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永平 《广东科技》2009,(14):48-4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形势的深刻变化,建筑工程招标市场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就招标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借以抛砖引玉,共同提高招标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终结的感觉》是英国当代著名作家朱利安·巴恩斯荣膺布克奖之力作.该小说深刻表达出作者的矛盾史观.在小说中,他一面不遗余力地揭示历史的文本性和虚构性,另一方面,又寄希望于历史书写,认为它是人类重返过去、接近真相的唯一途径,对既有历史书写的批判性解读和重读依然有助于人们认清世界、自我以及自身所应承担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3.
张弘  丰亚楠 《世界知识》2014,(24):22-24
<正>2014年10月末,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一周年之际,我们有幸对乌克兰进行学术访问。通过与乌克兰学者和基辅普通居民的交流,我们亲身体验到危机对乌克兰造成的巨大影响,以及新政府面临的政治压力、经济困难和安全困境,深刻感受到走出危机不仅需要乌克兰人民自身的努力,同时也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共同支持。持续的国家危机使民族主义情绪盛行苏联解体已经20余年,但是真正走进乌克兰社会,我们依然深刻体验到乌克兰社会与俄罗斯密切的文化  相似文献   

4.
对即将成为中学教师的师范生来说 ,职业技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这方面的改革工作已经开展了很长时间 ,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现行的训练方法过于注重训练的形式化和个别技能的熟练化 ,所以训练效果一直都不很明显 ,其主要原因就是对职业技能的特点缺乏深刻的探讨 ,使训练的过程无法成为学生素质内化的过程 .通过对职业技能的形成特点和训练规律的剖析 ,提出了改进这项工作的一些建议 .  相似文献   

5.
亚当.弗格森的《罗马共和国发展和衰亡史》体现出鲜明的道德说教色彩,这主要体现在他对罗马元老院和马尔库斯.加图的称颂与对盖乌斯.凯撒和格耐乌斯.庞培等专政者的批判上。这招致了后世诸多史家的非议。但是,重新认识《罗马共和国发展和衰亡史》中的道德评判依然很有必要。首先,道德评判是18世纪理性主义史学家们普遍具有的倾向;其次,亚当.弗格森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不仅自觉地抑制住自己的道德评判,而且作出了深刻的历史性论断;最后,对于《罗马共和国发展和衰亡史》中的道德评判,亚当.弗格森也给出了明确的解释。可见,绝大部分情况下,亚当.弗格森还是努力恪守其"叙而不断"的著史风格。  相似文献   

6.
2021年,南海地区形势在继续沿着"总体稳定可控、局部动荡不安"路径演变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南海依然是亚太乃至全球地缘政治竞争的热点地区,中美军事与安全较量的前沿地带;南海问题依然是全球最为复杂的海洋争端和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关系当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因素.  相似文献   

7.
卡夫卡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已明显地体现在他的思想和创作中;他是一个犹太人,但对基督教思想却有着深刻的体悟和亲和性;他是一个接受德语教育并用德语写作的作家,但他在德语中却始终感到自己是一个陌生人;他渴望在犹太语中找到自己的家,但最终却未能如愿.卡夫卡由于如此深刻地体悟了语言的冲突和困境,因此,他对文化冲突的描述和表现总是和语言问题连在一起,而这又使得卡夫卡的思想和创作具有非常浓郁的现代气息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有效地指导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与他精练质朴的文风特色密切相关.邓小平用十分精练的语言深刻地把握了时代主题,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精练与深刻在他的理论里达到完美统一;他善于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朴实易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理论为大多数人所掌握;形成邓小平精练质朴文风特色的主要缘由是他的务实精神、工作特性和群众观念.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是在认识、利用、改造和适应自然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深刻总结了历代思想家们关于人与自然界关系的思想遗产,把自然界纳入人的实践活动范围进行考察,在人与自然界关系问题上提供了既不同于旧唯物主义又不同于唯心主义的思维方式.马克思在人与自然界关系问题上深刻阐述了下列基本思想: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一种对象性关系;实践是联结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纽带;社会性是人与自然界关系的一般性质;异化的扬弃是人与自然界和谐关系重建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魯敏是一位敏锐和深刻的作家,具有对世界的整体概括想象能力.<惹尘埃>继续她对现实的敏锐和深刻,为我们揭示出我们身体感知到的一个谎言世界,并且把这个世界背后的政治、历史、文化、制度等因素呈现出来."同情性理解"是作品的叙事风格,这种叙事把人性叙事的深刻展现的淋漓尽致,但同时也暴露出作家人性叙事的困境.这也是当下作家共存的问题,所以如何突破对底层的"同情性理解"的人性叙事困境,就成为魯敏也是当下作家共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极限与无穷小是微积分中的基本概念,是整个微积分学的理论基础.极限是运动与静止的统一;极限可以被看作是函数变换器;极限是连接有限与无限的桥梁.极限与无穷小有着密切的关系,借助于极限,可以深刻地理解无穷小的本质.反过来,无穷小思想也是对极限思想的补充.深刻地理解极限和无穷小的实质,对学习微积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五四"的"神话性"体现在现代中国思想每当面临着重要的转折时刻,总是要重新回到"五四","20世纪80年代"作为历史的转折期,自然也有重返"五四"的冲动.通过对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的细读,可以看出作者用"启蒙"和"救亡"的互动关系及其冲突来重新定位"五四",其目的依然内在于"20世纪80年代"强烈的"现代化"诉求以及这一诉求所包含的深刻危机.  相似文献   

