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DH劳伦斯是一位有争议的作家.他倡导通过重建男女关系来拯救病态的工业社会.其小说一再浮现他本人关于创造完美爱情的哲学思考.本文试图从人与自然、精神与肉体、互创与永恒三组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入手,分析<虹>、<恋爱中的女人>中主要人物的爱情历程,探索劳伦斯完美爱情的主张.  相似文献   

2.
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和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体现了独特的有关女性价值的恩想,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比较两部作品的差异,分析他们的内在联系和各自特点,会发现女主人公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她们命运不同,性格同中有异;《简·爱》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风格,《呼啸山庄》中,艾米丽自由驰骋的想象力使她挣脱了现实人生的羁绊。  相似文献   

3.
艾米莉·勃朗特和劳伦斯都使用了独白和象征这两种创作手法,展示人物思想情感,分析人物心理。艾米莉·勃朗特使用的是戏剧独白这种古老的人物道白方式,读者听到的是作品人物发自内心深处的呼喊;而劳伦斯使用的是叙述性独白,读者的思绪和情感同作品人物叠合,与作品人物同悲哀、同欢乐、同痛苦。艾米莉·勃朗特是在传统象征手法的层面上运用象征,象征意义是单一、明确和清晰的;劳伦斯是在象征主义创作论的层面上运用象征,象征意义是多变、多重复合并具有再造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 ,关于《诗经·氓》的主题说法不一 ,总结归纳 ,大致有以下三种 :刺时说———刺淫氵失 ;宣扬媒妁制度 ;弃妇说。我认为原诗本义只不过是一个妇女叙述了自己的婚姻感情经历 ,表现了一个女子从爱到决 ,从顺从到自强的思想转变  相似文献   

5.
爱情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也是艺术的永恒主题。而在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压制下,爱情往往带有悲剧色彩,西方文学中的爱情是在宗教氛围笼罩下的描写。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俯拾即是,“因为爱情和婚姻实质是一个民族深层文化的体现”,反过来文化背景的差异又影响、限制着一个民族的恋爱方式和婚姻习俗,决定着男女主人公对爱情与婚姻所采取的行动。本文通过英国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美国著名作家霍桑的《红字》,分析这两部爱情悲剧对民族深层文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6.
《献给艾米莉的玫瑰》是威廉.福克纳最为著名的短篇小说。玫瑰既象征艾米莉对爱情的渴望,也预示其爱情、婚姻和人生的毁灭;福克纳借玫瑰表达其对艾米莉深切的怜悯之情和沉痛的缅怀之情,从而使这个短篇小说成为美国文学里一朵永远绽放的玫瑰。  相似文献   

7.
《大浴女》对爱情、婚姻与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浴女》这部作品中,铁凝探讨了人类的爱情,婚姻与性,阐述了自己理想的爱情与婚姻完善结合的观念,她认为,爱情是相互关心,永远默契,性爱和婚姻的基础是爱情。  相似文献   

8.
1925年底到1927年初,集中了鲁迅几乎全部牵涉爱情婚姻的作品,而写于此期间的全部六篇小说都在思考至爱者或身份关系上至密者之间的关系形态,这正是鲁迅此期间复杂爱情心态的呈现.《铸剑》写于这一时期的末尾:鲁迅下定爱情决心并付诸实施的时间.通过对鲁迅与许广平书信的考察,认为从眉间尺到宴之熬是鲁迅爱情心路的过程与精神结果,爱情同时促成了鲁迅于此时精神生命大转折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黄海蓉 《龙岩师专学报》2000,18(4):12-15,19
《长恨歌》的主题为人类对美好情感失去的遗憾:爱情的情感和封建士大夫报国情感的失落。针对作品本身,从作品的结构、人物的刻画、诗题与诗的首尾句进行分析。针对作者本人,从其自身的爱情经历、对史实的处理、政治主张和抱负入手,得出主题见解。  相似文献   

