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明天 《青年科学》2009,(7):21-21
大脑 20岁开始衰老,随着年龄增大,大脑中神经细胞(神经元)的数量逐步减少。出生时神经细胞的数量达到1000亿个左右,但从20岁起开始逐年下降。到了40岁,神经细胞的数量开始以每天1万个的速度递减,从而对记忆力、协调性及大脑功能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
据科学家推测,地球的年龄约为90亿岁,太阳的年龄约为100亿岁,宇宙的年龄有可能是600亿岁。到了壮年之后就开始衰老,最后生机萧杀,渐渐消亡。宇宙尚有衰老之时,其它事物则更逃脱不了衰亡的厄运。综合各家研究成果和众人的切身体验,总结出人衰老的十大原因。地球的引力作用地球上的万事万物随着地球的运行而不断衰亡,更新交替。在同样的条件下,人类如果能摆脱地球的引力,而置身于另一种时  相似文献   

3.
正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无论年龄大小与学历高低,人们每天完成的事情越多,就越能学到更多新知识,而且还能刺激大脑,向大脑发起挑战。如果你有很多待办事项,不要焦虑,而应暗自欢喜,因为科学家经研究发现,每天做的事情越多,学习新知识的机会就越多,对大脑的刺激和挑战也就越多。330位健康的男性及女性参与了此项研究,他们的年龄均在50岁至80多岁之间。在研究中,他们被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两个重要银杏品种大佛指和七星果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体功能特性和类囊体膜多肽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大佛指叶绿素含量、ATPase活力、Fv/Fm和Fv/F0在8月呈上升状态,8月31日达到最大值后开始迅速下降;而伴随着光合磷酸化活力的变化,ATP含量从8月10日开始一直呈下降状态;七星果的光能转换指标从8月10日开始缓慢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比大佛指慢;大佛指类囊体膜多肽组分在叶片衰老后期降解速度大于七星果.实验显示,七星果的衰老时间早于大佛指,而大佛指衰老速率比七星果快;叶绿体光能转化指标衰退早于ATP酶类活性的衰退.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2006,(12):55-55
一项研究结果让科学家都感到惊讶,沉思不仅能使人耳聪目明,还能延缓衰老,永葆青春。在对一些志愿者进行沉思训练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他们的大脑右半球皮层在深思后出现了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大脑皮层中与感觉、听力和视力相关的部位明显增厚,而且是永久性的增厚。尤其神奇的是,沉思使这些人的大脑中与衰老有关的皮层不再像往常那样快速变薄,而且减慢了变薄的速度。  相似文献   

6.
正人生当中什么时候朋友最多?科学家认为他们可能找到了答案。根据最新的调查显示,在人生当中某一阶段,人们的朋友数量会达到峰值,随后开始下滑。而这一阶段就是在25岁的时候。牛津大学及阿尔托大学研究员分析了欧洲320万手机用户的通话记录。研究发现,25岁人群比其他年龄的人通话更多,25岁以后人们的社交圈范围就开始缩小了。分析包括通话频率和通话时长。此次  相似文献   

7.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睡眠》杂志刊登一项新研究警告说,正常睡眠时间应为每晚6—8小时,睡眠太多或太少都会导致日后大脑衰老提前4—7年,认知能力加速衰退,并影响到推理和词汇等能力。大脑功能恶化会最终导致体质下降和早亡。伦敦大学科学家针对"中年后睡眠紊乱对日后认知功能影响"问题,对5431名  相似文献   

8.
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人员认为,像草莓和水越桔这样的浆果能够延缓大脑衰老并能保护大脑不受放射性照射作用的损害。科学家们是通过对小鼠的长期实验得出的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9.
《科学观察》2009,(2):50-50
因为很难鉴定人心肌细胞在出生后是否存在更新,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人类的心脏和大脑一样,在形成后就不再产生新的细胞。瑞典卡洛琳斯卡研究所JonasFrisen研究小组与合作者,利用冷战期间核弹爆炸试验产生的14C整合入DNA的情况,鉴定了人类心肌细胞的年龄。他们发现心肌细胞是可以再生的,再生率从25岁时每年的1%逐年下降至75岁时的每年0.45%。在正常人的一生中,仅有少于50%的心肌细胞进行了更换。该研究提示,可以通过刺激心肌细胞再生以治疗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10.
衰老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生命有它的起始,也就必然有其终点,人们无法抗拒自然界的这一规律。然而,衰老的原因是什么?能否减缓衰老的进程而达到长寿的目的?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在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于1955年4月18日在美国普林斯顿医院去世。哈维这年42岁,一直是爱因斯坦的仰慕者,也是爱因斯坦的医生。为了对爱因斯坦的大脑仔细探究,哈维在将遗体交还爱因斯坦家属火化之前,悄悄地把他的大脑完整地取出,浸泡在防腐药水里,隐藏起来。他为爱因斯坦大脑付出了代价哈维以研究为由,始终不让大脑离开自己的身边,因此他的声誉受到极大影响,以致他不得不放弃在普林斯顿大学的职务。80年代中期,哈维重新开始对爱因斯坦大脑进行研究。他把许多切片分送给德国、委内瑞拉、中国、日本、阿根廷等国的科学家;别的科学家通过各种途径与他联系,希…  相似文献   

