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节日里,五颜六色的气球冉冉升起,天空被打扮得五彩缤纷.此时此刻,您可曾想到,正是气球第一次将人类送上白云飘浮的蓝天,实现了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  相似文献   

2.
飞行     
人类总想像鸟儿一样地飞行。鸟儿之所以能轻易地飞起来,是因为它们的体重轻,而人类无法飞起来,则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太重。人类第一次升到空中是借助气球来实现的,这些气球是充满气体的大袋子。氢气对气球来说是一种有用的气体,它比空气轻许多,氮也是一种比空气轻的气体,但因为它太昂贵,因此气球通常都是用氢气来充填。  相似文献   

3.
<正>人们普遍拥有这样一种心理:越是朦朦胧胧的东西,就越想扯下它的神秘面纱,弄清它的来龙去脉。所谓好奇心,就是这种面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能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竭力想把它搞清楚的心理倾向。因为对天空的好奇,人类发明了热气球、滑翔机、飞艇和飞机;因为对海洋的好奇,人类发明了轮船、潜艇和潜水运动;因为对太空的好奇,人类发明了火箭、卫星、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研究表明,一个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人,往往勤奋自信,善于钻研,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4.
赵玲 《科学之友》2007,(1):28-29
巨大的椭圆形气球——飞艇,又回来了!我们将有望在5~10年后看到这种名副其实的“空中客货轮”重新穿梭于天际。5年来,全世界几乎都在为飞艇而狂热,就连美国军方也开始斥资对它进行研究。 “飞艇热“为何会不期而至?其实,它的爆发并非我们所认为的那样突如其来。可以说,自其诞生之日起,工程师们一直对这种庞然大物青昧有加,即使在快捷保险的飞机时代,仍然对它充满梦想。工程师们认定,飞艇必将大有作为。今天,飞艇可以应用于旅游观光,它庞大的身躯更是一块无与伦比的巨大广告牌;将来,它可以替代飞机运送一些过于笨重或体积过大的物品。  相似文献   

5.
林曦 《知识就是力量》1994,(12):0021-0025
空空导弹,通常指的是从空中发射,主要攻击各类空中目标(如飞机、飞艇、气球、导弹等)的战术导弹,它比起其它空战武器,有射程远、速度快、命中率高、威力大等优点。这种导弹是根据战争的需要,在二战末期诞生的。  相似文献   

6.
正飞艇历史悠久,它帮人们实现了飞天的梦想。而后,人们几乎忘记了它的存在。如今,沉寂几十年的飞艇,为何再次华丽复出?热气球或是飞艇始祖现在人们回忆航空器的诞生,都愿意从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时开始。然而人类最早的飞行器,却出现在飞机发明的120年前,它就是我们熟知的热气球。蒙哥尔费兄弟是热气球的发明人。他们兄弟俩原本是法国里昂附近勤勤恳恳的造纸工,有一天,他们在烧火时看  相似文献   

7.
你问我答     
《知识就是力量》2009,(2):80-80
问:如今每逢年节都会用各种彩色气球烘托气氛,可是过不多久它们很快就收缩变瘪了。橡胶有很好的气密性,为什么还会跑气呢?答:气球看上去是不透气的,汽车轮胎也是橡胶质的,如果很容易跑气麻烦就大了。但是,只要经历的时间足够长同样会瘪掉。且不说封口手段所造成的跑气,从分子的水平来看,橡胶分子间也是有间隙的.气体分子足以从中通过,所以它们从气球里面跑出来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商海中掀起的气球广告热,方兴未艾。在各类城市中到处可见高悬的彩球,系带着巨型字幅随风摆动,格外引人注目。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气球再次显示了自己的独特功能。自气球问世二百多年来,曾为人类作出过突出贡献,且不谈古老的热气球,仅氢气球一族立下的汗马功劳和创造的奇迹,就足以令人鼓舞和振奋。大气探测最早乘氢气球探测大气的是法国科学家查尔斯,1783年他乘坐自制的氢气球上升到2000多米  相似文献   

9.
正"兴登堡"号飞艇是德意志帝国的骄傲,然而,它的坠毁却让商业飞艇时代一度中止了30余年。"兴登堡"号飞艇及空难始末1937年5月6日傍晚,美国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海军航空总站,巨型商用飞艇"兴登堡"号准备着陆,千余名观众在现场翘首观看。当日18时20分,飞艇抵达航空站上方后,随即抛下两根着陆绳。18时25分,飞艇下降至离地面仅90余米的空中,距碇泊塔仅有几米时,飞艇尾部平衡翼附近出现了火光,随即发生两次爆炸并起火燃烧。由于没有足够的灭火设备和措施,在第一束火苗出现34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人类就想看得更远,看到我们的肉眼不能及的地方。我国四川三星堆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铜人伸长变形的眼睛就表达了这种愿望,传说中的“千里眼”、“顺风耳”也是这个意思。遥感是从英文“Remote Sensing”翻译过来的,就是“远距离的感知”的意思。“遥感”可理解为感知在遥远的地方我们无法直接接触的目标。地球上的每一个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有一种人类已经认识到的形式——电磁波。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的波谱特性是不相同的,遥感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辐射和反射能量,从而提取这些物体的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例如,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发生的时候,由于着火的树木温度比没有着火的树木温度高,它们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没有着火的树木更多的能量,这样,载有热红外波段传感器的卫星拍摄到的影像,其着火的森林就会显示出比没有着火的森林更明显的红色调。这个例子简单地说明了遥感的基本原理和过程。遥感大体可分为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地面遥感主要指以高塔、车、船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系统,地物波谱仪或传感器安装在这些地面平台上,可进行各种地物波谱测量。航空遥感泛指从飞机、飞艇、气球等空中平台对...  相似文献   

