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电子干扰飞机对抗警戒雷达组网系统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如何有效地分析和评估远距离支援干扰对抗地面防空雷达网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电子干扰飞机的运动给干扰效果造成的影响,以噪声压制式干扰效果评估为例,针对警戒雷达及其组网系统,在"有效干扰区"、"暴露区"等传统评估指标的基础上,提出增加"干扰过渡区"作为评估指标,研究了相应的评估方法,并给出了干扰效果的定量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远距离和随队电子支援噪声干扰的影响,防空体系警戒雷达和搜索雷达必须对噪声干扰的频谱进行宽带瞬时侦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对宽带噪声干扰频谱接收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瞬时、宽开、灵敏度高、线性动态范围大的噪声干扰频谱接收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最小干扰距离的多点源支援干扰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够迅速准确地对多部干扰机进行支援干扰时的效果做出评估,通过雷达干扰的空间能量方程,在对单部干扰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推导出多部干扰机进行支援干扰时的压制区域模型。通过仿真绘制了压制区域图形并设计了支援干扰区域的GUI仿真界面,由此可以得到每个方位上的最小干扰距离。以最小干扰距离作为干扰效果评估准则,对不同态势下的干扰效果进行了仿真,并分析了影响支援干扰效果的各种因素,为如何对有源干扰资源进行合理布站和分配以及对定量研究支援干扰效果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支援突防作战中远距离支援干扰机最优空域的规划问题,确定了干扰机的配置范围、雷达探测范围,提出了航线安全间隔和有效干扰航段的概念,以有效干扰航段、干扰机数量和干扰机离雷达中心的距离三个参数构建评价函数,建立了远距离支援有源干扰空域规划的模型。该模型具有多约束、非线性的特点,因此采取灰狼优化算法对其求解,为降低在模型求解时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概率,引入非线性调节参数和记忆功能对灰狼优化算法进行改进,继而规划出相应的空域。采用仿真的方式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和求解算法的有效性,得到了不同决策偏好下的空域。  相似文献   

5.
由于融合中心参与了对目标的判断和决策,组网雷达系统的探测性能实际上取决于信息融合之后的综合发现概率.采用空间分割法分析了组网系统在受到噪声压制式远距离支援干扰前后探测性能的变化,并基于秩K融合规则给出了干扰效果的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复杂电磁环境下针对组网雷达系统的干扰效果分析,所得结论对于指导突防作战也更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首先分析总结理想情况下雷达方程及其相应参数的求取,研究了有源干扰方程、无源干扰方程、接收机噪声方程及其参数的求取,详细推导了频谱系数.在此基础上,给出复杂电磁环境下综合信干比的计算公式,最后利用求出的综合信干比,计算单次扫描雷达的探测概率和自卫距离,并提出仿真中雷达捕获的判断方法.通过将该模型应用于某型仿真系统中的雷达实体探测模块中,证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准确性和简单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噪声调频干扰下的一种雷达目标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Morlet小波变换的性质,利用Morlet小波变换在时间、频率局部化信号的能力,提出了一种噪声调频干扰下的雷达目标检测方法.运用该方法对雷达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和相关处理,可极大限度地抑制噪声调频干扰和白噪声,由相关函数的峰值对雷达目标进行检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噪声调频干扰下,有效地进行雷达目标检测.  相似文献   

8.
雷达ECM压制距离试验替代等效推算方法与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雷达干扰系统检验与评估的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雷达对抗(雷达FCM)压制距离试验中替代等效推算试验原理与方法,深入分析了雷达ECM压制距离试验中替代配试雷达与真正配试雷达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的支援干扰试验以及自卫干扰试验的替代等效推算数学模型,给出了数学模型验证的方法以及部分实装对抗试验和模型检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以复杂电磁环境下双隐身飞机自卫相参干扰对抗单脉冲雷达为研究背景,针对单脉冲雷达角欺骗问题,提出了远距离多假目标干扰下双隐身飞机自卫相参干扰模型。首先构建双隐身飞机姿态敏感性模型,提取即时雷达散射截面序列,依据目标回波与干扰信号对应关系,建立复合等效信干比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脱靶与有效干扰最小即时距离对双机干扰模式下雷达角跟踪误差形成评判指标。仿真表明,该组网干扰模式使雷达角跟踪误差提高696.49倍,比单一干扰模式使单脉冲雷达角跟踪误差平均提高1.07倍,检验了组网复合相参干扰样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杨军  赵锋  宫颖 《系统仿真学报》2007,19(5):949-951
为提高舰艇编队航行的成功率,需要携带有雷达干扰载荷的干扰机进行电子支援。应用无人机进行雷达干扰可以构成有人干扰机的重要补充,提高干扰效果。基于空间能量建立多部无人干扰机的干扰方程,根据模型采用MFC程序框架和OPENGL工具,对多部无人机的雷达干扰压制区域进行了三维仿真计算和绘制。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11.
借鉴模糊函数,对线性调频脉冲在匹配滤波下的移频干扰进行分析,重点对其性能参数(失配峰值损耗、干峰时刻、干噪比、干信脉宽比)进行推导。通过分析可知,当频偏比较小时,移频干扰产生与原信号相仿的波形输出,以欺骗干扰为主;当频偏比较大时,移频干扰产生的波形严重失真,以压制干扰为主。最后,运用雷达方程对这两类情况进行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对AN/TPY-2雷达作用距离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雷达的工作性能以及建立仿真平台以研究干扰其的方法。首先,利用雷达方程推导了不同雷达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信噪比、脉冲累积个数下的雷达最大作用距离。信噪比为5时,前置模式(RCS=10 m2)和末端模式(RCS=0.1 m2)时,作用距离分别约为3 735 km和834 km。其次,针对威胁较强的前置模式,提出使用电子干扰的对抗措施以降低雷达的检测性能。最后,基于SystemVue软件建模了雷达电子干扰系统,对不同信干比条件下的雷达检测概率进行了验证。仿真显示电子干扰能够明显降低该雷达的探测性能。  相似文献   

