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气液相变的自聚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分子自由程概念给出一种判别体相中活化与非活化分子的判据,基于分子自聚集理论,提出活化分子临界聚集浓度的概念,描述核心形成之前的物理图景.浓度较低时活化分子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达到临界聚集浓度时开始聚集,但只有聚集数小于5的聚集体能够在体相中稳定存在,过剩的活化分子只能无限聚集,形成临界核心,继而产生相分离.在无外界扰动时,临界聚集浓度点对应着气-液相变的过热极限点或过冷极限点.通过定量分析聚集体浓度和聚集数的关系,确定体相处于过热(过冷)极限点时体相与新相之间的界面特性,预测体相与微小新相之间的界面张力γ,对经典理论的形核率作出合理修正.  相似文献   

2.
根据分子聚集的热力学模型,应用分子聚集型状态方程计算高碳烷烃饱和液相的体积,与文献值比较,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Gemini表面活性剂溶液形成胶束的情况。考察了链长、分子间相互作用能、联接基团对表面活性剂的聚集能力、聚集形态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尾链越长,所对应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越小、和尾链的对称性无关、不同分子间的交换能通过对有效交换能的影响来改变溶液的CMC值。Gemini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自聚集生长成胶束,胶束的聚集数和分子本身的特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近来提出的Vollardt方程和二维聚集的准化学平衡模型,研究了不同表面压下的二十二酸(简称BA)单分子膜循环等温(π-A)曲线,其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曲线相一致,随着循环曲线中选取表面压的增加,分子膜聚集过程中形成的聚集体单个分子面积(ω(n))减少,而聚集度(ε值)相应增加;另外考察了二十二酸单分子膜热力学性质和聚集作用,其热力学计算表明压缩和扩张曲线中聚集自由能(ΔG0)有较大改变;且从低表面压(9 mN/m)到高表面压(18 mN/m)聚集自由能(ΔG0)的改变量比高表面压(26 mN/m与35 mN/m)时要大.结果显示,压缩和扩张曲线在液相区出现明显的不重合,不重合区域的大小反映分子膜聚集程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根据物质分子在超临界区、严重聚集的分子热力学模型,导出了聚集型Vanderwaals方程,并用此方程关联了CO2在超临界区的PVT数据,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仿照卵磷脂的结构,利用点击化学成功合成了含螺吡喃基团的Y型光敏感性分子SP-TPPE-(C16)2。通过核磁氢谱和红外测试表征了SP-TPPE-(C_(16))_2的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表明了该分子对光的响应具有较好的可逆性和重复性,紫外光照射使螺吡喃基团由非离子型的螺环(SP)结构变为离子型的部花青(MC)结构,从而诱导分子在非极性溶剂中发生聚集。此外,溶剂极性能够影响分子的聚集形态;延长紫外光照射时间,有利于分子形成纳米尺度下较为有序的聚集形态。  相似文献   

7.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了纤维粘连蛋白(FN)单分子及其聚集行为,对FN在壳聚糖膜表面聚集过程及FN/壳聚糖微胶粒形成过程进行了连续观察分析,并分析了微空间中“水膜”在FN分子及微胶粒形成及聚集过程中的作用.FN分子单体呈“V”型,其聚集体以头-尾的方式结合.  相似文献   

8.
分子聚集型维里状态方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分子热力学理论提出了硬球引力场的分子聚集模型。使用该模型从而将简单维里方程改造为分子聚集型维里状态方程,由它可准确计算包括极性物质在内的饱和汽相体积。计算结果表明,本方程的计算精度优于Tsonopoulos方法。  相似文献   

9.
应用分子聚集型状态方程和分子聚集型活度系数方程来预测活度系数,然后按照Shereshefsky方程,计算液体混合物的表面张力,利用该方法计算了6种双元非水溶液体系的表面张力。  相似文献   

10.
室温离子液体的研究是近年来热门课题之一,但关于离子液体在分子溶剂中的聚集行为研究甚少.室温离子液体的聚集行为研究,有助于对离子液体在许多方面表现出的特性做出合理的解释,从而为离子液体的分子设计和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有机光功能材料在聚集状态下,荧光通常会减弱或淬灭,制约了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实际应用.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的化合物在聚集状态下,通过分子组成、结构和堆积模式的调节实现荧光增强,弥补了传统光功能材料在该方面的不足,在电致发光、固体激光、荧光传感与生物成像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主要介绍了目前研究最全面、适用范围最广的分子内旋转受限、分子内振动受限、分子内运动受限和形成J-聚集体等机制.同时分类介绍了一些基于分子结构和组成的AIE化合物.  相似文献   

