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快乐太空游     
摆脱轮椅,体验无拘无束的零重力飘浮——2007年4月26日,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终于迈开了他太空之旅的第一步·在飞行结束后,霍金用他标志性电子合成嗓音说:“感觉太奇妙了……我可以一直这样飞下去。”当然,霍金的目标不会止于零重力飞行,他的目标是挺进太空。“霍金也要游太空”——令人不可思议的新闻,引发了“太空旅游”这一话题的再度升温。  相似文献   

2.
很多人还记得动画影片《太空飞鼠》。现在,科学家真的准备将老鼠送上太空,为人类移民火星铺路了。在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火星计划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太空科学家也宣布了斥资1300万英镑的“火星重力生物卫星计划”——将在2006年某个时候,把15只“太空飞鼠”送上太空,作为人类火星  相似文献   

3.
2006年10月中旬,科学家发布了一幅由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新照片。这张照片展示了一个蔚为壮观的“星系大冲撞”场面:在距离地球6800万光年的太空中,一个名为“触角”的星系——其实是两个星系——从5亿年前开始相撞、融合,撞击产生了大量的星团、气体和尘埃并形成了两条长长的  相似文献   

4.
美国东部时间1993年12月2日凌晨,在佛罗里达州卡拉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7名宇航员乘“奋进”号航天飞机腾空而去。他们此行将执行有史以来最艰巨的太空修复任务——长达11天,需进行5次太空行走的维修“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行动。  相似文献   

5.
科技传真     
NASA的太空望远镜专家在5月12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公布了整修后的“哈勃”望远镜传回的首批图像中的4幅有关黑洞和星系的照片。这些照片表明,“哈勃”上的两台新设备——近红外照相机和多目标分光仪、太空望远镜图像摄谱仪工作情况良好,清晰度完全达  相似文献   

6.
魏庆 《科学之友》2007,(6):27-27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人类如想“上天”,可乘普通飞机;如想去“天外”——太空,则可乘航天飞机。与此同时,自“哥伦比亚号”和“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解体事故后,世界各国都在集中力量发展下一代航天运载工具——空天飞机。  相似文献   

7.
《科学之友》2004,(11):13
北京时间10月4日23点10分左右,冲击千万美元“X”大奖的世界第一架私人载人航天器——“太空船1号”(又名“宇宙飞船1号”)第二次正式升入太空后安全降落在加利福尼亚莫哈韦沙漠。  相似文献   

8.
刘旭东 《世界科学》2005,(5):27-28,22
约翰·格伦斯费尔德(JohnGrunsfeld)是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哈勃”太空望远镜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同时作为主任飞行机械师和宇航员的他,曾4次执行太空飞行任务。当时他身穿增压服,走出航天飞机来到位于同温层、以时速18000英里环绕地球轨道飞行的“哈勃”太空望远镜上行升级和修理……由于不赞同NASA做出的停止对“哈勃”望远镜进行维护的指令,格伦斯费尔德设计了一个机器人,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它将于2007年下半年被送上太空对“哈勃”进行维修,可将造价达15亿美元的太空望远镜的寿命延长3至8年。最近,格伦斯费尔德完成了自己的另一个“使命”:首次成功地登上了位于阿拉斯加的北美洲最高峰——德纳里峰(即麦金利山)。不久前,美国《国家地理探险》杂志对格伦斯费尔德进行了一次采访。  相似文献   

9.
《大自然探索》2005,(10):7-7
泰坦表面存在生物吗?或许我们很快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了——只要这些生物呼出的是甲烷。欧洲太空局发射的“惠更斯号”探测器已在2005年1月登陆泰坦,也许它在登陆过程中所记录的信息里就包含着微生物的“化学指纹”。  相似文献   

