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清理旧文书的时候,找见了这个没有写完的旧稿。写作这个稿子的时间记不清楚了,“考证”了一下,大概是在一九五二年左右。现在哲学刊物上关于“纯”哲学问题的文章发表得比较少,因此想起把这个稿子拿到《通讯》上发表,希望引起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2.
3.
关于ontology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次机器学习的讨论班上,老师和学生甲、学生乙就ontology的话题展开了下面的对话。笔者恰巧在场并对他们的谈话产生了兴趣,于是记录下来稍加整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胡锦矗教授,中国著名的大熊猫专家,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大熊猫的调查研究,对四川大熊猫的分布、栖息地、种群数量、繁殖、食性和行为等作了深入的研究。胡教授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还出版了《卧龙的大熊猫》《大熊猫生物学研究与进展》和《大熊猫研究》等学术专著。吕植教授,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在大学时就师从潘文石教授开展大熊猫的研究保护工作。由于在大熊猫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被中国科协评为杰出青年科学家,编著有《秦岭——大熊猫的庇护所》等书。因前段时间大熊猫团团和圆圆赴台,引发了是叫"  相似文献   

5.
自《红旗》1965年第6期发表坂田昌一《关于新基本粒子观的对话》以来,在我国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日本共产党中央机关报《赤旗报》对此十分重视。《赤旗报》1965年6月18日的《科学》栏内,以《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思想,研究工作就能正确进行》为题,报道了我国《红旗》和《人民日报》刊载坂田昌一的文章的消息,指出:“《关于新基本粒子观的对话》一文彻底地批判了曾统治世界物理学界的、妨碍了基本粒子理论研究发展的、所谓‘基本粒子是物质的终极’这种形而上学的、错误的物质观,强调了唯物辩证法是保证研究工作正确发展的唯一理论。坂田的文章,不仅是科学工作的总结,而且是更广泛地学习唯物辩证法的材料。”《赤旗报》还同时全文刊载了《红旗》为坂田的文章所写的《编者按》,摘要刊登了《关于新基本粒子观的对话》。  相似文献   

6.
本刊编辑部收到罗庆文同志的《宇观过程的本质——与戴文赛同志商榷》一稿,对戴文赛同志的两篇文章《宇观的物质过程》(原载《哲学研究》1962年第4期)、《宇观过程的特征》[原载《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第8卷第1期(1964年)]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7.
胡锦矗教授,中国著名的大熊猫专家,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大熊猫的调查研究,对四川大熊猫的分布、栖息地、种群数量、繁殖、食性和行为等作了深入的研究。胡教授在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发表了近百篇学术论文,还出版了《卧龙的大熊猫》《大熊猫生物学研究与进展》和《大熊猫研究》等学术专著。吕植教授,北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在大学时就师从潘文石教授开展大熊猫的研究保护工作。由于在大熊猫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被中国科协评为杰出青年科学家,编著有《秦岭—大熊猫的庇护所》等书。因前段时间大熊猫团团和圆圆赴台,引发了是叫“大熊猫”还是叫“大猫熊”的热议,本刊特邀胡锦矗与吕植两位专家撰文,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读了坂田昌一的《关于新基本粒子观的对话》一文以后,觉得很有启发。特别是启发我们又去认真地重温了一遍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近代理论物理学的发展,以及其中值得记取的经验教训。由此我们也更进一步地体会到在物理学研究中运用毛泽东思想是多么必要!  相似文献   

9.
致《自然科学史研究》编者 :最近我饶有兴致地读到曲安京教授和他的同事们的一篇文章 ,文章论述了一行和他的继任者们在晷影方面的工作以及这些工作与正切函数表在中国早期发展之间的可能联系 (曲安京、袁敏、王辉 :《中国古代历法中的九服晷影算法》,《自然科学史研究》,2 0 0  相似文献   

