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分选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研究了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在乙黄药体系下的浮选行为,并选用氰化钾做调整剂进行选择性分离浮选试验,通过红外光谱测定矿物表面与药剂的吸附产物.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2~11时,磁黄铁矿和脆硫锑铅矿二者浮选行为相似,均有良好的可浮性;氰化钾可以很好地分离脆硫锑铅矿和磁黄铁矿;氰化钾在脆硫锑铅矿表面未发生吸附,而在磁黄铁矿表面发生吸附,生成铁氰配合物,从而抑制了磁黄铁矿的上浮.  相似文献   

2.
针对镍黄铁矿和蛇纹石浮选难分离,提出采用磁罩盖法进行磁分离.结果表明,控制一定的矿浆物化条件,随着磁种磁铁矿的添加,镍黄铁矿的磁选回收率随之升高,而蛇纹石的回收率基本保持很低,可实现两者的良好分离.人工混合矿分离结果表明,磁种质量分数为5%时,获得的精矿Ni品位为19.89%,回收率为92.46%,MgO质量分数为4.72%;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磁铁矿在镍黄铁矿表面产生了罩盖,在蛇纹石表面未产生明显的罩盖;Zeta电位测试和DLVO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添加六偏磷酸钠后,蛇纹石表面电性由正变负,而对镍黄铁矿和磁铁矿表面电性未产生显著影响,从而使磁铁矿与蛇纹石间的相互作用变为排斥,而与镍黄铁矿之间仍为吸引,因而磁铁矿选择性罩盖在镍黄铁矿表面,增强其磁性,实现与蛇纹石的磁分离.  相似文献   

3.
利用XRD、SEM、MLA自动检测等技术对闽西地区某铅锌尾矿进行工艺矿物学分析,主要进行化学组成、矿物组成、解离度以及主要金属矿物的嵌布特征、元素赋存状态等研究.结果表明:尾矿中硫和铁元素含量较高,品位分别为8.07%和25.90%,具有回收价值,含铁矿物主要是磁黄铁矿、黄铁矿和磁铁矿等;矿石粒度分布较不均匀,但含铁矿物主要是粗颗粒形态,单体解离度高.  相似文献   

4.
会理县白草矿区钒钛磁铁矿床中发育大量钴镍硫化物,钴元素异常富集。对矿区内钒钛磁铁矿进行详细的岩相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发现钴主要赋存于辉钴矿、紫硫镍矿、钴镍黄铁矿、磁黄铁矿等矿物中。利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Co等元素进行系统分析,发现Co与S、Fe、Ti、V等元素具有良好的相关性,Co与Fe、Ti、V、Mn等元素聚集为一组。这反映了钴具有两阶段成矿作用:钒钛磁铁矿成矿阶段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钛铁矿中;熔离硫化物熔体中形成独立矿物或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磁黄铁矿等矿物中,其中硫化物阶段为钴的主成矿阶段。这一认识对区钴金属成矿理论研究和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化工矿山技术》1986;(6) 河北省内邱县硫铁矿下部矿石以磁黄铁矿为丰,其次是磁铁矿和少量黄铁矿、黄铜矿。脉石矿物有石英、黑云母、角闪石、石榴子石、方解石、蛇纹石等。为该选矿厂扩建设计提供依据,我们采用了阶段磨矿的浮—磁—浮联合流程进行选别,添加常规药剂硫酸、丁基黄药、二号油,就可以获得硫精矿品位34.44%,回取率96.85%的好指标。(原矿18.62%)。  相似文献   

6.
载金硫化物焙烧--自浸出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氧化焙烧-氰化浸金工艺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采用焙烧-自浸出工艺提取载金硫化物中的金.研究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试样量对单质硫转化率和金浸出率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能谱分析等手段分析焙烧过程中载金硫化物中硫的物相转变规律.载金硫化物中黄铁矿发生热分解反应生成单质硫和磁黄铁矿,随焙烧温度的升高和焙烧时间的延长,黄铁矿的特征衍射峰强度逐渐减小直到消失,磁黄铁矿的特征衍射峰逐渐生成并增强,原本致密状的黄铁矿颗粒变得疏松多孔.50 g试样在氮气流量1 L·min-1、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60 min的条件下,单质硫的转化率达到42.53%,金浸出率达到88.70%,实现载金硫化物的高效非氰浸出.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位于西准噶尔南部包古图地区Ⅲ-2号岩体东部边界的锑矿化.研究表明:锑矿化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早期自然锑阶段,产出自然锑和磁黄铁矿的共生组合;中期硫锑铁矿阶段,硫锑铁矿与磁黄铁矿、黄铁矿和毒砂共生产出;晚期辉锑矿阶段,辉锑矿大量结晶,交代早期阶段自然锑和磁黄铁矿.矿物成分和相分析表明,早期阶段氧逸度的降低是导致自然锑沉淀的主要因素,晚期阶段温度降低导致辉锑矿大量沉淀.体系的硫逸度为-8~-13,从早期到晚期阶段,硫逸度明显上升.锑矿化的发现及研究补充完善了西准噶尔地区的矿产类型,具有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天然磁黄铁矿为净化剂,研究As(Ⅲ)在磁黄铁矿表面的吸附、转化行为;基于机械活化原理,开发高质量浓度含砷废水净化除砷技术。研究结果表明:As(Ⅲ)吸附在磁黄铁矿表面,并与表面S~(2-)发生作用生成As_2S_3,矿物表面同时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少量As_2S_5,As_2O_3和As_2O_5,表面含砷组分及单质硫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磁黄铁矿与溶液中砷的进一步反应。通过对磁黄铁矿进行机械活化处理,一方面,可减小磁黄铁矿粒度、增大比表面积,另一方面,暴露具有较高活性的新鲜表面,极大地提高磁黄铁矿的除砷效率;当pH为3.0~3.5、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24 h、磁黄铁矿初始质量浓度为12 g/L时,砷的去除率大于97%。  相似文献   