13.
距离波门拖引方案的分析建模与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先进的跟踪雷达普遍采用自动跟踪系统,为了降低或破坏跟踪雷达效能,国内外专家提出了波门拖引干扰,但是对于这种干扰样式的效果评估鲜有研究。鉴于此,对距离波门拖引干扰效果评估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距离波门拖引的干扰机理,通过对距离波门拖引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拖引方案评估指标和评估模型;然后运用评估模型对匀速拖引和匀加速拖引两种拖引方案进行了评估,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并就距离波门拖引方案设计给出了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灵巧干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常规地面雷达,对于机载雷达下的干扰模型及其抑制方法的研究较少。针对此种情况,建立了机载雷达背景下噪声卷积干扰、随机移频干扰和延时转发干扰3种典型灵巧干扰的空时信号模型,并从杂波自由度、空时功率谱图和距离-多普勒谱图的角度分析了干扰分布特性以及影响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STAP)性能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元平均选小检测的机载雷达杂波和干扰同时抑制方法。该方法从杂波空时功率谱角度准确估计干扰来向,并据此形成干扰辅助波束,最后通过STAP实现干扰和杂波的有效抑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相对于传统级联抑制方法,对延时转发灵巧干扰的抑制性能改善5 dB以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贴近度的雷达干扰资源分配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从时域、频域、空域、能量及对抗双方的工作体制、对抗样式等六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影响雷达干扰效果的特征因子,提出了全面评估雷达干扰效果的指标体系。在分解隶属度矩阵行向量信息与列向量信息的基础上,构建了一种快速评估雷达干扰效果的模型。利用Euclid贴近度原理对雷达干扰资源的分配策略、分配后的干扰效果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证明了该模型简单实用,快捷可行。  相似文献   

16.
单机多目标火力/电子战攻击综合决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单机多目标攻击时的火力/电子战综合决策,提出了一种考虑电子干扰效果的火力打击目标排序算法。该算法根据目标雷达辐射源对载机的威胁程度,建立了机载有源压制干扰的能量分配方法,利用有源压制干扰对目标雷达的压制距离引入距离削弱因子,可获得有源干扰效果对目标威胁级别的影响程度,改进只考虑敌我双方火力威胁程度时的目标打击排序结果。给出了该算法的具体步骤,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考虑有源干扰效果后的火力攻击目标排序,可以使飞行员首先攻击毁伤概率最大的目标,提高整体的作战效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岸基警戒雷达在典型战场环境下将面临的干扰,基于理论分析与外场测试,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估警戒雷达抗干扰性能的方法。针对噪声干扰与密集假目标干扰,分别构建了评估指标体系。运用专家统计分析法确定理论分析部分各指标的重要性度量值,并据此计算指标权重,将专家统计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相结合,求取外场测试部分各指标的权重。运用AHP定量评估警戒雷达的抗干扰性能。与现有理论方法相比,该方法细化了评估指标体系,可操作性更强;与外场试验方法相比,减少了外场试验测试项目约15%,节省了外场试验时间,降低了外场试验组织的复杂度。评估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出的定量评估结果符合各部雷达外场测试的性能总结。  相似文献   

18.
针对基于数字射频存储(digital radio frequency memory, DRFM)的相关压制干扰技术和基于回波模拟的二维面目标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干扰技术开展研究, 这两种干扰技术都采用与雷达辐射信号高度相关的干扰信号样式, 具有干扰效率高的优点, 被SAR干扰设备广泛采用。首先, 讨论了SAR雷达点目标和面目标的回波数据模型。然后, 分别讨论了DRFM压制干扰技术和面目标欺骗干扰技术的原理。最后, 利用Matlab对DRFM压制干扰技术和面目标干扰技术进行了仿真, 同时与传统的噪声压制干扰技术一起, 对比分析了干扰的效果, 给出了干扰技术的应用建议。仿真结果表明, 面目标干扰对SAR成像局部干扰更加有效, DRFM压制干扰技术适用于大带宽高分辨SAR成像, 面目标干扰更加广泛应用于SAR欺骗干扰。  相似文献   

19.
雷达干扰未确知效果的测度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未确知数学理论基础上 ,结合电子对抗的特点 ,研究了雷达干扰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度量方法 ,以及如何识别、排序的问题。建立了基于未确知效果测度的雷达干扰效果评价模型 ,并结合有源干扰的一个实例分析 ,获得了较为成功的应用。未确知效果测度评价模型严谨 ,评价结果合理、精细、分辨率高 ,适合于雷达干扰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