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塞北的风光与中原、江南迥异,"天苍苍,地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男熙熙,女攘攘,宛若世外‘乌托邦’"……内蒙民间歌谣所描绘的边关北地这独有的苍凉雄奇和浪漫多姿,是令人神往的。为我国版图北方八省(区)"镶了边"的内蒙古,有众多这样的奇伟景地,其最西端的额济纳旗,则是它最美丽迷人的一颗"明珠"。额济纳旗是一个沙漠、戈壁、草原、湖泊、胡杨林、文物古迹兼有的风景和人文胜地,而最著名的则是那里古老的胡杨林、浩淼  相似文献   

2.
真假婚礼 尼泊尔的女孩子,一生中至少要举行两次婚礼.一次是"真婚礼",也就是女孩子在5~10岁时,要选一颗贝尔树的果实为"丈夫",举行婚礼,结为夫妻,以表示对神的忠贞,求得神的保佑.这种婚姻,必须从一而终,不得离异,所以叫做"真"的婚礼.等到女孩子达到婚龄时,再找一个男人结婚,这时举行的婚礼叫"假婚礼".其之所以被称为"假"的,是因为这种婚姻可以离异,离了以后还可以再婚.  相似文献   

3.
一提及沙漠,人们自然联想起那漫漫无边的沙丘,遮天蔽日的滚滚尘暴,常年干旱无雨和极大的昼夜温差等。沙漠若能变成绿洲,适宜休养生息该是多么理想!人类长久以来的这一美好愿望,如今随着一种塑料树的问世,可望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西班牙马德里皇家工学院安·伊·阿尔巴博士,在1994年全欧"有机化学工程与展望"年会上声称,他研究开发的一种由工厂生产的塑料树,配合相等效量的天然树栽培在沙漠上,十年内便可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沙漠里的植物大约有300多种,大多是比较矮小的草本植物和灌木丛,但是有一种树木像屹立着的巨人那样高大挺拔。像这样的树木十分难得,尤其是在大沙漠中生长,更是难能可贵。沙漠梅花对于"一树独先天下春"的梅花,你一定很熟悉,可是你知道沙漠中的"梅花"吗?  相似文献   

5.
2006年是国际荒漠年。2006年6月5日纪念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沙漠和沙漠化",同时还推出一句口号:"不让旱地变沙漠"。主题和口号都是让人们注意到养护世界上辽阔的旱地和半干旱地区以防止沙漠化的  相似文献   

6.
提到沙漠,大家常会联想到满目荒芜的景象和风卷尘起的沙尘暴,似乎"一无是处",还常与另一个词"荒漠化"相混淆。其实,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沙漠何处安家沙漠,一般是指地表完全或部分被流沙覆盖、植物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地球上有人类居住的五大洲中,其中四大洲都有沙漠分布。受气候影响,沙漠集中分布在南、北纬15°~35°之间。南半球沙漠从大西洋沿岸的卡拉哈里、纳米布沙漠开始,通过印度洋,经澳大利亚沙漠,越过太平洋到达南美的阿塔卡玛沙漠;而北半球沙漠从大西洋沿  相似文献   

7.
看了这个题目,你一定会感到很奇怪,章鱼是一种生活在海底的软体动物,怎么会在干旱的沙漠中出现?其实,"沙漠中的章鱼",只不过是人们对一种沙漠植物的趣称. 千年不死的叶 在遥远的非洲西南部沿海,有一个以"鲸"命名的海湾.如果你在这里登上非洲大陆,便进入了纳米比亚的纳米布沙漠.这片沙漠从海岸线起,仅向内陆延伸了几十千米,便被南北走向的山脊挡住了去路,但它却沿海岸向南北发展,从奥兰治河畔直抵库内内河口,长达1400 km.  相似文献   

8.
如果问阿拉伯半岛上什么气候最显著,答案肯定是——沙漠气候。而阿拉伯半岛上最大的沙漠是哪一个呢?它的名字就叫鲁布哈利沙漠,阿拉伯语的意思是——"空旷的1/4",因为沙漠面积占阿拉伯半岛的1/4大。从纬度来看,鲁布哈利沙漠位于北纬30°以内,属于行星风系的东北信风区。一年365天,天天吹东北风的条件下,沙漠呈现东北西南走向,面积约6.5×10~5km~2,相当于18个台湾大!  相似文献   

9.
Chinglish即"中式英语",也称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汉英翻译时,它是影响译文质量的主要问题之一.这样的英语常出现在街头广告、英语报刊等地方,贻笑大方,文章试图就词的不同方面,以不同角度探讨"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20年代的浪漫主义文学以1925年为临界点,1925年以前浪漫主义文学的出现称为"突然崛起",1925年以后浪漫主义转向看做是"迅速中落",称创造社在1952年以后的创作为"集体性"的.  相似文献   

11.
塔克拉玛干沙漠--令人谈虎色变的"生命禁区",地处塔里木盆地中央,东西长1000多km,南北宽400km,面积相当于英国、瑞士、荷兰三国的总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被西方人称为"死亡之海"的"死地",却是多种动物怡然自得的乐园.  相似文献   