9.
针对硫化铜镍矿石中有用矿物易被氧化造成浮选回收率降低的问题,选用磁黄铁矿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浮选试验和X线电子能谱表面检测分析,研究强搅拌调浆产生的流体力场在氧化程度不同的磁黄铁矿浮选中的作用,并考查其对磁黄铁矿表面组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氧化的磁黄铁矿可浮性差,强机械搅拌调浆产生的流体力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被氧化的磁黄铁矿的可浮性,被氧化的磁黄铁矿的浮选回收率变化与流体力场强度呈正相关性;磁黄铁矿氧化后表面氧化物质主要为Fe_2O_3和Fe_2(SO_4)_3等,强搅拌调浆产生的流体力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脱除磁黄铁矿表面的氧化物质,其中铁的硫酸盐更容易被脱除。  相似文献   

10.
磁黄铁矿是铜镍硫化物矿床含量最多的硫化物之一,常温下只有单斜磁黄铁矿具有亚铁磁性.X射线粉晶衍射和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显示,红旗岭矿床海绵陨铁状矿石磁黄铁矿以单斜磁黄铁矿(mpo)为主,致密块状矿石磁黄铁矿为单斜磁黄铁矿与六方磁黄铁矿(hpo)混合型.差热与磁热重分析显示致密块状矿石在323℃存在明显的吸热效应,并且这一过程伴随着磁性的转变,表明323℃是矿床中磁黄铁矿的热磁效应与相变点.致密块状磁黄铁矿在400℃恒温30h后淬火条件下使mpo全面转变成hpo,自然冷却则使原矿石中的hpo与mpo全部转变为mpo.这一结果显示了hpo与mpo之间的转变主要取决于样品的冷却速度,暗示铜镍硫化物矿床致密块状矿体的形成可能与高温矿浆的快速冷凝有关.同时,磁铁矿在不同矿体中的含量特点对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成因研究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进行了组合抑制剂CCSL分离方铅矿、闪锌矿与磁黄铁矿的浮选研究.单矿物浮选实验结果表明,浮选过程添加该组合抑制剂时,磁黄铁矿基本不浮,而方铅矿与闪锌矿的可浮性很好.方铅矿与磁黄铁矿混合矿浮选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该组合抑制剂时,方铅矿的浮选回收率可达90%以上,而磁黄铁矿基本不浮,从而很好地实现两种矿物的分离;闪锌矿与磁黄铁矿混合矿浮选实验结果表明,添加该抑制剂时也能实现两种矿物的分离,但分离效果不及方铅矿与磁黄铁矿.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Zeta电位测试表明,CCSL处理后的磁黄铁矿表面的醋酸根吸附不是单纯的物理吸附.紫外吸收光谱扫描结果表明,CCSL中的醋酸根并没有阻碍磁黄铁矿表面双黄药的生成,磁黄铁矿可浮性下降仅仅是由于醋酸根对其造成的亲水性大于双黄药造成的疏水性.CCSL中的醋酸根既与磁黄铁矿中的Fe3+发生亲合,又与水中的H+形成氢键,最终增强了磁黄铁矿的亲水性;而醋酸根对方铅矿和闪锌矿基本没有影响,这是组合抑制剂CCSL能够分离方铅矿、闪锌矿与磁黄铁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还原剂云南煤和脱硫剂SH对硫酸渣在直接还原焙烧过程中提铁降硫效果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与扫描电镜方法分析了云南煤与脱硫剂SH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高温还原气氛下,硫酸渣中的黄铁矿生成具有挥发性的气态单质硫和气态羰基硫、金属铁和非磁性的陨硫铁;硫酸渣中的赤铁矿和磁铁矿则被还原为金属铁;云南煤对硫酸渣在焙烧过程中的脱硫效果比较明显,但无法达到要求的指标;添加脱硫剂SH可以进一步降低还原铁中的硫,其机理是脱硫剂与硫酸渣中的黄铁矿在直接还原焙烧过程中反应生成金属铁和没有磁性的硫化钙,通过磨矿--磁选的方法将硫化钙与金属铁分离,从而达到脱硫目标.  相似文献   

