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在文[4]所提及概念和推导出佣经济保温工程计算简便修正公式的基础上、进行蒸汽输热管道的佣经济保温工程计算、并与含经济保温工程计算比较。结果表明佣经济保温工程计算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
引黄入晋工程申同嘴水库冬季输水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万家寨引黄入晋工程中中同嘴水库是否采取保温措施提供决策依据,针对水库水温的变化情况建立了基于冰屑形态的水体结冰时间计算模型和基于冰盖形态的出库水温计算模型,计算了水库水体的结冰时间和出库水温.结果表明:库水结冰时间取决于库水位和入库水温,其中库水位影响较大;在形成有效冰盖的状态下,不采取保温加盖措施也能保证冬季输水安全.  相似文献   

3.
对提高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工作质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审核中存在的施工合同中有关工程价款计算的约定不完备,量、价计算误差较大等问题,从规范施工合同订立和做好建设工程量、价、费审核四个方面,对建设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工作进行探讨,以促进建设工程结算审核工作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原油储备能力的增加,原油库的生产能耗将进一步增大。对于油库这种由储油罐、输油泵、加热炉等用能单元按照一定拓扑关系连接组成的总能系统,热力学佣分析方法可从能质角度对其进行全面分析,反映能的真正价值和利用程度。论文首先采用序贯模块法确定油库系统各单元模块的节点参数,然后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建立了系统佣分析的灰箱模型,给出了正平衡佣效率、佣损系数及反平衡佣效率的计算式。对某油库进行佣分析的应用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加热炉的佣损系数为73.99%,是油库佣损最大的设备;在其各项佣损失中,换热佣损失高达47%。因此,提高油库佣效率的主要途径是改善加热炉换热过程的能级匹配。  相似文献   

5.
该文描述了佣式刮板取料机的工作过程、结构特点。详述了佣式到板取料机配重的计算.校核过程以及配童确定过程中应考虑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6.
黄东波 《科技资讯》2013,(9):228-228,230
本文主要分析了工程建价在房地产评估中的运用。通过工程遣价方法来计算建安成本,并提出了一些个别性建筑的处理方法,将工程遣价数据作为房地产评估的基础数据,提高房地产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玉 《工程与建设》2005,19(2):98-99
安徽省铜陵市映湖小区农贸市场屋面工程设计中,选用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为保温隔热层;采用聚氨脂涂膜防水层和细石混凝土刚性防水层进行二道防水设防,聚氨脂密封膏填嵌,确保了屋面工程的整体防水和保温功能。  相似文献   

8.
全球性的节能观念浪潮,也波及到了房地产建筑方面,节能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屋面保温工程中,防火保温板、聚苯板、挤塑板、岩棉板+防水卷材、玻镁板夹心玻璃棉等都是常用的材料,随着节能理念的推广,泡沫混凝土作为一种具有质量轻、保温效果好、隔音、阻燃等优点的新型材料,在屋面保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泡沫混凝土的特点,施工技术入手,来分析其在屋面保温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王永文 《甘肃科技》2007,23(11):193-195
寒冷地区高温度高湿度生产环境中的钢结构屋面保温围护结构,冬季易生成冷凝水掉落,影响生产。文章结合某烟厂制丝车间解决该问题的成功实例,针对钢结构屋面保温围护结构的工程构造及工程成本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佣效率的规律及基本要求,提出烧碱蒸发装置三个佣效率公式。同时比较并讨论了不同佣方程对佣效率公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热价值理论主要用于评价能量的有效利用程度.在该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热力学第二定律,推导出了依附于冷体、热体的价值方程.以加热炉钢坯热装和空(煤)气预热的算例为例,计算了两种情况下依附于钢坯和炉气的热价值和价值.结果表明,价值和热价值均随钢坯热装温度、空(煤)气预热温度的提高而提高;依附于炉气的价值在炉内传热良好且烟气入炉温度达到1 700 K甚至更高时高于其热价值,说明此条件下量得到了比热量更好的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空气源热泵的效率和稳定性,提出一种太阳能增效的复叠式空气源热泵系统,建立系统的能量模型和模型,以R134a为制冷剂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中间冷凝温度的升高,系统机械性能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当中间冷凝温度为38 ℃时,系统机械性能系数达到最优值;随着中间冷凝温度的升高,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当中间冷凝温度为22 ℃时,效率达到最优值;系统机械性能系数、制热量、损失随着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太阳辐射照度的增大,系统机械性能系数、效率及制热量均有明显提升;系统中损失最大的部件为集热发生器,提高集热效率、采用合理的运行参数是提高系统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烧结余热回收存在的余热利用率不高、生产不稳定的难题,采用分析方法对某钢铁厂烧结余热回收系统进行研究,建立了评价系统运行效率的效率模型,并对不同运行工况下系统效率进行了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效率优化模型,并通过粒子群算法进行求解.根据不同入口余热资源量动态地调整蒸汽参数设定值,从而增加系统对变工况运行环境的适应能力.基于工业运行数据的仿真结果表明,动态优化法可使烧结余热回收系统的效率提高4%~11%.  相似文献   

