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华北地台中石炭统本溪组底部G层铝土矿的赋存层位、空间展布,本溪组岩性等特点,对G层铝土矿的物质来源、形成条件,分布和赋存规律作了初步探讨。并着重阐述了本溪组岩性及厚度对G甚铝土矿形成的控制作用。对G铝的找矿方向也提出了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区内耐火黏土矿为沉积型床,含矿岩系为石炭系本溪组。本溪组含矿两层,仅中矿层发育。中矿层赋存于本溪组中段,埋深0~165m,东西长约5.7km,南北宽约0.7km,总体呈较规则的多边形;矿层形态比较简单,呈层状分布,总体倾向南东,倾角0°~12°;矿层属较稳定型,均厚2.88m。根据岩矿石微量元素、岩性特征、古生物特征,结合区域构造环境分析,区内耐火黏土矿形成于构造稳定、气候湿润的陆相淡水环境,古水体呈有氧—还原特征,成矿物质主要来源奥陶系碳酸盐岩、次为周边古陆硅酸岩。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石炭系本溪组和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分旋回叙述了岩性岩相特征,分析了沉积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聚煤特征。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鄂尔多斯盆地X区本溪组的铝土岩是储层还是盖层,以测井、录井、X衍射资料为基础,对铝土岩的成因、岩性、沉积环境、测井响应、储层物性及含气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铝土岩储层的硬水铝石矿物质量分数在80%以上,发育在封闭的滨浅海环境,可分为过渡期、静水期、强动荡期和弱动荡期4种不同的水动力环境,在强动荡期和弱动荡期下发...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山东蒙阴、新汶一带中石炭世本溪组产出的软质粘土进行了矿物学及化学成分分析,并与国内相似产状同类矿物进行了对比,最后探讨了本溪组的沉积环境及其对粘土成因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自治区桌子山煤田属华北型石炭二叠纪含煤沉积,四道泉勘查区位于桌子山煤田西南部,太原组下段为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根据本区已有地质资料最新的勘探成果,认为勘查区构造主要由一个不对称宽缓向斜和一宽缓背斜组成,发育断层2条(落差100m),地层倾角一般为4~15°,构造复杂程度中等;根据岩性特征将太原组下段分为上、中、下三个含煤岩性段,中段为主要含煤层段,含可采煤层6层,其中461煤层为本区主采煤层,煤层厚度较大,全区稳定可采;通过岩性特征、岩煤层组合关系、动植物化石、沉积构造的研究分析,确认太原组下段沉积环境属滨海、泻湖-潮坪(含泥炭沼泽)—水上三角洲沉积,对主要可采煤层的聚煤环境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临沂煤田晚古生代煤系最大厚度>400米,本溪组不含可采煤层,太原组及山西组为主要可采层段,尤以山西组可采性更普遍。本区煤系岩石组合为一广海型碳酸盐沉积为主的组合向近海型河流、三角洲环境碎屑沉积为为主的组合过渡为特征,砂泥岩组合多以陆源沉积为主,本溪组中并发现火山碎屑产物。本溪组以海洋环境为主的广海至局限台地碳酸盐岩与泻湖、海湾沙泥质沉积及流水成因的碎屑岩系交互。太原组为局限海碳酸盐沉积与流水成因的碎屑岩系及泻湖潮坪砂泥质组合频繁交互,普遍含可采煤层。山西组以大陆环境为主的河流、三角洲体系沉积产物,普遍含可采煤层。整个晚古生代煤系表现为一海退过程,煤层的形成与泻湖、潮坪及河流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川南煤田古叙矿区龙潭组煤层成熟演化过程及气体成因类型,运用Petromod 1D模拟软件,结合川南煤田古叙矿区岩性地层分布、煤层埋深、泥岩声波时差、包裹体均一温度、气体稳定碳同位素组成测试等数据,对川南煤田古叙矿区C_(17)号煤层的埋藏史、受热史和有机质成熟生烃史进行重建。结果表明川南煤田古叙矿区地层自晚二叠世沉积以来,地层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剥蚀,即下三叠统嘉陵江组的剥蚀厚度约为39 m、上侏罗统与上覆地层的剥蚀厚度约为314 m,下白垩统与上覆地层的剥蚀厚度约为2 600 m、下古新统与上覆地层的剥蚀厚度约为1 681 m;龙潭组C_(17)号煤层自晚二叠世沉积以来,主要经历了3次"沉降-抬升"过程,最大埋深为晚白垩世末期的5 101 m,遭受最高受热温度为早白垩世末的234℃,现今温度为47℃,煤有机质成熟生烃过程分为未成熟、成熟生油、高成熟生湿气、过成熟生干气和生烃枯竭5个阶段。煤层气为一期成藏且发生散失时间为中侏罗世,富集时间为早白垩世。现今龙潭组C_(17)号煤层中赋存气体成因类型为热成因气。  相似文献   