10.
高中语文新教材选用了大量的古代文学作品.在灿烂的古代文学中,太多的作品涉及了古代的婚姻爱情生活.每一个作品中都有值得关注的女主人公,她们个性鲜明,美貌贤惠,修养很高,但在婚姻爱情中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相似文献   

11.
情爱作为人之自然属性一直是文学作品关注的主题之一。由于教育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文化对情爱中的性爱都表现了强大的厌恶感和羞耻心。劳伦斯和贾平凹挑战了世俗对于情爱的传统偏见,他们的作品从情爱与婚姻、两性关系以及情爱与政治等不同层面反映了情爱的自然性、纯洁性和正直性。虽然劳伦斯和贾平凹接受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文化的熏陶,他们的婚姻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差异使他们对情爱之价值的认识和期望值不同,但他们对情爱理想的追求、对情爱的态度是一致的。他们都将情爱作为透视社会的武器,都追求灵与肉之和谐统一的情爱关系。  相似文献   

12.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不仅以其独特的结构意识,匠心独运的人物塑造以及富于激情的描写,展示其独特的魅力。更主要是因为作者通过这部小说阐述了一个主题。只有爱才能战胜邪恶,令恶魔放下复仇的屠刀,令扭曲的人性复归。  相似文献   

13.
论《呼啸山庄》的爱情及爱情哲学李满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是公认的传世名作。然而其中的爱情描写却因为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百余年来引起了种种揣测和阐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几乎成了一个不解之谜。笔者试作一解,以求教于大方之家。1、埃德加对卡瑟琳的神...  相似文献   

14.
《长恨歌》的主题为人类对美好情感失去的遗憾:爱情的情感和封建士大夫报国情感的失落。针对作品本身,从作品的结构、人物的刻画、诗题与诗的首尾句进行分析。针对作者本人,从其自身的爱情经历、对史实的处理、政治主张和抱负入手,得出主题见解。  相似文献   

15.
<诗经>中以生产劳动、爱情婚姻、战争服役等普通人民现实生活的悲欢苦乐为素材的"十五国风",堪称中国古代抒情诗的开端.透过这些诗作,我们能够体味到劳动人民对剥削者的愤慨、厌恶之情;相恋男女的相思之苦、相见之愉;思妇征夫的离愁别绪.人类的情感活动几乎都在<国风>中得到了表现,为历代文人提供了表现各种情感的典范,在艺术表现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
劳伦斯的《虹》描写了布朗温家族三代人在婚姻与爱情、人生道路上的不同命运,凸显了作者对两性关系与人生意义之间的问题的独特思考。面对人类沦为工业文明的奴隶这一不良社会后果,劳伦斯认为只有和谐的性爱关系才是祛除弊病的新动力,他推崇直指本能的"血性意识",并以之来阐释人生的理想之路。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的名叙事长诗《长恨歌》的主题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家各派争论不休,众说纷纭。笔以封建皇帝这一特殊社会角色为切入角度,运用现代心理学、艺心理学理论对《长恨歌》的爱情主题进行再认识,为“爱情说”寻找更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男人为主的作品,但却集中地反映出中国传统的女性观,主要表现在对女性美的否定,对婚姻爱情的批判和红颜祸水的观念,显示出传统文化对中国文人的深刻影响。本文通过对《水浒传》中典型女性的描写的分析,论述并批判了《水浒传》中的婚姻爱情观和女性观。  相似文献   

19.
《月下小景》主要讲叙一对青年男女因爱不可得而双双自杀的故事,并对封建思想、落后族规进行了批判和揭露,宣扬婚姻爱情的自由和人性的回归。在作品风格上,作品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异域情调。文章旨在对作品的主题、风格等方面的分析基础上,来探讨作家是如何运用自己手中的笔来表现爱情与死亡这一永恒的母题的。  相似文献   

20.
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不顾一切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安娜,法国作家福楼拜在其代表作《包法利夫人》中塑造了爱玛这个女性形象。作为大胆追求爱情的悲剧女性,无爱的婚姻与强烈的爱情追求的矛盾,纠结于社会因素的情感困境,都无可厚非地成为了她们走向各自归宿的缘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