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地球上空,是厚约20公里的大气层,大气层内的各种天气变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飞机的起飞、降落,船舶在海上航行,都与风、云、雨、雾有密切的关系。而灾害性的天气,如台风、暴雨、冰雹、龙卷风等,它们造成的可能是灾难性的破坏气象台站就像一个从事精密加工的工厂,每天采集、筛选、处理来自全国及世界各地的信息和数据,依据科学的方法,做出预报产品。然后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电话等各种媒体及时告诉人们,让人们能充分了解、利用各种天气预报和气象信息。那么,天气预报是怎样做出来的呢?让我们给您介绍一下天气预报的流…  相似文献   

2.
顾震潮 《科学通报》1958,3(1):19-19
到现在为止,天气数值预报研究中都把天气预报的问题提成初值问题。然而日常的天气预报却主要是由“历史演变”来作的。因此就发生了两个问题:第一,这两种方法究竟是不是等值的?第二,怎样在天气数值预报问题中充分地使用天气资料,根据当时的气象要素也根据三度空间天气的“历史演变”更准确地预报天气。这里先来研究一下第一个问题。在短期天气形势预报中对于大尺度运动(水平尺度 L~10~8厘米),在x,y,p,t 座标中可以用下项方程来描写  相似文献   

3.
引言解放以后,新中国的气象事业有了迅速发展。台站网不断加密,天气预报业务日益扩大,这促使我国气象工作者对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的天气、气候,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这些研究,人们对东亚大气环流的特点有了认识,对于影响中国天气的一些系统活动情况有所了解,摸索出一些预报这些系统活动的方法,对于西藏高原在东亚大气环流以至在北牛球大气环流中的作用进行了探索,对高原上的环流特点也有很多发现。  相似文献   

4.
顧震潮 《科学通报》1959,4(8):267-267
在人民公社普遍建立,各地大办气象化、乡乡有哨、村村有看天小組、站站作單站补充天气預报的情况下,我們应該注意发展中小尺度天气系統的研究。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統影响局地天气很大。特别因为中小尺度的天气系統象台綫等等往往带来很强烈突然的天气变化,象雷电、暴风、急雨、冰雹等危險天气,很大一部分就是中小尺度的系統造成的,但它的活动規律人們知道得还很少。因此,要使單站补充天气預报更快地进一步提高,作好人民公社所需要的局地天气预报,必須土洋结合,开展中小尺度的天气研究。  相似文献   

5.
锋面与天气 天气预报节目中,预报员在分析天气形势演变时,经常说:受暖锋(或冷锋、静止锋)的影响,某地天气将怎样怎样。这里提到的锋是什么?它为什么与天气的关系如此密切? 从气团说起 气象上把占有广大空间而在水平方向上气压、温度  相似文献   

6.
"天气预报"就是气象工作者根据大气变化的规律,当前及近期的天气形势,综合气温、气压、湿度、风向、天气现象等要素,将这些资料进行互相传输、搜集、分析和计算,对某地域未来一定时期的天气状况进行预测和报告. 从时间上划分,对未来天气的预报一般为短期1-3天;中期4-10天;长期10天以上,一般指一个月以上天气的预报.  相似文献   

7.
刘宏勋 《科学通报》1964,9(9):832-832
中国气象学会于1964年7月7—14日在兰州市召开了全国天气与动力气象学术会議。这次会議是中国气象学会成立四十周年以来,天气与动力气象专业第一次学术会議。参加会議的有各科学研究部門、大专院校和各級气象台站的正式代表98人,列席代表58人。会議收到的論文共192篇,內容涉及到天气分析和預报、大气环流以及动力气象等各个方面。特别是,由于广大气象台站在近几年来所推行的預报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会議上提出这方面的論文也特别多。从会議情况看出,近几年来我国天气  相似文献   

8.
顾震潮 《科学通报》1964,9(10):854-854
回想建国十五周年以来,我国气象工作方面的发展,也和其他各个战线上一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飞跃的进步,与解放以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气象工作是以观测为基础的。不论是单站补充预报还是数值天气预报,不论是农业气候服务还是航空天气实况服务,都只有依据实际气象情况,都少不了气象观测。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广大、细密、可靠而现代化的气象观测,一切气象业务、气象研究、气象教育等等都要落空。  相似文献   

9.
谭文光 《科学通报》1958,3(17):529-529
镇雄位于云南省东北部,西北与东北方面与四川交界,东北与东南方面与贵州交界。其行政区划虽属于云南省昭通专区,而天气变化却与昭通大有区别,特别是地形比较复杂,因而地方性气候也就显得更为特殊。昆明气象台每天广播的昭通专区天气予报,对镇雄地区来说质量很低,即使收到灾害性天气预报,县领导也不敢向下发布,这里实质上成了预报下乡的一个空白点。  相似文献   