13.
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黄铁矿、白铁矿和磁黄铁矿晶体的Mulliken布居、电荷密度、差分电荷密度及前线轨道,并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黄铁矿和白铁矿晶体的铁原子带负电,硫原子带正电,铁-硫键之间主要以共价性为主,另外,黄铁矿硫-硫键之间...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青海某石棉尾矿中伴生的磁铁矿进行了多方案的回收利用试验研究,最终采用干式磁选富集—磨矿—湿式弱磁选提高铁精矿品位的选矿流程,获得了铁精矿产率5.58%,精矿品位TFe 55.40%,铁回收率56.02%的试验成果.目前选矿厂已建成383万t/a石棉尾矿的干选-磨矿-磁选系统,每年从选矿厂石棉尾矿中回收TFe 55%的铁精矿20万吨,铁回收率56%.  相似文献   

15.
在不加浸提剂和通以氮气(含氧约1%)条件下,用2.45GHz微波照射约100s,东林煤(D)和鱼田堡煤(Y)的脱硫率均可达到20%以上。照射后进一步用5%的过量稀盐酸处理,脱硫率可高达68%。穆谱分析麦明,D、Y均含黄铁矿和硫酸亚铁,D还存在少量黄钾铁矾。经微波照射,黄铁矿转变成磁黄铁矿和陨硫铁,硫酸亚铁可能转变成其它铁相,其程度随着脱硫深度的变化面变化。用稀酸处理几乎可以除尽煤中磁铁矿和陨硫铁。因而微波照射与酸洗结合将是一种有效的脱硫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以Morwell和Coolungoolun两种维多利亚褐煤进行实验,对铁和锡在煤的液化中的催化作用进行了比较,发现锡对低硫的Morwell煤较为有效,而铁则更适合于高硫的Coolungoolun煤。对液化余渣的穆斯堡尔分析的结果,使我们可以用低硫煤中元素态锡的形成以及在高硫煤中磁黄铁矿(Fe_(0.92)S)的形成来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出解释。硫的损耗数据表明,磁黄铁矿的存在使得煤中的硫转化为气相的量增加了。  相似文献   

17.
生物磁铁矿磁接收器理论模型包括单畴磁铁矿磁接收器模型和超顺磁磁铁矿磁接收器模型.蜜蜂体内存在典型的超顺磁磁铁矿颗粒.本文以蜜蜂为例,从磁学理论角度出发,定性的探讨了超顺磁磁铁矿磁接收器的磁学模型和工作机制.在外磁场作用下,每个超顺磁颗粒会受到力的作用,同时伴随着尺寸沿着一定方向的收缩和扩张.超顺磁颗粒把力以及扩张收缩作用传递给外面的生物膜及生物骨架(埋藏在神经系统中)从而产生相应的神经信号,而多个超顺磁颗粒磁接收系统的存在会放大和加强信号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用磁选柱选别齐大山选矿厂磁选中矿的实验室研究。试验证明:磁选柱可有效地将磁铁矿连生体颗粒从磁铁矿精矿中分选出来,从而获得高品位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19.
斑岩型铜(±金-钼)矿床和高氧化岩浆具紧密成因联系,我国及世界主要斑岩铜钼金矿床岩浆期多发育磁铁矿-赤铁矿组合,个别矿床见岩浆期石膏.这表明斑岩铜(±金-钼)矿床成矿岩浆logf(O_2)ΔFQM+2,岩浆中的硫主要为氧化硫,斑岩型矿床的硫主要为还原硫.斑岩矿床在岩浆演化晚期及钾化阶段多发育磁铁矿,而岩浆-成矿系统中亚铁(Fe~(2+))和氧化硫反应,可被氧化成为Fe~(3+),形成磁铁矿,氧化硫被还原.因此提出斑岩矿床成矿早期磁铁矿化,使氧化硫被还原形成还原硫,为斑岩矿床硫化物沉淀析出提供充足还原硫,在斑岩矿床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据成矿岩体多发育磁铁矿,提出斑岩型矿床找矿中应注意高磁化率中酸性岩带;斑岩矿床主要成矿多发育于黄铁绢英岩化阶段,而在弱酸性环境下的黄铁绢英岩化过程中,磁铁矿会被黄铁矿交代,磁铁矿减少,矿化较强处磁化率会降低.因此,高磁化率带岩体中低磁化率区或高低磁化率变化频繁地段应为寻找富矿的重点地段.  相似文献   

20.
黄铁矿烧渣提取铁、金、银等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黄铁矿烧渣为原料,通过化学选矿的方法,采用碱浸及氧化酸浸的工艺,除去有害杂质和回收有价金属元素金、银、铜,回收率分别为87%、76%、82%.同时得到品位为60.35%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