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断裂带作用,胜利油田王家岗地区沙四段泥质灰岩段裂缝较发育,形成裂缝储层。研究应用常规测井资料识剐王家岗油田裂缝储层的方法。利用测井资料识别裂缝储层往往存在多解性,为提高裂缝储层识别能力,对王家岗地区裂缝储层发育程度应用综合概率方法进行识别研究,并应用该方法对王家岗油田王120井的裂缝储屡进行了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2.
塔河油田12 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结构复杂多变,孔、洞、缝发育,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在塔河地区奥陶系发育许多测井响应特征与真储层相似,试油却为干层的假储层。如果不对这些假储层加以分析剔除,就很难准确地进行储层识别,从而造成测井解释错误,并给后续的试油和生产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因此,如何应用测井资料鉴别真假储层成为塔河地区储层测井评价的关键。通过研究总结了塔河12 区真假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并利用常规测井、成像测井和岩芯资料等建立了该区常见真假储层识别模式,减少漏划错划储层现象,提高储层测井评价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波阻抗反演技术在孤东地区馆陶组薄储层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根据一维波动方程的拟合迭代法原理,给出了求解波阻抗σ(x)的算法。针对孤东地区馆陶组薄储层油藏存在的地层埋深浅、较疏松以及井径变化大泥岩中含有膨化矿物蒙脱石等引起的声波测井速度失真问题,采用分段函数法对其进行了校正。将校正后的声波资料进行反演,可得到高质量的资料,用该校正资料追踪描述的储层与录井结果吻合较好。应用结果表明,测井资料在反演中可以补充地震资料缺少的低频和高频分量,地震波阻抗反演技术是薄储层描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UNIX操作系统和OSF/Motif图形界面系统为环境,在图形工作站上开发出了储层岩石物理分析系统。综合利用测井、地质、生产测试等资料,以测井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地质统计学和油藏物理学的理论为基础,经地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得到三维空间的储层岩石物理数据体,进而对这些数据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5.
依据吴起地区测井资料、岩石物理实验资料,对长6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利用电阻率相对值划分油、水层的定性识别方法,并建立了定性识别标准.该方法在储层评价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经实际应用,效果良好,为吴起地区储层测井评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气测资料构造适当的综合指标,分别利用模糊模式识别和误差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两种方法对储层含油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气测资料与储层含油气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可以用来确定气测综合指标与储层含油气性之间的模糊关系,而且对待识别样品气测资料的随机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神经网络法能够较准确地建立气测综合指标与储层含油气性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但在待识别样品气测资料具有随机性的情况下,识别结果具有随机性:利用模糊模式和BP神经网络方法对储层含油气性进行识别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快速为储层含油气性分析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并且前一种方法的识别效果优于后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综合利用水平井和直井的钻探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信息,阐明了冷家堡油田冷43断块Es1+2段IV砂岩组疏松砂砾岩稠油储层岩相特征和相模式,指出了岩性,岩相与储层物和含油性的关系,对不同岩相类型的储层进行了评价,揭示了冷平1井水平井段储层百均质特征,为水平井开采提供了地质方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沾化凹陷南部罗 15 1井区的火成岩储层特点 ,提出了适合该区的信息评价方法。利用测井和垂直地震剖面 (VSP)资料对地震剖面进行联合标定 ,可以准确地标定出火成岩的顶、底地震反射层。根据测井和地质资料 ,选择了对火成岩储层反映敏感的有效地震属性 ,并利用神经网络储层预测技术预测了本区火成岩储层空间的分布形态。资料对比表明 ,本区火成岩储层的有利分布范围在构造高点附近 ,并受构造运动的张应力的影响 ,在断裂带附近还可以形成裂隙储层  相似文献   

9.
古潜山裂缝性油藏储层参数横向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古潜山裂缝性复杂岩性油藏,任何单一的方法均不能对裂缝作出总体特征描述。将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相结合,充分发挥测井资料纵向分辨率高、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高的优点,提出了一套古潜山裂缝识别和储层参数预测的方法。在单井测井资料精细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通过测井与井旁地震资料精细标定、地震属性提取、归一化处理和优选,建立了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之间的关系,实现在井约束条件下的地震属性参数向储层参数的空间分布预测。该研究成果已在胜利油田数十口井中进行了推广应用,其有效孔隙度、次生孔隙度、泥质含量预测结果与测井解释结果吻合较好,两者误差相当小,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河南科学》2017,(1):121-127
综合岩心资料、薄片资料、压汞资料、物性资料等多种资料,对饶阳凹陷留西地区东北部沙三段低渗储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沙三段砂岩储层岩石类型以岩屑质长石细砂岩、长石细砂岩为主,岩石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中等,反映近物源的特征.通过薄片资料、分析化验资料,认为研究区沙三段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及溶解等成岩作用,孔隙组合类型以残余原生粒间孔、次生粒间孔和粒内溶孔为主.根据物性资料,显示研究区储层多以中-低孔、低渗为特征.研究区储层平均埋藏3175 m,受沉积作用、成岩作用的双重控制,孔隙发育较差,储层致密,是造成沙三段砂岩低孔、低渗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研究表明沉积作用是储层低渗主控因素,影响储层原始物性;成岩作用中压实作用起主导作用,胶结作用进一步破坏物性,溶蚀作用改善储层物性,特别体现在沙三底部因溶蚀作用形成大量次生孔隙,使得物性优于其他小层砂体.  相似文献   

