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云 《科学之友》2008,(1):23-23
美国洛杉矶建筑师迈克尔·伽特泽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人,他常常设计一些稀奇古怪的建筑.他的创意如此奇特,以至于这些建筑一旦落成,就成为地标式建筑,而且引领建筑设计的时尚潮流.  相似文献   

2.
爱佛莱·诺贝尔1833年10月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一个发明家的家庭里.他的父亲应墨纽·诺贝尔出身贫寒,少年时当过水手,1818年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建筑.他担任建筑工程师后,承担的工程不断遭受严重损失,他的资产又不幸毁于火灾,于是不得不宣告破产,远离祖国和妻儿,到俄国寻求生路.他在俄国克勤克俭,惨淡经营.由于从事机械发明和研制炸药获得成绩,受到了一个俄国将军的重视.俄国军部曾利用他发明的水用炸药在沿海设防.老诺贝尔还制  相似文献   

3.
<正>他设计的肯尼迪图书馆,被公认为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他带领团队设计的中银大厦,成为香港的标志性建筑;他改建的卢浮宫,成为法国人的骄傲。他的建筑精致、美丽,充满人性的光芒。在"建筑艺术"深入人心的过程中,他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世人称贝聿铭为建筑设计界的"奇才"、"现代派设计大师",这绝非溢美之词。贝聿铭在建筑界的地位,就如他的好友乔布斯在电子产品界的地位一样显赫。贝聿铭的公共建筑作品遍布世界各地:美国、法国、中国、德国、日本……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工业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是建筑业,土地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也显得弥足珍贵.如何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是建筑行业要思考的问题.高层建筑虽然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茹何确保他的安生性、使用期限等等已是当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经研究发现,建筑物的沉降对建筑的安全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建筑沉降观测技术对高层钢结构施工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自然生态的角度来看,不少人并不喜欢城市,因为城市不过是"钢筋混凝土的森林",缺乏自然的生动、清新和灵活.瑞典建筑设计师斯特博格等人则认为,将来可以着手改变城市的传统形象,让城市成为容纳大片建筑的"草原".他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设计出一种毛茸茸的草穗状摩天大楼. 斯特博格说,夏天的城市很热,再加上噪声很大,烦躁得令人难以入眠.此时,斯特博格会找一个清净的心灵之所,那就是大草原.来到草原之后,他会立即躺倒在草丛中,看着蓝天发呆,困了就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某一天,他头脑中灵光一闪,觉得可以模仿草穗建造摩天大楼.  相似文献   

6.
年仅10岁的佟杰是沈阳建筑机械厂子弟小学三年级学生.他自幼患先天性肾小管酸中毒症,不能坚持正常的学习。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个赢弱的男孩却认识1万多个汉字,语文教师表示教不了他,甚至一些专家、教授也被他写的生僻字所难倒。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佟杰居然生活在一个半文盲家庭,而且是一  相似文献   

7.
《科学之友》2014,(5):34-35
<正>一位名气不小的房地产老总,一种社会责任感的驱使,让他与散发恶臭的污泥、废弃的建筑垃圾打起了交道,在别人眼里一文不值的污泥、废弃物品,在他眼里却变成了宝贝,经他手的"淘汰物"有了很多新的功用,可以灭火、保温、作肥料。因为他的改造,处理污泥的成本不再高昂,反而可以节约资源、生成新材料;因为他的智举,建筑垃圾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8.
正在电影界,有那么一个老爷子,他当制片人拍了20多年的电影,拍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大片儿。他却又是建筑狂热者,造了十几年的房子,也帮无数人设计过,几乎没有一个不满意的作品。而如今,这个老爷子竟然将他对电影与建筑的狂热合二为一,跑去了古徽州,建起了一座偌大的"电影主题收藏馆"。  相似文献   

9.
汤寿根 《科学通报》1957,2(1):24-24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1956年11月26日—12月1日在武汉举行。大会听取了第一届理事会三年来工作总结报告及修改会章的报告,并进行了讨论。苏联施工专家Γ.Н.什拉姆可夫作了关于民用居住建筑中工业化装配式结构问题的报告,他介绍了工业  相似文献   

