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茄红素作为一种类胡萝卜素,具有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多种功能。利用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提升番茄红素的提取收率,降低发酵过程中各种杂质的含量。研究了不同的溶媒及处理方法对湿菌体进行直接高效萃取的新方法。将番茄红素发酵液经过抽滤、洗涤处理得到湿菌丝体,采用有机溶剂和超声波破碎结合的处理方法,考察了菌丝体状态、皂化条件、脱水剂、提取溶剂、菌丝量与提取溶剂的料液比例、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番茄红素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湿菌体直接提取番茄红素的方法是可行的,并确定了湿菌体直接提取的最优条件:用0.6mol/L NaOH溶液皂化,乙醇脱水处理10min,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菌丝体质量(g)与提取溶剂体积(mL)之比为1∶75,在45℃超声处理20min,可获得最高的番茄红素提取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正交法来确定黄柏总生物碱不同溶剂提取的最佳工艺.方法 以黄柏为原料,分别以水、乙醇为提取剂,提取黄柏生物碱.采用单因素试验,按照所给定的条件和生物碱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不同的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的单因素实验,考察了各因素对生物碱提取率的影响.根据单因素实验得出的显著条件,以盐酸小檗碱含量为考察指标,利用L9(33)正交实验方法优选提取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以水为提取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组合是100 ℃水浴下提取次数为4次,提取时间为2.5 h,料液比1:16.提取的盐酸小檗碱含量是46.55 mg/g.乙醇为提取剂的最佳工艺条件组合是70 ℃水浴下乙醇浓度为70 %,料液比1:12,提取时间为80 min,提取次数为3次.提取的盐酸小檗碱含量是68.49 mg/g.结论 提取工艺设计合理,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操作简便,提取剂为乙醇比水的提取时间短,节省能源,总生物碱提取率高32.03%.  相似文献   

3.
利用三辛基甲基氯化铵为萃取剂,考察了不同烷烃稀释剂与不同醇类助溶剂组合对废水中柠檬酸镍的萃取效果及反萃取剂盐酸溶液对镍的反萃取效果.探讨了废水pH、萃取剂质量浓度、助溶荆体积分数、相体积比(废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萃取时间及反萃取剂浓度等工艺条件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煤油与癸醇组合对废水中柠檬酸的镍萃取效果最佳.在废水pH为9.00,萃取剂质量浓度为35%,助溶剂体积分数为20%,水相与有机相体积比为1时,室温下萃取30min,萃取率可达75.41%;用0.5mol/L盐酸溶液对萃取反应后有机相中的镍进行反萃取,反萃取率可达94.50%.  相似文献   

4.
皱盖假芝深层发酵液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皱盖假芝深层液体发酵液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皱盖假芝深层液体发酵液粗多糖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了温度、时间、酸碱条件对其的影响.确定了皱盖假芝深层液体发酵液粗多糖提取的最适条件为:温度80 ℃,盐酸浓度0.3 mol/L,时间2 h.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1-辛烷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再以离子液体(IL)为萃取介质、异辛醇为萃取剂及煤油为稀释剂建立盐湖卤水硼萃取研究模型,考察了离子液体用量和萃取条件对硼萃取的影响。异辛醇从卤水中萃取提硼的最佳实验条件:离子液体体积分数为10%,萃取剂体积分数为50%,相比(O/A)为1∶1,萃取时间10 min,pH 2.4,Mg2+浓度为4.268 mol/L。在此条件下,当萃取级数为3级时,萃取率为99.54%,卤水中的硼可被完全萃取到有机相中。  相似文献   

6.
紫甘薯花青素提取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色甘薯细粉为原料,比较不同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的柠檬酸、乙醇、盐酸对紫甘薯花青素的提取效果,并对影响花青素提取的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其最佳的提取T艺参数为:以0.5,的盐酸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20、提取温度为60℃,提取4次,每次2h,提取率达到7.296 mg/g.  相似文献   

7.
郑桂兰  陈小明  王洪钟 《江西科学》2007,25(5):565-568,610
原发酵条件中的底物浓度过低,致使发酵液中的产物浓度不高,就提高底物浓度后的其它发酵条件进行了调整,通过正交实验,获得了最佳的发酵培养基配方,最后通过50 L放大发酵获得了成功,发酵液中产物浓度可达3 619 mg/L.  相似文献   

