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0 毫秒
1.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应该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作业是由个体完成的,就要从个体的角度出发,思考个体实际情况,开展人性化、个性化和发展化的分层作业,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分层教学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凡刚 《科技信息》2011,(29):I0179-I0179,I0267
由于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生的数学水平差异巨大,造成数学教学困难重重。我们有必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这一新的教学形势。分层教学这一模式由于体现了因材施教,可以针对个体差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本文对探讨了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在高职学校数学教学开展分层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开展分层教学的几个步骤,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就追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一、兴趣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给我们的所有学生: "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 -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知识,我们的数学知识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应用于生活实际,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建立于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照雄 《科技资讯》2007,(16):160-160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的改革应该把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加强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此外,教师在数学教学时,还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生活经验以及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挖掘数学的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从而确保数学可以做到"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寓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无处不在,改变学生对数学的畏惧心理,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数学的乐趣、体会数学的魅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上,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数学教学情境,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课堂上彰显出来,学生会快速融入其中,让抽象的数学问题变为生动有趣的日常事物.从而使他们从小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相似文献   

10.
一、兴趣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在此背景下,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现实主题情境以支撑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或学习环境诱发他们进行探索并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徐秀荣 《科技信息》2011,(20):I0251-I025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每个学生在获得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在情感、  相似文献   

13.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数学教学应进一步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的。本文仅就个人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对数学教学基本理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梁德亮 《科技信息》2012,(29):322-322
新课标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些指的就是因材施教。为解决初中数学教育的普及性与学生个体差异性而进行分类指导、分类施教,正是贯彻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通过学习和研究,本人对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教材一次函数一章的安排和学习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数学教学的基本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数学教学应进一步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的.本文仅就个人教学中的体会,谈谈对数学教学基本理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张喜梅 《科技信息》2012,(20):355-355
如何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一要联系生活实际;二要善于用数学美;三要善于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这三种手段和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实现新世纪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数学新课程与新教学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改变了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整体人格与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是数学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要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发展机会和可能,因此发现学生的差异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本文探讨了发现学生差异的不同方法,并阐述了基于学生差异应采取的分层次教学。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是一种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的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传统的那种注重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功能,把学生视作被动的接受者,成为学习的奴隶的教学方法已不适用。这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充分发挥创造性,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得到落实。而这一点对于中专类学校尤其重要。怎样使人人学到学有所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所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