例,采用基于密度的DBSCAN(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算法对聚落遗址进行空间聚类研究。通过对郑洛地区四个文化时期聚落遗址的分布分析,发现郑洛地区的主体聚落群从研究区东部的嵩山以南地区,转移到郑洛地区中部的伊洛河流域,并且在伊洛河流域长期定居下来,不断发展扩大;大型聚落遗址主要分布在主体聚落群里,除了裴李岗文化时期部分大型聚落较孤立;从仰韶文化后期到龙山文化时期,聚落遗址分布呈主从式环状分布格局;大多数聚落群的走向都和河流分布一致。研究表明,利用DBSCAN算法进行聚落遗址聚类是可行的,通过聚类得到郑洛地区新石器时代四个文化时期聚落遗址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考试分析中频数分布统计算法的选择提供参考,分析了3类考试分析算法的特点与应用条件,即分组算法(传统、正态特征和斯特杰斯)、改进划分点算法(划分聚类)和频数统计算法(简单、模糊频数统计)的分析,并针对考试分析任务的需要提出对划分聚类、模糊频数统计法的改进算法;通过在实际考试样本和模拟样本上组合运用分组算法和频数统计算法,提出从分组质量、分组有效性、算法执行时间、算法适应性4个维度对算法的9种组合进行实验评估.结果表明斯特杰斯(Sturges)法分组效果较好,划分聚类法分组质量较高,模糊频数统计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频数统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由中国及其毗邻海域航空磁力ΔT异常图得到的磁测数据和WGM2012模型的布格重力异常数据,研究准噶尔盆地及其邻区的重磁异常情况,了解重磁异常的基本特征,并综合分析该特征与地质构造关系.结果显示,准噶尔盆地重磁异常特征具有相关性,在异常的分布走向方面具有相似的特点,大多都沿山脉分布;但是在异常值方面则具有相反特点:在山脉地区磁异常一般为负值,布格重力异常一般为正值;在盆地地区,布格重力异常值一般为负值,磁异常值为正值.同时两种异常特征表现了准噶尔盆地山脉夹盆地的地质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4.
利用模糊数学知识,对物探工作已知区和未知区的各异常,选择描述其特征的数量化指标,构成各异常的模糊集,然后采用ISODA-TA模糊聚类方法,将巳知区异常分成地质、物探特征各异的若干类,作为已知模式。进而对未知区各异常作间接模式识别,将其归入和已知模式中贴近度最大的那个模糊集,从而将“从已知到未知”这一解释推断原则定量化、客观化。运用该方法对大足一壁山一带航磁剩余异常的间接模式识别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将图像纹理分析技术应用于海洋磁异常资料的分区,采用Gabor滤波器和灰度共生矩阵相结合的图像纹理分析方法,提取海洋磁异常的纹理特征信息,通过OKMS聚类算法实现不同纹理特征区域磁异常场的分区.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Gabor滤波器和灰度共生矩阵相结合的图像纹理分析方法可有效提取磁异常的纹理特征信息,对磁异常纹理特征信息的聚类分区取得较好效果.实际应用于加罗林海域磁异常的分区结果显示,加罗林海域可分为11个磁异常区块,分区结果与条带磁异常区和岩浆活动区对应较好,该方法为海洋磁异常的分区解释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黑河中上游流域水文区划分析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黑河中上游流域11个水文站点反映流域降水径流特性的7个区划指标,分别应用模糊聚类法和集对分析进行水文区划研究.2种方法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应用模糊聚类法将该流域划分为5个子区更为合理.所得分区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该流域水文现象的形成、分布和变化规律,也为黑河流域水文站网合理规划、布设提供了基础,同时也为解决水文资料移用和水资源合理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首次提出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处理磁测资料,进行磁异常场分区的定量计算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南海研究。该方法将研究区域划分为若干统计单元,确定各统计单元中的特征变量、选择标准模型,并对BP神经网络进行训练。用学习成功的网络识别、分析整个研究区的磁异常场,从而将南海的磁异常场划分为12个特征区。  相似文献   

8.
以山东省汶泗流域作为研究区,利用GIS技术,在现有考古资料和考古模型基础上,对研究区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遗址点进行分析,选择具有显著影响水平的环境参数,建立预测模型,得到了研究区遗址点分布概率图.结果表明,高程、坡度以及距水系的水平距离是影响古代人类活动的三个主要环境参数.在50~100 m的高程段内遗址点分布最多,占已发掘遗址数量的40.4%;坡度方面,遗址点主要分布在坡度小于2.5°以下的地区,遗址点数目占目前发掘遗址数量的86.2%;51.4%的遗址点出现在距离水系2000 m范围以内.随着三者数值的增加,遗址点数量减少.通过遗址点分布概率图发现,遗址出现概率最高的集中在35.5°N~36.25°N,116.5°E~117.25°E之间,再次是流域的西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9.
一种柴油机燃油系统故障诊断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的柴油机燃油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对测得的柴油机高压油管压力波形进行小波变换,提取了反映故障状态的5个特征参数.给出了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的原理及一般步骤,指出用划分系数、划分熵和分离系数可以评价模糊聚类的有效性.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建立标准故障特征模式,通过待识样本与标准模式的贴近度计算和比较,可以完成故障模式的模式识别.该方法应用于柴油机燃油系统的典型故障诊断中,测试表明采用小波分析和模糊C-均值聚类分析后,提高了判别故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粒子群的模糊聚类图像分割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图像分割特征具有交叉重叠现象、其类属的划分存在不确定性的分割问题,模糊聚类分割算法具有较强的优势,但其速度慢且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以及对初始值的设置敏感等问题.根据粒子群优化算法具有全局寻优能力,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局部寻优能力,能更快收敛于最优解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的模糊聚类分割算法.实验证明,该算法相比传统的模糊聚类分割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分割精度.  相似文献   