8.
利用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在优化工艺下从发酵液中提取胞外多糖(EPS),并制备胞外多糖-硒纳米粒(EPS-SeNPs),分析其表征、结构特性与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优除蛋白条件为:聚酰胺(PA)添加量120 g/L、搅拌时间4 h;最优醇沉条件为:浓缩至原体积的20%、调pH至7、添加4倍体积95%乙醇、醇沉时间12 h,在此条件下测得EPS最大提取量为15.5 g/L,蛋白质含量为(1.19±0.45)%.制备出的EPS-SeNPs平均粒径为18.52 nm,1,1-二苯基-2-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较EPS有所提升.研究旨在提高鼠李糖乳杆菌EPS提取量,为EPS及其相关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NaCl浓度、金属离子(Cr7+、Mg2+及K+)、氯化钪及卤素(I-、Br-及F-)对嗜盐放线菌株YIM 90615液体发酵过程中次级代谢产物多样性的影响,作者采用HPTLC(high performanc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技术,结合紫外(254 nm)检测、碘及硫酸-茴香醛显色方法,对该菌代谢产物的HPTLC图谱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显示,NaCl添加质量浓度为100 g/L时该菌株发酵效果最佳,有利于其代谢产物的多样性及量的积累;Cr7+和K+有利于其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1 g/L的氯化钪能增加其次生代谢产物的丰富性;F-对其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试验结果表明外源添加一定浓度和种类的盐离子有助于提升YIM 90615液体发酵过程中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为新型抗生素及其它有用化合物的产生创造合适条件,同时有助于嗜盐放线菌发酵培养基的筛选工作.  相似文献   

10.
研究系列1-烷基-3甲基咪唑类离子液体对石菖蒲挥发油量和成分的影响,建立离子液体辅助提取石菖蒲挥发油的条件。以水、水-Na Cl、水离子液体为提取剂,同时改变离子液体-水体系中离子液体的种类、比例、加入方式,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石菖蒲挥发油,依据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分析挥发油成分。结果表明,1-辛基-3-甲基咪唑溴离子液体([OMIM]Br)辅助提取明显提高挥发油的提取率,且[OMIM]Br与水的体积比为1∶20时提取率达3.95%;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N甲基咪唑类溴离子液体的提取率均比纯水提取率高,且极性小的提取效果更好;四氟硼酸盐和六氟磷酸盐的提取率均低于纯水提取率。离子液体的特殊属性能够改变药材中挥发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
微波辐射下有机混合溶剂提取芝麻杆中木质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1,4-丁二醇与丙三醇的混合溶剂作为萃取剂,微波辐射从芝麻秆中提取木质素.研究了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固液比和萃取剂质量分数对芝麻杆中木质素提取率的影响,运用L9(34)正交试验对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影响木质素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微波辐射功率、萃取剂浓度、微波辐射时间及固液比.最佳提取条件:微波辐射功率900W,微波辐射时间40min,固液比1∶12(g∶mL),萃取剂质量分数ω=90%,木质素的萃取率为65.3%.萃取剂蒸馏除去水分可重复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12.
N-甲基咪唑与氯代正丁烷亲核取代生成产物氯化1-甲基-3-丁基咪唑盐([BMIM]Cl),其分子结构经FT-IR、13C-NMR、UV、MS等表征手段得以确认.用单因素分析法考察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含硫化合物种类、剂油体积比对萃取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剂油比为1∶1,萃取时间为30 min,萃取温度为40℃的温和反应条件下二苯并噻吩(DBT)的单级萃取脱除率为56.2%.多级萃取和萃取-氧化耦合脱硫操作研究表明:在最优单级萃取条件下,DBT经四级连续萃取脱除率可达97.6%;萃取-氧化耦合脱硫体系对3种含硫物质均能实现85%以上的脱除.  相似文献   

