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根据放顶煤工作面实际观测,把已破碎待放出的顶煤块体抽象为理想松散介质,在模型上研究了顶煤破断面对顶煤放出体形态及顶煤放出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针对含厚夹矸放顶煤开采的顶煤放出率难以计算的现状,本文以淮北朱仙庄煤矿Ⅱ863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散体介质流相似模拟试验以及顶煤放出率现场测定试验,研究了不同层位的顶煤回收率,并分析其运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相似模拟试验中顶煤平均放出率78%,现场试验顶煤平均放出率77.8%;不同层位顶煤放出率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规律;该研究不仅实现了含厚夹矸顶煤放出率的计算,还为结构复杂的厚夹矸顶煤开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机械化放顶煤工作面特点,对顶煤放出规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模拟提出了顶煤放出的最佳放出步距。  相似文献   

4.
传统放顶煤模拟模型对厚煤层放顶煤的适应性研究表明,该模拟模型确定的移动场与实际顶煤移动场不符,放出体上部宽度与下部宽度相差1.3~1.7m,同椭球体模型理论分析相距在30%~40%。并对传统放顶煤模拟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顶煤垮落角等多个模型,使放顶煤模拟研究中的连续性假设条件得到松驰。改进后的模拟模型应用表明,横向概率每增大10%,顶煤放出量增加约2.2%,顶煤放出率达到88%,比改进前提高7%~17%。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靖远魏家地矿110综放面顶煤运移特征的深基点观测得知,富含瓦斯特厚软煤层顶煤变形从综放面前方70m始,上位顶煤在40m处位移增大;30~20m处顶煤移动加速,中位顶煤水平位移是垂直位移的2.1倍;顶煤运移可概括为初期压缩、强烈压缩、破碎离散和散体流动放出4个过程;顶煤的变形和运移对瓦斯涌出量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综放开采松散顶煤落放规律的离散元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离散单元法对综放开采单放煤口放煤和支架推进过程中顶煤放出的全过程进行了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对放出体的形态,接触力,速度场,顶煤厚度,移架步距对纯煤回收率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运用传统的放煤椭球体理论计算低放煤,顶煤厚度较薄的综放开采问题是有缺陷的,提出顶煤落放过程的概念。  相似文献   

