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年,潍坊高新区按照“二次创业”的要求,着力营造“五大优势”,有力地促进了科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全年预计完成技工贸总收入246亿元,工业增加值61亿元,财政总收入11.3亿元,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三年翻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 实行“特区特管”,营造环境优势 前些年,由于种种原因,潍坊高新区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速度较快。2003年,7个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108.4亿元,比上年增长24%;工业总产值654.5亿元,增长16%;高新技术产业产值409亿元,增长43%;财政收入11.5亿元,增长12.1%;全省实际利用外资55亿元,直接落户到高新区里面的是6.83亿美元,增长20.2%。  相似文献   

3.
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了《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发展目标,到2015年,业务收入突破4万亿元,占信息产业比重达到25%,年均增长24.5%以上,软件出口达到600亿美元;到2015年,培育10家以上年收入超过100亿元的软件企业,产生3到5个千亿级企业。《规划》称,“十一五”时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达28.3%,已具备再上新台阶的坚实基础。“十二五”时期,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加快融合,云计算、物联网、  相似文献   

4.
《上海信息化》2008,(3):92-92
江苏省信息产业发展座谈会在南京召开。会议指出,近几年来,江苏省信息产业快速发展,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超万亿元的历史性突破,达到1.2万亿元,产业规模是2002年的7倍,5年年均增速48.5%;电子信息产业占江苏省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20%,占全国信息产业的比重达21%。江苏省将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万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  相似文献   

5.
《天津科技》2012,(2):43-43
日前,工信部印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业务收入突破4万亿元,占信息产业比重达到25%,年均增长24.5%以上,软件出口达到600亿美元。信息技术服务收入超过2.5万亿元,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收入比重超过60%。技术创新方面,"十二五"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创新体系,软件业务收入前百家企  相似文献   

6.
一、高新区发展概况 受金融危机及国家宏观政策影响,2008年我省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仍保持增长趋势,实现工业总产值7352.30亿元,工业增加值1559.87亿元,总收入7851.23亿元,净利润329.95亿元,实际上缴税费26402亿元,出口创汇48629亿美元,分别比2007年增长了202%、2712%、194%、7.7%、26.7%、16.1%(见表1)。  相似文献   

7.
1991年以来,我国相继建立了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经过十年的开拓创新,高新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高新区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1991年的2587家增长到2002年的2.6万家,就业人数从12万人增长到320万人,技工贸总收入从87亿元增长到15250亿元,实现利润从8亿元增长到759亿元。企业纳税从39  相似文献   

8.
《华东科技》2002,(2):18-22
截止2001年,上海市高新区拥有企业:3900家左右,高新技术企业348家,实现上亿元的企业54家,实现总产值850亿元,总收入950亿元。上海市高新区已经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上海高新区各园区围绕信息通讯、现代生物与医药、新材料三大产业确定自己发展的功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2004年是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开局之年,我们省的经济发展取得了自1994年以来的最好成绩。科技在振兴老工业基地开局之年中作出了突出贡献:高新技术增加值实现537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7.8%,比2003年增长20.3%。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1462亿元,增长30.6%;实现工业总产值960亿元,增长31.5%;  相似文献   

10.
《安徽科技》2005,(3):28
据统计,2004年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收入865.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21%;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8.96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43%,占全省出口总额的23.4%。  相似文献   

11.
一、由报道和评价指标引发的问题和隐忧 最近,有媒体报道: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去年(指1999年)技工贸总收入 6 560亿元,是 1991年的 75倍;工业总产值5 660亿元,是 1991年的 79倍;利税总额达到631亿元,出口创汇106亿美元。”我国高新区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客观事实。然而,这个报道又激起了我们数年前的一个思虑:为什么要兴办高新区?它的基本职能是“孵育企业”还是“产业开发”、“大办企业”呢?因为我们多年来见到的高新区业绩的所有报表、报道中都是这么“四…  相似文献   

12.
2002年上半年,鞍山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6%,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其中高新技术产值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8%。全口径财政收入1.2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  相似文献   

