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1 毫秒
1.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3,(13):6-I0004
中型猛禽。全长45~60厘米。重约500~700克。面盘显著,眼先为黑褐色,余部为灰白,背部为褐色;尾羽为淡褐色,飞羽为深褐色,杂以灰褐横斑。腹部淡灰黄色,杂有褐色羽干纹.腿上有污灰色绒羽,并有浅褐色斑点。嘴黄色,爪褐色,雌雄羽色相似。  相似文献   

2.
《科学大观园》2010,(9):I0004-I0004
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银灰至近白色,羽缘混些许棕色。头顶暗红色,具稀疏黑色发状羽;头、颈的三分之二为黑色;眼下有一白斑。飞羽黑褐色,三级飞羽黑色,延长而弯曲呈弓形,羽端分枝成丝状,尾羽灰黑色。嘴为淡绿色,脚黑色。雌鸟上背有淡棕褐色的蓑羽。  相似文献   

3.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2,(9):I0004-I0004
别名:四川鹦鹉、大鹦哥分布:西藏、四川、云南留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型鹦鹉。为我国特产鸟类。全长约45厘米,上体绿色,前额、眼先黑色,头顶和耳羽蓝沾紫色,翅绿色,翅下覆羽葡萄红色。尾呈楔状,蓝绿色;尾下覆羽、腿羽黄绿色,下体除喉部有宽阔黑斑外,余部多为紫色,胸部紫红色。  相似文献   

4.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1,(17):I0004-I0004
别名:红面鹤分布: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繁殖;在长江下游及福建、台湾越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型涉禽。全长约140厘米。体羽多为蓝灰色。额及脸部皮肤裸露为赤红色;耳区有一簇黑色羽;头顶、  相似文献   

5.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3,(19):I0004-I0004
大型猛禽。全长110厘米,体羽主要为黑褐色,头被以污褐色绒羽;颈裸出,呈铅蓝色;皱领淡褐近白色。飞羽黑褐色,尾羽暗褐色。嘴黑褐色,脚灰色,爪黑色。  相似文献   

6.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1,(23):I0004-I0004
大型水禽。全长约160厘米。体羽粉白色,仅初级飞羽及次级飞羽褐黑色。头后具羽冠,胸部具黄色羽簇。虹膜红色,嘴铅蓝色,裸露喉囊黄色,脸上裸露皮肤粉红色,脚为粉红色。  相似文献   

7.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4,(7):I0004-I0004
正大型猛禽。全长约120厘米,上体沙白色或茶褐色,具矛状条纹及淡色羽缘。头被黄白色毛状羽和绒羽;头侧、颏、喉为毛状羽,短而稀疏;颈细而裸露,基部有明显而宽阔的灰白色长翎羽,有淡褐色轴纹。翅和尾黑褐色。下体淡黄褐色,具淡色纵纹。嘴灰绿色或铅灰色,脚暗绿灰色。栖息于干燥而严寒的高山,常翱翔于6000米高空,长时间在空中寻找动物尸体或动物病残体,发现后落地撕食。1~4月份繁殖,多筑巢  相似文献   

8.
正世界现存15种鹤中体型最小的一种鹤,体纤瘦。体羽以石板灰色为主,背部具蓝灰色蓑羽。头、颈、胸部为黑色,眼后有一丛白色长羽,蓬松分垂,状若披发。前颈和胸部羽毛黑色,上胸黑羽延长呈披针状。飞羽和尾羽端部黑色。嘴黄绿色。脚青灰色。蓑羽鹤因体型娇小玲珑、举止娴雅,性情羞怯温柔,如闺中小姐,故称为"闺秀鹤"。  相似文献   

9.
《科学大观园》2010,(23):I0004-I0004
<正>分布:云南、广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长尾雉为中型鸡类。全长55厘米左右。雄鸟头顶褐绿色,两侧有白色眉纹。上体背羽紫栗色具黑斑;肩羽有宽阔的白色块斑;下背、腰、尾上覆羽白色有蓝黑色斑。翅羽暗褐色。尾羽灰色具有黑栗二色并列的横斑。下体腹部与两胁栗色。嘴角  相似文献   

10.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0,(11):I0004-I0004
<正>别名:孔雀鸡分布:云南、海南(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孔雀雉雄鸟全长65厘米左右,雌鸟长约50厘米。雄鸟体羽为乌褐色,密布近似白色细点和横斑。头顶有发状冠羽。背、两翅及尾部均具金属蓝稍带紫色大型眼状斑。嘴为  相似文献   

11.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09,(15):I0004-I0004
大型鸡类。全长96厘米左右。体羽主要为深褐色,头和颈部为灰黑色;耳羽簇白色,短角状;脸部裸皮鲜红色。飞羽浅棕褐色。腰和尾羽基部白色;尾羽较长,末端转黑;中央尾羽长而上翘,羽披散下垂如散发状。嘴粉红色。脚珊瑚红色。雄鸟有距。  相似文献   