11.
Schneider R  Ferrara A  Salvaterra R  Omukai K  Bromm V 《Nature》2003,422(6934):869-871
The earliest stars to form in the Universe were the first sources of light, heat and metals after the Big Bang. The products of their evolution will hav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subsequent generations of stars. Recent studies of primordial star formation have shown that, in the absence of metals (elements heavier than helium), the formation of stars with masses 100 times that of the Sun would have been strongly favoured, and that low-mass stars could not have formed before a minimum level of metal enrichment had been reached. The value of this minimum level is very uncertain, but is likely to be between 10(-6) and 10(-4) that of the Sun. Here we show that the recent discovery of the most iron-poor star known indicates the presence of dust in extremely low-metallicity gas, and that this dust is crucial for the formation of lower-mass second-generation stars that could survive until today. The dust provides a pathway for cooling the gas that leads to fragmentation of the precursor molecular cloud into smaller clumps, which become the lower-mass stars.  相似文献   

12.
13.
XD_8铁质文物保护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铁质文物由于受环境中自然因素如大气、水、土壤、电解质溶液和高温等的影响而遭到腐蚀的现象 ,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 ,研制出一种铁质保护剂。经性能测试、埋藏实验、恶劣环境放置实验、户外放置实验及保护后的汉代铁剑残块存放证明 :XD8铁质保护剂在铁器上形成的保护膜具有耐水、耐氯化物、耐酸、耐碱、耐候等性能 ,防腐蚀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钼酸钠对铁质文物的缓蚀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将钼酸钠用作铁质文物表面保护的缓蚀剂,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和电化学动电位极化法研究了钼酸钠对铁器文物表面的保护效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技术探讨了钼酸钠对铁器锈层表面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钼酸钠对铁器锈层表面有很好的保护效果,其原因是钼酸钠促进了铁器表面的活泼锈(γ-FeOOH)向稳定锈(Fe2O3)的转变,同时有稳定的氧化物三氧化钼 (MoO3)及难溶的钼酸盐(FeMoO4)生成,这样锈层表面形成了由稳定的Fe2O2,MoO3,FeMoO4组成的致密的保护膜,这层膜可以起到阻止外界有害物质向金属表面的侵蚀,从而抑制了基体腐蚀的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泽的方式对敦煌市土地沙漠化的现状进行调查,将土地沙漠化图与文物古迹分布图叠置,对敦煌市文物古迹的沙漠化环境进行考察.结果显示:敦煌市沙漠化土地占全市总面积的28.49%,其中中度与重度占65%,沙漠化程度相当严重;沙漠化已经对境内的文物古迹造成严重危害或威胁,其中莫高窟和寿昌城遗址直接处于重度沙漠化地带,阳关和玉门关遗址处于中度沙漠化地带,而悬泉置遗址、西千佛洞、河仓古城、马圈湾遗址以及汉长城大部等处于轻度沙漠化地带.  相似文献   

16.
华山景区不仅有着千姿百态的生态景观、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而且还有着丰富多彩的地质遗迹景观.这些地质景观包括岩石遗迹、构造遗迹、花岗岩山峰地貌遗迹、花岗岩峡谷地貌,遗迹、花岗岩微地貌遗迹及地质灾害遗迹.对这些地质遗迹的特征进行了调查、归纳和分析,建议尽快建立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和挖掘好这些地质遗迹.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的地质遗迹种类丰富,其分布多与优美的人文、自然景观一致,地质遗迹档次高,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科研价值和地质历史价值以及良好的开发条件.但在开发利用过程中还存在总体规划不完善;开发旅游资源忽视地质遗迹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不重视科学旅游,开发深度不够等问题.建议深入调查、搞好规划、加强宣传、推出名牌.  相似文献   

18.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1,21(4):356-358
针对铁质文物由于受环境中自然因素如大气、水、土壤、电解质溶液和高温等的影响而遭到腐蚀的现象,参考国内外有关资料,研制出一种铁质保护剂.经性能测试、埋藏实验、恶劣环境放置实验、户外放置实验及保护后的汉代铁剑残块存放证明XD8铁质保护剂在铁器上形成的保护膜具有耐水、耐氯化物、耐酸、耐碱、耐候等性能,防腐蚀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