14.
将对流换热器和填充床中火用传递系数的概念引入到竖罐式余热回收工艺中,推导出烧结移动床层火用传递系数公式;在自制的气固传热实验装置上,测定不同工况下罐体料层内气固传热过程的相关数据,研究冷却风量对烧结床层火用传递系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冷却风量不变时,平均物理火用传递系数hex,m随矿温的升高而增大;相同平均矿温条件下,当hex,m大于0时,hex,m随冷却风量的增加而增大;当hex,m小于0时,会导致竖罐出口冷风火用值减少,对强化气固换热不利.  相似文献   

15.
余热型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热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耗能系统进行热经济分析的目的是更了解进出各子系统Yong流的价格变化情况,通过研究掌握进出各子系统Yong价格变化的幅度大小,来确定是否对该子系统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改进,采用系统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以Yong流价格的矩阵分析方法,对余热型吸收式制冷系统进行分析,确定了所研究的耗能系统内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16.
Yuan  Fang  Chen  Qun 《科学通报(英文版)》2012,57(6):687-693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evaporative cooling techniques in which the optimization criteria form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mproving evaporative cooling performance is essential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Based on exergy analysis and the entransy dissipation-based thermal resistance method,this contribution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flow and area distributions in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indirect evaporative cooling systems.We first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s of exergy efficiency,entransy dissipation-based thermal resistance and cooling capacity of a typical indirect cooling system.Using the prescribed inlet parameters,the heat and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and the circulating water mass flow rate,we then numerically validate that when the cooling capacity reaches a maximum,the entransy dissipation-based thermal resistance falls to a minimum while the exergy efficiency is not at an extreme value.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entransy dissipation-based thermal resistance,not the exergy efficiency,characterizes the heat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an evaporative cooling system,which provides a more suitable method for evaluating and analyzing the indirect cool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7.
分析实际热声热机微热力学循环中的诸多因素,运用有限时间热力学方法,导出实际热声热机微热力学循环的效率与输出声功率的最优关系,分析不可逆程度因子及热漏系数对此最优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热声热机微热力学循环中存在一最佳温度振荡值,使循环在得到高效率的同时得到高输出功率,并由数值计算认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实际燃烧过程为计算模型,导出了通用而简便的复杂物质化学(火用)的计算式。结合我国煤炭资源,提出了煤灰分的平均标准比熵值及估算煤热值的关联式。这些给计算复杂物质的化学(火用)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并可供工程实际使用。  相似文献   

19.
传递和转换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普遍化的火用传递方程,并对其进行了分解分析,阐明了不同形式的火用的传递和转换规律.以热力学体系中存在的热火用、压火用、动能火用和化学火用为例,分析了它们之间的转换、传递及其火用损失与不可逆过程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