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衍术是宋代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发明的一次同余式理论。本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阐明了大衍术与筮法、历法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讨论秦九韶是怎样把非两两互素模数化为两两互素模数的,并概括出一套完整程序。  相似文献   

2.
大衍术算法的推进和简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芹英 《河南科学》2003,21(6):684-689
大衍术是中国中世纪数学家的一项世界领先的创造。秦九韶在其所著的《数书九章》中首创了大衍术的算法。启发了后代学者对大衍术算法的进一步研究和改进。但在这些算法中,几乎没有一种是用珠算来解决的。本文给出了该算法的珠算程序,通过比较研究可以看出,在所述的各种算法中,这是最简捷的,而且更容易搬到计算机上。  相似文献   

3.
对秦九韶大衍术中求定数算法给出了化问数为定数的一套比较完整的固定程序,在此基础上讨论对求定数算法的改进并设计出其现代计算机FORTRAN语言程序。  相似文献   

4.
诠释并发展祖冲之的大衍法,构造出秦-左表,用此表将连分数快速化为最佳渐进分数,解决了中国古天文和数论方面的许多问题.用秦-左表求乘率,改进了"大衍求一术"的古法,通过解不定方程组再现了精妙的祖冲之算法.  相似文献   

5.
从分析Bag的错误出发,将印度的“联合粉碎法”与中国的“不衍求一术”加以比较,从而阐明两者之间不存在承接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对我国宋代著名数学家秦九韶“大衍求一术”中的一段话用现代的数学理论给予解释。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说:大衍求一术云,置奇右上,定居右下,立天元于左上,先以右下除右上,所得商数与左上一相生,入左下,然后以右行上下,以少除多,递互除之,所得商数,随即递互累乘,归左行上下,须使右上末后奇一而止,乃验左上所得以  相似文献   

7.
8.
9.
10.
通过"古历会积"的注释,不仅揭示了推算"上元积年"的两种方法,再现了一次不定方程组的祖冲之算法,而且明确了"大衍求一术"、"大衍总数术"的原意,纠正了对"古历会积"的若干误解。更有科学价值的是,我们找出日月五星(七曜)会合周期的最佳公倍数是806510日",太初上元"被确认为公元前248年冬至时。  相似文献   

11.
秦九韶生年及任县尉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乔行简《贺秦秘阁季槱得子》词和三台《(嘉靖)郪县志》等材料,断定秦九韶生于嘉定元年(1208年)三月,并于绍定二年(1229年)十月在郪县升任县尉。  相似文献   

12.
DSP算法中经常包含着各种非线性运算,促使算法复杂性不断增加,成为实现复杂算法实时的瓶颈。文章较为完整地讨论了DSP中非线性运算的各种不同实现方法,并在原有泰勒级数法的基础上利用秦九韶算法思想改进了泰勒级数展开法,提出了傅里叶级数展开法等,对于DSP复杂算法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明朝珠算大师程大位在《算法统宗》里,就一类名曰“物不知总”的古算问题-“孙子问题”,用诗雇形式对其解决作了描绘从比较辨析的角度,对上述解诗诀了探按,以阐释程大位对“物不知总”术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现行资产评估评审中要求两种评估方法相互验证的做法提出了异议,分析了两种评估方法相互间的不可验证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给出关系映射反演方法反问题的一般提法,并考察了分析学中的几个具体例子,以说明反问题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参考了文献[1],采用局部区域差分法计算了360°径向圆柱轴承的压力分布,得出了相应的轴承承载能力、流量和摩擦阻力,并与代换差分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一种用边界元法与磁路计算相结合来求解饱和电机气隙磁场分布的数值方法。对一台异步电机气隙磁场的分布,分别用公认的非线性有限元法及本文的方法进行计算,两种方法的结果很好地吻合,从而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实用性。算例表明,本文方法保持了边界元法输入数据少、占用内存少,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的优点,又克服了边界元法在非线性问题中应用受到限制的弱点。  相似文献   

18.
脉冲锤击法中采样频率设置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冲锤击法是实际工程中经常采用的测量结构频响函数 (FRF)的方法 ,但采样频率的设置往往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为对这一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行探讨 ,本文首先介绍了脉冲锤击法测量频响函数的试验原理 ;然后 ,结合一弹性地基梁的模态试验 ,就采样频率设置对采样精度以及分辨率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发现为保证力信号的采样精度 ,采样频率不仅要满足shannon定理 ,而且要满足文中式 ( 8)的要求。最后介绍了变时基 (VTB)采样技术的原理 ,并利用该技术进行了弹性地基梁的模态试验 ,发现它较好地解决了采样精度与分辨率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