11.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砂层组低渗储层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岩心观察描述、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对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4-7砂层组沉积特征及储层低渗透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沙二上4-7砂层组为小型闭塞陆相断陷湖盆三角洲前缘沉积,其岩石成分和结构成熟度低,塑性岩屑和杂基含量高,属于低渗透储层,目前处于晚成岩A1亚期。沉积因素对低渗透储层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它不仅直接导致储层低孔、低渗,极易被压实,而且储层单层厚度小,粒度细,胶结物含量高,原生孔隙不发育,使得地下酸性流体难以进入。影响了溶蚀作用的进程。成岩作用是储层低渗透成因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中强的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原生孔隙空间不断缩小,孔渗性降低,岩石致密;而溶蚀作用不充分,对储层没能发挥明显的改造作用,也是低渗储层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综合利用水平井和直井的钻探地质资料、测井资料和地震信息,阐明了冷家堡油田冷43断块Es1+2段Ⅳ砂岩组疏松砂砾岩稠油储层岩相特征和相模式,指出了岩性、岩相与储层物性和含油性的关系,对不同岩相类型的储层进行了评价,揭示了冷平1井水平井段储层非均质特征,为水平井开采提供了地质方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火成岩储层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从商 741地区测井资料及试油试采资料入手 ,结合钻井取心、测井资料及地震资料等相关资料 ,根据有关公式计算出了裂缝的产状和张开度及储层特征 ,对储层裂缝系统中裂缝的产状、张开度和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进行了室内研究 ,并对火成岩成因油藏进行了分析 ,找出了一种适合该区火成岩储层的评价方法 .通过储层评价 ,确定了 4类储集层并划分出了储层的有效裂缝带 ,从而确定了该区原油分布的主要规律 ,以期指导该区的开发方案设计 .  相似文献   

14.
李蔚伟 《科技信息》2012,(21):478-479
随着准噶尔腹部油气勘探转向隐蔽性油气藏,然而储层的厚度较小,地震资料主频低,无法对储层进行识别,针对该问题首先对地震资料进行拓频处理,提高地质资料的分辨率,进一步对该区已钻井统计分析,界定了储层孔隙度〉9%,渗透率〉2.5mD才为有利储层.同时统计发现储层物性和振幅正相关和频率负相关,结合相关关系确定“甜点”参数(振幅/频率),RMS-振幅〉25、频率〈48作为砂体边界,刻画定量描述储层的标准,并验证在该区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东区长6油层储层特征及储层评价   总被引:15,自引:9,他引:15  
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东区长6油层为该区的的主产层之一.本文在长6储层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储层岩石学、成岩作用、孔喉结构及物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并作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6储层为中—低孔、低渗型储层,其储层主要表现为ⅢA类较差储层,但长6^1储层相对较好,次为长6^2储层,长6^3总体较差,以差储层、非储层为主.  相似文献   

16.
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横向变化快,向来是储层预测的难题。地震资料又因分辨率低,普通的储层预测方法对碳酸盐岩储层效果不佳。分频技术通过傅立叶变换、最大熵谱方法或者小波变换,将地震数据变换到频率域进行解释,克服了地震分辨率不低于四分之一波长的弊端。在本研究区内,结合钻井资料,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钻数据一致,刻画了碳酸盐岩储层测空间站不规律,提高了解释精度。  相似文献   

17.
灰色理论在辽河油田滩海区储层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测井资料对辽河油田滩海区十几口油井主要储层进行了精细评价及匹配、拟合和提取参数,并建立了该区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及储层质量评价的解释标准、权系数和指标.岩性精细评价总体上与该区钻井取心及地质录井资料一致,储层物性、含油性及盖层质量评价解释结果也与相应的试油结论吻合.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该区储层特点、储层质量和物性及含油性的关系,阐明了该区油气层分布规律,为该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低渗透储层特征与测井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低渗透储层是我国目前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之一。根据低渗透储层特征及岩石物理实验结果,对吉林油田W地区低渗透储层的成因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的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的储层岩石矿物成熟度低,具有以细砂和粉细砂岩为主的储层岩性特征,这为低渗透储层的形成提供了先天条件。后经成岩压实作用及粘土矿物的充填,造成孔喉半径变小,孔隙结构复杂,孔隙空间对水的滞留能力加强,束缚水饱和度高,油层与水层电阻率差别减小,电阻率增大指数小于3。岩心实验结果分析还表明,综合物性参数可用于表征岩石孔隙结构的复杂性,且与束缚水饱和度有很好的相关性,据此建立了束缚水饱和度解释模型。在6种不同矿化度溶液下测量完全饱和溶液的岩心电导率,岩心电导率与溶液电导率的关系曲线表明,粘土矿物不存在附加导电性,阿尔奇公式仍可用于求取含水饱和度。用该模型对油田12口井资料进行了处理,结果显示其解释油水层效果与原有模型相比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应用毛管压力曲线资料可以定性研究储层孔隙结构特征,根据储层物性和孔隙结构特征资料对储层进行分类。将该地区的储层分为三类,从而为该层的进一步合理开发提供了可靠地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0.
YM2井区储层为典型的碳酸盐岩储层,储层非均质性强。通过岩性,测井,地震解释等资料成果可将YM2井区储层初步划分为溶洞型,裂缝-孔隙型及裂缝型三大类,并依此标准对溶洞型储层的代表—YM2井进行了初步的单井精细描述,预测该井为高产井,为下一步该区块的潜力评估及开发部署做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