7.
针对综放开采技术在结构复杂煤层中应用效果不理想的情况,通过相似模拟实验研究结构复杂厚煤层综放开采时厚夹矸层、顶煤及顶板岩层的移动特征。结果表明:含厚夹矸层厚煤层顶煤冒放性较差,其位移显著增加的位置更接近于煤壁;顶煤破碎受夹矸层厚度的影响较大,夹矸层达到一定厚度,顶煤放出效果不理想,直至不能放出。开采模拟观测和实测数据分析结论基本一致。该研究为扩大放顶煤安全高效开采范围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综放开采放煤自动化的瓶颈问题,探讨了综放开采自动化放煤面临的难点和关键,分析了综放开采放煤过程中特殊的支架压力和位态变化规律,认为顶煤的放出会导致支架压力和位态发生相应规律性的变化,建立了放煤过程支架压力和位态变化理论模型,提出了基于支架压力和位态变化模糊识别的综放自动化放煤模式,通过学习并记忆放煤过程中液压支架立柱压力和位态的变化特征,预测支架上方待放顶煤体的垮落和放出状况,并将实际的顶煤放出量和放煤时间进行拟合,通过预测放煤时间和实际放煤时间差异可以间接得到顶煤放出率,利用基于神经网络方法对芦子沟矿综放面进行了现场实测和分析,验证了其合理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受小窑破坏煤矿复采面上方存在煤柱、空巷、采空区交错排布,复采面上覆煤岩松散运移规律不清导致采出率低的问题.采用实验模拟的方法,模拟煤矸分界线、煤矸颗粒位移和煤柱垮落层的运移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空巷影响煤矸分界线形态,上位顶煤损失较为严重.煤柱垮落层厚度与放出煤量、放煤时间及回采率具有相关性.研究结论推动了顶煤放出规律的理论研究,对了解顶煤运移规律、优化放煤工艺与参数,实现安全高效开采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两硬"条件下的放顶煤开采,可以采用顶煤注水、爆破联合弱化措施,加强对顶煤和顶板的弱化,充分发挥矿山压力的破煤作用,使顶煤强度降至良好放煤效果要求的程度,提高顶煤放出率。本文以陕北矿区某矿为背景,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顶煤注水、爆破弱化的机理,制定了顶煤注水、顶煤爆破、顶板预裂爆破等各项技术措施的具体参数,形成一套对提高两硬厚煤层综放工作面放煤效果行之有效的顶煤弱化技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参加为煤矿区规划提供地质依据的煤矿区地质勘查总结报告和报告评审,本文笔者针对煤矿区地质勘查总结报告的共性问题,指出报告应依据目的与任务,遵照矿产勘查规范、技术标准编制。提出了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和在编制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注入增产法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美国Amoco公司开发的注入增产法是一项很有前途的提高煤层气采收率的方法,为此笔者在研究煤对二元气体吸附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注入增产法的基本原理。结果表明,煤对常见气体的吸附能力由强到弱为:二氧化碳、甲烷、氮气、氢气;煤对二元混合气体总的吸附及对甲烷的吸附均符合Langmiur方程,但在CH4+H2或CH4+N2的吸附系统中,对H2或N2吸附时吸附量与压力之间不遵从此关系式,而在CH4+CO2吸附系统中,煤对CO2的吸附量和压力之间的关系仍可用Langmuir方程定量描述;注入增产法提高煤层瓦斯抽放率是通过注入其它气体使煤对甲烷的吸附量减小来实现的,且注入N2优于CO2。  相似文献   

13.
顶煤冒放性的模糊数学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文献(1,4)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对不同煤层条件下顶煤的和性进行了分类,对全国29个主采煤层的分类表明此分类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对于合理选择放顶煤开采技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伟 《科技信息》2011,(3):I0152-I0153
本文阐述了高位钻孔抽放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了采动影响下的特厚煤层上覆顶板岩层裂隙分布特征,并通过水帘煤矿3801综放工作面的高位钻孔抽放实验,对比论证了高位钻孔抽放的可行性,为特厚煤层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5.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远程实时检测开始在煤矿开采得到应用,如何在Web环境下设计检测趋势线是我们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针对目前趋势线设计技术存在的的问题,以GDI+和Ajax技术为基础,提出了一个新的设计方法;给出了该方法设计趋势线的详细步骤,分析了其优点。该方法已在煤矿开采实际中得到应用,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综放开采顶煤冒落规律相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综合机械化顷煤开采的相似材料模拟研究,论述顶煤处于散体状地,随放项煤工作 的进行,产生了脊背煤炭损失,底板工堆积损失, 矸石的混入,要增加煤炭的回收上石的混  相似文献   

17.
应用PB-700计算机设计在煤层产状变化条件下地面建筑物保护煤柱.着重叙述:沿煤层下山方向岩层移动角β的确定方法;煤层底板等高线的描绘原理;及用计算机自行计算和直接绘制保护煤柱边界图的源程序,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勘探阶段和生产过程中积累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和矿井调查,综合研究了区内外的气象、水文、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采矿对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以及水质的影响,得出了未来找水和扩大现有水源的多种途径,提出了取水设施的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地形地质剖面图的屏幕输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煤矿床地形地质剖面图的屏幕输出方法。特别是编写的多功能画线程序。圆满解决了地层的尖灭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煤火的地电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分别对温纳装置进行正演模拟,得到模型的视电阻率断面数据。在对数据加入5%噪声后反演得到视电阻率拟断面图。反演结果表明:火区燃烧中心、烧空区和松散冒落带在反演视电阻率拟断面图上均反映出了异常且与模型相吻合。验证了高密度电法探测煤火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因此,高密度电法以其高精度、大信息量的优势,在煤火探测领域必将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