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进化认识论的兴起与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进化认识论这一新的西方认识论派别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及其在理论上想要解决的基本认识论问题作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作者一方面对进化认识论在整个哲学认识论史中的承先启后进行了交代;另一方面,又将进化认识论的发展历史本身分为三个基本阶段生物进化认识论、心理进化认识论和哲学进化认识论,并对每个阶段上的代表人物及其基本思想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2.
3.
"家族相似"作为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中的一个著名范畴,"家族相似"体现了强烈的反本质主义的立场。本文以恩斯特·迈尔的系统进化分类学观点为范例,探讨如何在认识层面上深入拓展对"家族相似"意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5.
6.
9.
生态伦理的文化进化基础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人类应当把道德翔不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道德的进化是人类文化进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德进化是一个人类自身不断革命的进程,道德进化不能终极于人类社会共同体之内,道德的出现标志了人对自身天性或血关系的超越,而生态伦理的出现则意味着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是人类在地球上的道德进化的真正完成。在自然面前,我们今天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努力去实践这个伟大的生态伦理。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群落演替理论的产业集群进化路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产业集群与生物群落在生态学机制上的相似性,采用类比方法,运用群落演替理论和顶极群落理论研究产业集群进化问题。根据E.P.Odum提出的群落演替的特征变化规律,从能量学、组织结构、个体生活史、物质循环、选择压力和稳态六个方面分析了产业集群的进化路径,提出产业集群生态链进化路径、结构进化路径、生态位进化路径、物质循环进化路径、生存策略进化路径、稳态进化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把工程演化过程理解为一种双重双螺旋过程,即由技术链和非技术链(经济-社会链)共同构成的双螺旋。演化过程则由技术发明-工程创新-产业扩散三个环节组成。其中,工程双重双螺旋中技术链的演化,其基本内容是技术硬件(机器)和技术软件(知识和制度)双螺旋的演化。选择与建构机制是工程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机制。选择机制使得在技术-经济进化过程中,技术创新成果经过市场的选优汰劣,保证了工程活动和市场经济的健康演进。建构机制则体现为技术链与经济-社会链的双重双螺旋变革,形成新类型的双重双螺旋等形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一方面通过历史追踪的考察,揭示了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影响心理学的效果,是为心理学塑造了关于心理进化符合与机体进化同样的逻辑的盲目信念;另一方面通过对人的存在的维度的分析,阐明心理进化所符合的它自己的逻辑,而不是生物进化的逻辑,从而揭示进化论在向心理学领域的运用性扩展的过程中为心理学设置的思想陷阱或理论误区。文章研究结论同时暗示了,心理学必须自觉地超越达尔文及其进化论的思想框架,才有可能寻求到它自己的目标和归宿,从而获得它的真实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创新系统演进和集群创新系统构建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 ,其创新行为和过程与单个企业相比 ,存在其自身特性 ,这种特性集中反映在产业集群内部的创新系统上。集群创新系统相对国家创新系统和企业创新系统而言 ,正是由于其内部要素、结构和联结模式的特殊性 ,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本文试图在考察创新系统演进历史的基础上 ,揭示出集群创新系统的内涵 ,以及其独特的内部结构和要素联结模式 ,构建起新的创新系统范式 相似文献
15.
冗余与复杂系统的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复杂系统演化中的分叉与不可逆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冗余之于系统演化的本体论意义和认识论意义,即冗余是系统演化实现其多样性的基本前提,也是人们把握系统演化全貌的认识论条件。本文还进一步说明了系统演化中的优劣问题等,以期给系统演化问题的研究带来一些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生理学是西方近代医学的基础之一,在伴随着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生理学的新名词、新术语.这些词经过时间的过滤,有的被淘汰,有的则一直保留了下来.简要回顾了中国生理学名词翻译和统一的历史过程,并选取了部分基本名词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能反映出中国早期生理学名词翻译和演变的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论技术的三种形态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技术的历时性演化过程中,存在着三种不同形态的技术,即技术发明、生产技术和产业技术;从形态构成上看,在共时性层面,每一种形态的技术都包含着三种构成要素,即实体性技术、规范性技术和过程性技术。把技术的历时性演化与技术的共时性构成统一起来看,由技术发明到生产技术的演化,包含着实体性技术由原型转变为产品,规范性技术走向成熟、完善和体系化,过程性技术的作用“场景”转变;产业技术作为技术的终极形态,由生产技术演化而来,必须经过系统整合、经济核算和制度规约。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中国农业发展相关术语演变的特点,包括命名方式的演变、术语形式的演变和语义的演变等,旨在为现代农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人工制品是理解技术的重要维度之一。人工制品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其“起源’’于已有的技术,发明的动力源于技术体系与人的耦合所决定的技术趋势;人工制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是一个贯穿着技术趋势的不断具体化的过程,进化的实质在于人工制品在具体化的过程中获得作为存在的意义和厚度。 相似文献
20.
学术主权的存在价值不仅在于获得学术共同体内部学术行动者的认同,还在于获得学术共同体外部学术行动者的认同,这种认同既有大小又有特定方向,我们将其称为认同向量;认同向量的指向和大小随着特定情境下学术行动者共同参与的学术实践而变化,并在特定条件下保持相对稳定;认同向量稳定与变化的辩证法决定着学术主权的确立与嬗变;理解学术主权的嬗变过程与机制对于认识学术研究演化规律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