10.
彭公炳 《科学通报》1989,34(1):56-56
极地冰雪覆盖对大范围地区天气气候的影响早巳被气象气候学界公认,但在气象卫星观测提供了可靠的南极冰雪资料以后,才可能深入揭示这种影响。本文分析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活动与南极海冰的关系,得出一些对长期天气预报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气象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狂风雨雪、雷电冰雹、云雾露霜、华晕虹霓都是人们常见的天气现象,洪涝干旱、台风龙卷、酷暑严寒等气象灾害更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近代气候变迁和大气环境日益恶化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从远古到今天,人们都在努力探索大气的无穷奥秘,企盼着能预先知道天气的变化,以便趋利避害,做大自然的主人。 气象科学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天气预报的研究、发展过程,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才达到今天的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12.
卫星给气象学家提供了气象俯视图,使他们可以跟踪风暴,给龙卷风定位。但相对而言,至今卫星对日常天气预报帮助较小。而今,如果给这些卫星适当装备,就能给预报者的计算机以较完善的关于风的数据。这些有用的气象眼睛就能对日常预报做出很有价值的贡献。 NASA 哥达德大气空间飞行中心实验室的E贝克  相似文献   

13.
目前,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根据预测时段的长短,可分为:短期预报、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一般来说,预测未来1-2天内的天气预报,称为短期预报;预测未来3-10天左右的天气预报,称为中期预报;预测10天以上,甚至一年的天气预报,称为长期预报。短期预报要求比较详细、具体,例如:第二天会不会下雨?什么时候下雨?雨量、云量、温度、风力有多大等等。中期预报没有短期预报这么详细,一般要求预报未来10天内的平均温度、降水总量,降水过程发生日期和强度,降温过程发生日期和强度等;长期预报只能推测一下将来总的天气趋势,例如:…  相似文献   

14.
彭公炳 《科学通报》1982,27(12):752-752
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的研究表明,地球物理因素(包括地极移动和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在大气环流和我国气候演变中起一定作用。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从统计学角度估计地球物理因素对我国长江流域、华北及东北地区降水和气温的影响,并寻求将这种影响应用于长期天气预报的方法;为此,我们将综合分析大气环流因子、地球物理因子和太阳活动与预报对象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正>林先建的研究将为短期天气预报和长期气候模拟提供支持气候大师林先建的大气网格如何统一天气预报和气候模型……会议桌的下方传来了来电提醒的单调声音,有新的天气预报传过来。通常这不是气候科学家的业务,但是现在他们也拿起电话查看:明天有雪,这对于2月初的新泽西州普林斯顿来说并非不正常。但是,天气模型显示有大暴雪,降雪将达一英尺或更大。看来下雪不可避免。林先建坐在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  相似文献   

16.
茫茫大海,一望无垠。船舶在海上航行,时刻受到天气的制约。"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怎样避害趋利,充分利用气象条件求得更好的效益,就是开展气象导航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目的。气象导航以天气预报和海况预报为基础,以船舶的不同运动性能为依据,利用计算机,确定出安  相似文献   

17.
李麦村 《科学通报》1974,19(3):104-104
在本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气象学界曾经流行一时的Walker,Baur,等学派,都是采用统计方法进行天气预报。这已属于古典统计预报方法了。现代统计预报已有了很大的发展。首先,统计预报的基本原则是从大量历史资料中运用统计方法寻找天气变化的规律和关系。因此,随着运算工具的发展,在当前的统计预报中已采用了大型电子计算机,从而使这些  相似文献   

18.
正虽然天气瓶无法提供准确的天气信息,但是让天气瓶与自己一同感受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中享受观天象的乐趣,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体验。一只有"情怀"的小瓶子最近,市面上流行一种名叫"天气瓶"的小玩意。据称,瓶中的透明液体会随着气象的变化而产生如羽毛、叶子或雪花般不同的结晶现象。"天气瓶"又被称作"风暴球",它是一种源于18世纪欧洲的天气预报仪器。  相似文献   

19.
杨鑑初 《科学通报》1958,3(23):722-722
近几年来,在学习苏联天气图方法中、長期預报的基础上,并結合我国各个地区天气演变的具体特点,許多气象台站已經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中、長期预报办法,在实踐过程中取得了或多或少的成就。但总的說来,在中期预报方面試驗与推广的工作远比在  相似文献   

20.
程純樞 《科学通报》1959,4(10):337-337
地球外面包裹着的这一整层空气,即大气,怎样在运动盾,这个极为复杂的問題,是近代气象学的中心課題。大气是一个整体,一个地方的天气只在較短的时日里就受到很远地区气流的影响。一个地方也因为它所处在大气的部位的不同,主要由这地区的气流特点,在平均状态上表現出它一定的特色——气候。天气預报,特则是中长期天气预报,和对自然改造有重要意义的气候学研究,如果下面对大气环流研究这一课題,在进展上就会受到很严重的限制,只能解决一些枝节問题,甚至于表面问题,而不得要领。从中学自然地理教科书到較专門的气象学教科书里,都有一定的章节,用不同的尺寸介紹大气环流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