12.
<正>别名:棒槌雀分布:在大陆分布较广为留鸟,台湾为旅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型猛禽。全长20厘米,上体灰褐色(有棕栗色),有黑褐色虫蠹状细纹,面盘灰褐色,密布纤细黑纹;领圈淡棕色;耳羽基部棕色;头顶至背和翅覆羽杂以棕白色斑。飞羽大都黑褐色,尾羽灰褐,尾下覆羽白色。下体红褐至灰褐色,有暗褐色纤细横斑和黑褐色羽干纹,嘴暗绿色,先端近黄色,爪灰褐色。  相似文献   

13.
<正>别名:闺秀鹤分布: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繁殖;西藏南部越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型涉禽,是鹤类中体型最小的一种。全长80厘米左右,体羽以石板灰色为主,背部具蓝灰色蓑羽。颊部两侧各生有一丛白色长羽,蓬松分垂,状若披发。前颈和胸部羽毛黑色,上胸黑羽延长呈披针  相似文献   

14.
别名:官鸭分布:在东北北部、内蒙古繁殖,在东南各省越冬,少数在台湾、云南、贵州等地,是留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型游禽。全长约40厘米,雄鸟羽色艳丽,并带有金属光泽。额和头顶中央羽色翠绿;枕羽金属铜赤色,与后颈的金属暗绿和暗紫色长羽形成冠羽;头顶两侧有纯白眉纹;飞羽褐色至黑褐色,翅上有  相似文献   

15.
正体型略小于丹顶鹤,大小与黑颈鹤相仿。体羽多为蓝灰色,腹部较深,背部较浅。额及脸颊两侧皮肤裸露为赤红色,繁殖期尤为鲜艳,故又称"红面鹤"。耳区有一簇黑色羽。头顶、颏、喉及后颈为白色,喉部白色羽毛部分,其宽度向下变窄,呈"V"字形。外侧飞羽灰色,内侧飞羽白色,前颈、下体、尾羽灰黑色。嘴黄绿色。  相似文献   

16.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4,(3):I0004-I0004
<正>别名:角鸡、松鸡分布:青海、甘肃、宁夏、四川(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型鸡类。全长约90厘米,体羽青灰色,具金属光泽,披散如毛发状。头顶和枕部密布黑色绒羽;两簇白色耳羽呈短角状;面部裸皮鲜红色。飞羽带褐色,具金属紫蓝色外缘。中央尾羽特长而上翘,羽枝披散下垂如马尾,两侧尾羽基部白色,其余为紫蓝色。嘴淡红色,  相似文献   

17.
<正>分布:四川、云南(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型鹦鹉。全长约30厘米,体羽以绿色为主。头部铅灰色;后颈和颈侧有一铜绿色领环;眼先及贯眼纹近蓝黑色;颊下有一黑带。飞羽绿色,有淡黄色外缘;翅上中覆羽有一暗红色斑块。中央尾羽绿色,具紫黄色羽端;侧尾羽绿色,下体为淡黄绿色,上嘴朱红色,嘴端和下嘴为黄色。栖息于山区稀疏阔叶林、沟谷林或果园。主要食物为野果、种子及谷物。  相似文献   

18.
魏明 《科学大观园》2014,(19):I0004-I0004
<正>中型鸠鸽类。全长27厘米,身体厚实。雄鸟背部及内侧翼上覆羽为绛紫色,雌鸟相应部位为深绿色。额及头顶灰色,颈绿色。下体黄绿色,翼近黑,具黄色羽缘和一道明显的黄色翼斑。中央尾羽绿色,其余灰色具黑色次端斑。两肋绿色具白斑。尾下覆羽黄褐色。虹膜黄色,眼周裸皮艳蓝绿色。嘴绿色,嘴基红色,脚为绯红色。栖息于河边次生林及山地热带雨林中。主食野果、嫩芽,也食少量昆虫。结群取食,常在树木的低枝上扑翼。  相似文献   

19.
《科学大观园》2013,(23):I0004-I0004
小犁猛禽。全长25厘米左有,上体及两翼大多灰褐色,体习习多具黑褐色羽十纹以及虫蠹状细斑,并散有棕白色眼斑。额、脸盘棕白色:后颈的棕白色眼斑形成一个不完整的半领圈。下羽、尾羽黑褐色,具淡棕色横斑。下体灰白,嘴淡黄染绿色。爪淡黄色。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别名虎头雕分布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台湾大型猛禽。全长约100厘米。体羽大部为黑褐色,具灰褐色纵纹。额、肩、腰、尾上及尾下覆羽、腿覆羽及尾羽为白色。幼鸟的这些白色羽毛大多具有暗褐色斑纹。嘴、脚为深黄色。栖息于近海的河沼地区高树上。主食鱼类,也捕食水禽、啮齿动物和腐尸。在崖壁或大树卜以枯枝编巢,每窝产卵2枚,白色。本种在黑龙江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分布,但无繁殖确证。其余大部地区均为旅鸟,偶在台湾越冬。(孙晓供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