13.
以福建永春芦柑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的方法提取芦柑皮中的黄酮,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乙醇溶液体积分数,料液比(g/m L),超声波处理时间及提取温度对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再利用L9(34)进行正交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永春芦柑皮中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如下: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料液比(g/m L)1∶60,超声波处理时间60min,提取温度80℃,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率可达0.96mg/g。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法提取黄蜀葵花中天然防晒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超声萃取法从黄蜀葵花中提取天然植物防晒剂,探讨了不同萃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温度以及萃取次数对萃取液吸光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60%的乙醇水溶液为萃取剂,料液比1∶50(g/mL),在50℃超声萃取20min,萃取一次即可得到较满意的结果。以此条件萃取制得的防晒剂粗产品提取率高达36.2%,在250~400nm区间的紫外吸收光谱有两个吸收带,比吸收系数E11c%m(λmax)分别为1.0×102(259nm)和73(370nm)。超声萃取与溶剂冷浸和索氏提取相比,操作方便,提取时间短,但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一种pH依赖型悬浮固化液-液微萃取-HPLC测定尿液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方法.该方法选择辛酸钠为萃取剂前体,在加入酸性样品溶液的过程中原位形成萃取剂辛酸.将100μL辛酸钠溶液注入到事先酸化的10mL样品水溶液中,经离心和冰浴后,萃取液固化并浮于溶液上层,取出固化的萃取液并溶解于50μL甲醇供HPLC分析使用.对作为萃取剂的酸种类、辛酸钠体积、离子强度、离心时间等重要因素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大黄素和大黄酚在5~400ng/mL内与峰面积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检出限为0.75~0.8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2.0%~3.2%(n=5).将该方法应用于添加后的尿液样品分析,回收率为82%~110%.该法萃取过程中避免了有机分散溶剂的使用,萃取时间短,操作简单,成本低,绿色环保,非常适于与液相色谱分析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杨梅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参数,通过单因素实验,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温度等对杨梅原花青素提取的影响,以原花青素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Box-Behnken组合,建立杨梅提取的二次回归方程,得到最优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杨梅原花青素提取得率的影响的顺序为:乙醇浓度温度时间料液比;杨梅原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92%,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57 min,液料比选取25:1(m L/g).该条件下,杨梅原花青素提取率的为30.03 mg/g.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不同种类、数量的细菌与抗生链霉菌ZM-16共同培养后发酵液抑制青枯菌活性的变化,筛选出能够提高ZM-16发酵液抑青枯菌活性的诱导菌溶壁微球菌. 其灭活菌体的诱导效果高于活菌. 其最佳添加条件为发酵前添加体积分数为2%的溶壁微球菌灭活菌体. 在其最佳添加条件下,摇瓶发酵产生放线菌素D的产量可达119.93 mg/L,比未添加菌体摇瓶培养的放线菌素D产量提高了50%;20 L 规模发酵产生放线菌素D的产量可达82 mg/L,比未添加菌体同规模发酵的放线菌素D产量提高了95%  相似文献   

18.
选用三辛胺(TOA)萃取L-苯丙氨酸转化液中的丙酮酸,研究了萃取时间、稀释剂、萃取剂浓度、水相pH值对平衡常数的影响以及反萃条件.结果表明萃取15min即可达平衡,pH值低对萃取有利,极性稀释剂有利于萃取,TOA浓度以0.4~0.6mol/L为好,2mol/L的NaOH可有效反萃丙酮酸.  相似文献   

19.
制备了磁性石墨烯-介孔二氧化硅(G/SiO_2/Fe_3O_4)复合材料,并将其作为固相萃取的吸附剂,建立了水样中亚甲基蓝的分离富集方法.对固相萃取条件如p H、样品溶液的体积、上样速率、材料用量、洗脱剂的种类及体积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方法的检测限(S/N=3)为10μg/L,加标回收率为94.3%~95.4%.该方法可应用于环境水样中亚甲基蓝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萃取-反萃取以提取酸溶液中的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磷酸三丁酯为萃取剂,NH4Cl为反萃剂,系统探究了不同萃取环境下萃取和反萃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6 mol/L的盐酸体系中,将体积分数为30%的TBP,按1∶1的相比,震荡6 min以萃取25 mg/L的镓溶液,萃取率达98.61%~98.69%,硫酸-氯化钠体系也可实现良好的萃取效果,此外还考虑了其他离子的干扰作用。而在pH=5.5,反萃取剂浓度为2.5 mol/L,反相比为2∶1的条件下,反萃取率可达100%,优化了萃取-反萃取条件,实现了镓的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