12.
<正>男性和女性在身体上有很多不同处,这是一目了然的。最近,科学家进一步证实了男性和女性的大脑也很不一样。英国心理学家斯图尔特·里奇率领团队,选了年龄在44岁到77岁之间的2750名女性和2466名男性,逐一检查他们的大脑。结果显示,平均而言,女性的大脑皮层比男性的厚,这使得  相似文献   

13.
《创新科技》2012,(1):32
<正>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称大脑中的回路会影响人在购买物品时的判断。圣诞来临,年关将近,许多人开始大肆购物,而同样,一些人也在为自己无法控制购买欲望感到困惑,更有一些人由于持续的狂热购物成为了卡奴、月光族。美国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的这些行为是由远古时期狩猎本性遗传下来的。  相似文献   

14.
<正>科学家、伟人与普通人之间的大脑有什么不同之处?他们是靠勤奋成功还是天生的聪明异于常人?爱因斯坦曾说,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这说明灵感还是起了不少的作用,哪怕只有1%。于是,科学家们便兴起了人类大脑之谜的探索。科学家与伟人的大脑结构的确有特殊之处。美国《时代》周刊一篇文章认为,音  相似文献   

15.
<正>测量青年人衰老的新方法全球人口衰老,与年龄相关疾病和失能增加,推动了对抗衰老干预手段的需求。研究人员报告了一种量化青年人衰老程度和速度的方法,研究成果发表于7月28日PNAS上。美国杜克大学的Daniel Belsky及其同事研究了1972—1973年出生的个体的代表性样本954人,并对他们随访到了38岁。研究人员计算出该研究受试者的生物年龄——使用美国全国健康与营养调查衡量的衰老情况。尽管所有受试者都是38岁,但他们的生物年龄为28~61岁。研究人员还根据18种不同生物标记的变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用于低压差稳压器的过流保护电路,该过流保护电路基于SMIC 180 nm CMOS工艺,采用1.8V供电电源,在不影响原有LDO功率管管压降的同时,提高了输出电流的采样精度,限制LDO功率管的最大输出电流及LDO输出电压过低时降低功率管的电流输出。达到过流限后,负载电流与功耗下降比成正相关,负载电流越大,整体功耗下降越多。随着负载电流的增加,至触发电流折返之前,功耗下降比由0%开始逐渐提高至20%~30%;电流开始折返后,功耗下降比由20%~30%开始逐渐提高至99%。在负载电流未达到电流折返的临界点时,LDO瞬态性能不受影响;在负载电流达到电流折返临界点时,输出电压下降约500 m V,但其余瞬态性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献资料法、实验对比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研究运动对人体衰老过程的影响,表明,衰老几乎使人体所有系统的安全极限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运动不能推迟衰老过程,但却能使人具有较高水平的工作能力,从而相对延缓其衰老过程。运动对衰老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克隆羊多利的问世在全世界引发了大量争论,其中一个争论就是克隆动物会不会早衰,比如用来克隆多利羊的母羊有6岁,那么多利羊的生理年龄是从6岁开始累计呢,还是像新生羊那样从零岁开始累计。2年前,科学家曾宣布多利羊有早衰迹象,不过最新的一些研究表明克隆动物并不会早衰。今年6月3日,美国一头由15岁母牛的体细胞培育的克隆牛正常生下牛犊更说明了这一问题,而获得这一成果的主要负责人便是著名华裔科学家杨向中教授。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异步轧制条件下高锰钢的硬度与耐磨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经异步轧制后的高锰钢硬度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耐磨性在开始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主要磨损机制为显微切削和凿坑变形;变形量达到20%时,耐磨性达到最大,磨损机制为显微切削+浅小凿坑+轻微累积变形疲劳剥落磨损机制;变形量继续增大时,耐磨性开始下降,其主要磨损机制为累积变形疲劳剥落.  相似文献   

20.
记忆、聪明、梦幻、衰老、痴呆、死亡……所有这些人的生老病死和一切行为都与大脑活动密切相关.大脑所起的作用和复杂程度是人体的其他器官无法比拟的。揭示大脑的奥妙成为科学家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