9.
陇东地区是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的重要产区之一,砂体成因类型包括砂质碎屑流、浊流和滑塌。针对陇东地区长7油层组,利用X井长7全井段取心资料,分别开展了厘米级砂体成因解释(小尺度)、不同成因(期次)砂体组合解释(中尺度)和测井相解释(大尺度)。通过厘米级砂体成因解释,识别砂质碎屑流成因砂体366层,单层厚度以0.3 m以下居多;识别浊流成因砂体225层,单层厚度以0.1 m以下居多;识别滑塌成因砂体91层,单层厚度以0.15 m以下居多。通过不同成因(期次)砂体组合划分,识别砂质碎屑流成因砂体共106层,浊流成因砂体共37层,滑塌成因砂体共38层。通过测井相组合解释,砂质碎屑流成因砂体厚度范围是0.6~6.03 m,浊流成因砂体厚度范围是0.6~6.14 m,滑塌成因砂体厚度范围是0.46~1.26 m.从各尺度砂体类型(或组合)厚度和层数2方面综合分析,砂质碎屑流成因砂体是长7主要的的砂体类型。各类型砂体的发育规律与中期基准面有较好的响应关系,砂质碎屑流成因砂体在中期基准面上升早期和下降晚期发育程度最高,浊流成因砂体在中期基准面上升早期-下降早期发育程度较好,滑塌成因砂体在中期基准面上升早期和晚期较发育。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贵州平塘县克度煤矿的含煤地层特征、可采煤层的煤层特征及其沉积环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岩性主要由泥质灰岩、粉砂质粘土岩及薄煤层组成,含可采煤层1层(M5)。可采煤层的厚度稳定,煤类单一,主要为贫煤。通过钻孔资料分析,吴家坪组主要为一套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混合沉积,主要沉积相为浅海相、分流间湾相和泥炭沼泽相的沉积环境,沉积环境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11.
沉积环境影响着煤层围岩的岩性组合、煤层埋深以及煤质的变化,因此研究其与瓦斯含量之间的关系对矿井地质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阳泉矿区五矿太原组15#煤层进行研究,通过对区域内岩石样品的观察和矿井瓦斯含量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在五矿太原组内识别出2种沉积相和5种沉积亚相,并总结了其特征。从煤质、煤层厚度、顶底板岩性、及埋深4个方面探讨了沉积环境与瓦斯赋存的关系,发现煤自身变质程度越高瓦斯含量也越高,煤层厚度与瓦斯含量关系不大,而煤层的埋藏深度以及底板板泥岩厚度和顶板灰岩厚度都与瓦斯含量成正比。  相似文献   

12.
柴达木盆地西部花土沟油区碳酸盐岩主要分布于上干柴沟组的上部和下油砂山组的底部 ,与砂岩、泥岩呈不等厚互层 ,单层厚度 0 .5~ 3m,累计厚度可达 10多米。其中藻纹层灰岩和藻叠层灰岩溶孔发育 ,分布范围广 ,厚度大 ,物性最好 ,是一种特殊的油气储层。藻纹层灰岩和藻叠层灰岩发育于相对稳定的滨浅湖环境 ,其发育规模和储层性质主要受沉积环境的稳定性、早期淋溶程度和晚期胶结充填强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合水县西-宁县北部勘查区中侏罗统延安组地层厚度、煤层厚度以及展布规律的研究,分析了该勘查区延安组的含煤性特征及其沉积环境。结果表明:合水县西-宁县北部勘查区中侏罗统延安组地层含煤性呈沿向斜轴部好,向两翼逐渐变差的趋势。区内延安组地层可采煤层共三层,即煤5-1、煤6、及煤8层。其中煤5-1层和煤8层为主采煤层。分析其沉积环境,认为延安组的早期沉积环境主要以河流相沉积为主,中期沉积主要由河湖三角洲的沉积发育而成,晚期沉积环境以泛滥平原形成的网状河相(残余湖相)为主。其中,煤5-1层发育于延安中期,以浅水湖泊沉积为主;煤8层则发育于延安早期盆地的初始充填阶段,沉积环境属泛滥盆地的岸后沼泽。  相似文献   