11.
气球的妙用     
美国大气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已获得大量有关地球大气层和大空的重要发现。这些科学家们并没使用常见的空间探索工具,即没使用火箭、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相反,他们使用了两百年前发明的至今仍造福于人类的现代运载工具—气球。他们的研究表明,在气球上进行这些实验比在宇宙飞船上便宜得多,而且还可以非常方便而迅速地回收实验仪器。气球携带  相似文献   

12.
虽然早在飞机诞生之前,就有人从气球或飞艇上投掷过炸弹,但真正的航空炸弹却是在飞机诞生之后出现的。从1911年11月1日,意大利人在意土战争中首次使用以来,航空炸弹便被广泛用于战争,成为各交战国执行战略、战术轰炸的标准武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航空炸弹的破坏作用,越来越大。 航空炸弹发展至今,由于不断采用新技术,已不再是先前笨拙的铁家伙,即使在大量使用导弹的今天,其地位与作用不但未受到影响,反而因其成本低、作战效能高  相似文献   

13.
近期,我武警部队正式装备载人飞艇,在北京上空执行警卫任务,使我军又增加了一个新的执勤手段。飞艇在我国是一种新型载人工具,其实,飞艇是一种古老的的飞行器。在本世纪初飞机问世之前。它已经实现载人空中旅行了。飞艇一般由艇体、发动机、客(货)舱、操纵舱几部分组成,在艇体气囊中装有氮气、氢气、热空气等气体,利用这些气体获得浮力而升空,靠发动机和螺旋桨获得向前运  相似文献   

14.
《科学24小时》2011,(3):52-52
到2030年,家庭旅游将更加时尚便捷,我们能够乘载巨大的飞艇在空中飞翔。 这种未来飞艇中包含着宽敞的房间,能够抵达世界各地。它就像空中的巡洋舰,“零碰撞”空中漂浮飞艇内置酒吧和餐厅,还能够从周围的自然元素中收集能量作为驱动力。一种特殊的飞艇花园还能为乘客提供新鲜的水果。  相似文献   

15.
1937年,德国"兴登堡号"巨型飞艇不幸失事后,至今大半个世纪以来,飞艇似乎销声匿迹了,而民用航空的飞速发展也大大掩盖了飞艇重出江湖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人类就幻想能像鸟一样自由飞翔,像孙悟空那样能腾云驾雾来去自如。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幻想基本成真:热气球、飞艇、飞机、直升机、火箭、航天飞机已使人类飞上蓝天,飞进太空。但是,所有这些飞行器均未能达到人类想像中的自由飞翔的程度,不能随时随地自由起飞降落,仍然受着相当强的,诸如跑道、场地、发射架等条件的约束。  相似文献   

17.
<正>说起种子传播,您或许觉得是老生常谈。但是,您坚持看完本文,就不会再这么想了。地球表面遍布植物,就连海底火山喷发诞生的新岛屿,不久之后就变成了绿洲;楼房破损的墙壁,经过几年也被绿色覆盖。显然,植物是可以自如分布的。它们分布的手段就是依靠种子传播,传播的媒介包括风、水、动物及人类等,这种传播对物种延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1852年世界上第一艘飞艇升空开始,这种靠充入轻于空气的气体升空并用动力推进的飞行器,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直到1937年,著名的"兴登堡"号飞艇在载客飞行中发生爆炸,飞艇在34秒内化为灰烬,33人葬身大海,才使这种飞行器在天空销声匿迹。然而"兴登堡"号惨案并未破灭人们对飞艇的希望。美国伊利诺斯理工学院的查尔斯·欧文教授  相似文献   

19.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2002年9月4日报道,中国将引进一个安装在浮空器(亦称飞艇)上的海洋巡逻雷达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美洲豹”浮空器、一部装在浮空器吊舱内的“海龙”雷达以及稳定装置和无线通信设备组成。该浮空器长60.7米,体积为11809立方米,能够悬停在3000米的高空,雷达探测距离可达200千米左右,可以连续25天不间断地提供观测数据。飞艇是一种装有推进装置、控制系统并可操纵的轻于空气的载人飞行器。飞艇早在18世纪就已经问世,是飞行器家族中的老前辈。早期的飞艇主要用于侦察、巡逻、对地轰炸和运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相似文献   

20.
正超压气球搭载成像望远镜项目会将望远镜悬挂在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气球下面,再送到地表上方40千米高的大气层。这只气球的尺寸和足球场一般大,能帮助天文学家拍摄下无比清晰的太空图像,花费只是哈勃望远镜那样的轨道望远镜成本的九牛一毛。超压气球搭载成像望远镜(Super BIT)背后的秘密武器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氦气球——这只气球能飘到地表上方40千米高的地方,在充分膨胀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