12.
通过重组DNA技术,以(A6,A11)-双突变胰岛素原分子为支架构建了含有外源抗栓肽功能区的嵌合分子,并在大肠杆菌进行了表达和纯化.对嵌合分子进行胰岛素受体结合活性、放射免疫活性及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嵌合分子具有较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活性,而无胰岛素生物活性,证明以(A6,A11)-双突变胰岛素原作为外源肽序列呈递骨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电镜扫描方法研究了驱油用抗盐聚合物ASPAM和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PHPAM溶液的分子聚集现象;模拟现场聚合物注入过程,分析了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配制水矿化度、多级过滤和机械剪切作用对聚合物分子聚集体的影响;通过岩芯实验,分析了ASPAM的渗流特性。结果表明,ASPAM显示了分子的聚集状态,达到聚集状态后其粘度显著提高;ASPAM较PHPAM具有优异的抗盐和抗剪切性,在多孔介质中的动态滞留量更大。实验研究对现场应用抗盐聚合物驱油,以及聚合物的改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发光材料在各行各业应用广泛。但很多荧光材料只有在溶液中才能发光,荧光分子一旦聚集,荧光就会消失。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个与此相反的现象,分子越聚集,发出的荧光越强,称为聚集诱导发光。具有这种特性的新材料会有什么样的用途?随着科技的发展,发光材料的应用日益广泛。以荧光粉为代表的发光材料,是目前照明和显示技术的核心材料。例如,发光二极管(LED)  相似文献   

15.
<正> 引言众所周知,盐溶于液体中时,必然伴随着溶剂化过程的进行。即溶剂分子通过它们和盐离子的相互作用,聚集在离子周围的过程。这些聚集于离子周围的溶剂分子叫溶剂化分子。并且我们知道,这些溶剂化分子又分为:完全介电饱和的最靠近离子的第一层,叫原溶剂化(primary solvation)或化学溶剂化。这层的溶剂化分子数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第一层以外的溶剂化分子叫二级溶剂化(secondary solvation)或物理溶剂化,这一层的溶剂化分子数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不是固定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单链四苯酚基卟啉分子P1在不同溶剂中的聚集行为。方法 利用UV-Vis光谱法,根据P1的Soret带的位移及半峰宽,获得P1之间相互作用信息。结果与结论 由于P1分别受控于分子3个局部结构的性质即十六烷基链的疏水性,3个苯酚基上OH基的亲水性及卟啉环易于自聚集的性质,其在水分子环境中以及在氯仿溶液中表现出复杂的聚集状态,在环己烷中,脂链及卟啉环与环己烷分子之间有良好的相容性,使得在一定的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 CO2气体在 25℃, 101kPa下在 C6~C11烷烃中溶解度的实验数据,提出 了气体溶解度的分子聚集模型,并应用分子聚集(缔合)型状态方程定量计算了CO2在烷 烃中的溶解度,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了不同电压下电场诱导组装的酶/聚电解质多层膜表面酶分 子的聚集拓扑形貌, 研究了膜表面粗糙度和表面形貌随操作电压变化的关系以及酶在膜表 面聚集形态的不同对酶活力的响. 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的组装方法对膜表面酶分子的形态 和分布具有很大影响, 在较低的操作电压下, 酶分子以分子簇形式存在, 而在较高操作 电压的作用下, 酶分子在膜表面以聚集体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19.
建立和完善AIE模型和理论可以为分子设计、材料制备、聚集体结构调控及器件实际应用等方面提供了理论指导。2013年度该研究重要进展如下:(1)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定量考察了位阻、温度、聚集等因素对分子体系发光性质的影响。从微观角度给出了分子聚集诱导发光机理:分子激发态的无辐射能量衰减通道主要是对应于低频模式的芳香环扭转和高频模式的碳碳伸缩振动。当位阻增加、温度降低或者分子聚集时,芳香环的转动受限,无辐射能量衰减通道被抑制,从而提高分子的荧光量子产率,荧光增强;为了更深层次地理解蓝色磷光分子结构与发光效率之间的关系,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运用我们最近发展的系间窜越速率的振动关联函数计算方法,定量研究了新型蓝光发射分子fac-tris(2-(4,6-difluorophenyl)pyridyl iridium(facIr(F2ppy)3)的磷光光谱、辐射跃迁和无辐射跃迁速率及其与温度的依赖关系,计算结果很好地解释了实验测量结果。理论研究表明可以通过分子设计来抑制这些振动来进一步提高这类材料的发光效率。(2)研究了AIE分子作为生物探针和生物体系的相互作用。BSPOTPE分子和蛋白质可以通过BSPOTPE的芳香环和蛋白质疏水性氨基酸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结合,研究表明,BSPOTPE可以同时作为胰岛素分子错误折叠纤维化的过程的探针和抑制剂。运用Markov态模型对导致II型糖尿病的h IAPP蛋白质误折叠聚集进行了理论研究,找到了一些可能导致其聚集的重要的构象态,初步实验中也证实了AIE分子有可能作为h IAPP蛋白质聚集的分子探针和抑制剂。(3)发展一种利用不水溶的荧光探针和水凝胶体系定量检测纯水中F的新方法。合成了一个新的荧光探针N-(3-(benzo[d]thiazol-2-yl)-4-(tertbutyldiphenylsilyloxy)phenyl)acetamide(BTBPA),其与F作用后荧光颜色由蓝色变为绿色。这种方法可以在15 s内定量检测浓度低至饮用水标准级别的F,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而且该方法可使用非水溶性荧光探针,大大扩展了可用于离子检测的荧光分子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考察了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基底的混合金银溶胶-碱性品红体系的聚集特性,在银胶、金胶和检测分子共存的条件下,对它们不同的混合顺序会导致体系不同的聚集特性.从而引起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增强效应的变化。跟纯银胶相比,添加了金胶的混合金银胶体系能够有效的增强碱性品红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