10.
一见刘滨谊,听他一谈,我就有相见恨晚之感。正是这次访问使我知道了“景观建筑”这一概念。刚过不惑之年的刘滨谊已拥有令人羡慕的“高度”——他是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建筑学旅游管理系系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建筑、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学会会员,美国景观建筑师学会荣誉会员,国际景观生态学会中国分会理事。此外他还是上海首届科技启明星,并于IWe年人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名片上的这一系列职衔是对他十几年来奋斗业绩的肯定,在素以挑剔、严谨著称的国内外建筑界,刘滨谊的名字获得了认同和尊敬。我…  相似文献   

11.
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不可缺少的原材料,是建筑事业的物质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建筑形式、建筑质量和建筑造价,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城乡建设面貌的变化和人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正确选择与表达建筑材料,是每一个建筑设计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蜜蜂,不但为人们酿造了甜美的蜂蜜,它那卓越的建筑技巧,也给了人们很大的启发. 18世纪初,一个名叫马拉尔奇的法国人,精确测算了蜜蜂蜂窝的大小.他发现,构成每个蜂窝底的三个菱形面的角度大小是一样的:锐角为70°32′,钝角为109°28′.马拉尔奇把这些测算的数据公布了出来.  相似文献   

13.
建筑装饰是指建筑物主体工程完成后所进行的装潢和修饰处理,是以美化建筑和建筑空间为主要目的而设置的空间环境艺术.对于室内装饰或室外装饰来说,建筑装饰不仅仅是为了装饰表面,同时还有保护主体延长寿命的作用.所以,建筑装饰具有使用功能和装饰功能的双重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T/ASC 02-2016)将健康建筑定义为"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为建筑使用者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设施和服务,促进建筑使用者身心健康、实现健康性能提升的建筑".发展健康建筑是建筑领域落实"健康中国"战略部署的重要途径,促进健康建筑发展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回顾了健康建筑的发展历程,介绍了我国健康建筑的发展背景.其次,梳理了我国健康建筑在2017~2019年间在标准、科研、组织机构、项目、交流等方面的重点工作和主要成果.最后,对我国健康建筑未来在影响因素、跨学科融合、设计方法、健康改造升级及标准等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建筑企业面临的风险无处不在,风险管理已成为影响建筑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地位,已成为建筑企业必须正视和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对如何推进建筑企业全面风险管理做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北京的新建筑越来越多了. 上海的新建筑越来越多了. 全中国的房地产业和建筑业一片兴旺,每天都有新建筑从地平线上耸起.  相似文献   

17.
羌族这种垒石为室的建筑历经5000多年的传承发展,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更趋丰富.其类型集中、成片的大规模古建筑体系,在国内各民族建筑中都不多见.从一定程度上讲,羌族建筑不仅是西南大部分少数民族建筑之源,而且是中华建筑目前尚保存完好的源头遗迹.  相似文献   

18.
相变蓄能建筑围护结构热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馨  张寅平  肖伟  曾若浪  张群力  狄洪发 《科学通报》2008,52(24):3006-3013
改进建筑围护结构热性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途径. 相变蓄能建筑围护结构对于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 降低建筑运行能耗, 节省运行费用, 提高建筑热舒适度, 减小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介绍了理想节能建筑围护结构概念, 以此指导建筑围护结构材料遴选和热性能设计; 对国内外相变建材和相变蓄能围护结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并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混杂的建筑在我们身边不断拔地而起,功能的混杂、结构的混杂、形式的混杂,时常让设计者都无所适从.建筑的混杂性是当下的设计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文章从3个角度对混杂建筑作一简略分析,以求加深对设计混杂建筑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王清勤 《科学通报》2020,65(4):229-230
正建筑是在早期人类"遮风雨、避寒暑"的庇护所基础上加以技术和艺术的创造发展而成的~([1]).随着人类经济、艺术、科技、社会和人文的持续发展,建筑的功能也在不断拓展.近年来,全球不断加剧的环境污染、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给建筑环境的健康带来了挑战.现代人在建筑中的时间超过80%,因此建筑环境的质量对人的健康十分重要,健康建筑成为全球建筑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