13.
吴宓对《红楼梦》的研究和对当时“红学”的有关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他不仅是最早向西方学术界介绍《红楼梦》并给予高度评价者,而且也是最早借鉴西方近代文学理论以及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对《红楼梦》给予深刻分析者,其成果不仅在他那个时代属于一流水平,即使在今天也依然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从2016年6月英国全民公投决定脱欧至今,英国脱欧依然无解。特雷莎·梅首相的下台,反映了英国脱欧的艰难既合乎也超乎人们的想象。僵局的出现,表面上看,折射的是英国国内在欧洲问题上长期、深刻的分裂。但英国的欧洲问题由来已久,为什么今天会变成这样?对英国的未来又意味着什么?反思之下,有四大问题值得关注。英国的欧洲之困英国这个国家在欧洲问题上的分裂,是脱欧  相似文献   

15.
从三个方面深入论析以人为本的哲学内涵,一是谁要以人为本,即何为主体;二是要以什么人为本,即何为客体;三是以人的什么为本,即主体对客体的实践要求。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主要是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随着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的主要构成依然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群众,以人为本的客体主要为广大工人、农民群众,同时涵盖其他阶层,而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即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6.
艾迪是福克纳的小说<在我弥留之际>中的中心人物.虽然她在小说开始时便处于弥留之际,但是她对于她的几个儿子的影响却是深刻而长久的.达尔是艾迪的孩子中性格最为复杂并和艾迪一样默默承受着人生苦难的人物.他对语言的蔑视,他的性格特点和他对人生的悲观主义倾向都深刻地体现了母子二人之间天然的契合.而这种契合恰恰体现了现代人对生活以及对爱情的悲观情绪.  相似文献   

17.
夏静静 《科技信息》2013,(23):458-458
农产品品牌化建设是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潍坊市临朐县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依然存在规模小、层次低、宣传少等弊端。因此,深刻剖析临朐县农产品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富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郭培中 《科技信息》2010,(35):I0291-I0291
站在今天的视角,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着力于表现凡人的凡俗生活的新写实小说,与其说显示的是当时作家们所谓的精神滑坡的世俗化取向,不如说展现的是作家们超于常人的对生活的犀利洞察与深刻思考。平淡的叙述中透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如今依然是芸芸众生们面临的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19.
《围城》是一部用喜剧手法表现的有深刻蕴含的哲学悲剧.其喜剧格调表现为讽刺性的人物群象;近于闹剧的情节;诙谐戏谑的议论类比和幽默调侃的语言.悲剧意蕴则表现在人物生存方式的深刻寓意和对人生终极目的的探讨上,作品表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感受和宇宙意识,其思想意蕴升华到了形而上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但在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特别是城乡收入差距比较显著,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党和政府也作了相应的指示,但这个问题依然存在,本文针对这种现状略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