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进行街道景观整治规划设计中,除对街道两边的建筑物进行景观整治规划设计外,对绿化的形象设计和对街道设施的合理配置及形象设计也不能忽视.本文就以保定市新华路街道景观整治规划设计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当前城市景观整治现状,结合近年间合肥市旧城更新改造经验,从方法论角度探讨城市街道景观整治的设计方法.以城市五要素的设计体系--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为基本框架,详细阐述了各要素的设计思想,以期为之后的旧城更新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街道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主要因素,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烘托城市建筑艺术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打造城市特色景观,应充分发挥城市街道景观在城市特色中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通过营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集地理性、地方性、文化性于一体的街道景观,进而凸显城市的特色景观。本研究从城市特色景观与街道景观结合的角度入手,不仅给城市景观设计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时也给街道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为城市特色景观提供一定设计思路的同时,也为进一步的系统研究起到示范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正面临存量精细化建设的新阶段,城市街道景观的破碎化导致了部分街道忽略了其承载市民公共活动的重要功能。以破碎环境织补和连接为理念的景观织补理论对街道景观建设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总结了街道景观织补理论的特征,使用金字塔场景分析网络(pyramid scene parsing network,PSPNet)分析哈尔滨市1098条街道的街景影像,并以景观织补理论为视角分析哈尔滨市街道景观质量,最终发现研究区域内建筑与天空界面的变化剧烈程度、街道围合度、线密度、建筑可视因子、步行道路、各类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的密度分布相似,均呈中心高四周低的分布态势,而植物界面变化剧烈程度、天空可视因子、植被可视因子、交通标识在图像中的占比、机动车道路在图像中的占比分布相反。本研究揭示了哈尔滨城市街道景观织补理论特征的分布和内在关系,丰富了景观织补理论研究体系,以期为城市视角下街道景观织补策略提供一定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典型热带台地地区的海南省屯昌县南吕镇土地整治项目区为例, 探讨基于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技术。首先, 利用ArcGIS 和FRAGSTAS 软件, 计算项目区景观尺度和斑块尺度的景观格局指数, 分析项目区的景观格局情况; 然后, 采用农用地分等因素组合的方法, 分析项目区耕地利用的限制性, 以项目区农用地分等单元为基本评价单元, 分析评价单元的分等因素组合类型以及不同组合类型对农用地质量的限制强度, 以此明确评价单元整治的难易程度和整治重点; 最后, 在对项目区进行景观格局与限制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进行项目区的规划设计, 包括空间布局和生态设计两部分, 空间布局主要是确定整治项目区土地利用格局, 包括确定各类用地的空间位置和数量比例关系以及各种地类及整治工程的位置, 生态设计是对项目区内的用地类型和整治工程进行生态化设计, 包括对田块、道路、沟渠等提出适合热带台地地区气候和地貌特点的生态化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热带台地地区土地整治规划设计的实践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城市夜晚灯光景观是城市街道及环境建设的新课题。通过盐城市区主要道路亮化规划设计实例,介绍城市夜间亮化工程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街道色彩景观规划的控制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街道色彩景观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文中以色彩理论为框架,对影响城市街道色彩景观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对街道色彩景观规划的若干控制模式和方法,用以指导城市街道色彩景观的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8.