10.
2001 年4月12 日,是人类 进入太空 40周年。人们也许还记得,40年前的这一天,莫斯科时间9时07分,世界上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苏联“东方1号”在拜科努尔发射升空。载人航天时代从此拉开序幕。在驰骋太空1小时48分钟绕地球一周后,飞船安全返回地面,完成了一次破天荒的历史性飞行。这108分钟的太空飞行,不仅揭开了人类航天史上的新篇章,而且让全世界记住了一个光耀的名字:尤里·阿历克赛耶维奇·加加林——邀游太空第一人!  相似文献   

11.
提起“哈勃太空望远镜”,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是它让人类的双眼第一次日睹宇宙深空的缤纷景象:连上百亿光年之外的恒星爆炸、塌缩都清晰可见。所以有人说,是“哈勃太空望远镜”使人类真正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但“哈勃”像人一样,经过5次大修,已然接近暮年,由谁来接替它。一直是世人关注的热点。“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一直被视为“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继任者。  相似文献   

12.
《世界科学》2009,(2):47-47
1月23日。世界首颗温室气体观测卫星-“呼吸”号在日本发射升空——其主要使命是从太空观测地球上二氧化碳的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13.
对人类开发太空的未来前景、目前正在进行中的火星探测、布什总统的太空新计划,以及月球对人类的诱惑等读者提出的问题,《纽约时报》“科技时代”专栏记者肯尼斯·常(Kemeth Chong)在今年1月22日出版的专栏中就上述读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相似文献   

14.
美国时间8月10日晚(北京时间8月11日),在距离地球400千米的空间站内,41岁的俄罗斯宇航员尤里·马连切科和位于美国得州航天城休斯敦的26岁未婚妻叶卡特林娜·德米特里耶娃终于如期举行了他们等待已久的“太空婚礼”。种种迹象显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在地球大气层之外举行的婚礼,而这对新人无疑将会因此而名载史册。“我愿意!”——隔着400千米马连切科和叶卡特林娜10日举行的“太空婚礼”分别在两个现场同步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底,我国最先进的“65厘米空间碎片探测望远镜”将安装在紫金山天文台盱眙观测站。这台水平式望远镜是中科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受紫金山天文台的委托共同研制的。它可以清晰地观测到地球高轨道上的空间碎片——“太空垃圾”,并可对高轨道上的卫星进行搜索。  相似文献   

16.
2000年2月28日晚,欧洲最大的环境监测卫星“恩维萨特号”(Envisat)将被发射升空——这颗肩负监测地球环境一系列重要“信号”的卫星,可能首次在太空完成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最为肆虐的温室气体的测量。  相似文献   

17.
《大自然探索》2009,(6):6-6
2009年3月初才发射升空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4月中下旬就向地球发回了首批惊人照片。今后3年里,“开普勒”将对准银河系中的天鹅座-天琴座区域,目的是寻找与地球类似的行星——类地行星。  相似文献   

18.
, 《大自然探索》2012,(12):4-4
运用斯皮策太空望远镜的探测数据,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颗新型的钻石行星——距离地球仅40光年的“55巨蟹e”星。这个岩石世界的大小是地球的两倍,质量却是地球的八倍.科学家因此称之为“超级地球”。  相似文献   

19.
吴沅 《自然与人》2009,(4):26-29
浩瀚太空,“花”团锦簇。太空新鲜事层出不穷.令人叹为观止。 广告传媒亮相太空 太空进入了媒体时代。“梦时代”是一家总部位于硅谷的多媒体公司。他们与美国航空航天局己达成协议.准备支付1亿美金率先实现高清晰度电视的空间传送以殛太空摄影、教育和纪实节目的数字化。  相似文献   

20.
自1969年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的第一次太空飞行之后的第十二年,也就是宇宙探测时代的开始,美国“水手—9”号抵达火星,发回了珍贵的火星表面地貌照片,继而掀起了一个太空探测热潮——美国“海盗—1”号在火星上着陆;苏联“维尼亚”号在金星上进行探测;美国“航行者—1”号和“航行者—2”号又把我们带向更遥远的行星——木星和土星向我们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