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Asp木马漏洞技术是目前入侵网站的主流技术之一,该技术主要利用Asp脚本来执行cmd.exe命令,从而达到控制操作系统的目的。一旦入侵者在所攻克的网站中植入了Asp木马后,则可以使用常用的DOS命令来对系统文件进行删除、复制等操作,给该系统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对目前主流的Asp木马核心技术的分析,然后给出了Asp木马漏洞安全防范的一般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基于行为特征库的木马检测模型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木马检测的主流技术主要是特征码检测技术,而该技术提取特征码滞后,无法检测未知新型木马.为了更好的检测新型木马,详细归纳总结木马的行为特征,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取木马通适性行为特征,构建木马行为特征库,设计了基于行为特征库的木马检测模型,并应用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判断木马程序.通过实验证明此模型可以对可疑程序的行为特征进行分析判断,较准确地识别木马程序.该检测模型是对基于特征码检测技术的强有力补充,在新型木马不断涌现的今天,基于木马行为特征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嵌入式木马分析及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利用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漏洞以及系统自身提供的网络服务,运用病毒实现技术等方法,采用动态代码嵌入技术,将木马嵌入到第三方系统中,从而设计出更为隐藏的的木马.  相似文献   

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和Internet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信息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各种各样的软件漏洞可能会被病毒、木马利用而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安全问题.在所有的软件漏洞中,数据驱动型漏洞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被利用的漏洞之一.目前的检测工具往往不够深入,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分析的数据驱动型漏洞的静态检测算法.该算法定义了漏洞的词法成分和语法成分,在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漏洞的语义层次检测.与传统的采用编译原理方法实现的静态检测工具相比,本算法实现了对数据驱动型漏洞更准确的检测.最后,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静态检测原型系统,并通过实验证明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朱代容 《科技信息》2007,(27):64-64,74
本文是政务网站实际建设过程中的安全编码总结。着重介绍ASP.NET网站应用程序的安全编码设计,对SQL注入攻击、逃避用户登录验证、上传木马文件等网页漏洞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防范基于SPI技术漏洞的新型木马。方法从SPI技术原理出发分析新型木马利用SPI技术实现隐藏的机制,找出一种新型木马的检测和清除方法。结果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针对基于SPI技术的新型木马的防御方案,并详细描述了其实现。结论这种确实可行的周期比较法,可以对新型木马实施半自动清除。  相似文献   

7.
主题的动态更换在网站中应用较为广泛。从Asp.Net2.0开始引入主题技术以来,网站的外观控制就基本上交给了主题来处理。文章介绍了主题在Asp.Net网站中的应用,重点讨论了Asp.Net中网站主题的动态切换问题,找到了一种动态更换网站主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前,网页木马技术快速发展,黑客利用网马频繁攻击网站,绝大多数网站都不同程度地遭到网马的破坏,网管疲于查找、清除网马.文章详细地分析了网马的工作原理、指出网马的多种隐藏技术及传播技术,并给出了切实可用的网马防范方法,对于网马的查找、清除及其防御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Web网站跨站脚本攻击(XSS)问题,通过对XSS漏洞特征及过滤方式的分析,提出了通过反过滤规则集转换XSS代码并用自动爬虫程序实现漏洞代码的自动注入和可用性检验的XSS漏洞挖掘技术,依此方法可以获取XSS漏洞代码的转换形式及漏洞的注入入口,以实现对Web跨站漏洞深度挖掘.提出的XSS漏洞挖掘技术在邮箱XSS漏洞挖掘及Web网站XSS漏洞检测方面的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