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在城市街道景观评价中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街道景观评价可为街道景观的优化提升提供决策依据.以著名的旅游城市桂林市为例,基于实地调查提取研究区街道景观信息,通过分析城市街道景观特征,分级构建了以功能、生态、美学和文化4方面作为评价准则的城市街道景观综合评价体系,并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熵权法,分析了桂林市5条主要旅游通道街道景观的现状,并针对分析结果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和优选.分析结果表明:权重变化对基于AHP法的街道景观评价结果影响不大,两种不同的指标赋权法得到的指标权重虽有所差异,但评价结果基本相同,即5条旅游通道街道景观质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滨江路、翊武路、龙隐路、七星路和穿山路.通过比较AHP法和熵权法的城市街道景观评价结果,揭示了AHP法在城市街道景观评价中因其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所产生的局限性,证明了熵权法在城市街道景观评价方面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丰富了空间多准则决策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介绍城市街道景观改造的设计原则以及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时其改造设计的主要内容进行了阐述,以期给类似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刘佳 《工程与建设》2011,25(5):618-619,644
文章阐述了我国城市道路景观风貌的现状以及建筑色彩对于道路景观风貌和城市色彩景观的影响,提出了建筑色彩更新设计的肇本原则,通过案例分析,说明了建筑色彩更新设计在道路景观整治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1.
城市街道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建成给了街道躯体,街道上的活动给了街道生命。剖析街道空间当下存在的问题;分析街道的构成要素,谈论各个物质要素对于街道的作用;探索街道的整治方法,恢复街道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从概念方面探索园林,绿化,景观。继而分析了街道景观功能,我国街道景观存在的问题,街道景观设计原则,最后从几个方面分析街道景观设计,并着重分析城市街道绿化,从而论述城市街道景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城市街道是城市的框架,是联系城市各个功能区的纽带。本文首先从概念方面探索园林,绿化,景观。继而分析了街道景观功能,我国街道景观存在的问题,街道景观设计原则,最后从几个方面分析街道景观设计,并着重分析城市街道绿化,从而论述城市街道景观的重要性,并对要求设计者及城市有关领导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韩悦  王爱华 《工程与建设》2010,24(3):311-313
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角是广场、道路、街道以及构成城镇及城市公共界面的建筑物,街道作为城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标志性交通道路,不仅是城市交通运输的基础,更是城市生活的重要场所,体现着城市的形象与风貌。它的规划设计尤为重要,在探索成果的实效性与可操作性的同时,尝试城市设计与景观规划设计的融合,使景观规划设计融于城市设计;挖掘塑造城市精神与个性特色,构筑宜人的街道环境;对城市新区街道建设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也对旧城区的街道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城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改进人的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改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规划设计,它实际上是对城市空间在景观美学上的规划设计。中介景观做为城市的一部分,与城市的关系愈来愈密切。  相似文献   

16.
街道是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街道空间承载着交通、生活和商业等多种城市功能。文章选择以城市街道所承载的商业功能中的餐饮业为例,基于街景视角探究了街道空间的景观与餐饮业活力之间的关系:首先,基于HDBSCAN聚类算法构建了街道空间;其次,应用图像语义分割模型提取了街景图片中的建筑物、天空和树木等12种景观目标,构建了天空占比、绿视率、围合度、围墙占比、道路占比和混乱度6个街道景观指标;然后,利用大众点评数据中的餐饮业点评信息,采用核密度算法测算了餐饮业活力;继而,应用偏相关分析对街道空间的街道景观与餐饮业活力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最后,以广州市天河区为研究区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街景视角下的街道景观与餐饮业活力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混乱度、绿视率、围墙占比、天空占比均与餐饮业活力负相关,而围合度与餐饮业活力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城市街道园林植物景观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者们利用各种各样的园林景观设计来表达各种不同含义。其发展的趋势是将功能性和艺术性进行巧妙的结合、设计来突出景观的艺术性和功能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城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改进人的空间环境质量,从而改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规划设计。它实际上是对城市空间在景观美学上的规划设计。中介景观做为城市的一部分,与城市的关系愈来愈密切。  相似文献   

19.
宋晓敏 《科技信息》2011,(14):I0333-I0334
本文通过对海门市工业园区沿街立面整治,以及配合对沿街绿化景观的整体提升设计,从而促进工业园区内以家纺为特色产业的经济发展,并对立面整治结合绿化景观的设计理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对城市旧城改造中道路景观的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归纳了道路景观整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指出了不同类型道路的整治重点,并阐述了整治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