13.
2003年,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取得新的突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2950亿元,同比增长28.65%,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9.53%,比年初提高了2.55个百分点,对拉动全省经济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70家省级以上高新区(不含新建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224亿元,财政收入54.8亿元,出口33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287.9亿元,引进项目总投资736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8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6亿美元,高新区区内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企业产值的比重达到70%,已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最快、运行质量最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14.
孵育企业,这才是“高新区”的基本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由报道和评价指标引发的问题和隐忧 最近,有媒体报道: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去年(指1999年)技工贸总收入 6 560亿元,是 1991年的 75倍;工业总产值5 660亿元,是 1991年的 79倍;利税总额达到631亿元,出口创汇106亿美元。”我国高新区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客观事实。然而,这个报道又激起了我们数年前的一个思虑:为什么要兴办高新区?它的基本职能是“孵育企业”还是“产业开发”、“大办企业”呢?因为我们多年来见到的高新区业绩的所有报表、报道中都是这么“四条”;而用这“四条”指标来考核高新区的业绩,不是与一般的“生产型”企业完全相同了吗?  相似文献   

15.
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敢于打破常规,抛弃旧的模式,勇于开拓创新。他们以工作流程的整合为切入点,围绕高新区的建设,建立健全了“十大运行机制”,把高新区的建设推向了整体有效的发展。建区八年来,开发面积2.2平方公里,累计总投入6亿元,完善了区内基础设施,进区企业169家,实现技、工、贸总收入32亿元,利税3.9亿元。昔日的空旷地段,被一座座现代化的建筑装点一新。高新区的建设不仅成为新泰市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地,而且,高新区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新泰市传统产业的改造,成为新泰市技术扩散的辅射源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6.
广东     
《广东科技》2007,(5):23
1000亿 据科技部最新数据汇审结果显示,2006年广州高新区实现营业总收入首次跨上千亿元台阶,达到1271亿元,同比增长30%。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了132家,比2005年增加了27家。以上数据充分显示广州高新区“二次创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17.
宁波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创新、创业、产业化为核心,已形成电子信息和机电一体化两大产业集群。2004年高新区完成技工贸收入193亿元,实现区域生产总值6.7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预计2005年可达76.6亿元,占宁波市区的51.2%,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达到40%以上,是全市最具活力的新经济增长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近日发布最新统计数据:2011年上海信息服务业实现营收3075.24亿元,比2010年增长21.5%,连续6年保持20%以上增长率。2011年上海信息服务业紧紧围绕全市“十二五”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总体部署,着力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智慧城市建设,完成了全年信息服务业务各项产业目标,对国民经济贡献不断增强,全年实现增加值1106.21亿元,  相似文献   

19.
《安徽科技》2006,(2):26-27
本刊讯 据快报统计,2005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50亿元,增长24%;营业总收入1100亿元,增长23%;利税130亿元。增长25%;高新技术产业出口额13.9亿美元.增长42.5%。全省高新技术企业682家,其中营业总收入亿元以上的企业128家。营业总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24家,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38家,上市高新技术企业30家。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国务院致函安徽省政府,同意马鞍山慈湖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为继合肥、芜湖、蚌埠后,我省第4家国家级高新区。慈湖高新区是2006年4月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2011年4月更名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年来,慈湖高新区始终坚持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的重要抓手,结合马鞍山的资源优势、工业基础等实际情况.以引进龙头企业、“旗舰”项目为重点,重点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软件服务外包等三大主导产业。着眼于延伸主导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建设区域特色产业园区。现已形成了以中钢天源、奥盛新材料、金星钛白、丰原生化、中海新材料等公司为主导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以方圆回转支承、华骐环保、统力回转支承、西班牙艾科洛(马鞍山)风电等公司为主导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以爱普、银江科技集团、榕基软件、东华软件、安徽晟峰、微因泰克、水木动画、安艾迪等软件企业为主导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基地。2011年,慈湖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80亿元,工业总产值406亿元,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6亿元,现有高新技术企业43家,上市公司5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