10.
1965年6月,中国自然辩证法的学术研究出现了极为重要的科学活动记录,那就是当时的中共中央理论期刊《红旗》杂志在发表《关于新基本粒子观的对话》一文时,刊出了毛泽东主席为该文所写的编者按语,进一步系统地阐发了他的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法思想,由此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的一个哲学学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于光远先生在这两篇文章中再次阐述了中国哲学自然辩证法学派的特点 ,对“人工的自然”、“天然的自然”、“社会的自然”概念又做了进一步的论证与说明。他也对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名称是否变更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还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修订和编撰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一书和《中国自然辩证法词典》提出了主张和具体的思路。更难能可贵的是 ,他在文中提出了新的科学技术的哲学问题 ,提出了认识论的新的途径问题。于老严谨的学风 ,缜密的逻辑思维、清新的理论思路 ,字里行间所洋溢的激情 ,很难让我们与一个年届九旬高龄的老人联系起来。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学者加入到中国哲学自然辩证法学派的建设中来 ,参加到于老将主编的《社会的自然大辞典》中来。有志于此的学者请与《自然辩证法研究》编辑部联系。  相似文献   

12.
Greenwich原是英国首都伦敦东南郊的一个小镇,现在是大伦敦的一个区。它的著名于世主要是因为1675年在此地建造了英国皇家天文台;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又选定通过此天文台的子午线作为计量时间和地理经度的起点。因此,它除了是地名以外,还经常与某些天文学、地理学或大地测量学的术语共同组成专业科技名词,例如:~meantime,~meridian等。目前,我国对于Greenwich的音译存在着“格林威治”和“格林尼治”两种不同的译法。根据统一译名的要求,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个分歧?本文试从“名从主人”和“约定俗成”这两个原则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几种可能解决这个分歧的方案进行比较,希望引起各方面的专家共同参加讨论。一、从“名从主人”方面考虑“格林威治”是我国较早的译法,根据我们不完全的查考,早在1924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外地名辞典》(丁察盒、葛绥成编辑)中就采用这个译名。该书的前言指出:“我国地名辞典向无专书,研究地理者殊鲜参考之善本。……外国地名译音至为纷纠,本书悉以习见之译音以为标准”。可见在当时“格林威治”已是较普遍的译法。“格林尼治”则出现于新中国成立之后,1952年由商务印局馆出版的原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学术名词统一工作委员会公布的《天文学名词》中就采用这种译法。这两种译法的区别在于原词中的第六个字母“W”是否发音。1982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地名语源词典》(邵献图、周定国等编)在“格林威治”条目中有如下说明:“其名称在英语中意为绿色的村镇。……由于读音变化,Greenwich中的w在现代英语中不发音,故中国天文学界译为格林尼治。”又1984年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对Greenwich的汉译名也采用“格林尼治”。由此可见,我国的地名学家以及英国的语言学家都认为“格林尼治”更符合于现代英语的发音,因此也更符合“名从主人”的译音的原则。有一种意见指出,在国外出版的英语词典中对于Greenwich的注音实际上也有“w”发音或不发音两种情况,经查考确有此事。1976年出版的“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对于Greenwich就指出了两种“w”发音的情况,一是指某些英国以外称为Greenwich的地名,二是指某些不熟悉当地发音规律的人对Greenwich地名的读法。1963年出版的“Webster's Geographi-cal Dictionary”还具体列出了某些“w”发音的Greenwich地名,它们都是一些极为偏辟的地方,例如美国纽约州东部的小村或南极洲的小岛等。但是,在我们所查考的各种英语词典中,没有发现一处指出英国伦敦的Greenwich中的“w”是发音的。二、从“约定俗成”方面考虑有一种意见认为,“格林尼治”虽然比“格林威治”译得更确切,但是后者在我国已经约定俗成,因此没有必要也不大可能再改变它。但是根据我们不完全的统计,在我国目前的各种科技词书中,采用这两种译法的都各有一大批。为了简化,下面只列出部分书名及其出版年代和出版社名。