12.
非洲是一个神奇的地方,那里流传着不少神秘的故事.30年来,在非洲纳米比亚的海岸线附近的沙漠绿洲中,出现了数以万计的怪圈.尽管怪圈周围杂草茂盛,但怪圈内却是寸草不生.最近,一名德国生态学家揭开了怪圈之谜,原来这些怪圈都是一种沙漠白蚁建造的.怪圈之谜 怪圈是南非纳米比亚沙漠西部沿海地区的一种独特现象,怪圈直径2~12米不等,圈内沙土裸露.当地人认为那些怪圈是被精灵诅咒的地方,一些人甚至不敢进入怪圈之内.因此,这些怪圈被称为"精灵怪圈".这样的怪圈已经有数万个,而且还在不断地增多.近年来,陆续有科学家到这里来考察,试图揭开怪圈之谜. 根据现场的考察结果,在排除了人为制造怪圈的因素之后,科学家提出怪圈形成的3种可能性:第一种是怪圈中的泥土具有放射性,从而阻止了植物生长;第二种可能是怪圈的地下有许多白蚁,它们将植物种子全部吃光了,从而导致寸草不生;第三种可能是,怪圈泥土中带有某种有毒蛋白质,这种有毒蛋白来自一种被名为"牛奶灌木"的沙漠有毒植物.  相似文献   

13.
奇趣网 《科学之友》2013,(10):46-47
20世纪初,俄国军人科兹洛夫和英国人斯坦因才在黑水城发现了大量的西夏文献,并运送出境。这一发现被公认为是继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敦煌遗书之后的中国第三大考古文献发现。黑水城有很多神秘的故事,其消失原因也是扑朔迷离的。虽然处于沙漠深处,却吸引着很多爱好者前来一睹它的风采……黑水城的名字由来黑水城,西夏城名,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北。西夏十二监军司之一黑山威福司治所,最初是因额济纳河而得名。额济纳,原是西夏党项族语,意为"黑水"。该河来源于祁连山的雪水。每年,祁连山上融化的  相似文献   

14.
正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毛乌素"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坏水",也就是不生长植物的地方。我国从1959年开始对这片沙漠进行治理,60年后的今天,这片曾经荒无人烟的不毛之地已经变成了绿色王国。当这片沙漠如绚丽多彩的油画一般展现在你的面前时,一首穿越千年的"造绿之歌"早已悄然奏响。  相似文献   

15.
太阳之谜     
温度之谜 1869年,日冕高温首次被发现.这一年发生了日全食,天文学家在观测日食时,无意间发现日冕光谱里多了一个"新成员",被称为"冕绿线".这是一个"怪人",除了在那次日食中偶露"真容"后,任凭人们在地面上怎么寻找,它都不再露面.这个"怪人"究竟是谁?人们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16.
冻土最上面的一层会在暖季融化,在寒季冻结,被称为"季节融化层",它的厚度一般在1.5~4米,就像一层松软的"新棉被",是多年冻土的保温层.尽管它自身会不断发生冻融,但总的说来起到了一种保温作用.在这层"新棉被"的保护下,多年冻土是相对稳定的.  相似文献   

17.
<正>1.什么是转基因食品?不是通过基因的自然重组,而是通过人工技术改变生物遗传物质(DNA),通常被称为"现代生物技术"或"基因技术",也称为"DNA重组技术"或"基因工程"。基因工程可从某个有机体选择单个基因传输到另一个有机体中,甚至可以在没有亲  相似文献   

18.
江里生,海里长的三文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三文鱼和挪威三文鱼登陆中国市场,被称为"中国罕见的海鲜珍品"、"欧美富豪的顶尖名食",一时间名震中国.供货商大张旗鼓举办的"三文鱼中餐做法大奖赛",频频上镜亮相,吸引美食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19.
缺水是对沙漠动物生存的一个严重威胁,另一个威胁是高温,动物对于温度比植物要敏感得多.动物直接从太阳接受辐射热量,并间接接受其他媒介(如岩石、土壤和空气)传导的热量.所有的动物只能在一个相当窄的能承受的温度范围内生存,超过温度极限,动物就会死亡.沙漠里,每年有4至5个月的高温时间,这是生命难以承受的,再加上水的匮乏,生活在沙漠里的动物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幸运的是,沙漠动物在漫长的进化中,逐渐在行为上和生理机制上适应了沙漠里的炎热和干旱.数千种沙漠动物拥有许多在沙漠中获取、保存甚至"制造"水的独特本领.  相似文献   

20.
正"谁不知道熵概念,就不能被认为是科学上的文化人,将来谁不知道分形概念,也不能称为有知识",物理学家惠勒曾如此去赞美分形.所谓分形,指的是具有以非整数维形式充填空间的形态特征.略显抽象的概念并不能阻挡我们和分形之间的距离.美丽的分形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体中.不管是曲折蜿蜒的海岸线,旁逸斜出的树枝,还是俊俏叠嶂的山峰,变幻万千的云彩,亦或是我们自身体内的血管和肺气管树,都是分形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分形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