14.
董广智 《科技信息》2011,(22):335-335,338
邯峰矿区位于河北省南部,地处太行山东麓。地跨邯郸、磁县、武安所辖地界,北与邢台矿区相接,南止漳河,西至九山煤层露头,东至京广铁路,矿区面积约900km2。1.本溪组地层的沉积特征1.1本溪组地层的岩石类型及丰度石炭系本溪组地层在邯峰矿区的观台、白土、北大峪、上泉、野河、紫泉等有零星出露。本溪组地层厚2.51-32.85米,岩性主要为粉砂岩、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致密油储集层具有岩性复杂、类型多样、预测难度较大等特点。大民屯凹陷沙四段下段储集层岩性以泥质云岩为主,其孔隙分布在1%~10%,大部分分布在4%左右,渗透率小于1 m D,可形成以泥质云岩为储集层的致密油藏。研究区目的层属于浅湖相沉积环境,其地质特征具有典型的"三明治"结构,即油页岩与泥质云岩紧密接触且为互层。通过全区测井曲线特征分析,并在沈352取心井岩性、物性与镜下薄片等资料分析观察的基础上,研究了储集层孔隙度变化规律及控制因素,并利用地震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进行储层分布预测。研究表明泥质云岩碳酸盐岩含量高,岩石脆性好易于溶蚀,可做良好储层,其储集空间类型以微观溶蚀孔和微裂缝为主,并且在"三明治"结构下,微观溶蚀孔主要发育在泥质云岩与油页岩紧密接触层段。储层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目的层致密储层厚度平面分布较为稳定,储集层累计厚度在20~100 m之间,研究区西北部及东南部地区为全区发育较好区域,其储层预测结果与测井解释结果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鄂尔多斯盆地高桥-宜川地区本溪组的沉积环境,选取研究区本溪组2 口探井的泥岩样品,采用ICP-MS对其进行主微量元素测试,结果显示,研究区泥岩的微量元素环境指标特征参数差别较大,说明其形成于不同的沉积环境;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呈右倾弱Eu负异常的V型特征,微量元素地壳标准化曲线特征表现一致.表明鄂尔多斯盆地...  相似文献   

17.
郭炎  林良彪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10):3838-3844
为了探讨四川盆地东南部二叠统龙潭组泥页岩的资源潜力,在总结近年来四川盆地东南部龙潭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野外露头、岩心和测井等资料,以层序地层与沉积相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和层序地层格架,研究了沉积相对岩性分布的影响,总结了龙潭组泥页岩岩性组合特征和泥页岩厚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东南部龙潭组由底至顶依次划分为SQ1、SQ2、SQ3三级层序,SQ1层序由低位体系域、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而SQ2层序和SQ3层序则皆由海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构成;四川盆地东南部泥页岩组合及厚度受控于沉积环境:滨岸相主要泥页岩组合为泥包砂,厚度大;潮坪相主要泥页岩组合为泥包砂,有效厚度仅次于滨岸相;混积陆棚相泥页岩组合以泥包灰为主,较薄; SQ1段、SQ2段和SQ3段泥页岩厚度总体上表现为西南部厚、东北部薄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首先对硅酸盐体系中的AZ91D镁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然后通过调节电压制备厚度均为25 μm和厚度均为40 μm的两组微弧氧化膜层,并针对这两组等厚度膜层的制备时间、能耗、质量厚度比及耐蚀性随电压的变化规律等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电压的增大,两组等厚度膜层的制备时间均缩短,能耗均降低.相对于厚度均为25 μm的膜层,厚度均为40 μm的膜层的制备时间更长、能耗更大,同时因40 μm膜层较低的致密性,其在氯化钠介质中的耐蚀性较差,但其较厚的厚度使得膜层在硝酸介质中显现出更为优异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9.
湖南天门山牛蹄塘组底部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实地考察湖南张家界(大庸)天门山一带寒武系牛蹄塘组底部的岩性、结构及化石,并结合地球化学指标来探讨牛蹄塘组底部的沉积环境.牛蹄塘组的岩性自下而上为:磷块岩或硅质岩-磷结核层或砾岩-硅质页岩或泥灰岩-矿层-碳质页岩;含他形结构重晶石的层位与贵州、湖南等地喷流沉积成因重晶石矿床的层位一致.页岩的LaN/CeN比值为1.27,Ce/Ce*比值为0.87,属于大陆边缘的范围;而硅质岩的LaN/CeN是3.19,Ce/Ce*为0.33,则不属于正常大陆边缘的比值范围.硅质岩与页岩的Ua(Ua=Utotal-Th/3)分别为4.53及63.54.牛蹄塘组底部是大陆边缘陆棚到陆架的沉积环境,为一个海侵的过程.其地化环境从富氧到缺氧,期间经历了至少两次的热液活动.  相似文献   

20.
辽宁本溪田师傅早中石炭世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岩性特征、沉积序列、生物组合、砂岩粒度特征、泥岩地球化学性质以及粘土矿物特征,分析了辽宁本溪田师傅地区早、中石炭世的沉积环境。结果表明,本区早、中石炭世沉积环境具有明显的纵向演替:早石炭世晚期,主要为滨岸沼泽环境;中石炭世早期,主要为海湾-泻湖环境;中石炭世晚期则为正常浅海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