1、采用“格林威治”的词书主要有:《世界地名译名手册》(1976,商务印书馆)《外国地名译名手册》(1981,商务印书馆)《英汉现代科技词汇》(1982,上海科技出版社)《英汉工程技术词汇》(1976,国防工业出版社)《英汉航空与空间技术辞典》(1976,国防工业出版社)《英汉火箭技术辞典》(1963,国防工业出版社)《英汉空间电子学词汇》(1981,科学出版社)《英汉无线电电子学词汇》(1981,科学出版社)《英汉地球物理探矿词典》(1978,地质出版社)2、采用“格林尼治”的词书主要有:《物理学词典》(1979-1981,原子能出版社)《英汉天文学词汇》(1986,科学出版社)《英汉自然地理学词汇》(1976,科学出版社)《英汉测绘词汇》(1978,测绘出版社)《测绘词典》(1981,上海辞书出版社)《英汉气象学词汇》(1974,科学出版社)《英汉空间物理学词汇》(1981,科学出版社)《英汉航海词典》(1980,人民交通版出社)《英汉水文学词汇》(1985,科学出版社)《英汉海洋学词汇》(1977,科学出版社)《英汉常用地质学词汇》(1984,科学出版社)《宇宙航行学辞典》(1976,国防工业出版社)《英汉科技词汇大全》(1983,科普出版社)《英汉综合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词汇》(1983,科学出版社)《简明天文学词典》(1986,上海辞书出版社)以上的统计是十分粗略的,只是为了说明“格林威治”和“格林尼治”目前各自有其习用的学科领域;大致上地名学界和工程科学界习惯用前者,基础自然科学界则习惯用后者。如果要考虑“约定俗成”的话,两者似乎只存在着”俗成”的时间长短和范围大小的差别。约定俗成的又一实例是我国出版的《天文年历》至少从1961年度起,《中国天文年历》从1969年至今都始终采用格林尼治。三、解决分歧的方案根据统一译名的要求,不外乎根据某个原则对两种译法作出选择其一的决定。问题是哪一条原则更合理。而更重要的是最好能找到各方面都能接受的合理方案。下面试对几种可能的方案进行比较。1、统一于“格林威治”有一种意见认为,既然Greenwich是个地名,因此应统一采用中国地名委员会公布的标准译名,即格林威治。这种意见所依据的原则是“统一比准确更为重要”;换句话说,也就是既已约定俗成就不必再改了。这种说法对于某些具体的例子是合理的,例如对苏联首都的译名“莫斯科”不必硬性更改为“莫斯克瓦”。但是对于Greenwich这个地名来说却欠妥当。正如第一节所分析,“格林尼治”是比较确切的译法,第二节的统计又告诉我们它已为相当的学科领域所采用。如果硬要取消“格林尼治”,等于要求这些学科放弃已经沿用的比较确切的译法重新使用一个不太确切的译法。这样做似乎不符合于我国自然科学名词应该逐步规范化的总趋势。这里让我们附带了解一下我国地名译音的总原则。根据我们不完全的查考,现把有关规定抄录如下。1959年国家测绘总局地名译音委员会曾拟定了《用汉字翻译外国地名的一般原则(草案)》(载<测绘通报>1959年第9期)其中第二条规定是:“以‘名从主人’为基本原则,以‘约定俗成’为例外”。1981年中国地名委员会编的《外国地名译名手册》中附有《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其中第二条规定是:“外国地名的译写应以音译为主,力求准确和规范化,并适当照顾习惯译名”。由此可见,地名的译名并不囿于“约定俗成”,它也有逐步规范化的趋势。2、统一于“格林尼治”另一种意见认为,既然“格林尼治”比“格林威治”更为确切,就应该放弃后者统一于前者。这种意见所依据的原则是“向准确的方向统一”,我们原则上同意这种意见。这样做不但有利于汉语与外语自然科学名词的对照,也有利于将来用汉语拼音来表达外国专名,如果大家都同意这样做的话,我们希望先从自然科学著作开始实行,例如Greenwich mean time和Greenwich meridian统一译为格林尼治平时和格林尼治子午线。因为与此直接有关的学科已经一直是这样用的,只要相邻学科也这样用就可以达到统一的目的。但是考虑到Greenwich作为地名牵涉到政治、经济、外交、新闻等领域,要更改译名可能还有一定的技术问题,我们提出另一种方案供有关专家考虑。3、暂时并存,逐步向“格林尼治”靠扰这里所谓“暂时并存”是指在词书中将Greenwich的两种译名并列,这种做法目前实际上已经存在。例如:《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198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名辞典》和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新英汉词典》对Greenwich的汉译都是表达为“格林威治(或译格林尼治)”。如果大家都认为“格林尼治”是较确切的译法的话,某些过去采用“格林威治”的词书可以用如下的表达作为过渡,即“格林尼治曾译格林威治”。各类词书往往能引导人们正确地应用名词,经过时间的推移,新的译法就会逐渐被大家所接受。这种方案我们还可以在我国出版的地名手册中找到类似的例子。迄今我国对美国两个州的译名尚未统一,它们是Iowa和Michigan。1960年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外国地名手册》中其汉译名分别取为“衣阿华<艾奥华>”和“密执安<密歇根>”。197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世界地名译名手册《(辛华编)则直接取为“衣阿华”和“密执安”1985年中国地名委员会编的《美国地名译名手册》(商务)则已改为“艾奥瓦<衣阿华>”和“密歇根<密执安>”。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艾奥瓦”和“密歇根”无疑是最确切的译法,而“衣阿华”和“密执安”却是我国的传统译法,目前我们还经常在报刊杂志上见到。从地名手册对这两个州的译音表达的变化,也许可以找到由“格林威治”转化到“格林尼治”的途径。我们既非语言学家更非地名学家,以上意见恐有不当之处,望有关专家指正。〔编者注〕: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天文学名词》中Greenwich已定为“格林尼治”。  相似文献   

13.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文采以《关于一些植物学术语的中译等问题》为题发表了两篇文章(分别载《植物分类学报》28(5):419—424.1990和《广西植物》15(2):189—192.1995),其中对《植物学名词》中的三个术语的中文翻译方面提出了不...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鲁晨光的两本哲学新著《色觉奥妙和哲学基本问题》和《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前一本书基于色觉的译码模型和感觉的相对性原理,试图重算哲学旧帐——解  相似文献   

15.
康德(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奠基人,唯心主义哲学家。康德在其科学活动的初期,即所謂“前批判时期”,对自然科学作了許多研究。写过不少具有辯証法观点的自然科学論文和专著,主要的有:《关于活力的正确評价的思想》,《关于地球自轉問題的研究》(即潮汐摩擦的假說),《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論》(其中包括星云假说),《将負的力概念引入自然科学中的研究》等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潮汐摩擦假说和星云假说,它們的问世,不仅轰动了当时德国自然科学界,而且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恩格斯认为这两个假说打开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第一个缺口”,第一次动搖了认为自然界在时间上沒有任何历史的观念等等。  相似文献   

16.
本刊今年第一期發表了陆叁同志的《圍繞控制论科学成就的思想斗争》这一討论提綱,希望讀者注意这方面的問題。为了使讀者能較多地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本期又刊載了有关控制论哲学問題的六篇材料。今后本刊还將繼續选登这方面的材料。有关控制论哲学問題的材料,近年来在《科学通报》、《哲学譯丛》、《外国学术資料》、《生理科学进展》、《心理学譯丛》等刊物中,也都有所反映。对控制论哲学問题有兴趣的讀者还可以从这些刊物中查阅这方面的材料。从这些材料看来,控制论的發展确实提出了許多有意义的哲学問題。关于这些問題,不少国外学者进行了严肅認真的探討和研究。对于他們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討論我們应当注意和研究,吸取他們的正确的内容。另一方面,也确实有一些国外学者,利用控制论的科学成就,进行种种歪曲,作出許多反馬克思列宁主义的哲学結论和社会政治結论。对于这方面的情况,我們也应当注意了解,进行分析、研究和批判。  相似文献   

17.
关于space的译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4年我在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的编写时 ,就深感space的译法值得深入研讨。 1997年我在参加《高技术辞典》的编写时 ,更觉得应该把space的译法通过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将其规范下来 ,便于正确地使用。无疑 ,这样做 ,对我国航天技术和太空科学的发展 ,很有建设意义。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航空航天》卷中 ,将spaceflight译为航天 ,spacecraft译为航天器 ,spaceshuttle译为航天飞机 ,spacestation译为航天站 ,spaceremotesensing译为航天…  相似文献   

18.
本刊在去年第6期“科学家论坛”专栏中发表了《关于发展我国计算机的若干意见》之后,作者王行刚收到了许多读者来信,现摘登两篇供交流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颁布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贯彻实施,1999年制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已不能适应实验室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为此,我司组织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规则”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20.
1929年德国《物理学期刊》(Zeitschrift fur Physik)上发表了L.西拉德(Leo Szilard,1898—1964)的一篇论文《精灵的干预使热力学系统的熵减少》。文章分析了麦克斯韦妖(Maxwell demon)对热力学系统干预的本质。他将熵的减少同获得的信息联系起来,从而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